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效率
2017-10-09李广娥
李广娥
【摘要】小组合作作为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教学组织形式,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实践。小组合作学习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多边互动,积极合作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形式。这既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对广大教师教学行为的基本要求,也是强化教师引导作用,提高教学针对性、实效性,促进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重要目标。通过数学课堂小组有效合作学习,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明显提高,学习成绩显著进步,对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提高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和实践能力等起着积极作用,本文就此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1-0227-01
一、小學数学课堂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必要性
《数学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因此,小组合作学习是时代赋予数学活动的要求。小组合作学习,顾名思义是一种以“小组”为单位的“合作性”学习,“小组”的作用能否充分发挥,“合作”的手段能否充分的运用,这是体现小组合作学习是否能真正展开的两个关键性的问题。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在教师的教学指导思想上还必须明确,开展这一课题的研究不仅仅是推广和应用一种教学研究的手段或方法,它真正的内在意义是培养学生充分的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这正是学生需要培养的社会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我感到小组合作学习是势在必行。
二、小学数学课堂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策略
1.指导型策略
现代合作学习认为“导”是手段,教师的精心点拨引导,会使合作更围绕中心、更突出主体,会让学生的合作精彩纷呈。
我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初步认识”时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了三次合作探究,达成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首先让学生当小工程师,用各种学习材料(立体模型)像搭积木一样搭建各种建筑或其他东西,看谁摆得稳当。学生经过兴趣盎然的合作后完成了各种作品,又引导学生讲座为什么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都可放得稳,而球体却放不稳?学生经过合作交流得出它们都有平平的面,这就引出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的教学。第二次引导学生在游戏中进行合作,把一些物品按一定的标准分类整理,并小组交流这样分类的理由,让学生在分类交流中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异同,形成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的感性认识。第三次引导学生用小正方体来摆大正方体、大长方体,学生在合作摆放中加深了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感性知识,又培养了空间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这里通过教师的层层引导,学生的一次次合作,使得整个教学浑然一体,自然流畅,使得学生的合作学习是在不知不觉中完成的,同时又让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得到了发展。
2.探究型策略
潜心设问引发合作,通过精心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进行学习,可激发学生探究合作的兴趣,这是实行小组合作学习的关键。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引发合作的需求,积极主动地参与合作,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我在教学“统计地初步认识”时,我让学生通过看录像研究统计上学时学校门口地车流量。第一次学生自己独立统计,结果都说车辆太多太快来不及数。当我问学生有什么好办法能解决这个困难时,学生都说与人合作才能完成刚才的统计,于是进行了第二次的合作统计。果然经过小组化分工合作的统计,准确地统计出了学校门口的车流量,并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这样让学生自己在实际问题地解决需求中寻求合作,实实在在地激发了学生主动合作探究的自主积极性。
3.开放型策略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的思维发展是外部活动转化为内部活动的过程。因此,教师就应尽量给学生开放学习的空间,不悔让学生根据提供的感性材料,去探究,去合作,去体验。
如:“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过去我常为学生设计相同的学习方式并要求学生按照教师设计的流程展开学习,这样的课堂教学看上去效果好,其实抑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为了给学生创设个性化的开放的学习空间,鼓励他们用自己熟悉的方式去学习,一位老师是这样设计的:引导学生先进行猜想(=)=(=)=(=),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验正,并说明:“课桌上的信封里放着一些材料,你们在小组里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材料来证明自己的猜想,如果你们觉得不需要这些材料,当然也可以。”这样的设计不仅给学生提供了自由的合作与探究的空间,也增添了尝的趣味性和挑战性。果然,在小组的集体合作探索下验正的方法是丰富多彩的,甚至是出乎意料,富有创造性的。其中有借助实物根据分数的意义来验证相等关系的;也有的把分数改写成除法再根据除法的商不变性质来验证相等关系的;有用绳的长短来验证;也有用圆中阴影部分的大小相等来验证。可见,给学生开放合作学习的空间,促进了合作的有效性,同时也使学生在合作活动中得到强烈的情感体验,大大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兴趣,感受成功的喜悦。
4.个体型策略
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有他们自己的思维特点,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无论是什么方式的小组合作学习,要启发学生必须要以扎扎实实的独立思考学习为基础,只有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充分发挥个体的学习优势,再进行合作学习,才能让所有的学生都积极参加讨论,激荡学生思维,才能让学生在多样性的独立思维基础上通过交流发展求异思维。
例如研究应用题:榨油厂用500千克花生,榨出花生油67.5千克,2500千克花生可榨油多少千克?出示题目后,先让学生独立思考解答,再在小组交流自己的思路,经讨论形成了多种思路。这样在每节课教学知识的重点或难点处开展合作学习,每个同学既可以按自己的思路去探索研究,又可以交头接耳、相互讨论、相互启发、相互帮助,在合作中完善、提炼和概括,使学生的个性才能在交流与合作中得到激发,并且取长补短、集思广益、学会合作、共同解决问题,使合作达到最优化。
总之,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把“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引入到我们的数学课堂,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培养合作的精神和能力,学会在合作中自主探索,创造性的解决问题,这样一来,不仅提高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学生的学习成绩显著进步,而且对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和人格的完善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江红.合作学习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践行探研[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3,12:157-158.
[2]李宏伟,李志方.提升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有效性的策略[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14:64-65.
[3]李宏伟,李志方.提升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有效性的策略[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