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发展视角论学校教学管理
2017-10-09陶云霞
陶云霞
【摘要】课程的变革给传统教学管理带来了冲击和思索,学校教学管理如何从时代的特点和知识群体的心理需要出发,实现它自身的创新,本文分析了管理的主体、对象、概念、思维方式等要素,揭示了教学管理的价值立场和传统管理的内在关联,从整体上凸显了学校教学管理思路。对教学思想动态管理,教学组织韧性管理,教学质量实质管理进行了探讨和思索。
【关键词】发展;教学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1-0106-01
学校管理的核心是人,即教师。过去,尽管我们也强调教师是学校的主人翁,管理要以教师为主体。但是,在学校管理中,过分地强调量化考评,以严格的制度、单纯的数字去约束教师,教师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受到挫伤。这种管理,其本质还是一种非人性化的管理。我们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以教师的发展为本。从时代的特点和知识群体的心理需要出发,实现自身的创新,提高管理品质,从发展视角改进学校教学管理。
一、定位教师生命价值,着眼“人本管理”
教学思想管理是教学管理的灵魂。当前,课程改革方兴未艾,教学思想也在变化中。转变管理观念,就要认识到教师特殊生命体的价值。
1.教师有思想,有感情,有独立人格。教师期望得到他人的尊重,期望获得他人的关爱,期望得到他人的认可。马斯洛的需要理论告诉我们,人的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高层次的需要。教师更是如此,作为生命体,教师都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2.教师扮演着复合型的角色。现代社会,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变化,教师是教学的组织、实施者,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也是管理者。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他们最尊敬的“领导”,是最可亲、可信的朋友。学生可能不认识校长,但对自己班主任、自己的任课老师,始终保持着“近距离”,甚至一直都会记住他们,尊重他们。从这一意义上讲,教师与从事其它职业相比,更富有自尊性。
3.教师是最富有个性、特长的群体。学校里的教师,各自有着不同的家庭背景和生活环境,有独特的成长经历与心路历程,在道德水准、人格修养、心理素质、学业水平、工作能力乃至个性爱好都是千差万别的,这种差异经过努力会不断发生变化,差异的程度是相对的,差异本身却是绝对的。正是这些差异构成了教师群体的复杂性,管理要关注到教师的个性和特长。
二、造就和谐教学组织,倡导“韧性管理”
教学组织管理是教学管理的核心。建立完善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明确教学管理职责,使管理有序、科学,是教学管理追求的境界之一。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教师们希望学校创设出一种民主、和谐、宽松的环境,使大家心情舒畅,自我约束而又自我完善。因此,我们希望得到这样一个环境:少一点强制,多一点尊重;少一点疑虑,多一点信任;少一点“不准”,多一点自由。这种人本化的管理是以共识和情感为基础的,对于主体意识突出的教师们具有极大的感召力和影响力。
1.凸显教研文化,建设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组织,是通过培养弥漫于整个教学组织的学习气氛、充分发挥教师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建立起来的一种能持续发展的组织。教师的职业是一个特殊的职业,教师的发展离不开可持续的学习。因此,我们应引导教师确立“终身学习”、“全员学习”、“全过程学习”、“团体学习”的观念。
2.实施“教研科学化”战略。教师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应该成为研究的主力,而且科学研究是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所以,以“教研科学化,课题问题化,研究过程化,成果要物化”为原则,由学校组建教科中心、教学协作组。根据教师的特点和科研的能力,分层次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科学研究成为了教师快速成长的助推器,凝聚教师人心、调动教师积极性的胶合剂。
3.引导教师在反思中成长。我们倡导每一位教师成为善于思辨的人,在思辨中发现并解决教学中的问题,把握教学的规律,提高教学能力和水平,通过思辨提升自己的教学理念,发展自己的教育科研能力和水平,向科研型、专家型教师发展。教师应经常反思:①对教学活动整个过程的反思,就是在教学过程之后对自己的行动、想法和做法的反思;②对自己教学活动过程中的表现、想法和做法进行反思;③以上述两种反思为基础,总结经验,指导以后的活动。在方法上,我们应引导教师记教后笔记,进行专题调查研究,來发现教学的得与失,寻找成功与失败的原因。通过反思,教师不断地改进、改善自己的教学行为,使自己的教学逐步迈上创新的台阶。
三、与发展同步,追求“实质管理”
教学质量是教学活动的命脉,也是教学管理的目标所在,学校必须树立全面的教学质量观。
1.实施课题带动策略,建立以课题为纽带的研究制度。把不同层次的教科研力量整合起来,成立了多个研究小组。
2.调动实验教师研究的积极性,促使教师成为课程的研究者,保证教学研究的持续开展。具体措施是:①典型引路实践“楷模工程”。②借“观摩”研究交流,开展协作组研究活动。③注重信息交流,把教学、教研、科研前沿领域里的先进理念、经验,通过学校内部刊物传播到教师中间。随时给教师提供专业支持,实现资源共享。
3.建立课改同步研讨制度。通过研讨活动,对教师的新教材教法、教学模式及评价策略等方面进行必要的辅导,保证新课程理念在课堂中的落实,以达到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学校可通过多种途径检查同步研讨活动的开展情况,并把同步研讨活动的情况列为对教师的考评内容。目的在于鼓励教师勇于进取、建功立业,在成就学生的同时,成就教师自我,实现人生价值;充分发挥其传帮带的示范作用,带动全校青年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
总之,作为学校的教学管理者,我们首要的就是要确立以人为本的观念,把教师视为涌动着活力的特殊生命体,从生命的视角去确立我们的管理理念,改革我们的管理方法,使学校成为教师向往的地方,成为教师人生价值实现的摇篮。
参考文献
[1]高子阳持续性学校管理方略-《教学与管理》-2002.5.
[2]刘凤英坚持以人为本强化规范管理-《人民教育》-2003.3-4.
[3]杨三平论教育管理学的综合性质-《教育研究》-2002.8.
[4]王新霞中国教育面临的紧要问题-经济日报出版社-2002.
[5]顾明远挑战与应答:世纪之交的中国教育变革-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
[6]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基础教育新视点-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