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科普的突破点之一是内容建设和整合
2017-10-09孟凡刚
孟凡刚
摘 要 随着信息化社会快速发展,互联网已逐渐成为民众最重要的科普知识来源,人们已开始习惯于依赖互联网获取重要科普知识,指导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人们在互联网上搜取知识,主要利用搜索引擎,但搜索到的知识极其庞杂又真假难辨、好坏难分。文章利用一个实例观察了在互联网上搜寻重要知识的过程中所面对的严重困扰,并分析了困扰的成因。文章还试探性地针对指出的困扰原因,提出了互联网科普内容建设和整合等几个解决方向。
关键词 科普;互联网;建设;整合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7)195-0096-04
近日,凤凰网有一篇配图文章,标题为“朋友劝我别买11层,一天下来全是灰”。里边这样写:朋友当初劝我万万别买11层,是扬灰层,结果没住两个月就后悔了,几乎每天都是需要打扫卫生的,天天上班回来看到桌子上都是落了一层
灰……[1]看到这样的文章,我很感兴趣。我想,对于一个要买房的消费者来说,他一定十分关心这样的问题,有的还想弄个究竟,因为他很可能要抉择:选不选11层?该选哪层?为什么?这对他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问题。作为一个科普研究者,我想了解这个问题的解释。但看完文章,又觉得似乎不可信。
那么,至于11层是不是灰尘多,空气质量好不好,哪些楼层空气质量好,要进行正确解释,须利用空气中灰尘分布的知识和道理,当然,其背后是科技原理。因此,这样的问题算得上是科普问题,而且由于它涉及许多人的重要生活抉择,所以一定是很多人所关心的重要科普问题。也正因如此,我想可以拿这个问题作为有代表性的科普问题,围绕这个问题观察人们在互联网上寻求科普解释的典型过程,并分析这个过程中的症结所在,研究互联网科普工作的改进方向。
碰到这样的科普问题,在当今这个互联网时代,人们最可能的做法,应该是在互联网上寻找答案。比如,输入搜索内容“哪个楼层空气质量好”。当然,我们可选百度搜索引擎为工具来搜。这也符合我们很多人的搜索习惯——所谓的“万事不决问百度”。百度搜索显示“百度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2 460 000个”。我们当然不可能将这些内容一一看一遍。那么,比较顺理成章的常见做法是从排在最前边的内容开始看,看其中的一小部分。那么,为了让我们的讨论得以从实际出发,我们看一下搜到的前边一批条目,并简单分析一下获得的结果:
第一条:土吧兔问吧。该处有提问,有回答。而“被采纳”数最多的,达到3070次的一个回答的观点是:一至三楼“空气循环缓、空气换气受阻、阴影和湿度增大、污染也比较严重”,“高层空气并不像想象的那么新鲜,大大小小的烟囱几乎包围城市,30米以上难免集结起有害物質。”[2]
第二条:百度知道。也是以提问——回答形式存在的答案。其“最佳答案”观点为:城市场尘一般高度在22~30米之间,购买电梯房应避开8-12层,1楼也易受汽车尾气影响。还有“其他回答”说“根据有关专家分析,这些楼层正好是扬灰层,脏空气到这个高度就会停顿。”[3]
第三条:吉屋网引自搜狐焦点网。观点为:“楼房六七层高度较好”,提出“从空气的角度上来说,高层的空气比较稀薄,空气质量更差”,但认为9~11层是“扬灰层”的说法是不科学的。又说“高层由于空气稀薄、烟囱较多,30米以上会集结有害物质。也就是8~11层之间。‘扬灰层没有统一的数字划分概念,但是会在8~11层逗留,所以,大家买房的时候要尽量避免。”而推荐的楼层为6楼,“高层住宅应该避免8~12层这个区间。”[4]
第四条,太平洋家居网的问答栏目。给出的也是以提问——回答形式存在的答案。“被采纳”的答案观点是:“专家分析,30米以上空气质量反而更差。低楼层也有光照不足、潮湿、空气循环减缓、空气质量差等问题,专家建议,购买6、7层位置最佳。”[5]
第五条,百度经验。题为“买房子要注意什么:哪个楼层空气质量最好”,编辑总结的观点为:“北方刮沙尘暴,基本上灰尘都会停留在中间楼段。具体想避免空气中的扬尘,要么就选择12层以上,甚至15层以上,或者6楼以下附近有植物的。” [6]
之下的一批条目,给出的回答与上面的基本类似,多提出要避开“9~11层”“8~11层”“8~12层”等等。这些内容大都说这些楼层扬尘较多,空气污染较重。
至此,作为一个普通的科普对象,可以对看到的答案进行归纳并得出定性结论(一般人不会对得到的这些答案进行统计并得出定量的结论),并完成这个简单而典型的互联网科普过程了。归纳此时所看到的大多数网页所给出的答案,我们能得到的结论应该是:“9~11层”是空气污染较重的楼层,我们选房子一定要避开!一方面,作为普通人,有从众心理是正常的,既然明显大多数答案这样说,我们还是应该相信的。另一方面,抱着“宁可信其有”的心理,我们也会避开这些楼层了。
那么,互联网给我们的这个科普答案是正确、可以信赖的吗?
得出这个答案之后,一部分搜索者会停止搜索,认为已获解答。但有一部分有怀疑精神的(可能一般为有较高科学素养的)科普对象不会如此轻信,可能会继续探究“9~11层”之所以空气质量不好的缘由,之后再加决断。我们观察到前述网页上为了说明扬尘之所以在这些楼层较明显,其所引用的解释中,高频率出现“扬灰层”这个词,并指由于大气和灰尘的物理特性,“9~11层”等这些楼层是“扬灰层”,因此而灰尘严重,空气质量不好。
那么此时,顺着一般科普受众的逻辑:“9~11层”之所以空气质量不好,根由在于其“扬灰层”的身份特性。所以,弄清“扬灰层”到底是什么,扬灰层的形成道理如何,就成了“哪个楼层空气质量好”这个科普问题的一个核心了。
同样地,即便是这部分科普对象有了较高的科学素养,寻求科普解释的方向仍然主要会是互联网。我们也仍然以百度搜索为例。在百度搜索引擎输入关键词“扬灰层”,搜索到760 000个结果。endprint
而依次查看关于“扬灰层”的各种网页内容,我们看到这次搜索到的答案,不象上次的答案那么一致性认为“9~11层”空气质量不好,而是有了较多的分岐:有的继续宣扬“9~11层”是“扬灰层”,而有很大一部分持批判态度,指“扬灰层”是谎言。
那么,当我们作为一个普通人,遇到这种分岐性的解释,该如何处理?鉴于“扬灰层”看上去似乎是一个“专业名词”,我们普通人一般会选择听取“专家”、“学者”或“专业工作者”这些专业、权威人士的解释,他们的解答看上去更可信赖些(这是很顺理成章的,比如生病了多数人信医生,庄稼出问题多数农民信农业技术员或农业教授,这是专业高度分化的科技社会的特点,每个人都不可全知,在自己熟悉的领域之外只能选择相信专业人士)。于是,我们在搜到的网页中挑选“专家”、“学者”或“专业工作者”的解释。这时,我们看到一种规律性——这些较专业、权威人士的解释的出现,一般是伴随着大众媒体背景的。也就是说,他们的话一般通过大众媒体传递给我们,而我们所看到的他们的解释,是媒体内容于互联网上的数字化展现,比如说转发、转贴。
既然找到了这些专业人士的解释,我们就认真进行一些观察和分析。我们仍然在无数网页中由前到后,选择其中较为权威形象的一些解释: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副研究员黄顺江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指“环境科学研究领域,没有扬灰层的说法……不能笼统认为建筑物的9层到11层污染严重”。[7]
清华大学发布首个室内PM2.5污染调研报告,称楼层17层以上室内环境等级最优,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刘红年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份报告基本上还是相对客观……南京环保专家曾监测发现,一到三层为浓度最高的区域,即10米以下才是最脏的[8]。
宁夏环境监测中心站副站长陈世功介绍……从气象角度及凝结核形成机理来说,所谓9~11层的扬灰层并不存在,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马德刚教授表示在环境科学研究领域并没有扬灰层的说法,也不能笼统认为建筑物的9~11层污染最严重,广州市环境监测站工作人员介绍说……9~11层是扬灰层的说法没有科学依据[9]。
长安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李彦鹏说,扬灰层这个说法没有什么科学依据的[10]。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庚辰表示,该说法没有科学依据[11]。
南昌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副教授齐美富告诉记者,他并没有听说过“扬灰层”说法,“空气中的灰尘也是运动的,不可能停顿在某个
高度”[12]。
看得出,这些专业人士对“扬灰层”多为批评态度,很多人甚至认为“扬灰层”是子虚乌有。但这并非全部:记者采访建筑学方面的专家时被告知,扬灰层的存在是指“由于气流和建筑微环境的影响,建筑物在一定高度范围内的部分灰尘密度较大。但不一定是高层的9到11层……其具体高度受诸多方面因素影响……因为要综合的科学因素太多,老百姓算不出来。[13]
成都环境监测站的工程师说一般情况下,楼层越高越干净,但指“脏空气停顿”可能指“逆温层”现象,“逆温层的厚度从几十米到几百米不等,像厚被子盖在城市上空,妨碍城市污染物的扩散。但逆温层的高度是变化的……仅以层高断定“扬灰层”不准确。……“如果非要为‘扬灰层找一个依据,可能是由于‘峡谷效应的影响。”成都一建筑设计学方面的专家说,“峡谷效应”指的是周边有公交干道或工厂以及高楼密集的住宅,在风的作用下,含有灰尘的气流不是平稳移动,而是在高楼之间的某个区间上下‘徘徊。近地面的污染物随气流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又向下或水平方向消散。但不一定是高层的9到11层……”[14]
另外,作为我们科普爱好者比较看重的喜欢拆穿科学谎言的著名的科学网站——果壳网也给出解释:说建筑物的9至11楼是扬灰层,这是不科学的……科学家也做过类似的实验。在石家庄某高层建筑附近的颗粒物监测结果显示,空气中直径在0.5微米以下的小颗粒物在高度24米处(相当于8层上下)呈现最大值;直径在2.5微米以下的在高度7米处(相当于3层上下)呈现最大值;而直径在10微米以下的随高度增加而
减少[15]。
看到这些专业人士的解释,我们可以定性地归纳出这样几点:专业人士的观点不完全一致——有的认为有“扬灰层”,有的认为没有;相较于普通网友喜欢给出明确答案,专业人士一般给出的是模糊答案——普通网友说“9~11层”空气质量不好,专业人士认为很难说清哪些楼层空质量不好。 那么,至此,我们经过两番搜索,并对搜到的内容再进行比对研究之后,是否已经得到明确的答案,可以放心地选一个“空气质量好”的楼层了呢?看上去不能,我们作为普通消费者来说,仍然不能确凿地断定哪个楼层空气会好些,甚至不知道哪个楼层空气质量不好,或者只能以赌的心态猜测“几楼都一样”,或“高层也许更好点”。
在互联网时代或说信息化时代,上面这样的一个科普性内容的互联网搜索过程是很普通、很常见的,我们甚至可以将其看成是一个“典型的”互联網科普过程。那么,经过一个有些繁复的科学知识搜索过程,我们仍然无法得到答案。这是正常的,还是有问题的?如果有问题,那么问题是什么?互联网上搜索科普知识的大众对这种状况是否满意?我们科普工作者观察到这种情况是否应该动脑子研究改进办法?改进的方向在哪里?为了分析清楚,我们需要对这个典型的搜索过程作一个总结,定性地归纳出如下一些东西:
1)互联网已经是科普受众获得科学知识和科学道理的主要来源,无论是为了好奇的轻松科普知识,还是类似楼层选择这种重要科普知识,甚至关于“速效救心丸”、“硝酸甘油”的功效与使用等这种关系身家性命的重要科普知识,人们都已经习惯于在互联上搜索。因此,互联网科普效果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当前科普工作的质量的高低。
2)有一部分科普知识是易寻的、明确的,比如说医疗知识,医疗知识在网络上的权威来源处相对固定,医疗工作者利用医院网站这个固定的科普阵地向社会宣传医疗卫生知识——人们知道这里的知识权威、可信。这种科普的主体相对单一,主要是医生等医务工作者,他们为自己提供的知识负责,并且他们有一定的科普动力(职责、宣传营销策略)。endprint
3)就更多方面的科普问题来说,答案是难寻的。互联网上充斥着错误解释,而且错误解释有可能要多于正确解释。正如我们所举的例子中所看到的,我们经过第一轮搜索之后,得到的竟然是错误答案。对于缺乏一定科学素养的一般科普受众来说,很难进行判断和区分,也就无法从互联网上获得正确的科普知识。而对于有一定科学素养的科普受众来说,需要繁琐的搜索、比较、判断,才有可能获得正确答案(或仍有可能无法获得正确答案),搜索成本较高。
4)就多数科普问题来说,答案的难寻原因:一是没有明确的专业、权威方面为其负责。这是由于专业的分化、交叉,比如楼层与空气质量的关系问题,可能会涉及到建设、设计、大气、气象、监测等多种专业,都应该为这些知识内容负一些责任,但又都认为自己不能完全担负起责任。二是这些专业、权威方面没有为这些知识负责的动力——职责没有要求,也无需专业营销。三是没有固定的、明确的阵地为科普受众提供科普答案(比如我们例子中楼层与空气质量关系问题,应该由哪些人负责?他们会在哪里为大家提供正确答案?不明确),也没有专业、权威的部门或单位为互联网上错误解释的指出、辨别、消除负责,致使错误解释盛行,使广大科普受众受到误导。
5)大众媒体对于易于混淆的、重要的科普问题有一定的敏感性,他们筛选科普问题并促使某些专业、权威方面为部分问题负责,让他们为这些问题提供解释,并为他們提供了一些阵地(媒体版面)展示这些解释。但这些阵地与科普知识并没有固定的关系(人们无法知晓关于楼层空气质量的解释应该在《中国青年报》或《人民日报》上,相较之下,人们知道关于医疗的知识会在医院的网站这种固定阵地上,医院与医疗知识有着固定、明确的联系)。再者,我们例子中看到的权威科普解答主要出现于报纸,这些大众媒体的载体仍然主要是传统纸媒,在互联网时代,其知识内容的传播相对较为受限,除非转载于互联网上,否则传播范围仍较小。
因此,有了这些方面的问题,我们就能有针对性地看得出互联网科普工作一些应该改进的方向:
1)首先要解决重要科普知识在互联网上“有”的问题。这属于互联网科普的内容建设,属于互联网科普工作的最基础问题。即便是人们在互联网上搜索的时候,这些正确的、可信的、科学的科普内容可能会埋没在众多的网页之中,但只要有了这个基础,我们就可以通过后续工作让这些好的内容脱颖而出。倘若没有这个基础,其他的后续工作都无从谈起。
而要想建好这些互联网科普内容,就要有建设制度,各部门、各专业单位分工负责——花纳税人的钱,应民众日益迫切的互联网科普需求而建设这些内容是应尽的责任。这其中尤其是要注意,科普内容建设、呈现,首要考虑科普受众使用的便利。对于某些有交叉的领域,要做好协同工作。而为做好协同,需要有部门进行协调,比如作为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办公室所在单位的科协应承担起协调的责任。对于重要的科普内容方面,建设要有系统性、总体性,要有对民众科普需求的覆盖性。
2)其次要解决权威科普知识从一般科普知识中的“显示”问题,也就是使可信的科普内容区分于不可信的内容。就目前来讲,互联网上有许多“热心人”在原创、传播着很多科普内容。但要注意到,这些内容的科学性、正确性往往是有问题的。而现在利用互联网进行科普知识的搜索时,最使人苦恼之处之一就是搜到数万网页,但却不知哪个可信,而从这无数相互矛盾的知识内容中辨别正确内容的难度太大、成本太高,经常造成科普过程的失败。解决这个问题,有两条思路:一是利用知识内容所在位置进行区别,正如医疗知识在医院网站使人觉得可信一样,其他科普知识内容在部门所属的专业网站,也能使人觉得可信。当然,这就要求部门、专业单位在自身专业范围内要尽力搞好内容建设。二是通过某种筛选认证方法,使科学、可信的知识带有某种标识——比如有的内容注明权威出处,使人可以追溯回查,以保证可信性。
3)要做好当前已建设内容的“系统化”问题,也就是将科学知识的权威来源进行整合的问题。关于某些科普问题,有一些权威的部门、专业单位在互联网上是已经有了一些内容建设基础的,但非常分散,在互联网搜索的过程中很容易埋没于繁杂的网页之中。因此,要这些权威来源方向的科普内容系统化,相互衔接,通过互联网进行虚拟整合,使关于某个科普知识点的内容搜索过程中不必要跨出这个系统,而陷入一般互联网的无穷尽的干扰之中。这样一个体系结构建设起来之后,随着内容的逐步丰富,将会形成非常强大的互联网科普阵地,发挥重大作用。
参考文献
[1]凤凰房产.朋友劝我别买11层,一天下来全是灰[EB/OL].[2017-07-19].http://sz.house.ifeng.com/pic/2017_07/18/38884200_0.shtml#p=1.
[2]土吧兔问吧.高层住宅空气质量哪个楼层会比较好[EB/OL].[2016-03-31].http://www.to8to.com/ask/k364381.html.
[3]百度知道.空气污染哪个楼层最严重[EB/OL].[2016-01-
21].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
1926813453093981867.html.
[4]吉屋.哪些楼层的空气质量最差,看完你就知道[EB/OL].[2017-04-28].http://cd.jiwu.com/news/2788807.html.
[5]太平洋家居网.哪个楼层空气污染大?哪一层是最好的?[EB/OL].[2016-03-13].http://wenda.pchouse.com.cn/q/3079250.html.
[6]百度经验.买房子要注意什么:哪个楼层空气质量最好[EB/OL].[2014-03-17].http://jingyan.baidu.com/article/60ccbceb03f94364cbb19775.html.
[7]王剑.高楼“扬灰层”真的存在吗[N].中国科学报,2015-04-10(4).
[8]人民网.清华发布PM2.5与楼层关系17层楼以上环境更清新?[EB/OL].[2015-04-23].http://edu.people.com.cn/n/2015/0423/c1053-26889988.html.
[9]人民网.记者实地测量发现9到11层是扬灰层没根据[EB/OL].[2013-07-02].http://js.people.com.cn/html/2013/07/02/238582.html.
[10]网易.网传高层建筑9-11楼是“扬灰层”实验提真相[EB/OL].[2015-12-28].http://news.163.com/15/1228/18/BBUM473600014AEE.html.
[11]新京报网.9至11楼为“扬灰层”?不科学[EB/OL].[2013-04-27]. http://epaper.bjnews.com.cn/html/2013-04/27/content_429273.htm?div=-1.
[12]江南都市报网.8到10层是扬灰层?[EB/OL].[2012-05-31].http://jndsb.jxnews.com.cn/system/2012/05/31/011997274.shtml.
[13]网易网.专家:9到11层是“扬灰层”不符合大气物理常识[EB/OL].[2005-09-01].http://news.163.com/05/0901/16/1SJ1U0FR0001122B.html.
[14]搜狐网.专家解疑“扬灰层”[EB/OL].[2009-03-05].http://news.sohu.com/20090305/n262610857.shtml.
[15]苦咖啡.建筑有“扬灰层”吗?[EB/OL].[2011-03-10].http://www.guokr.com/article/1211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