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公众的科学传播:缘起、发展及研究
2017-10-09尹霖刘萱
尹霖 刘萱
摘 要 当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深刻改变了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的基本关系,科技驱动发展、创新推动增长已成为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特征。公众对科学技术的认知、理解甚至决策参与成为国家、社会和公众自身的社会需求之一,面向公众的科学传播也逐渐发展成为一项重要的公共社会活动。本文将对面向公众的科学传播在世界范围内的兴起及其主要发展阶段,以及科学传播作为一个渐趋独立的研究领域,其当前主要的研究议题和研究方法来对这一日渐重要的跨学科研究领域进行阐述。
关键词 科学传播;公众理解科学;公众参与科学;研究方法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7)195-0084-03
20世紀以来,科学技术不断向微观科学和宏观科学方向发展,学科高度交叉融合,科技创新成果急速涌现。随着科学技术知识呈现出“指数增长”的态势,公众在了解科学技术及其发展方面遇到了不小的难题。这一方面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快速发展形成了障碍,另一方面也不利于科技本身在公民社会中的可持续、良性发展。因此,面向公众的科学传播日益发展成为人类社会生活和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命题。
面向公众的科学传播是科学技术知识及其应用在社会成员之间的扩散、传播和普及,是人类一项重要的社会活动,是把人类已经掌握的科技知识和生产技能,以及从科学实践中升华出来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传播到社会的各个方面,使之为广大公众所了解、掌握,以增强人们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是以提高公众科学文化素质和国家整体科技创新能力为目的的科学传播活动。本文将对面向公众的科学传播在世界范围内的兴起及其主要发展阶段,以及科学传播作为一个渐趋独立的研究领域,其当前主要的研究议题和研究方法来对这一日渐重要的跨学科研究领域进行阐述。
1 面向公众的科学传播活动的兴起
从科学史上看,科学传播活动有着很长的历史。近300年来,科学的职业化逐渐固定下来并制度化,由此导致在研究者与一般受教育者之间的“知识鸿沟”不断扩大。早在1686年就有人认识到科学传播的两个渠道:面向科学家同行和面向受教育的公众。到18世纪末,第二条传播途径的对象集中在了特定的受众身上:妇女,当时是无知、善良和好奇的象征。但当时的传播规模比较小,所以还算不上科学的大众传播①。19世纪后半期,大规模的科学传播出现,不限定对象,而是面向一般公众。很多人开始写科学方面的小说,并通过报纸、杂志、展览、会议的形式进行传播。
有学者认为,科学传播经历了4个主要发展阶段:1)科学共同体内部的传播:科学团体内的知识传播,以专业期刊的论文发表为标志。2)跨专业间科学传播:通过各种类型文章产生的传播,从如《科学》和《自然》等杂志刊登的文章到专业学术会议上宣读的论文。3)教育层面的传播:所谓“科学教育”,将已发展并固化下来的理论研究进行传播,现有范式已趋于完善。4)普及层面的传播:包括在大众传媒上发布的与科学相关的报道以及以电视纪录片形式传播的“业余”科学②。
目前,通常意义上的科学传播一般用来指代面向公众的科学传播,也就是除了科学共同体内部传播以外的其他各种形式的介于科学和公众之间的传播。面向公众的科学传播形成一种较成规模的活动一般认为始于20世纪80年代。由于当时英国社会对科学和科技政策产生“信任危机”,为了争得公众对科学的理解和支持,政府和科学共同体不再将科学视为某种“特权”,公众理解科学作为一种让科学“大众化”的社会活动逐渐蔓延全球。
2 面向公众的科学传播发展的主要阶段
面向公众的科学传播活动发展至今,在传播理念上发生了很多为研究者所关注的现象,体现为传播内容、传播方式、传播策略的改变,大致经历了从公众理解科学到公众参与科学的发展
阶段。
2.1 公众理解科学
英国上议院的《科学与社会》报告把公众理解科学定义为:……非专家人员对科学问题的理解。这个理解当然并不意味着对所有科学分支的全面知识。然而它可以包括对自然科学方法的理解……对当前科学进展及含义的认识。公众理解科学已经成了(英国)各种形式拓展活动的缩写,这些活动由科学共同体、或者代表科学共同体的其它群体(比如科学作家、博物馆,活动组织者)发起,面向普通大众,意在提高他们对科学的理解。
公众理解科学代表了阐释公众与科学之间关系的一种角度。它的主要理念包括:让全体公众都能够接触到科学并提升其科学素质;让人们理解科学与日常生活和社会之间关系的紧密性和重要性;增加人们选择与科学相关职业的机会。公众理解科学的目的就是让科学变得“平易近人”,让人人都能够学习科学并利用它来改善自身生活。公众理解科学的实践被视为一种社会公共服务,它为个人和社会提供更多的获取科学知识的途径和机会。通过这些途径和机会,公众能够更加有效地融入科学学习当中,不论是正规教育还是非正规教育。这些实践的形式包括广播、电视、报纸、杂志以及博物馆等。
然而,在科学传播、科学社会学和科技政策研究领域,不少学者们对公众理解科学持有一种批判性的观点。他们认为,公众理解科学是建立在一种“缺失模型”的基础之上的,也就是说,大多数公众对科学事实和过程是缺乏了解的;只要涉及到科学的事物就是积极正面的;在目前的社会发展环境下,对科学的无知是不利于个人发展的。也就是说,“公众理解科学”范式隐含的文化内涵是:并非是大众了解当今社会事务的方式,是科学家们对于公众应该知道什么所做的先入为主的假设。虽然科学已经受到大多数人的支持,但公众理解科学倡导的先期预设是,公众理解科学的程度没有达到科学界想要他们理解、甚至是有必要理解的程度。其次,知识和理解之间的差距被视作是对于科学的威胁,如削弱了基础研究的支持力度。科学界的领袖们认为,加强沟通就能够提高大众的科学意识。
2.2 公众参与科学endprint
進入21世纪,公众参与科学(Public engagement of science)开始进入学术研究和科技政策领域。它通常指的是,将公众的力量引入对科技发展及其应用在社会发展中应当发挥何种作用的决策过程中。
公众参与科学(PES)通常被抽象为一种“对话”或是“参与”的模式。通过这种模式,公众和科学家都能通过相互聆听和相互学习受益。这种模式的前提假设是,公众与科学家双方都具备一定的专业背景和有助于科学发展及其在社会中应用的看法和知识。公众参与科学的模式并不否定公众为了更好地融入现代社会生活,需要学习科学知识,但它却不奢望公众能够通过这种学习产生有价值的观点和知识,能够有助于解决科学问题或是那些与科学相关的社会问题。公众参与科学的关注重点往往在与科学技术与工程相关的问题上,或是那些争议性的与科学相关的社会问题上,因为在这些问题的决策上,人们的生活经历以及个人的、社会的或文化的价值观往往会发挥一定的作用。
在国际社会,公众参与科学已经取代公众理解科学成为了当前学术研究与科技决策的基本语境。从科技政策的视角出发,以公众参与科学为基础的对话模式能够产生更加有益且有效的政策,因为它兼顾了更多元化的主体的观点和利益。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关键在于,在有关科学技术问题的政策争论中,社会信任作为一个议题已经成为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而“公众参与”的出现就是为了弥补或者说加强这种信任关系。强调公众参与使得它关注于一系列用于促进公众参与、因此增强公众对科学政策的信任的活动。这些活动包括共识会议、市民听证会、审议性技术评估、协商民意测验(deliberative polling)、科学讨论会以及其它方法。公众参与活动受到科学“民主化”承诺的驱动,这个承诺是:通过某种形式的授权和政治参与,从精英科学家和政治家手中夺走科学控制权,移交给公众群体。公众参与模型支持者所设想的活动并非都要求控制权移交。在英国,公众参与模型有时被称为“对话”模型,它的意图在于强调寻求公众参与科学议题的重要性,而并不必然产生控制。
3 科学传播研究的主要领域和方法——以《公众理解科学》期刊为例
3.1 所涉及的科学主题和学科领域
科学传播研究并不是纯粹的科学研究活动的镜像反映,它反映得更多的是那些希望得到公众关注或者存在争议的科学技术领域。图1反映了近年来科学传播领域知名英文期刊《公众理解科学》所涉及的科学内容领域的变迁,涉及频率最高的话题是“普遍意义上的科学”(science as a whole),接下来依次是遗传学和生命工程、物理、环境和气候变化。食品、药品和健康议题也有一定涉及。较少提及的科学领域还有:心理学、移动电话、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地质学和法医学等科学领域。
在对科学议题的覆盖上,近年来呈现了如下的变化趋势:一般科学话题的覆盖率呈降低趋势,说明对于特定科学议题的需求不断增长;物理学和原子能相关议题逐渐减少;纳米技术成为研究领域新的话题。遗传学和生命工程的覆盖率近年来逐渐增加是情理之中的,此外,一些新的话题也不断出现,包括:进化、自然史、化学及体育。统计学在近年来“公众理解科学”的研究中也有较少提及,但是将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公众(对科学技术)的误解”也逐渐被“公众理解科学”研究群体所担心。
3.2 研究主题及热点概念
从研究的主题和概念看,科学传播研究近年来也呈现出明显的变化趋势,图2显示了近年来30个研究主题和概念在《公众理解科学》中的
比例。
显而易见,科学议题的表现、公众参与、科学传播、公众感知、态度、危机感知以及科学素质仍然是公众理解科学研究中最重要的议题。以上提及的7个主题占据了《公众理解科学》研究议题的2/3。其他涉及的议题还有:科学记者、方法论研究、非正规教育、科技博物馆、科学与宗教。
从统计情况看,科学传播研究主题随时间的变化非常明显,素质、科学博物馆、伦理、危机认知、科学家形象和科学记者的覆盖逐渐减少,与此同时,公众参与、科学传播、公众认知研究、科学家表达和行动模式逐渐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3.3 科学传播实证研究的主要方法
公众理解科学研究中最典型的研究方法是:公众认知问卷调查,大众媒体的内容分析,公众参与活动的案例研究。批判性的讨论非常受欢迎。上述研究方法占据了《公众理解科学》现有研究产出的2/3。但是近年来,更多的批判性的评论多与实证研究结果相结合而不仅仅是基于漫谈式的推论。历史纵深研究、实验室和田野实验调查以及公众参与活动的评估依然是《公众理解科学》期刊发表论文的主流研究方法。与此同时,运用影像及文献研究、人类学观察研究、网络逻辑与话语分析的研究成果也逐渐增加。
公众理解科学的研究方法范围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扩充和丰富,而且这一态势将持续下去。期刊本身对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并无明显的偏好,其目标是促进前沿的调查研究并不断引起科学传播学科领域新的辩论。期刊鼓励本学科领域的研究者不断积累多样化的数据来源和分析方法,关注的焦点在于论文分析框架的清晰和精准,而不是那些“令人困惑”的所谓“成熟方法”③。
4 展望
随着科学普及从个人兴趣扩展到社会需求,科学传播事业也由原来的以科学家推动为主发展成为一种社会公共事业。伴随人类对科学了解的深入,在人们脑海中原先冷冰冰的漠不关心的科学成为了能够带来生活质量提高的科学。科学传播的最终目的,仅仅停留在让公众理解科学知识和信息似乎已经并不能满足需求,而是强调科学与社会(Science in Society)之间的相互关系。在未来,科学传播将更加多维度发展,对其开展研究也应从更加多元的角度来进行,如:
创新维度:确保国际市场上经济竞争力,提供创新的动力并为社会财富增长和经济发展提供支持;
生活维度:为公众生活的健康、福利及建立可持续的社会秩序服务;
政治维度:为推动相关社会舆论发展服务,尤其体现在关系到未来科技发展以及为决策者和公众提供专业指导方面;
文化维度:尊重文化多样性,保护文化遗产,增强科技传播能力和跨文化对话能力;
知识维度:规划建立更加完善的社会,谋求人类及其可持续社会发展的美好未来,为提高生活质量服务。
注释
①转引自侯强,刘兵.国内科学传播与研究:理论与问题.[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20-5.
②Cloitre, M. and Shinn, T. (1985) ‘Expository practice: social, cognitive and epistemological linkages,in Shinn, T. and Whitley, R. (eds) Expository Science. Forms and Functions of Popularization,Dordrecht: Reidel, pp. 31–60.
③刘萱,汤书昆,Martin W.Bauer [2011], “Comparing the Public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 across China and Europe”, in The Culture of Science, eds.Bauer M. W, Shukla R, Allum N, (Routledge, London) pp. 139-15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