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城市空间扩展方式与空间结构研究的历史演进及未来展望

2017-10-09陈玉光

江淮论坛 2017年5期
关键词:未来展望空间结构研究综述

摘要:空间扩张方式是否科学以及由此形成的空间结构是否合理是直接影响大城市整体功能协调性、承载力和发展可持续性的根本原因。文章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历史进展进行了梳理和总结,结合我国实际,就今后该领域研究的方向和重点提出建设性建议。

关键词:大城市;空间扩展方式;空间结构;研究综述;未来展望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862X(2017)05-0060-006

大城市在推动各国城镇化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均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而“大城市病”也是各国大城市在一定发展阶段上遇到的一个世界性难题。“大城市病”成因复杂,其中,空间扩展方式不科学、空间结构不合理是造成各种“大城市病”的重要原因。城市是人类开展各类经济、社会、文化等活动的重要场所,人类开展各类活动所需的各种要素需要一定的地域空间去承载,城市的各种功能、要素在地域空间上的“投影”即构成“城市空间”,而“城市空间”则是要素和功能的有机统一体。城市的成长必然伴随着空间的扩张,而空间扩张方式是否科学以及由此形成的空间结构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城市的功能是否协调和城市的承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因此,从城市空间扩展方式和由此形成的城市空间结构的视角研究大城市的科学发展问题就抓住了问题的根本和关键。本文拟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情况进行梳理和总结,并就今后研究的方向和重点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国外相关研究的历史演进

(一)城市内部地域结构理论研究

在该方面的研究中主要有以下几种代表性观点:

1925年美国社会学家伯吉斯(E.W.Burges)等人根据对芝加哥市的调查,认为由于人口流动对城市功能地域分异所具有的五种作用力(向心、专业化、分离、离心、向心性离心)在各功能地带间的交叉变动,从而使城市空间表现为自中心区由内向外呈圈层扩展的同心圆结构模式,由内向外依次是中心商业区、过渡带、工人居住区、高级住宅区、通勤居民区。这一模式揭示了开发地块的土地利用集约程度及地价与距城市中心区距离之间的关系,其从动态角度对城市空间变化特征所进行的分析比较基本符合一元结构城市的特点。但由于调查对象仅限于芝加哥一个城市,且划带过多、过于规则,并未估计到交通等因素对城市空间扩展方式和空间结构的影响,因而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1936年,霍伊特(H.Hoyt)在研究了美国若干中小城市和大城市的房租资料后,对此前的土地经济学家赫德(R.M.Hurd)的相关研究成果加以发展,提出了扇形地带理论(又称楔形理论)。这一理论考虑到了运输系统对城市空间扩展的影响,认为城市空间在由市中心向外扩张时并非是匀质的,道路交通具有引导作用,放射形道路附近的高租金地域呈楔形向外扩展,低收入住宅区位于高租金地域之旁,城市的富裕阶层决定着城市住宅区的布局形态。

1933年,麦肯齐(R.D.Mckerzie)首先提出了“多核心”学说。1945年,哈里斯(C.D.Harris)和厄尔曼(E.L.Ullman)又对该理论加以发展。认为现实的城市常存在两个以上的市中心和若干副中心,这些中心各有自己的吸引范围,在城市成长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其中间地带会不断得到填充。城市愈大,其核心越多。他们还提出了城市地域结构形成过程中应遵循一些基本原则。这一模式涉及了城市地域发展的多元结构,研究中较前两种模式考虑到了较多的因素,揭示了城市地域分化的复杂性和影响因素的多样性。在该模式中对功能区的大小和布局序列并未做出机械的规定,更加符合实际情况,但对各小区之间的职能联系及其核心形成的规律缺乏分析和阐述。

1947年,迪肯森(Dickinson)提出了“三地带”说,这一观点是其在对欧洲的一些城市进行考察后形成的,认为城市的地域空间由中央地带、中间地带和外缘地带(或郊区地带)组成。1951年,日本的木内信藏通过对人口增减与城市空间结构关系的研究也提出了类似的模式。

1954年,埃里克森(Ericksen)对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和“多核心”模式加以综合,提出折中理论。在埃氏的研究中,對城市用地的性质进行了简化,将其分为商业用地、工业用地和住宅用地三大类,并阐述了其分布规律。

1963年,塔弗、加纳和蒂托斯(E.Taaffe,B.Garner&M.Teatos)阐述了城市中央商务区、中心边缘区、中间区、外缘带、城市近郊区的构成、特点和空间布局,试图构建一种理想化的地域空间结构模式。

1975年,洛斯乌姆(Russwurm)提出区域城市结构理论。认为现代社会的区域城市在空间上由城市核心区、城市边缘区、城市影响区以及乡村腹地四部分组成,而城市边缘区作为介于城市和乡村之间的连续统一体有其特定的经济社会特征。

1981年,穆勒(Muller)提出大都市的基本结构由衰落的中心城市、内郊区、外郊区、城市边缘区四部分构成,而中心城市外围的小城市作为郊区范围内的主要核心是大都市发展中的一种新因素。

(二)城市空间扩展动力机制研究

1964年,威廉·阿朗索(William Alonso)借鉴冯·杜能(Von Thünen)对孤立国农业土地利用的分析方法,研究城市地价和用地性质的关系,构建了城市租地竞价曲线,认为城市的地价从市中心向外是逐渐递减的,且地租对城市功能区的分布产生决定性影响,并据此对城市自中心区到郊外的土地利用功能进行了大致的划分。[1]

冈纳·缪尔达尔(Gurmar Myrdal)经过长期研究提出了“回波”与“扩散”概念,用以分析经济发达地区(增长极)对其他落后地区作用的双重性,较好地揭示了在市场机制作用下要素和产业的集聚与扩散效应在城市发展的不同阶段上对其空间扩张产生的影响。

此外,伊万斯、亨德森从规模经济、聚集经济和运输成本角度解释了城市空间扩展的动力。藤田和克鲁格曼通过产业溢出解释了城市等级体系的形成。endprint

(三)城市体系及其组织结构理论研究

1898年,埃比尼泽·霍华德(Ebenezer Howard)针对英国快速城市化过程中产业、人口向大城市过度集聚带来的交通拥堵、环境恶化等大城市病,提出应该建设一种理想的城市,这种城市兼具城市和鄉村的优点,从而能够为人们的健康、生活和产业发展提供更好的条件,这种城市实质上是城市和乡村的结合体。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对后来各国的城市规划和建设均产生了广泛的影响。[2]1915年,格迪斯(P.Geddes)指出,城市地区、集合城市、世界城市将成为未来城市空间形态演化的基本趋势。[3]1933年,克里斯泰勒(W.Christaller)在《南德的中心地》一书中,以德国南部地区为考察对象,对城市形成发展的规律性进行了专门研究,提出了“中心地”学说,并运用数学工具对城市体系组织结构进行了模拟。对城镇规模的分布与结构,杰弗森(M.Jeferson,1939)与齐夫(Zipf,1942)也都分别进行了专门的研究。

(四)城市区域发展理论研究

主要有布代维尔(Boudeville)、赫希曼(Hirschman)等人的“增长极”理论,弗里德曼(J.Fredmann)的核心—边缘理论,松巴特(Sombart)等人的点—轴理论和卡尔索普倡导的TOD模式,戈特曼(J.Gottmann,1957)的大都市带理论,以及此后杜克西亚迪斯(Doxiadis)、帕佩约阿鲁(Papaioannou)、霍尔(P.Hall)等人从不同角度开展的对大都市带现象的研究与阐释,木内信藏(1951)和山鹿茨诚(1967)通过对日本大城市空间扩展态势的研究提出的“都市圈”概念,曼纽尔·卡斯泰尔(Manuel Castells)的巨型城市等。20世纪90年代后,萨森(Sassen)、泰姆布雷克(Timberlake)、范吉提斯(Pyr geotis)、昆曼和魏格纳(Kunzmann&Wegener)等人,分析了全球经济一体化、信息技术发展以及跨国公司网络化等对世界范围内城市组织体系的影响。1995年,史密斯(Smith)和泰姆布雷克(Timberlake)对世界城市体系的图景进行了描述。

(五)城市理想空间模式探索

主要有:1853—1870年,由奥斯曼男爵主持的巴黎改建规划,虽因造成了巴黎大量古建筑的破坏而饱受争议,但该改建规划通过道路的扩建有效疏通了巴黎的城市交通,建设了大面积的公园,完善了市政工程,为日后巴黎成长为世界最大的现代化城市之一和魅力之都奠定了基础。1889年,维也纳建筑师和城市设计师卡米洛·西特(Camillo Sitte)根据对欧洲中世纪城市建设的研究,提出了城市空间环境的“视觉有序”理论以及保持城市和谐的空间设计艺术原则。1893年后,本汉姆(H.Bunham)先后主持了美国旧金山等城市的空间发展规划和城市治理工作,由此展开的城市美化运动影响广泛。1922年,恩维(R.Unwin)提出了“卫星城”理论,主张在大城市周围设置绿带以限制其规模的持续扩张,在绿带之外建设有工业企业的卫星城,并将这一理论应用英国大城市建设的实践。1918年,芬兰学者埃列尔·沙里宁(Eliel Saarinen)为缓解大城市由于过度集中、膨胀所带来的诸多弊端,提出了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对大城市的产业、人口等进行有机疏解,改善城市空间结构,从而使城市健康有序发展的理念,并从土地产权和价格、城市立法等方面论述了该理论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沙里宁的“有机疏散”理论在二战后的西方和全世界范围内的许多大城市的建设、改造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1930年,米留庭(N.A.Milutin)提出了城市功能平行发展的带状结构模式,并在斯大林格勒规划方案中得到体现。在上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的研究中,文化价值、人居环境和人类体验等得到了重视。50年代,希腊学者道克迪亚斯(C.A.Doxiadis)提出了人居环境科学的概念。1960年,凯文·林奇在其《城市意象》中分析了城市物质形态的五大元素对人类主观感受的影响,强调城市环境应该具有“可读性”,以便能够使人们对城市产生一种特征记忆,这一理论对城市空间设计产生了广泛影响。1961年,雅各布思(J.Jacobs)在其《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一书中,在对城市空间社会生活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城市街道要保持生命力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即街道的安全性、可观察性以及街道特别是人行道的可频繁使用性。她同时认为街道的生命力还来源于生活的多样性,并提出要保持这种多样性应遵循的四条基本规则。实证研究主要有曼奴(After Mann)对英国工业城市模式的分析总结,戈特曼(J.Gottmann)在对美国东北海岸地区进行实地考察后对大都市带现象的研究,以及麦吉(Mcgee)以东南亚港口城市为个案研究对象,对港口城市所具有的多核心、网络化特征的分析和总结。1992年,莱斯(W.Ress)提出“生态脚印”概念,用大量的反正说明了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的严重破坏,呼吁人类有节制地使用“空间”资源。需要特别加以重视的是美国学者彼得·卡尔索尔普(Peter Calthorpe)于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并倡导的新城市主义以及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由美国的环境学者和城市规划师提出的“精明增长”发展方式。这些都是非常可贵的探索。

二、国内相关研究的进展

在上世纪80年代前,国内学术界主要侧重于对西方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的介绍。80年代后,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和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学者们在这方面的研究不断拓展和深入。

(一)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研究

主要有董鉴泓(1982)、马世之(1984)、俞伟超(1985)、叶骁军(1987)等对中国古代城市发育机制、空间形态以及与政治经济关系的研究,吴良镛(1983)、邹德慈(1987)、朱锡金(1987)、陶松龄(1990)、武进(1990)、胡俊(1994)对我国城市空间结构形态、特征、演化机制的研究,姚士谋(1998)从区域角度对中国大都市空间扩展的研究,吴启焰等(1999)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地域结构空间重组特征的研究。陈宇光(2008)从文化维度、颜文涛等(2012)从环境绩效、苏东坡(2013)从时间成本视角研究了城市空间的合理布局。endprint

(二)城市空间扩展动力机制研究

杨荣南等(1997)从经济发展、自然条件、交通运输设施的建设与引导作用、城市规划与政策干预、居民生活需求方面[4],张庭伟(2001)从政府力、市场力和社区力方面[5],石菘(2004)从城市各种活动的主体、活动开展的组织过程、作用力、约束条件等方面[6],杨少辉等(2009)从交通与城市空间结构的相互影响方面[7],赵仁康与许正宁(2010)从产业发展[8],朱春阳(2011)从地租理论视角对城市空间结构变化的动力机制进行了研究。[9]

(三)城市空间体系研究

主要有周一星、于海波(2004)利用五普“城市人口数据”对中国城市规模分布的研究以及从航空运输网络和城市中心性概念视角对我国城市体系的研究[10][11],张楠楠、顾朝林(2002)对信息网络影响下城市空间基本发展趋向的研究[12],沈宏婷等(2005)对我国大城市空间“多中心”重组的研究[13],谢守红、宁越敏(2005)对我国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规模比例的研究。[14]

(四)城市边缘区研究

崔功豪、武进(1990)以南京等城市为例,分析了城市边缘区空间结构的特征,阐述了城市边缘区的形成机制。[15]王永洁、朱秀丽(1996)对城市边缘区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分析了其主要特征。[16]胡兆量等(1994)、周春山(1996)、周一星等(1996,2004)、宁越敏等(1996)、马玫(1997)、孟延春(1997 )、蔡文娟等(1997)、周敏(1997)等对我国部分大城市郊区化的研究。

(五)大都市区研究

主要有周一星等(1997)[17]、谢守红、宁越敏(2005)对我国大都市区定义和标准的研究,谢守红、宁越敏(2005)对大都市区形成机制的研究,[18]众多学者对我国部分大都市区的实证研究,蒋伶、宁越敏(2002)对世界大城市从单中心集中式城市结构过渡到多中心开敞式城市结构的研究。[19]

(六)大都市连绵带研究

周一星(1997)领导的研究小组提出“都市连绵区”概念和形成MIR的五个必要条件。[20]管驰明、崔功豪(2004)认为,由于不同城市之间经济联系的日益加强,打破了行政区划的界限,使大都市区、城市群和城市带成为城市化的主体形态。[21]朱英明(2004)提出了城市群经济空间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和策略,分析了城市群地域结构的五个特征及动力机制。[22][23][24]此外,许多学者对我国的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城市群和都市圈进行了研究。

三、未来展望

总的说来,世界发达国家城镇化启动早、历史长、城镇化水平高、大城市和城市体系发育较成熟,相关理论研究积淀厚、视角广泛、内容丰富,已经形成了系统化的理论体系,不少成果已经深入到了城市形成发展中的一些规律性的讨论,其实践探索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教训,值得我们很好地借鉴。但是我国的经济与政治制度、历史和文化背景、城乡关系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工业化水平、城镇化所经历的特殊历程、影响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和空间扩张的因素等均与发达国家有较大的差异,故而不能直接照搬发达国家的现成理论和模式,必须和中国的具体国情以及不同区域、不同城市的具体情况密切结合起来,积极进行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国内的相关研究虽然起步晚,但进展快,在各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是,从理论应该更好发挥对实践的先导作用而言,在这方面今后还有许多问题值得我们去开展深入研究。

(一)研究方向

从城市空间扩展方式和由此形成的城市空间结构与大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入手,借鉴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取得的积极成果,对世界各国大城市的成长历程和空间结构演变的历史轨迹进行系统、全面、深入的研究,总结其共同的特点和实践取向,经验和教训,揭示大城市空间扩展的一般规律性,选择我国的部分代表性大城市进行实证研究,对其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调整空间扩展方式、优化空间结构、实现我国大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路径和具体措施,为我国大城市今后的发展提供一种科学的理论引领。

(二)研究重点

今后,在该领域的研究中应重點围绕以下问题展开。

1.大城市空间扩展的规律性

从世界各国城镇化发展历史看,大城市在各国的城镇化进程中均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产业、人口等首先向大城市集聚,当这种集聚达到较大规模后才开始逐渐向外扩散。大城市的过度集聚带来了地价房价快速上升、交通拥堵加剧、环境破坏严重等“大城市病”,各国为解决“大城市病”进行了长期不懈地探索,我国也有不少学者对世界一些著名大城市在这方面的实践情况进行了介绍,但在这些介绍和总结中,以单个或少数几个城市为研究对象的较多,常常停留于一般经验的总结上,且经验总结的多,教训分析的少——而教训也是使我们避免走弯路的良师;而选取更多案例,进行更具有普遍性、综合性、规律性研究的则鲜见。尽管世界各国的具体国情各有不同,但在其千差万别的实践中必反映出某些共同的实践取向,在世界各国大城市的成长发展、集聚——扩散的过程中,必然遵循着一些共同的规律性,这恰恰是需要我们去做深入研究、挖掘、发现的。各国的国情不同,城镇化发展的历史条件和现阶段所达到的水平也不同,因此,发达国家的经验也不可以直接照搬到中国来,如何将国外的经验更好地融入中国土壤,也需要我们认真思考。

2.对大城市空间扩展的动力机制与模式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拓展深化

关于大城市空间扩展的动力,国内外已有不少学者进行了研究,这些研究或囿于学科的局限,或因研究者关注的兴奋点不同而各有所侧重,尚不够系统全面。大城市是一个由各种要素、功能相互作用构成的非常复杂的巨系统,城市空间的扩展同时受到产业的集聚和扩散效应、经济发展周期、人口增长速度、交通运输网络格局、文化与科技、行政力量以及气候、水路运输条件、矿产资源、地形地貌、地质构造、水文等自然条件的多重影响,这些因素都应纳入研究的视野,从而在理论中还原一个更加接近于城市空间扩展规律的动力系统。关于大城市空间扩展模式,目前理论界所总结的四五种模式也稍嫌简单化,没有反映出在世界各国大城市发展中其空间扩展方式以及由此形成的空间结构的多样性,应作进一步深入研究。基本模式的归纳应该考察世界更多的大城市的发展历程与空间结构演变过程及其现状,对其进行梳理、归纳、概括、提炼。就笔者的研究,在世界各国大城市的空间扩展过程中,至少体现为以下九种主要模式:(1)同心圆圈层扩展模式,(2)多核驱动模式,(3)星状扩展模式,(4)带状扩展模式,(5)网结状扩展模式,(6)散珠状扩展模式,(7)复合型扩展模式,(8)低密度无节制蔓延模式,(9)从区域中心城市—都市圈—城市群,大城市空间扩展的总趋势。[25]对于大城市空间扩展模式的研究还需要进一步拓展和深化。每一种模式都是在多种特定条件下形成的,不可直接套用于某一个大城市。具体到中国每一个大城市的发展究竟应该采取何种模式,需要根据城市的实际情况作具体分析,因地因时而宜。endprint

3.加强对我国大城市的实证研究

要重点加强两个方面的研究:

(1)对大城市空间扩展一般规律的揭示

近些年,国内学者以我国某一大城市为案例就其空间结构演化开展的实证研究较多,对这些城市今后的空间布局优化也提出了许多很好的建议,这些工作无疑是非常有意义的,但在这些研究中却难以形成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理论成果。对我国大城市的实证研究,应组织跨地区、多学科联合攻关团队,选取更多具有代表性的大城市进行综合研究,这样我们便可以从中发现我国大城市空间扩展和结构演化过程中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同时结合对国外大城市空间结构演化过程的研究,从而揭示出大城市空间扩展的一般规律性,这将对我国大城市空间今后的科学扩展和合理空间结构的形成,发挥更好的理论指导作用。

(2)对大城市空间结构及功能协调性理论模型的构建

大城市的不同地域空间承载着不同的功能,只有空间结构合理、功能协调,大城市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发展才是可持续的。大城市的空间总的可分为经济空间、社会空间、生态空间,其功能也可从总体上分为经济、社会、生态三大功能,应将大城市作为一个由各种要素、空间、功能相互作用构成的“生命有机体”,依据城市功能协调、承载力和带动力强、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构建一个理论模型,建立多层量化指标,就如何实现大城市总体功能协调进行专门研究。这种研究得出的原则、量化的指标体系可能未必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但毕竟可以为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类型各异、发展条件和未来定位各不相同的大城市的发展提供一种比较科学的理论参照。

4.对都市圈、城市群形成发展规律的研究

从世界范围大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化看,大城市体现出由一极集中的“单中心”空间结构向具有“多中心”空间结构的城镇化地区——都市圈、城市群、城市带演变的趋势。这既有利于有效防治“大城市病”,同时又有利于解决区域发展失衡问题。都市圈、城市群是世界城镇化的主体形态,在区域和国际竞争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关键作用。在都市圈、城市群的形成发展过程中,大城市是核心引擎。如何有效治理“大城市病”,使我国大城市保持旺盛的活力和对周边地区较强的辐射带动力?在我国,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合理规模应该是怎样的?如何形成科学合理的城镇体系,实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都市圈、城市群的根本特征是什么?其形成的基本条件是什么?其内在机制与规律是怎样的?这些都需要学者们去开展广泛深入的研究。只有我们对事物的研究上升到“规律”的层次,这种研究才是最有价值的,这是实践对理论工作者提出的重大课题。

参考文献:

[1][美]阿朗索.区位和土地利用:地租的一般理论[M].梁进社,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2][英]埃比尼泽·霍华德.明日的田园城市[M].金经元,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3][英]格迪斯.进化中的城市——城市规划与城市研究导论[M].李浩,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4]杨荣南,张雪莲.城市空间扩展的动力机制与模式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1997,(2):1-3.

[5]张庭伟.1990年代中国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及其动力机制[J].城市规划,2001,(7):7-14.

[6]石菘.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动力机制分析[J].城市规划汇刊,2004,(1):45-48.

[7]杨少辉,马林,陈莎.城市空间结构演化与城市交通的互动关系[J].城市交通,2009,(5):45-48.

[8]赵仁康,许正宁.城市空间结构重组的产业动力机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0,(4):146-151.

[9]朱春阳.城市空间结构扩展的经济学分析——基于地租理论[J].经营管理者,2011,(23):109-109.

[10]周一星,于海波.中国城市人口规模结构的重构(一)[J].城市规划,2004,(6):49-52.

[11]周一星,于海波.中国城市人口规模结构的重构(二)[J]. 城市规划,2004,(8):33-42.

[12]张楠楠,顾朝林.从地理空间到复合式空间——信息网络影响下的城市空间[J].人文地理,2002,(4):20-24.

[13]沈宏婷,张京祥,陈眉舞.中国大城市空间的“多中心”重组[J].城市问题,2005,(4):25-30.

[14]谢守红,宁越敏.中国大城市发展和都市区的形成[J].城市问题,2005,(1):11-15.

[15]崔功豪,武进.中國城市边缘区空间结构特征及其发展——以南京等城市为例[J].地理学报,1990,(4):399-411.

[16]王永洁,朱秀丽.城市边缘区概念及特征研究[J].齐齐哈尔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4):72-74.

[17]周一星,孟延春.沈阳的郊区化——兼论中西方郊区化的比较[J].地理学报,1997,(4):289-299.

[18]谢守红,宁越敏.中国大城市发展和都市区的形成[J].城市问题,2005,(1):11-15.

[19]蒋伶,宁越敏.可持续发展的南京城市人居环境塑造[J].现代城市研究,2002,(6):31.

[20]赵永革,周一星.辽宁都市区和都市连绵区的现状与发展研究[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7,(1):36-43.

[21]管驰明,崔功豪.国外城市商业环境规划的理念与实践[J].国外城市规划,2004,(2):53-56.

[22]朱英明.外商投资企业空间集聚的路径选择研究——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J].中国软科学,2004,(11):118-123.endprint

[23]朱英明,王昌佐.批发市场:沪宁杭城市密集区城市发展的动力[J].江海学刊,2004,(2):69-74.

[24]朱英明,唐翠林.区域集群政策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4):63-66.

[25]陈玉光.国际经验与我国大城市空间的科学扩展[J].江淮论坛,2016,(1):45-52.

(责任编辑 吴晓妹)

大城市在推动各国城镇化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均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而“大城市病”也是各国大城市在一定发展阶段上遇到的一个世界性难题。“大城市病”成因复杂,其中,空间扩展方式不科学、空间结构不合理是造成各种“大城市病”的重要原因。城市是人类开展各类经济、社会、文化等活动的重要场所,人类开展各类活动所需的各种要素需要一定的地域空间去承载,城市的各种功能、要素在地域空间上的“投影”即構成“城市空间”,而“城市空间”则是要素和功能的有机统一体。城市的成长必然伴随着空间的扩张,而空间扩张方式是否科学以及由此形成的空间结构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城市的功能是否协调和城市的承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因此,从城市空间扩展方式和由此形成的城市空间结构的视角研究大城市的科学发展问题就抓住了问题的根本和关键。本文拟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情况进行梳理和总结,并就今后研究的方向和重点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国外相关研究的历史演进

(一)城市内部地域结构理论研究

在该方面的研究中主要有以下几种代表性观点:

1925年美国社会学家伯吉斯(E.W.Burges)等人根据对芝加哥市的调查,认为由于人口流动对城市功能地域分异所具有的五种作用力(向心、专业化、分离、离心、向心性离心)在各功能地带间的交叉变动,从而使城市空间表现为自中心区由内向外呈圈层扩展的同心圆结构模式,由内向外依次是中心商业区、过渡带、工人居住区、高级住宅区、通勤居民区。这一模式揭示了开发地块的土地利用集约程度及地价与距城市中心区距离之间的关系,其从动态角度对城市空间变化特征所进行的分析比较基本符合一元结构城市的特点。但由于调查对象仅限于芝加哥一个城市,且划带过多、过于规则,并未估计到交通等因素对城市空间扩展方式和空间结构的影响,因而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1936年,霍伊特(H.Hoyt)在研究了美国若干中小城市和大城市的房租资料后,对此前的土地经济学家赫德(R.M.Hurd)的相关研究成果加以发展,提出了扇形地带理论(又称楔形理论)。这一理论考虑到了运输系统对城市空间扩展的影响,认为城市空间在由市中心向外扩张时并非是匀质的,道路交通具有引导作用,放射形道路附近的高租金地域呈楔形向外扩展,低收入住宅区位于高租金地域之旁,城市的富裕阶层决定着城市住宅区的布局形态。

1933年,麦肯齐(R.D.Mckerzie)首先提出了“多核心”学说。1945年,哈里斯(C.D.Harris)和厄尔曼(E.L.Ullman)又对该理论加以发展。认为现实的城市常存在两个以上的市中心和若干副中心,这些中心各有自己的吸引范围,在城市成长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其中间地带会不断得到填充。城市愈大,其核心越多。他们还提出了城市地域结构形成过程中应遵循一些基本原则。这一模式涉及了城市地域发展的多元结构,研究中较前两种模式考虑到了较多的因素,揭示了城市地域分化的复杂性和影响因素的多样性。在该模式中对功能区的大小和布局序列并未做出机械的规定,更加符合实际情况,但对各小区之间的职能联系及其核心形成的规律缺乏分析和阐述。

1947年,迪肯森(Dickinson)提出了“三地带”说,这一观点是其在对欧洲的一些城市进行考察后形成的,认为城市的地域空间由中央地带、中间地带和外缘地带(或郊区地带)组成。1951年,日本的木内信藏通过对人口增减与城市空间结构关系的研究也提出了类似的模式。

1954年,埃里克森(Ericksen)对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和“多核心”模式加以综合,提出折中理论。在埃氏的研究中,对城市用地的性质进行了简化,将其分为商业用地、工业用地和住宅用地三大类,并阐述了其分布规律。

1963年,塔弗、加纳和蒂托斯(E.Taaffe,B.Garner&M.Teatos)阐述了城市中央商务区、中心边缘区、中间区、外缘带、城市近郊区的构成、特点和空间布局,试图构建一种理想化的地域空间结构模式。

1975年,洛斯乌姆(Russwurm)提出区域城市结构理论。认为现代社会的区域城市在空间上由城市核心区、城市边缘区、城市影响区以及乡村腹地四部分组成,而城市边缘区作为介于城市和乡村之间的连续统一体有其特定的经济社会特征。

1981年,穆勒(Muller)提出大都市的基本结构由衰落的中心城市、内郊区、外郊区、城市边缘区四部分构成,而中心城市外围的小城市作为郊区范围内的主要核心是大都市发展中的一种新因素。

(二)城市空间扩展动力机制研究

1964年,威廉·阿朗索(William Alonso)借鉴冯·杜能(Von Thünen)对孤立国农业土地利用的分析方法,研究城市地价和用地性质的关系,构建了城市租地竞价曲线,认为城市的地价从市中心向外是逐渐递减的,且地租对城市功能区的分布产生决定性影响,并据此对城市自中心区到郊外的土地利用功能进行了大致的划分。[1]

冈纳·缪尔达尔(Gurmar Myrdal)经过长期研究提出了“回波”与“扩散”概念,用以分析经济发达地区(增长极)对其他落后地区作用的双重性,较好地揭示了在市场机制作用下要素和产业的集聚与扩散效应在城市发展的不同阶段上对其空间扩张产生的影响。

此外,伊万斯、亨德森从规模经济、聚集经济和运输成本角度解释了城市空间扩展的动力。藤田和克鲁格曼通过产业溢出解释了城市等级体系的形成。endprint

(三)城市体系及其组织结构理论研究

1898年,埃比尼泽·霍华德(Ebenezer Howard)针对英国快速城市化过程中产业、人口向大城市过度集聚带来的交通拥堵、环境恶化等大城市病,提出应该建设一种理想的城市,这种城市兼具城市和乡村的优点,从而能够为人们的健康、生活和产业发展提供更好的条件,这种城市实质上是城市和乡村的结合体。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对后来各国的城市规划和建设均产生了广泛的影响。[2]1915年,格迪斯(P.Geddes)指出,城市地区、集合城市、世界城市将成为未来城市空间形态演化的基本趋势。[3]1933年,克里斯泰勒(W.Christaller)在《南德的中心地》一书中,以德国南部地区为考察对象,对城市形成发展的规律性进行了专门研究,提出了“中心地”学说,并运用数学工具对城市体系组织结构进行了模拟。对城镇规模的分布与结构,杰弗森(M.Jeferson,1939)与齐夫(Zipf,1942)也都分别进行了专门的研究。

(四)城市区域发展理论研究

主要有布代维尔(Boudeville)、赫希曼(Hirschman)等人的“增长极”理论,弗里德曼(J.Fredmann)的核心—边缘理论,松巴特(Sombart)等人的点—轴理论和卡尔索普倡导的TOD模式,戈特曼(J.Gottmann,1957)的大都市带理论,以及此后杜克西亚迪斯(Doxiadis)、帕佩约阿鲁(Papaioannou)、霍尔(P.Hall)等人从不同角度开展的对大都市带现象的研究与阐释,木内信藏(1951)和山鹿茨诚(1967)通过对日本大城市空间扩展态势的研究提出的“都市圈”概念,曼纽尔·卡斯泰尔(Manuel Castells)的巨型城市等。20世纪90年代后,萨森(Sassen)、泰姆布雷克(Timberlake)、范吉提斯(Pyr geotis)、昆曼和魏格纳(Kunzmann&Wegener)等人,分析了全球经济一体化、信息技术发展以及跨国公司网络化等对世界范围内城市组织体系的影响。1995年,史密斯(Smith)和泰姆布雷克(Timberlake)对世界城市体系的图景进行了描述。

(五)城市理想空间模式探索

主要有:1853—1870年,由奥斯曼男爵主持的巴黎改建规划,虽因造成了巴黎大量古建筑的破坏而饱受争议,但该改建规划通过道路的扩建有效疏通了巴黎的城市交通,建设了大面积的公园,完善了市政工程,为日后巴黎成长为世界最大的现代化城市之一和魅力之都奠定了基础。1889年,维也纳建筑师和城市设计师卡米洛·西特(Camillo Sitte)根据对欧洲中世纪城市建设的研究,提出了城市空间环境的“视觉有序”理论以及保持城市和谐的空间设计艺术原则。1893年后,本汉姆(H.Bunham)先后主持了美国旧金山等城市的空间发展规划和城市治理工作,由此展开的城市美化运动影响广泛。1922年,恩维(R.Unwin)提出了“卫星城”理论,主张在大城市周围设置绿带以限制其规模的持续扩张,在绿带之外建设有工业企业的卫星城,并将这一理论应用英国大城市建设的实践。1918年,芬兰学者埃列尔·沙里宁(Eliel Saarinen)为缓解大城市由于过度集中、膨胀所带来的诸多弊端,提出了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对大城市的产业、人口等进行有机疏解,改善城市空间结构,从而使城市健康有序发展的理念,并从土地产权和价格、城市立法等方面论述了该理论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沙里宁的“有机疏散”理论在二战后的西方和全世界范围内的许多大城市的建设、改造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1930年,米留庭(N.A.Milutin)提出了城市功能平行发展的带状结构模式,并在斯大林格勒规划方案中得到体现。在上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的研究中,文化价值、人居环境和人类体验等得到了重视。50年代,希腊学者道克迪亚斯(C.A.Doxiadis)提出了人居环境科学的概念。1960年,凯文·林奇在其《城市意象》中分析了城市物质形态的五大元素对人类主观感受的影响,强调城市环境应该具有“可读性”,以便能够使人们对城市产生一种特征记忆,这一理论对城市空间设计产生了广泛影响。1961年,雅各布思(J.Jacobs)在其《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一书中,在对城市空间社会生活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城市街道要保持生命力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即街道的安全性、可观察性以及街道特别是人行道的可频繁使用性。她同时认为街道的生命力还来源于生活的多样性,并提出要保持这种多样性应遵循的四条基本规则。实证研究主要有曼奴(After Mann)对英国工业城市模式的分析总结,戈特曼(J.Gottmann)在对美国东北海岸地区进行实地考察后对大都市带现象的研究,以及麦吉(Mcgee)以东南亚港口城市为个案研究对象,对港口城市所具有的多核心、网络化特征的分析和总结。1992年,莱斯(W.Ress)提出“生态脚印”概念,用大量的反正说明了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的严重破坏,呼吁人类有节制地使用“空间”资源。需要特别加以重视的是美国学者彼得·卡尔索尔普(Peter Calthorpe)于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并倡导的新城市主义以及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由美国的环境学者和城市规划师提出的“精明增长”发展方式。这些都是非常可贵的探索。

二、国内相关研究的进展

在上世纪80年代前,国内学术界主要侧重于对西方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的介绍。80年代后,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和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学者们在这方面的研究不断拓展和深入。

(一)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研究

主要有董鉴泓(1982)、马世之(1984)、俞伟超(1985)、叶骁军(1987)等对中国古代城市发育机制、空间形态以及与政治经济关系的研究,吴良镛(1983)、邹德慈(1987)、朱锡金(1987)、陶松龄(1990)、武进(1990)、胡俊(1994)对我国城市空间结构形态、特征、演化机制的研究,姚士谋(1998)从区域角度对中国大都市空间扩展的研究,吴启焰等(1999)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地域结构空间重组特征的研究。陈宇光(2008)从文化维度、颜文涛等(2012)从环境绩效、苏东坡(2013)从時间成本视角研究了城市空间的合理布局。endprint

(二)城市空间扩展动力机制研究

杨荣南等(1997)从经济发展、自然条件、交通运输设施的建设与引导作用、城市规划与政策干预、居民生活需求方面[4],张庭伟(2001)从政府力、市场力和社区力方面[5],石菘(2004)从城市各种活动的主体、活动开展的组织过程、作用力、约束条件等方面[6],杨少辉等(2009)从交通与城市空间结构的相互影响方面[7],赵仁康与许正宁(2010)从产业发展[8],朱春阳(2011)从地租理论视角对城市空间结构变化的动力机制进行了研究。[9]

(三)城市空间体系研究

主要有周一星、于海波(2004)利用五普“城市人口数据”对中国城市规模分布的研究以及从航空运输网络和城市中心性概念视角对我国城市体系的研究[10][11],张楠楠、顾朝林(2002)对信息网络影响下城市空间基本发展趋向的研究[12],沈宏婷等(2005)对我国大城市空间“多中心”重组的研究[13],谢守红、宁越敏(2005)对我国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规模比例的研究。[14]

(四)城市边缘区研究

崔功豪、武进(1990)以南京等城市为例,分析了城市边缘区空间结构的特征,阐述了城市边缘区的形成机制。[15]王永洁、朱秀丽(1996)对城市边缘区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分析了其主要特征。[16]胡兆量等(1994)、周春山(1996)、周一星等(1996,2004)、宁越敏等(1996)、马玫(1997)、孟延春(1997 )、蔡文娟等(1997)、周敏(1997)等对我国部分大城市郊区化的研究。

(五)大都市区研究

主要有周一星等(1997)[17]、谢守红、宁越敏(2005)对我国大都市区定义和标准的研究,谢守红、宁越敏(2005)对大都市区形成机制的研究,[18]众多学者对我国部分大都市区的实证研究,蒋伶、宁越敏(2002)对世界大城市从单中心集中式城市结构过渡到多中心开敞式城市结构的研究。[19]

(六)大都市连绵带研究

周一星(1997)领导的研究小组提出“都市连绵区”概念和形成MIR的五个必要条件。[20]管驰明、崔功豪(2004)认为,由于不同城市之间经济联系的日益加强,打破了行政区划的界限,使大都市区、城市群和城市带成为城市化的主体形态。[21]朱英明(2004)提出了城市群经济空间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和策略,分析了城市群地域结构的五个特征及动力机制。[22][23][24]此外,许多学者对我国的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城市群和都市圈进行了研究。

三、未来展望

总的说来,世界发达国家城镇化启动早、历史长、城镇化水平高、大城市和城市体系发育较成熟,相关理论研究积淀厚、视角广泛、内容丰富,已经形成了系统化的理论体系,不少成果已经深入到了城市形成发展中的一些规律性的讨论,其实践探索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教训,值得我们很好地借鉴。但是我国的经济与政治制度、历史和文化背景、城乡关系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工业化水平、城镇化所经历的特殊历程、影响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和空间扩张的因素等均与发达国家有较大的差异,故而不能直接照搬发达国家的现成理论和模式,必须和中国的具体国情以及不同区域、不同城市的具体情况密切结合起来,积极进行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国内的相关研究虽然起步晚,但进展快,在各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是,从理论应该更好发挥对实践的先导作用而言,在这方面今后还有许多问题值得我们去开展深入研究。

(一)研究方向

从城市空间扩展方式和由此形成的城市空间结构与大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入手,借鉴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取得的积极成果,对世界各国大城市的成长历程和空间结构演变的历史轨迹进行系统、全面、深入的研究,总结其共同的特点和实践取向,经验和教训,揭示大城市空间扩展的一般规律性,选择我国的部分代表性大城市进行实证研究,对其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调整空间扩展方式、优化空间结构、实现我国大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路径和具体措施,为我国大城市今后的发展提供一种科学的理论引领。

(二)研究重点

今后,在该领域的研究中应重点围绕以下问题展开。

1.大城市空间扩展的规律性

从世界各国城镇化发展历史看,大城市在各国的城镇化进程中均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产业、人口等首先向大城市集聚,当这种集聚达到较大规模后才开始逐渐向外扩散。大城市的过度集聚带来了地价房价快速上升、交通拥堵加剧、环境破坏严重等“大城市病”,各国为解决“大城市病”进行了长期不懈地探索,我国也有不少学者对世界一些著名大城市在这方面的实践情况进行了介绍,但在这些介绍和总结中,以单个或少数几个城市为研究对象的较多,常常停留于一般经验的总结上,且经验总结的多,教训分析的少——而教训也是使我们避免走弯路的良师;而选取更多案例,进行更具有普遍性、综合性、规律性研究的则鲜见。尽管世界各国的具体国情各有不同,但在其千差万别的实践中必反映出某些共同的实践取向,在世界各国大城市的成长发展、集聚——扩散的过程中,必然遵循着一些共同的规律性,这恰恰是需要我们去做深入研究、挖掘、发现的。各国的国情不同,城镇化发展的历史条件和现阶段所达到的水平也不同,因此,发达国家的经验也不可以直接照搬到中国来,如何将国外的经验更好地融入中国土壤,也需要我们认真思考。

2.对大城市空间扩展的动力机制与模式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拓展深化

关于大城市空间扩展的动力,国内外已有不少学者进行了研究,这些研究或囿于学科的局限,或因研究者关注的兴奋点不同而各有所侧重,尚不够系统全面。大城市是一个由各种要素、功能相互作用构成的非常复杂的巨系统,城市空间的扩展同时受到产业的集聚和扩散效应、经济发展周期、人口增长速度、交通运输网络格局、文化与科技、行政力量以及气候、水路运输条件、矿产资源、地形地貌、地质构造、水文等自然条件的多重影响,这些因素都应纳入研究的视野,从而在理论中还原一个更加接近于城市空间扩展规律的动力系统。关于大城市空间扩展模式,目前理论界所总结的四五种模式也稍嫌简单化,没有反映出在世界各国大城市发展中其空间扩展方式以及由此形成的空间结构的多样性,应作进一步深入研究。基本模式的归纳应该考察世界更多的大城市的发展历程与空间结构演变过程及其现状,对其进行梳理、归纳、概括、提炼。就笔者的研究,在世界各国大城市的空间扩展过程中,至少体现为以下九种主要模式:(1)同心圆圈层扩展模式,(2)多核驱动模式,(3)星状扩展模式,(4)带状扩展模式,(5)网结状扩展模式,(6)散珠状扩展模式,(7)复合型扩展模式,(8)低密度无节制蔓延模式,(9)从区域中心城市—都市圈—城市群,大城市空间扩展的总趋势。[25]对于大城市空间扩展模式的研究还需要进一步拓展和深化。每一种模式都是在多种特定条件下形成的,不可直接套用于某一个大城市。具体到中国每一个大城市的发展究竟应该采取何种模式,需要根據城市的实际情况作具体分析,因地因时而宜。endprint

3.加强对我国大城市的实证研究

要重点加强两个方面的研究:

(1)对大城市空间扩展一般规律的揭示

近些年,国内学者以我国某一大城市为案例就其空间结构演化开展的实证研究较多,对这些城市今后的空间布局优化也提出了许多很好的建议,这些工作无疑是非常有意义的,但在这些研究中却难以形成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理论成果。对我国大城市的实证研究,应组织跨地区、多学科联合攻关团队,选取更多具有代表性的大城市进行综合研究,这样我们便可以从中发现我国大城市空间扩展和结构演化过程中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同时结合对国外大城市空间结构演化过程的研究,从而揭示出大城市空间扩展的一般规律性,这将对我国大城市空间今后的科学扩展和合理空间结构的形成,发挥更好的理论指导作用。

(2)对大城市空间结构及功能协调性理论模型的构建

大城市的不同地域空间承载着不同的功能,只有空间结构合理、功能协调,大城市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发展才是可持续的。大城市的空间总的可分为经济空间、社会空间、生态空间,其功能也可从总体上分为经济、社会、生态三大功能,应将大城市作为一个由各种要素、空间、功能相互作用构成的“生命有机体”,依据城市功能协调、承载力和带动力强、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构建一个理论模型,建立多层量化指标,就如何实现大城市总体功能协调进行专门研究。这种研究得出的原则、量化的指标体系可能未必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但毕竟可以为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类型各异、发展条件和未来定位各不相同的大城市的发展提供一种比较科学的理论参照。

4.对都市圈、城市群形成发展规律的研究

从世界范围大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化看,大城市体现出由一极集中的“单中心”空间结构向具有“多中心”空间结构的城镇化地区——都市圈、城市群、城市带演变的趋势。这既有利于有效防治“大城市病”,同时又有利于解决区域发展失衡问题。都市圈、城市群是世界城镇化的主体形态,在区域和国际竞争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关键作用。在都市圈、城市群的形成发展过程中,大城市是核心引擎。如何有效治理“大城市病”,使我国大城市保持旺盛的活力和对周边地区较强的辐射带动力?在我国,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合理规模应该是怎樣的?如何形成科学合理的城镇体系,实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都市圈、城市群的根本特征是什么?其形成的基本条件是什么?其内在机制与规律是怎样的?这些都需要学者们去开展广泛深入的研究。只有我们对事物的研究上升到“规律”的层次,这种研究才是最有价值的,这是实践对理论工作者提出的重大课题。

参考文献:

[1][美]阿朗索.区位和土地利用:地租的一般理论[M].梁进社,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2][英]埃比尼泽·霍华德.明日的田园城市[M].金经元,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3][英]格迪斯.进化中的城市——城市规划与城市研究导论[M].李浩,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4]杨荣南,张雪莲.城市空间扩展的动力机制与模式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1997,(2):1-3.

[5]张庭伟.1990年代中国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及其动力机制[J].城市规划,2001,(7):7-14.

[6]石菘.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动力机制分析[J].城市规划汇刊,2004,(1):45-48.

[7]杨少辉,马林,陈莎.城市空间结构演化与城市交通的互动关系[J].城市交通,2009,(5):45-48.

[8]赵仁康,许正宁.城市空间结构重组的产业动力机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0,(4):146-151.

[9]朱春阳.城市空间结构扩展的经济学分析——基于地租理论[J].经营管理者,2011,(23):109-109.

[10]周一星,于海波.中国城市人口规模结构的重构(一)[J].城市规划,2004,(6):49-52.

[11]周一星,于海波.中国城市人口规模结构的重构(二)[J]. 城市规划,2004,(8):33-42.

[12]张楠楠,顾朝林.从地理空间到复合式空间——信息网络影响下的城市空间[J].人文地理,2002,(4):20-24.

[13]沈宏婷,张京祥,陈眉舞.中国大城市空间的“多中心”重组[J].城市问题,2005,(4):25-30.

[14]谢守红,宁越敏.中国大城市发展和都市区的形成[J].城市问题,2005,(1):11-15.

[15]崔功豪,武进.中国城市边缘区空间结构特征及其发展——以南京等城市为例[J].地理学报,1990,(4):399-411.

[16]王永洁,朱秀丽.城市边缘区概念及特征研究[J].齐齐哈尔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4):72-74.

[17]周一星,孟延春.沈阳的郊区化——兼论中西方郊区化的比较[J].地理学报,1997,(4):289-299.

[18]谢守红,宁越敏.中国大城市发展和都市区的形成[J].城市问题,2005,(1):11-15.

[19]蒋伶,宁越敏.可持续发展的南京城市人居环境塑造[J].现代城市研究,2002,(6):31.

[20]赵永革,周一星.辽宁都市区和都市连绵区的现状与发展研究[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7,(1):36-43.

[21]管驰明,崔功豪.国外城市商业环境规划的理念与实践[J].国外城市规划,2004,(2):53-56.

[22]朱英明.外商投资企业空间集聚的路径选择研究——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J].中国软科学,2004,(11):118-123.

[23]朱英明,王昌佐.批发市场:沪宁杭城市密集区城市发展的动力[J].江海学刊,2004,(2):69-74.

[24]朱英明,唐翠林.区域集群政策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4):63-66.

[25]陈玉光.国际经验与我国大城市空间的科学扩展[J].江淮论坛,2016,(1):45-52.

(责任编辑 吴晓妹)endprint

猜你喜欢

未来展望空间结构研究综述
格绒追美小说叙事的空间结构
关于井工煤矿开采技术现状及趋势研究
浅谈我国电动车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展望
论自动控制理论的发展历程
近五年农村征地纠纷问题研究综述
小学课桌椅设计研究综述
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
关于重游意愿的研究综述
徐州安美固建筑空间结构有限公司
基于社会空间结构流变的统战工作组织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