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知”且“行”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的思考
2017-10-09雷霆
雷霆
【摘要】本文立足于培养“知”且“行”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以对该专业学生社会保障概论课程实习经历的思考为依据,提出了该课程教学过程中学生存在诸多如对社会保障相关实践活动的主动性不强、实践能力不足等问题,并进一步提出了对社会保障概论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探索如将公平正义理念融入教学过程和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等思考。
【关键词】“知”且“行”专业人才社会保障概论课程实践教学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1-0011-02
近年来随着政府对民生问题的日益重视,“社会保障制度”一词在政府报告和改革建议中频繁出现,其重要性与日俱增,而与此相关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也进入大众视线。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是全面建立和发展壮大社会保障事业的中坚力量,如何培养一批高素质的社会保障专业应用型人才成为学者们探讨研究的问题。笔者在几次带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本科生进行社会保障概论课程的实践教学和实习活动中,其表现出来的“知”不足、“行”不畅等现象一方面体现了本科生对该专业课程知识掌握不熟的问题,另一方面也引发了笔者对社会保障概论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
一、“知”且“行”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人才的现状
时代发展的要求对高校人才队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目标,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更需要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因此,“且知且行”的专业人才是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的关键。
(一)劳动与社会保障人才“知”存在的问题
1.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定位不清
在专业实习过程中,大部分学生被问及所学专业时不能明确解释所学专业的含义与内涵、主要就业部门等情况,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属性、功能、就业方向定位模糊。笔者认为这并不仅是学生学识深浅造成的,而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首先,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与民生矛盾日趋尖锐的情况下生长起来的新兴学科,相较于其他学科该专业起步较晚。其次,从目前情况看,各个高校大致分为以社会学为基础进行建设、依托经济管理学科优势资源进行建设和以医学为基础、侧重向医疗保险方向发展。这种划分使得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自身定位与特色更不明晰。再者,作为新兴学科,劳动与社会保障高精尖人才也处于匮乏状态,一部分社会保障专业授课教师也是“半路转业”来授课,对社会保障专业的不熟练精通也影响了学生对此专业的认知。最后,社会保障专业就业上缺少就业引导,除了公务员招考涉及,其它单位没有明确的就业职位,这对学生认知的影响比较大。
2.对社会保障知识的学习接受层次较浅
在社会保障概论课程课外实践活动过程中,笔者发现很多学生在看待社会保障相关问题时停留在表层知识概念的记忆上,并不能进一步分析其内涵和潜在成因,或者由此展开进一步的讨论。通过观察其各方面学习后,笔者发现学生在学习时缺乏主动性,不愿意进行更深一步的探讨研究,对社会保障专业知识知之甚浅。
3.社会保障专业教育缺少专业化和系统化教育
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学生交流过程中,笔者获知学生对社会保障教育的一些看法。一方面,社会保障专业的教材与行政管理专业及其它公管专业的教材几乎没区别,只是先上后上的问题;另一方面,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性较强,但是教学一般沿用传统教育方式,重理论,轻应用,没有自己的特色。
(二)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行”存在的问题
1.社会保障相关实践活动的主动性不强
不仅是在理论知识的学习上,学生对参与社会保障相关专业实践活动热衷程度也不高。这一方面可能是连锁效应,即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感兴趣程度不高,由此了解较少,从而对相关的实践活动也不热衷。另一方面也和课外实践活动的内容较为基础浅薄有关。一般社会保障概论课程的课外实践活动主要有到福利院、养老院等地方进行参观访问、做志愿者,去社区进行实习、去社会保障专业相关机构参观了解等形式。在课外活动中学生主要是进行基础知识的了解,并不能深入和专业结合。
2.社会保障相关领域实践能力较弱
在为数不多的专业实习过程中,笔者发现很多学生在实习时有力不从心之感。一是社会交际能力较弱,在单位或社区实习时融入群体耗费时间较长。二是学生在处理事务时往往仅从学科专业角度来分析问题,缺乏将社会学、心理学等知识运用其中的能力。这一方面是因为大学生主要学习内容是集中的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活动较少,缺乏相应的社会职场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学校对于社会保障概论课程相关领域学科的设置比例较少、重视度低,导致学生并没有完全接受到多学科相交融的学习,对其他非专业学科的学习重视程度也较低。
3.社会保障专业与校外实践对接不足
如今提倡实用型人才,高校社会保障专业可以与各类相关领域的企事业单位联合教学。然而因为经费、安全的问题,高校对社会保障相关领域实践并不是很热衷,高校社会保障專业与校外企事业的实践对接也存在一些问题,学生缺少社会保障相关的实践机会。
二、培养“知”且“行”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队伍的思考
(一)在专业建设上明确专业定位和强化专业特色
在专业建设上,首先要明确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本质内涵和学科特性。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是随着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而伴生的专业,其学科属性应与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职能一致,以公平正义的精神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公平和谐发展。在专业定位是应将“公平正义的协调者”作为自身目标追求,由于其鲜明的公共服务特性,我们应该将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相关内容作为其专业特色进一步研究学习。在此基础上,可以结合本校专业特色与优势,使两者相互影响相互借鉴。
(二)在教学过程中努力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优质有效的教育是自我主动接受的教育。信息化数字化的时代,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老师的角色不再是简单的传道授业,而是学习内容、学习过程和学习环境的设计者。他肩负着为学生指引学习方向、帮助学生形成互交性学习网络的责任。在教学前,老师应该将课程大纲通过网络课件形式传递给学生,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有明确认识,在课前根据自己的兴趣有侧重地学习。在教学中,应该以学生讨论为主,辅以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的教学,对学生起到激励、指导的作用。在教学后,通过要点回顾、课堂答疑、实况问题模拟等反馈互动形式使学生对学习内容有进一步的记忆加深与内容延展。endprint
(三)在教学环节上合理安排课堂学习与课外实践课程的比例
在教学环节上,一方面我们要设置充足的时间使学生学习理论知识,同时我们要加大实践教学活动的比例,并且丰富深化实践教学的内涵。以此来增强学生进行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活动的主动性。笔者认为我们可以将实践课程的比例提高到30%。在校内我们可以设置专题展示课程、热点问题模拟课程、养老医疗等机构操作运营模拟课程、我们也应该积极拓展校外实践教学的渠道,加强与校外企业、事业单位的实训基地的合作建设,使学生深入到具体的学习过程中。
(四)在课程设计上促进多学科的交叉和融合
在课程设计上我们要优化结构,“推进和完善学分制,实行弹性学制,促进文理交融”。社会保障概论是一门与国家方针政策、国情发展、民生建设紧密相连的学科,它的研究内容涵盖管理学、经濟学、社会学、政治学、人口学、金融学等多个领域。专业内容的跨学科性和市场需求的素质要求促使我们必须制定多学科交叉的课程设计方案。实行以学生自主选择为基础的学分制,打破院系、专业壁垒,整合学校资源,开展通识教育。通过市场化的优胜劣汰选择法,一方面优化学校教学资源,使学生接受优质教育。另一方面也引导学生广泛学习各科知识,达到理论科学知识与人文素养的双丰收。
三、对社会保障概论课程教学改革的启示
(一)从系统思考的角度对课程教学改革形成正确的认识
当面临困难停滞不前时,我们通常是寻找新方法另辟新路,而不是破除阻碍。往往这种方式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痼疾仍存,不能根治问题本身。我们的误区就在于“改革者拘泥于局限思考,不能从系统整体高度审视并处理教学改革问题,看到的只是‘线段式的因果关系”。 要实现教学改革的有效性,我们就应该从系统的整体的全局的思维方式来考虑所面临的问题。我们要从教育理念、教师素养能力的培养、教学重心的明确、课程实施方案的设计、教学课程的规划选用、多种教学方式的运用等多种具体内容对教学改革进行渐进式的操作。有学者言,有三个主要的权利中心对教学改革的领导者所面临的环境产生决定性作用,即政府、用人单位和有声望的重点大学。各个因素都是相互影响的,“权力结构对组织的行动进行了制约,同时也为创新性行动者提供了机遇”。 因而,在进行教学改革时,改革者要从系统的高度视角来发现最根本的问题及其成因,从而对症下药。
(二)将公平正义理念融入课程教学过程中
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定位不清不仅缘由社会保障理论体系发展的不健全和课程设计的不完善,更重要的是对社会保障理念的理解不清晰造成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从最开始的缓和劳资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与幸福感,它始终是以“调节者”的角色出现,它的本质内涵就是追求公平与正义。“社会保障制度就是通过弥补起点(机会)不公平、维护过程公平以及缩小结果的不公平来提升整个社会的公平程度”。 它的制度本质要求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学生将追求公平正义作为学习的前提。那么,作为教学者中“教”者,除了以身作则,我们应将公平正义理念融入我们的课程教学中,将公平正义的理念与专业课程学习相结合,使学生有一个更为明晰的价值观来看待所学内容。
(三)教育教学立足应用,关注热点
“学以致用”,学就是为了用。社会保障专业是实践性较强的专业,社会保障专业教育教学应该以应用为导向,立足于应用,培养社会保障专业人才的实践应用能力。同时,将社会热点融入到教育教学的过程中,紧跟热点,及时根据社会热点表现的问题对社会保障教育教学做出调整,以适应不断变化着的实际情况。
(四)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与素养
“观念决定教师怎么教(即教的方向),素质决定教师教什么(即教的内容)” 。教师的教学观念对学生的价值观塑造有着重要的影响。教师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了教学文化的熏陶,从而影响着其执教的方向。教师要在主流教学文化中寻找自己所教专业的教学文化,利用其文化信念作为价值追求来教导学生。与此同时,教师要不断提升自我的教学能力素质,用更精更专业的学时来教育学生。在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上可以设置具有专业特色的教师工作绩效考核表,根据自身授课情况、学校考评情况、学生选课情况等来做出综合测评,优劳优酬,一方面可以鼓励支持优秀教师,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激励教师继续学习、提高教学能力。
(五)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一种由“教”至“学”、由上至下的教学范式。而在这灌输式教学中,学生对所学知识仅停留在“知识”层面。并不能利用所学进行更深一步的应用、分析和评价。现代教学应该正本清源,将“学”放在教学的核心位置,以学生兴趣为导向、以学生需求为方向,充分发掘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潜能。大学的角色应该从以往的僵硬的提供知识转变为为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创造环境,使学生通过对思维方式的锻炼、知识的建构积累成为一个有着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学者。 在信息化时代,教学应该是为学生创建一个自由互动的学习型社区,教师不再单纯的输出知识,而是提供知识的钥匙,在学生遇到疑难时答疑解惑。以应用慕课平台为例,关于某一学科的精品课程数不胜数,老师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相关课程并提出考核要求,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与兴趣。教师在此时承担着甄别优秀教学资源、将专业与慕课相联系、协调好线上课程与线下讲解答疑的责任。
参考文献
[1]刘媛媛,邵文娟.基于专业技能提升视角下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体系构建.[J].劳动保障世界,2013年第10期第8页.
[2]吴维仲,关晓辉,曲朝阳.“慕课”浪潮引发的高校教学改革思考.[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2期第193页.
[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838/201008/93704.html,2010-07-27.
[4]高耀明.本科教学改革的系统思考——以“高考不分文理”改革目标为背景.[J].复旦教育论坛,2014年第12卷第6期第29页.
[5][6]周光礼,黄容霞.教学改革如何制度化——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特区在中国的兴起.[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年第5期第53—54页.
[7]郭林,陈斌.公平正义: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的价值追求.[J].学海,2015年第5期第152页.
[8]余文森.关于教学改革的原点思考.[J].全球教育展望,2015年第5期第4页.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