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点线面体:大国空间经济格局分析框架的构建及其在中国的应用

2017-10-09蔡之兵

江淮论坛 2017年5期
关键词:大国中国

摘要:空间经济格局包含多种空间形态,目前研究更多偏向某种空间形态而非空间经济格局。区域发展理论的先天时空属性限制、空间经济格局概念的本质要求、研究大国空间经济格局的需要是本文构建大国空间经济格局研究框架的出发点。在结合中国区域发展实践和真实性、多样性以及层次性三原则的基础上构建了用以研究大国空间经济格局的“基点线面体”框架,并利用该框架得出目前中国空间经济格局特征为基“空”、点“弱”、线“堵”、面“薄”、体“弱”,最后根据该特征指出未来中国空间经济格局的优化和发展方向。

关键词:大国;空间经济格局;研究框架;中国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862X(2017)05-0051-009

一、引 言

空间经济格局指的是一个国家或区域内部经济活动的空间形态结构和不同次级区域的发展态势,其结构合理与否能够反映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健康程度。因此,对空间经济格局进行研究对保持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现有相关文献中,学者们分别从不同的视角研究了中国空间经济格局,这些视角包括区域关系、四大区域和省级区域、城乡关系、城市体系、城市群、经济带以及交通基础设施等。[1-11]如此众多的研究视角一方面表明中国空间经济格局比较复杂,涉及空间范围较广且空间形态种类众多;另一方面也说明目前尚缺乏研究中国这种大国的空间经济格局框架。在这种背景下,相关研究容易陷入盲人摸象或一叶蔽目的困局,同时也无法对空间经济格局进行全面合理研究从而为区域发展决策提供可供借鉴的经验。基于如下三点原因,本文试图构建大国空间经济格局分析框架。

(一)区域发展理论在研究大国这种区域类型方面的先天时空属性不足

空间经济研究在起源时就一定程度上忽略了空间尺度属性差异尤其是大国属性。现代区域发展理论起源于欧洲。早在19世纪德国经济学家杜能(Thünen)就提出了农业区位论。随后在20世纪初,德国经济学家韦伯(Weber)提出了工业区位论,在随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德国、法国、瑞典等欧洲国家出现了一大批区域经济学者并提出了很多经典的区域发展理论如克里斯塔勒(Christaller)和廖什(losch)提出的中心地理论、佩鲁(Perroux)提出的增长极理论、缪尔达尔(Myrdal)提出的循环累计因果理论等。[12]可以发现,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主要诞生于德国、法国等国,这些国家在空间属性上都具有一个共同特点,即地域面积相对较小,法国本土面积约为63.3万平方公里,德国面积为35.7万平方公里。(1)与中国相比,这些国家在地域面积上无疑属于“小”国。因此,以这些国家为区域发展研究对象所得出的区域发展理论可能并不完全适用于类似中国这样地域辽阔和地域形态复杂的大国,因此对大国空间经济格局的分析必须构建新的研究分析框架。

(二)空间经济格局概念的本质要求及研究大国区域发展的需要

一方面,空间经济格局概念本质上是一个空间概念,具有立体性和层次性的特征,并且会在现实世界中表现出不同的空间形态,如前文提到的经济带、城市群等形态,且不同形态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仅从单一视角对空间经济格局进行研究,会忽略掉空间经济格局不同层次和不同部分间的联系,导致空间经济格局的不同特征在研究过程中被割裂开或顾此失彼。这种研究所得到的结论是难以保证其科学性和全面性,也难以为区域发展决策提供全面和具有前瞻性的参考意见。另外,大国区域面积大,多种属性的地理自然环境会对不同位置区域的发展产生影响。不同区域间存在不同的发展路径,在区域发展过程中也会形成不同的空间形态,因此有必要构建一个立体性和多层次的大国空间经济格局研究框架。

(三)中国区域发展实践经验总结的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然而,从区域经济发展态势看,一直处于中国区域经济领头羊位置的东部地区,由于受到全球金融危机导致出口需求下降和发达国家制造业回归战略的外部因素,以及国内劳动力成本上升和经营环境变化等内部因素的双重影响,东部地区保持30余年的长期高速增长态势已经难以为继。区域经济需要重新优化布局以寻找新的经济增长引擎,而这种优化布局需要一个全面的研究框架予以支撑;另一方面实现中国复兴过程不仅需要经济实力的硬支撑,同时也需要在高速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探索出对其他国家发展具有借鉴作用的经验模式,这种经验模式可能并不单指建立在高度抽象前提假设和精密优美数学推导上的现代经济学理论,同样包括具有一定现实意义和可供参考价值的经验模式,因此以中国空间经济格局为研究对象,归纳出符合中国发展实际而又能够被参考的经验框架是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的。

二、大国空间经济格局研究框架——

基点线面体框架的构建

(一)构建原则

本文研究目的有二:构建大国空间经济格局研究框架和归纳总结中国区域发展经验和模式。因此,在构建大国空间经济格局研究框架过程中,必须满足真实性、多样性以及层次性三个原则,具体要求如下。

真实性:本文试图以中国空间经济格局为研究对象,并在其研究基础上抽象归纳出一个大国空间经济格局研究框架,因此构建的大国空间经济格局研究框架应该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践过程高度契合。同时,考虑到框架的借鉴性要求,在进行抽象归纳时不能过多地采取假设或者数学推导的方法,而应该将中国实际区域发展过程和特征予以归纳,以更好地反映出中国在过去60年的区域发展经验。

多样性:前文已经指出,在现有研究中国空间经济格局的相关文献中缺乏统一的研究空间经济格局框架。目前存在的多种不同的研究视角,如城市体系、经济带、城市群等视角都是分别从不同方面对中国现有空间经济格局进行研究,实际上这些研究也从侧面对空间经济格局的不同部分进行了阐述与说明。在大国空间经济格局研究框架中也应该包含这些多样性的空间形态。

层次性:由于空间经济格局始终是一個空间概念,除了真实性和多样性的要求外,在构建研究框架时另外一个重要要求就是层次性。层次性指的是空间经济格局下的不同组成部分应该呈现为一个立体层次,不同组成部分在空间尺度或空间形态上应该有所区分。当然,层次性也要求空间经济格局下的多种不同空间形态间应该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而且研究框架应该能够将这种联系形象地表示出来。endprint

(二)构建思路

根据中国目前空间经济格局的实际特征以及上述三点构建原则,本文提出适用于研究大国空间经济格局的“基点线面体”框架,其具体结构与内涵如表1所示。该框架由基点线面体五个不同层次而又紧密相连的空间形态组成。

在该框架中,区域发展管理制度基础是整个空间经济格局框架的基础,这是因为区域发展管理制度会直接影响空间经济格局的形成效率。而点、线、面则是不同类型而又紧密联系的空间形态,如点型空间形态代表城市、线型空间形态代表交通线和经济带等,它们是大国空间经济格局框架的主要组成部分。“体”则是从整体视角对空间经济格局进行描述,反映了不同空间形态的联系,将所有不同空间形态和区域发展思路有顺序地组合成一个有机整体。因此,该框架既符合空间形态多样性原则,同樣也层次性地纳入了不同空间形态间的联系,将在中国实际区域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多种空间形态和特征进行了整合,形成一个比较全面的研究框架。在接下来的研究中,论文将从这五个方面对中国空间经济格局发展历程、现状、问题以及未来优化方向进行分析,以期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参考建议。

三、基点线面体视角下的中国空间经济格局分析

(一)区域空间经济格局之基——区域发展管理制度基础

“基”指的是区域发展管理制度基础,主要包括管理主体、管理客体、管理程序与管理效果四大方面,概括而言,区域发展管理基础主要包括“谁管”、“管谁”、“咋管”、“管效”等四方面内容。[13]下面对区域发展管理基础的内涵及当前情况进行详细分析。

“谁管”主要是指区域发展管理的职能机构设置问题,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历程中,与区域发展战略和区域政策有关的部门多达数十个,部门之间的职能交叉重叠,出台的各种如空间规划、区域规划、城市规划、产业规划相互重复甚至冲突,导致区域发展效率较低。

“管谁”涉及的是管理客体问题。从战略层面分析,中国的战略区域是比较明确的即东北、东部、中部和西部四大区域,但从规划与政策层面分析,更为具体和针对性的作用对象则是不明确的。如,国务院出台了“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振兴规划”,但并没有明确东北地区哪些城市是老工业基地,东北地区全部是老工业基地是不可能的。又如,国务院出台了“十三五”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但是同样的没有明确区分中部地区的区域发展问题,实际上中部地区既有发达地区的膨胀病问题、也有欠发达区域的落后病问题,没有分类科学的管理客体,区域发展的效果是难以保障的。

“咋管”涉及两个问题,即管理工具与管理程序。工具就是落实规划的政策,一个有可操作性的规划需要政策的支持。无论是规划还是政策,还必须有一个合理的程序。2003年召开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的公报明确提出“完善政府重大经济社会问题的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决策程序”。但落实起来并不容易。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出台了不少法律条文,但是程序不清楚,结果有法不依现象相当严重。

“管效”就是通过监督和评价机制考察规划的效应与效益。迄今为止,我们制定了许多规划与政策,但没有确定合理的监督与评价机制。

因此,从当前区域发展实践看,中国区域空间格局形成基础较为薄弱,区域发展管理基础的四管机制几乎都是缺失的。

(二)区域空间经济格局之点——中国城市的增长极作用

增长极概念被进一步延伸至区域经济学领域中,用以特指在整个区域经济中具有带动实力的地区。[14]在现代区域发展过程中,多由城市作为区域经济增长极。因此可以通过检验城市的带动能力来衡量我国当前城市是否足以能够发挥增长极作用。

1.个体视角:带动能力的检验

在一个区域中,城市想要顺利发挥增长极的作用必须具备足够强的带动能力,本文试图从人口结构角度考察城市带动能力。城市的带动能力会直接反映在吸引能力即其人口规模上,考虑到中国目前仍在实施比较严格的户籍制度,可以从一个城市的户籍人口规模与常住人口规模的大小关系来衡量城市的带动能力,其基本思路如下:

城市带动能力指数=RP/HRP(1)

其中RP代表城市的常住人口规模,HRP代表城市的户籍人口规模。如果某城市的常住人口规模大于该城市的户籍人口规模即城市带动能力指数大于1,则说明该城市吸引了较多的外来人口,其带动能力较强,指数越大则表明城市带动能力就越强。通过手动搜集整理了中国2014年300个城市的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数据并测算出就业提供能力指数,测算结果见表2。

测算结果:在300个城市中,IUPJ大于1的城市有128个,占全部307个城市的42.7%,而IUPJ小于1的城市有172个,占全部300个城市的57.3%。进一步观察发现,绝大部分高值IUPJ城市都是大城市,以IUPJ值大于1.15的32个城市为例,市区常住人口在100万以上的大城市有30个,占比高达93.8%,这表明中国的小城市缺乏足够的就业提供能力,大城市相比于小城市具备更强的带动能力,因而也能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更好地发挥增长极作用。

2.整体视角:城市规模的检验

个体视角的带动能力指数测算结果已经证明目前大城市的带动能力远远高于小城市,因此有必要对中国整个城市体系的规模分布情况进行研究。[15]Zipf法则提出一个城市的人口排名和该城市的人口总数的成绩应该等于一个固定值即:

ln(Rank)=a-ln(Size)(2)

利用2013年数据来验证我国城市人口分布是否符合Zipf规律,如图1所示。

图1表明,我国城市人口规模分布与Zipf曲线拟合情况一般,R2只有0.56。从城市具体分布情况分析,可以发现中国绝大部分城市都位于Zipf曲线以下,尤其是中国的大城市如上海、北京、广州、深圳、天津以及一些省会城市更是远远低于Zipf曲线,这充分说明目前中国城市规模体系偏小。在当前小城市对周边区域带动能力较弱从而难以发挥增长极作用的背景下,未来中国还需要有针对性地发展大城市,进一步提高城市的发展实力和有序扩大城市规模。endprint

(三)区域空间经济格局之线——交通线、经济带和商贸路分析

在空间经济格局中,线型空间形态是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一方面,线型空间形态的存在使得城市增长极能够更有效地发挥其溢出效应,是点型空间形态发挥作用的必要条件;另一方面线型空间形态是上层空间形态如面和体的重要形成基础,线能够将不同区域进行联接形成面和体的空间形态。因此,在整个空间经济格局中,线型空间形态将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1.线型空间形态的类型

根据中国区域发展实践,可以将线型空间形态归纳为交通线、经济带与商贸路三种形态。其中交通线是三种线型空间形态中最为重要的一种,经济带和商贸路在某种程度上都可以归为交通线或者认为交通线是经济带和商贸路形成的充分条件。交通线既可沿着已有的经济带和商贸路开发,也可以“无中生有”通过对现有空间经济格局进行改造而生成。因此,虽然可以将区域发展空间经济格局中的线型空间形态等同于交通线,但是考虑到研究问题的全面性,本文还是按照这三种线型空间形态对中国空间经济格局的线型形态进行分析。

2.不同类型线型空间形态的布局和特征

交通线:交通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已经被相关文献所证实。[16-18]铁路、公路、水路以及航路是目前最为常见的四种不同类型交通线路。中国交通线空间布局比较均衡,不同类型的交通线交叉布局且发展水平较高,能够有效地将不同区域进行联接,为增长极有效发挥作用和形成更高一级空间形态——面和体奠定基础。

经济带:与交通线相比,经济带这种线型空间形态的形成机理有所不同。在不考虑政府决策能力的前提下,制约交通线这种线型形态形成的主要因素在于交通技术的成熟程度,只要技术水平足以克服在建造交通线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自然界难题,交通线就能够顺利形成。然而经济带的形成则有所不同,经济带的形成不仅要求在位于经济带上不同位置的区域间构建畅通的交通线,还要求不同区域间能够进行合理分工并进行一定规模的要素和产业流动。相比于交通线的形成,一条成熟的经济带的形成是比较困难的,中国目前主要经济带是长江经济带。(2)长江经济带在不同的省份又被进一步地分为不同经济带,如四川的川江经济带、湖北的长江经济带、安徽的皖江经济带等,但是这些经济带才刚刚起步,绝大部分经济带处于规划阶段,取得实质性成果的不多。

商贸路:还存在一种线型空间形态即商贸路形态。这种线型空间形态是更为高级的形态,它不仅以交通线的形成为前提,同时也需要满足经济带上不同区域间形成合理分工体系的要求。实际上,商贸路还要求路上的不同区域在要素和商品贸易上曾经有过密切的来往。实际上可以认为商贸路是历史上曾经成熟过的经济带,只不过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逐渐陷入衰落。在进入新的时期后,政府可以相机决策,利用政策扶持等措施重新发展商贸路,中国提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就是这种思路的体现。除此之外,著名的商贸路还包括万里茶道、茶马古道等,未来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都可以进行重新开发。

与经济带一样,中國的商贸通道也处于规划阶段,除了一带一路有所进展外,目前绝大部分商贸路并没有实质性的进展。因此,就线型形态发展情况以及相关发展规划而言,处于基础地位的交通线形态发展水平较高同时在空间分布上较为均衡,为未来中国空间经济格局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然而高级形态经济带和商贸路则处于初始发展阶段,成熟的经济带和商贸通道并不多,即使目前发展规划比较成熟的长江经济带,其发展模式也多表现为用交通线连接几个增长极,而非由增长极间、增长极与带上其余区域间通过高水平分工而形成的发展模式,这说明目前我国线型空间形态发展水平不高,线型形态并不通畅。

(四)区域空间经济格局之面——中国城市群发展分析

面型空间形态在现实发展过程中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第一种为行政区划形成的行政区域型面型空间形态,如各省市县行政区域以及由它们组合而成的区域如东、中、西以及东北四大区域。第二种为市场经济下要素自发流动形成的城市群、城市圈或大都市区等形态。在区域空间经济格局中,城市群这种面型形态是在强化的点形态和成熟畅通的线形态基础上并由两者多层次组合而形成的高级空间经济格局形态。任何一个城市群的形成,其初始前提是存在一个或者多个强大的中心城市即增长极,当中心城市发展到一定程度,会逐渐沿着交通线对四面八方的周边区域产生溢出效应从而带动周边城市发展,当中心城市和周边区域都发展到一定阶段,即能够形成比较成熟的面型空间形态。考虑到第一种面型形态与下文的体型形态密切相关,本部分重点研究第二种面形态。

1.中国城市群发展现状与特征

《国务院关于印发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通知》指出中国目前存在23个城市群,对城市群结构进行分析会发现,目前中国城市群发展水平较低且内部差距较大。以城市群单位面积产出和人均产出指标为例,在23个城市群中 尚有3个城市群单位面积产出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在人均产出方面则有多达9个城市群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充分说明目前我国城市群发展水平不高。其次,城市群内部差距过大,以经济规模为例,在23个城市群中居首的长三角城市群其经济规模是第二位京津冀城市群的2倍以上,是宁夏沿黄城市群GDP规模的50倍以上,城市群间发展差异明显。

2.中国城市群发展存在的问题

在现有城市群中,除了长三角城市群在各方面都处于一个较成熟的发展阶段外,其余22个城市群或多或少都存在不足。其主要问题表现为如下三个方面。

第一,城市群内部缺乏足够多的大型城市。城市群发展前提是存在一个大规模的中心城市。然而仅从城市规模视角分析,在23个城市群中绝大部分都缺乏足够大的中心城市。以2014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中城市规模划分标准为基准,目前中国城区常住人口在500万以上的特大和超大城市只有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南京等10个城市。(3)可以发现这10个特大和超大城市仅分布在6个城市群中,换言之目前尚有17个城市群内部没有超大和特大城市。特大城市的存在并不是城市群发展的唯一条件,但是特大城市的存在和发展无疑能够加快城市群的形成速度和提高城市群的竞争能力。endprint

第二,城市群内部发展并不协调。城市群作为一种高级空间形态,要求其内部成员间的协调发展程度应该发展到一定水平。然而,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以经济规模仅次于长三角城市群的京津冀城市群为例,该城市群存在明显的发展不协调情况,在其中心城市北京和天津周边存在着一条由24个县组成的环京津贫困带,城市群内部差异极大。武汉城市群同样如此,武汉作为中心城市,其经济规模竟然超过城市群中其余8个城市之和。(4)可见,目前中国城市群内部发展并不协调。

第三,城市群内部联系并不紧密。城市群内部成员间应具有高于与外部地区的联系程度。衡量城市群内部成员间联系程度的指标是交通联系,在交通联系中,对于城市区域发展影响最大的是高速铁路,因此可以通过考察城市群内部是否被高速铁路连接来衡量城市群内部联系程度。然而截至2015年,在23个城市群中,只有8个城市群内部具备比较完善的城际铁路或者被高速铁路贯穿绝大部分区域。(5)可见,城市群内部联系程度并不高。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城市群这种面型形态存在着中心城市规模不够、内部区域间联系不紧密、发展不协调等问题,同时由于中国过去长期坚持沿海地区优先发展思路,导致中国四大区域和省级区域间同样存在这巨大差距。因此,中国两种面型形态的发展都不成熟,存在诸多薄弱之处。

(五)空间经济格局之体——中国区域发展的整体性分析

空间经济格局之体指的是空间经济格局作为一个整体的发展协调情况。在国家这种政权体制下,区域的空间尺度差别被反映在区域行政级别的差距上,这些不同级别的区域其实就是第一种面型空间形态。同时,任何区域的空间经济格局都在区域发展思路的影响下,由点线面三种空间形态构成。正是由于空间形态结构构成的这种一致性,不同区域在发展过程中会产生竞争甚至冲突,因此研究不同区域在发展过程中作为一个整体所表现出的相互关系对保持区域整体发展的协同性具有重要意义。

1.中国空间经济格局整体性薄弱的表现

中国区域间长期存在着竞争和冲突,相关研究较多。[19][20]中国空间经济格局作为一个整体是很薄弱的,其主要表现有三。

第一,我国长期实施的沿海优先发展战略导致内部区域间联系程度较低。1978年实施改革开放战略后,东部地区依靠其地理优势以及良好的市场经济环境迅速实现经济起飞并逐步提高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但是在这个过程中,除了劳动力要素外,东部地区与外部区域的联系程度要高于与内部区域的联系程度,绝大部分区域间的联系在这种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下被割裂。直到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导致外部环境发生变化、中央政府提出扩大内需战略后,东部地区与其他区域的产业和经济联系才真正进入提速阶段。

第二,政府参与市场经济活动导致区域间出现激烈竞争甚至是冲突。由于处于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阶段,政府长期在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處于主导地位。一方面,中央政府按照“条条块块”模式对市场经济活动予以干预(6);另一方面,地方政府也会根据中央政府的规划或偏好通过参与经济活动获取更多的财政收入。由于官员有任期限制,同时考虑到绝大多数地方政府能力差距并不明显,地方政府在选择产业时多会出现雷同现象,不同区域间极易出现冲突。在中国区域发展历程中,曾先后发生数次区域大战[21],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降低了区域发展效率。

第三,官员晋升考核制度导致区域在发展过程中持有“以邻为壑”的思想。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中国官员的政绩考核以GDP为主要考核指标。[22]地区官员为了获得晋升必须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较好的表现,尤其在与地理邻近区域相比时,更需如此。因此,一方面地方政府在政治晋升的激励下会更加积极参与市场经济活动,导致大量资源浪费和产业同构现象,另一方面这种情形会加剧区域与邻近区域间的竞争甚至导致恶性竞争。

2.中国空间经济格局系统特征不明显的原因

可以利用区域利益理论对空间经济格局的整体薄弱的原因进行分析。区域利益视角认为导致目前中国空间经济格局体弱的最大原因在于没有协调好不同区域间的区域利益,不同区域间没有形成合力。区域利益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下,由经济上具有同质性或内聚性且构成空间单元具有一定的共同利益的彼此邻接的地区所组成的经济区的主体预先设定,或通过区域经济活动实现的、能满足区域内主体或中央政府在特定区域内的需要的一定质与量的关系。可以发现,任何一个区域都有其利益主体,不同的区域拥有不同的区域利益主体,如果没有良好的协调制度,不同的区域利益主体在追逐区域利益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冲突。如中央政府在区域发展过程中更多地关注区域发展的均衡和总财政收入的增加,而地方政府可能更关注自身政治晋升和本区域的财政收入。因此,在政治集权和经济分权背景下,区域利益主体的多样性和协调多区域利益主体的难度使得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间出现了激烈博弈、地方政府间出现高强度竞争甚至是恶性竞争等行为,最终导致空间经济格局整体虚弱。

四、中国空间经济格局未来发展和优化方向

通过上述利用基点线面体框架对中国空间经济格局进行分析得到的结果,可以将中国空间经济格局存在的问题归纳为基“空”、点“弱”、线“堵”、面“薄”、体“弱”。其中,基“空”指的是中国区域发展管理基础缺失,区域发展效果无法保证。点“弱”指的是中国城市体系带动周边区域发展的能力并不强,尚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线“堵”则指的是在交通线发展势头良好的前提下,高级线型形态如经济带和商贸通道并没有真正成型,未来还需要加大发展力度。面“薄”则说明目前中国城市群发展不均、实力不强,存在较多问题。体“弱”则是从整体视角说明由于协调区域间利益制度的缺失或者低效,不同区域各自为政,难以形成合力导致整个空间经济格局体弱。根据这种现状,本文认为中国空间经济格局未来发展和优化方向也应该从这五个方面入手。

(一)基“空”—基“实”endprint

我国地域辽阔,区域问题类型较多。保障区域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必须要求区域战略和区域政策发挥作用,而科学的区域发展管理制度是保障区域政策发挥有效作用的决定性因素。管理主体层面,应该尽快明确区域协调发展管理的职能部门,将分散在众多部委的规划职能集中起来。管理客体层面,应该借鉴欧盟和美国区域发展管理体系中的标准区域概念,尽快按照区域所遇到的发展问题类型将国内区域划分为不同类别的标准区域。管理程序方面,应该加快出台《区域管理法》、《区域规划法》和《区域政策法》,并对重大区域战略进行立法,其中《区域规划法》应该明确区域规划的规范、制定主体、执行主体、违规处罚与评估机制等;《区域政策法》应该明确中国的问题区域框架、政策制定主体、政策工具选择与评价机制等,此外,针对具有长期性的重大区域战略行动,如老工业基地振兴,要制定专门的区域发展法,如《落后地区开发法》与《老工业基地振兴法》等。管理绩效层面,应该强化区域战略和政策实施的绩效评价,并提高对区域战略和政策实施过程的监督。上述四方面的内容是未来区域发展的基础,也是决定我国空间经济格局的基础因素。

(二)点“弱”—点“强”

城市之于空间经济格局类似于细胞之于人体,是最为基础的部分。一方面城市作为区域增长极必须具备较强的经济实力,另一方面城市还必须具有一定的带动能力,这样才能进一步形成线型和面型空间形态。在目前小城市带动能力且城市规模体系偏小的情况下,未来应该继续将大城市作为发展重点,提高城市带动能力。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必须注意如下三点,第一,注意提高大城市管理规划水平,现有大城市的城市病现象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城市管理规划能力不足而非人口过多,因为有文献指出中国最大的两个城市,京沪的人口密度并不算高。[23]第二,以现有城市为发展对象,避免重新建造新城导致资源浪费。第三,创新发展思路,合理利用自身优势发展多种产业,避免以房地产单一行业为推动城市发展的主要产业。

(三)线“堵”—线“通”

中国目前的交通线发展水平较高,未来除了按照相关规划继续发展外,还可以在提高高速铁路的空间分布密度和努力通过降低内部运营成本、降低行政收费等手段来降低运输成本等手段促进高级线型形态的发展。目前高昂的运输成本已经成为制约中国区域间要素和产业流动的重要制约因素。(7)降低运输成本能够为高级线型形态经济带和商贸通道的畅通奠定基础。除此之外,还必须进一步提高位于经济带和商贸通道上的不同区域间的要素商品贸易联系程度,同时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应该重视构建区域间磋商和协调机制,加大区域间的合作力度从而创造共赢的发展局面。

(四)面“薄”—面“厚”

对于面型空间形态而言,应该从如下三方面着手提高其发展水平。第一,应该避免政府过多的干预。由政府来参与城市群的形成过程固然可以加快城市群的成型速度,但是很多时候,出于空间均衡分布和地方利益均衡等原因,中央政府会选择很多原本不具有形成面型空间形态潜力的区域进行大量投资最终造成资源浪费。因此应该尽量减少政府的直接干预,而应该加强市场的主导地位和政府的引导功能。第二,要提高中心城市的发展水平。在现有绝大部分城市群中,除了北京和上海发展水平较高外,其余城市的综合实力有待提高,这是导致中国面型空间形态薄弱的重要原因。第三,应该加强中心城市与周边区域的交通基础设施和沟通交流机制建设。想要形成实力雄厚的面型空间形态,中心城市与周边区域,周边区域之间都应该具有高度发达的要素、商品、产业流动通道,然而目前很多城市群内部之间并没有存在很强的联系,以交通为例,城际铁路是衡量城市群内部联系的重要指标,但是正如前文所述,目前除了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武汉等8个城市群拥有内部城际铁路外,其余的城市群目前并没有建成城际铁路。城际铁路并不是衡量城市群内部联系的全部,但是城际铁路的存在无疑将使得城市群内部联系大大加强。

(五)体“弱”—体“强”

不同区域主体间的利益冲突是中国空间经济格局难以呈现整体规模效应的重要原因。为了更好地协调不同区域间的发展战略,必须做好如下两点。第一,战略上应该高度重视区域合作尤其是内部区域合作。[24]对于一个大国而言,区域合作尤其是内部区域合作对于区域发展的作用极为重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崛起的主要原因在于东部地区与世界其余区域进行了分工协作,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最终实现经济起飞。然而时至今日,在中国尤其是东部地区的发展水平已经达到较高水平的背景下,往外合作的获益空间已经逐渐降低,而向内合作的收益则存在巨大潜力,因此必须加强国内区域间合作。另外还必须加强不同尺度、不同行政区域间的区域合作,充分发挥区域间的不同比较优势形成耦合型发展态势。第二,实现区域合作的前提在于官员晋升考核标准的改变。[25]由于地方政府对于经济活动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因此想要实现区域合作,强化空间经济格局之体,必须设计出一套既不会让地方政府“以邻为壑”,又不会降低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积极性的政绩考核制度。

五、总 结

本文从区域發展理论在研究大国这种区域时存在的先天时空属性不足、空间经济格局概念的本质要求、研究大国空间经济格局的需要,在中国区域发展实践基础上构建出一套适用于研究大国空间经济格局的研究框架——基点线面体框架,并从这五个不同层次对中国空间经济格局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得出目前中国空间经济格局的现状特征为基“空”、点“弱”、线“堵”、面“薄”、体“弱”,并提出未来中国空间经济格局的优化和发展方向为基“实”、点“强”、线“通”、面“厚”、体“强”。基点线面体大国空间经济格局研究框架的提出对于全面认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将在完善区域政策决策制度和提高区域政策的实施效果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除此之外,还能够利用该框架对中国区域发展过程中所取得经验进行研究并归纳出能够被其余国家和地区借鉴的模式,为提高中国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影响力做出贡献。endprint

注释:

(1)数据来源于欧盟官方网站:http://europa.eu/about-eu/countries/member-countries/index_en.htm。

(2)2015年出台了关于长江经济带的发展规划《国务院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

(3)数据来源于2011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

(4)以2013年为例,2013年武汉GDP为9051亿元,而其余8市在统计公报中公布的GDP之和为6800亿元左右,远远低于武汉市经济规模。

(5)这8个城市群分别为长三角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山东半岛城市群、辽中南城市群、武汉城市群、成渝城市群、中原城市群,除此之外还有部分如环长株潭城市群正在建设城际铁路。

(6)从组成结构看,国民经济是由条条和块块所组成的,条条是指各个产业,而块块则是指各个地区。

(7)有研究报告称我国公路收费标准高于欧洲9倍。

参考文献:

[1]Porter M.The economic performance of regions[J].Regional studies,2003,37(6):545-546.

[2]Martin R.Regional economic resilience,hysteresis and recessionary shocks[J].Journal of Economic Geography,2012,12(1):1-32.

[3]Fujita M,Hu D.Regional disparity in China 1985–1994:the effects of globalization and economic liberalization[J].The Annals of Regional Science,2001,35(1):3-37.

[4]Jarreau J,Poncet S.Export sophistic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Evidence from China[J].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2012,97(2):281-292.

[5]王选选.中国四大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成因分析[J].财贸经济,2009,(11):131-135.

[6]陆 铭.重构城市体系——论中国区域和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0,(5):15-26.

[7]丁建军.城市群经济、多城市群与区域协调发展[J].经济地理,2010,(12):2018-2022.

[8]Bian Y,Logan J R.Market transition and the persistence of power: the changing stratification system in urban China[J].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1996,29(2):739-758

[9]纪 韶,朱志胜.中国城市群人口流动与区域经济发展平衡性研究——基于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长表数据的分析[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4,(2):5-16.

[10]Demurger,S.Infrastructure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growth:an explanation for regional disparities in China?[J].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2001,29(1):95-117.

[11]刘生龙,胡鞍钢.交通基础设施与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J].经济研究,2011,(3):72-82.

[12]蔡之兵,张可云.区域的概念、区域经济学研究范式与学科体系[J].区域经济评论,2014,(6):5-12.

[13]张可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区域管理创新[J].区域经济评论,2016,(3):24-28.

[14]王缉慈.增长极概念、理论及战略探究[J].经济科学,1989,(3):55-60.

[15]谈明洪,范存会.Zipf维数和城市规模分布的分维值的关系探讨[J].地理研究,2004,(2):243-248.

[16]Loo B P Y.Development of a regional transport infrastructure: some lessons from the Zhujiang Delta,Guangdong,China.Journal of Transport Geography,1999,7(1):43-63.

[17]Demurger S.Infrastructure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growth:an explanation for regional disparities in China?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2001,29(1):95-117.

[18]張学良.中国交通基础设施促进了区域经济增长吗——兼论交通基础设施的空间溢出效应[J].中国社会科学,2012,(3):60-77.

[19]胡乃武,张可云.统筹中国区域发展问题研究[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4,(1):5-14.

[20]于良春,付强.地区行政垄断与区域产业同构互动关系分析——基于省际的面板数据[J].中国工业经济,2008,(6):56-66.

[21]张可云.区域大战与区域经济关系[M].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1:1.

[22]周黎安.中国地方官员的晋升锦标赛模式研究[J].经济研究,2007,(7):36-50.

[23]蔡之兵,张可云.北京为什么越来越大?[J].北京社会科学,2014,(3):86-91.

[24]周业安,赵晓男.地方政府竞争模式研究——构建地方政府间良性竞争秩序的理论和政策分析[J].管理世界,2002,(12):52-61.

[25]皮建才.中国地方政府间竞争下的区域市场整合[J].经济研究,2008,(3):115-124.

(责任编辑 吴晓妹)endprint

猜你喜欢

大国中国
吐槽大国
多想记住你的脸
中国有梦
大国气象
从器官捐献大国到移植大国还有多远
我国警卫反恐怖斗争对策研究
浅析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代价问题
肯尼·格雷特,爵士的“中国”调子
周边大国的海上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