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风险管理在眼科病房中的应用
2017-10-09宋瑞英于咏红刘志爽
宋瑞英,于咏红*,刘志爽
(烟台毓璜顶医院,山东 烟台 264000)
护理风险管理在眼科病房中的应用
宋瑞英,于咏红*,刘志爽
(烟台毓璜顶医院,山东 烟台 264000)
目的 探讨风险管理在眼科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实施及应用。方法 通过加强护士对临床工作中风险监管,将护理风险管理应用于眼科病房理管理中。对2015年1~6月和2015年7~12月眼科安全事件、无理投诉、护理表扬人数进行比较。结果 2015年1~6月和2015年7~12月眼科安全事件、无理投诉、护理表扬人次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 眼科实施临床护理风险管理可有效降低护理不良投诉,降低护理安全事件发生,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认可和满意度,值得临床护理管理进一步推广应用。
护理风险;眼科;安全
护理风险管理是指有组织、有系统地消除或减少护理风险的危害,通过对护理风险的预警,探索临床护理风险的应对方法,最大程度地减少护理风险的发生[1]。自2015年7月起我院眼科将护理风险管理应用于临床工作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和社会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毓璜顶医院眼科床位使用率120%,全年无空床。2015年1~6月住院人次为813例,2015年7~12月住院人次874例。收治的均为眼科患者,90%为手术治疗,平均住院时间(6~8)天。
1.2 临床护理安全管理的具体实施
2015年1~6月住院人次813例,实施风险管理前的患者均按常规管理;2015年7~12开始实施安全风险管理,风险辨别、提高护士安全风险管理的认识标准、制定眼科突发不良事件及护理应急预案、提高科室护士专科能力、护理不良事件的安全监控等具体措施,将护理安全管理应用于病房管理中。
1.2.1 提高护士临床风险防范管理的预警、辨别能力及应急处理能力。组织科室全体护士学习安全管理、应急预案场景模拟演练、建立不良事件案例档案等,分析科室潜在的护理问题,找出问题发生的原因,制定防范措施。①跌倒、坠床风险管理:制定患者入院须知,内容包括防跌倒知识及跌倒的危害;签署护理高风险知情同意书,播放防跌倒视频,加强患者入科及围术期宣教等防范措施。②全麻患者有呼吸道阻塞风险管理,床头放置口咽通气道,严格床头交接班。
1.2.2 成立科室安全管理小组,由护士长总负责,小组人员负责收集科室具体案例;每月召开护理安全管理小组成员会议,查找科室可能出现的不良事件,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明确岗位职责。
1.2.3 制定护理风险防范培训计划,进行临床预见性思维能力、突发事件应急应对能力演练;对科室新业务的开展,完成规范化培训,由科室取得资格证书的带教老师和导师负责培训。结合具体案例,护士长每月1次分析患者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根因分析,不断提升护士观察病情、预见性思维及处理问题的能力,尤其对科室少见病、疑难病例进行不断探讨,制定应急处理方案及流程,实施演练、追踪考核。
1.3 观察指标
比较风险管理实施前后发生不良事件、护理投诉、护理表扬、患者满意度、护理部检查综合质量得分。包括患者住院期间发生跌倒、用药错误、烫伤、走失、误吸或窒息及其他与患者安全相关、非正常的护理意外事件[2]。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2 结 果
2.1 风险管理前后不良事件、护理投诉和表扬情况比较
实施风险管后,874例患者均未发生不良事件,护理投诉率显著下降,护理表扬显著增加(P<0.05)。见表1。
表1 风险管理实施前后不良事件、护理投诉、护理表扬情况比较[n(%)]
2.2 风险管理实施前后患者满意度、护理部检查综合质量得分情况比较
实施风险管理后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5.03±6.47)分,高于实施前的(87.67±4.3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综合得分为(93.59±6.47)分,显著高于实施前的(89.18±3.3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实施风险管理前相比,实施后患者不良事件和护理投诉的发生率均显著降低,护理表扬显著增多,患者满意度和护理部综合质量检查评分均显著提高。科室有效的护理风险防范培训管理对护士工作能力、急救能力、预见性思维能力和创造性均有提升,特别是对低年资护士,情景演练等方式的培训更形象、实用,便于护士掌握。临床护士风险管理的水平和技能不断完善和提高,能使患者充分享受到更安全、满意、优质、高效的护理,促进患者的顺利康复。
[1] 曾定芬,陈付红,杨 蓉.护理风险管理在ICU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09,23(10):906-908.
[2] 李 漓,刘雪琴.我院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的建立与实施[J].中国护理管理,2007,7(11):54-55.
本文编辑:张 钰
R473.5
B
ISSN.2096-2479.2017.35.140.01
于咏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