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儿肺炎实施互动健康教育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满意度评价
2017-10-09刘梅鼎
刘梅鼎
(聊城市东昌府人民医院,山东 聊城 252000)
对小儿肺炎实施互动健康教育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满意度评价
刘梅鼎
(聊城市东昌府人民医院,山东 聊城 252000)
目的 探究对小儿肺炎实施互动健康教育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及评价家属护理满意度。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肺炎患儿8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行传统护理,观察组行互动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情况及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 经护理后,观察组肺部啰音消失时间、退热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且家属护理满意度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互动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应用于小儿肺炎护理过程中,能够有效缩短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还可提升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肺炎;互动健康教育;护理满意度;临床效果
肺炎是临床儿科常见疾病,大多由细菌、支原体、病毒等因素引起,患儿常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发热、气促,通常出现于春季、冬季。因患儿抵抗力、免疫力较低,肺炎治疗难度较大,为提升期整体疗效,必须加大对患儿护理过程的重视程度,合理创新护理模式,引导家属参与到患儿护理过程中,赢得家属的信任。因此,本文重点探究对小儿肺炎实施互动健康教育护理模式的效果及评价家属护理满意度,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肺炎患儿8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男24例,女20例,年龄4~11岁,平均年龄(6.98±1.34)岁,病程1~10天,平均病程(4.87±1.12)天;观察组男23例,女21例,年龄5~12岁,平均年龄(6.57±1.23)岁,病程1~11天,平均病程(4.57±1.18)天。两组患儿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互动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具体如下。
1.2.1 建立友好护患关系:患儿入院后,护理人员应积极接待患儿及其家属,与其进行沟通交流,了解患儿疾病变化情况、日常学习生活情况,消除患儿对护理人员、病房环境的陌生感、恐惧感,赢取其信任[1],建立友好的护患关系,为互动健康教育护理模式的实施奠定良好基础。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帮助患儿纠正错误治疗观念,引导其按时服药,通过抚慰等方式,提升护理依从性。
1.2.2 密切与家属交流:互动健康教育护理模式也强调患儿家属的参与,因此,护理人员应及时与家属沟通交流,仔细向家属讲解有关肺炎的知识,包括肺炎诱发因素、治疗要点及护理方式[2],树立家属良好的健康意识,促使家属参与到患儿护理过程中,叮嘱家属监督患儿按时休息、科学饮食,不可因溺爱而忽略患儿的治疗、护理,提升其康复速度。
1.2.3 引导患儿交流:患儿深受病痛折磨,为缓解其护理过程的痛苦程度,护理人员应引导患儿进行沟通交流,树立治疗榜样,通过典型示范等方式,帮助患儿树立正确的健康教育意识。
1.3 观察指标与评定标准
观察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包括退热、肺部啰音、住院时间。
采取问卷调查法,调查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问卷总分为100分,分为特别满意、满意与不满意三个等级。护理总满意度=特别满意度+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对比
经护理后,观察组患儿退热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对比(s,d)
组别 n 退热时间 肺部啰音消失时间 住院时间观察组 44 (3.56±1.32) (4.21±1.37) (5.65±1.40)对照组 44 (6.21±1.02) (6.53±1.36) (9.64±1.45)
2.2 两组患儿护理满意度对比
经护理后,观察组家属不满意1例,比对照组少11例,说明观察组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护理满意度对比[n(%)]
3 讨 论
肺炎属于临床儿科常见疾病,当前无确切的治疗方式,需对症用药,整个治疗周期较长,为提升患儿康复速度[3],护理人员应加大对患儿护理的重视程度。本文研究结果证明,观察组退热时间、肺部啰音消失、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且护理总满意度达97.72%,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互动健康教育护理模式的效果较好。该护理模式强调以患儿、家属为中心,护理人员应采
3 讨 论
第六周胚胎中肠远侧支的对系膜缘有锥形的盲囊,也就是阑尾与盲肠原基,盲囊尖端会渐渐发展成阑尾,到了第十周,母体脐带内中肠会返回到腹腔,同时进行逆时针的旋转,到出生时一共旋转了270°,从左下方盲肠、阑尾旋转至右髂部。若中肠旋转不全或是没有旋转,阑尾与盲肠则会会处在左下腹原位或是转位途中某个部位,也就是形成异位的阑尾。临床研究指出,移位阑尾形成原因为中肠固定的不完全导致阑尾与盲肠处在游离的状态,异位的阑尾包含下列几种:①不转位的畸形:小肠处在右侧,而结肠处在左侧,阑尾与盲肠处于左下腹;②旋转的不完全:阑尾异位与盲肠处在旋转途中某个部位,例如:肝下或是左上腹,也叫做高位的阑尾;升结肠的固定不全:盲升结肠的固定不全会造成阑尾位置的多变;④反向转位:这种比较少见,中肠按着顺时的针方向进行旋转,使得小肠处于左侧,而升结肠处于右侧。
以往临床治疗,一般多采用的是开放型手术方法,随着腹腔镜手术的不断开展,越来越多的患儿选择腹腔镜进行治疗。这种治疗手段对患儿造成的伤害小,从而促进恢复,有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小儿复杂性阑尾炎在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时,由于患病群体的特殊性,大多不能积极配合治疗,同时由于小儿多动、全身情况等特点,术后恢复效果也较成人缓慢。这些都要求护理人员要做好小儿病患的护理工作,将护理与治疗相结合,改善患儿的病情。此次研究中,探究组患儿治疗用时及所产生费用、血量丢失等均优于参照组,另患儿治疗后感染及家属对护理支持率与参照组有差异,说明合理安排护理能改善治疗及预后。
综上所述,对进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复杂性阑尾炎患儿,临床应合理安排护理,采取综合护理措施,能够优化治疗效果,减轻治疗费用的负担,推荐临床使用。
[1] 陈 肯.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小儿复杂性阑尾炎疗效及安全性对比研究[J].健康之路,2016,20(1):41-42.
[2] 丁 帅.护理干预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小儿复杂性阑尾炎效果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4(20):2264-2266.
[3] 张广国.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复杂性阑尾炎对血清C-反应蛋白及降钙素原水平的影响探析[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5,7(12):88-91.
本文编辑:张 钰
R473
B
ISSN.2096-2479.2017.35.9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