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艺双馨 人如其名

2017-10-09朗诵基础班

老年教育(老年大学) 2017年9期
关键词:德艺双馨苏式水城

□ 朗诵基础班 屠 芳

德艺双馨 人如其名

□ 朗诵基础班 屠 芳

初见朱正,我还不知道他是老师。那是在老年大学一次文艺汇演的现场,只见一位高大帅气的男子在指导葫芦丝节目表演,随后他还主持了这台演出。

再见朱正,是一年暑假,我参加葫芦丝短期班,指导老师正是他。恰逢他参加完全国葫芦丝巴乌比赛,获得金奖载誉归来,我们有幸欣赏了他的吹奏表演,好听极了!

又见朱老师,是去年暑期,之前我刚慕名选报了朗诵基础班,假期便参加了班级在运河社区的一次活动。朱老师也来了,他平易近人、幽默开朗,即兴朗诵了一首诗,那字正腔圆、磁性浑厚的男中音,宛如天籁之声。我庆幸选择了朗诵基础班,更庆幸遇到一位多才多艺的老师!

秋季开学第一天,我早早便来到教室,抢先坐在第一排。这第一堂课,朱老师竟又带给我许多“意想不到”。想不到他的硬笔板书如此刚劲有力,每次都工整地写下当天的教学要点;想不到他的点名这么别具一格,对年龄长于自己的学员尊称兄、姐,十分亲切;想不到他课前做足功课,对每位学员都了如指掌,并据其特长,称之为“诗人”“歌唱家”“主持人”……这时的他不像老师,更像大家的朋友。

朱老师教学独具特色,最显著的就是新课结束后布置作业,并在周二、周四通过班级微信群“还课”。每每此时,群里此起彼伏、热闹非凡。学长们带头,新学员也不甘示弱,自觉交作业。朱老师不管再忙、再累、再晚,也会对每一位学员的录音仔细倾听、逐一点评。此外,还会在适当时候进行完整地示范朗读,让大家找出自己的不足和差距,不断提升朗诵水平。班里有几十位学员,批改作业的工作量可想而知,但朱老师乐此不疲。

课堂上,朱老师想方设法为每一位同学提供锻炼机会,他把一首长诗分成若干小段,每人朗诵一段,他则边听边记,随时指导、点评,使大家受益匪浅。

如今,朱老师更忙了,不仅执教朗诵基础班,马上又要去新开设的口琴班授课,还应邀在社区葫芦丝班担任培训指导。

朱正,名如其人,正直、正气、充满正能量。他为老年教育事业尽心竭力,赢得了学员们的敬重和爱戴!■

苏式慢生活

□ 学说苏州话一班 杨忠玉

以怡静为圆心,以悠闲为半径,画出一条浓重的圆弧线,将你我他汇聚在一起,散步、聊天、喝茶;逛园林、观碧波、赏美景,体味苏式慢生活的韵律。

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小草露出小脸,小鸟在枝头上欢快地歌唱,太湖的小鱼、小虾、小蟹在春意暖融的水中嬉戏……早晨,去护城河健身步道徒步;傍晚,相约到护城河边的茶室,悠闲地品尝洞庭“碧螺春”。沿河的灯光与东方水城的古典建筑相得益彰,浑然一体,令人陶醉,展示着千年古城的柔美和精致。

夏天,是太湖姣美的时节,站在山顶远眺,太湖在四周群山的环抱之中,白茫茫的湖水无边无垠。阳光下,游船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悠闲行驶,碧绿的湖水中,不时有鱼儿跳出水面戏耍。或乘上游船欣赏碧波风光,或到湖边垂钓,或品尝鲜美的当季蔬果,体验水城美轮美奂的慢节奏生活。

秋天,是江南繁花似锦的季节,亦是收获的季节。渔民们忙着打鱼,渔网中有白色的银鱼、银色的白鱼……我们三五成群结伴来到湖边,吃着醇鲜的水红菱,甜甜的、脆脆的、爽口、止渴。“秋风起,蟹脚痒”,到了吃螃蟹的好时节,又相约阳澄湖边,品尝鲜嫩肥美的阳澄湖大闸蟹,在湖边舒雅优美的景色中,感受江南水城生活的文化韵味。

冬天,去看江南特色古典园林,拙政园、狮子林、虎丘、留园,各具特色,展现着江南园林一幅幅美妙的画卷。在桥旁茶室品茶,欣赏江南水城小桥的冬姿。斟上苏式茶,选上苏式饼,慢慢地品,悠闲地聊,江南水城的冬天也是不冷不热地慢慢而来。

白居易曾咏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是啊,水城粉墙黛瓦,小桥流水人家,休闲生态绿色,孕育着苏式慢生活,令人心旷神怡,始终保持一份从容、淡定。■

猜你喜欢

德艺双馨苏式水城
苏式美酒——惠泉
打开一扇窗,读懂苏式生活
园林美——童眼里的苏式家具
水城扬州
杏林国手 德艺双馨
——国医大师李佃贵
东晋水城“浮”出大纵湖
著名画家宋源文版画作品选鉴赏
古运河旁的江北水城
水城绍兴
德艺双馨
——这一方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