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病房院内感染现状及分析
2017-10-09王丹虹孟云婷刘胜鹏
王丹虹, 逯 军, 孟云婷, 刘胜鹏
(海南省海口市人民医院儿科新生儿病房, 海南 海口 570208)
海口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病房院内感染现状及分析
王丹虹, 逯 军, 孟云婷, 刘胜鹏
(海南省海口市人民医院儿科新生儿病房, 海南 海口570208)
目的分析新生儿病房院内感染的现状,为进一步减少其发生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9月期间我院新生儿病房住院病人的临床资料,分析院内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我院新生儿病房内出生体重越低者院内感染发生率越高,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感染及菌血症为主,尚无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感染病原菌以肺炎克雷伯、鲍曼不动杆菌和阴沟肠杆菌为主。结论新生儿病房需加强综合管理,从而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
新生儿; 院内感染; 感染病原菌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早产儿和危重新生儿的存活率不断提高,但院内感染发生率亦随之增高,已经成为新生儿病房患儿病情加重,甚至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探讨本院的新生儿病房在2015年1月至2016年9月期间院内感染发生的基本情况及分析相关的高危因素及对策,为基层医院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提供临床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将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9月住院天数超过48h的新生儿1009例纳入本研究。其中,男543例,女466例,平均出生体重2674g。早产儿465例,体重小于2500g者357例。
1.2院内感染定义[1,2]:依据我国卫生部颁布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及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的资料,将进入新生儿病室48h以后发生的各种感染诊断为院内感染,包括肺炎、菌血症、胃肠道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尿路感染、中枢感染、结膜炎、鹅口疮等,以及部位不明确的新生儿感染。其中部位不明确的新生儿感染是指临床上存在诸如反应差、胃储留、代谢性酸中毒等非特异性感染表现,辅助检查提示血象异常或CRP、PCT增高,但血培养阴性,且临床上无法明确具体的感染部位。
1.3研究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9月入住本院新生儿病室的患儿病例资料及院感资料,根据临床表现及实验室资料判断是否发生院内感染,统计发生时间及病原学检查的结果。
1.4数据统计分析:数据经整理后采用双人录入法录入Epidata3.1软件并导入SPSS22.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法(其中两两比较采用分割卡方检验法)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 果
2.1新生儿病室院内感染情况:本研究内发生院内感染62例患儿,共71例次,其中9名患儿在同一次住院期间发生了2次院内感染。日感染率7.4‰。男性34例,女性28例。49例为早产儿,其中胎龄小于30周者18例,胎龄30~32周者13例。发生院内感染者,剖腹产娩出者40例,经阴道分娩者22例。1minApgar评分小于7分者18例。出生体重≤1000g的患儿与1001~1500g的患儿其呼吸机使用率分别为51.7%和21%。
2.2不同出生体重院内感染发生率情况:将患儿按照出生体重分层统计院内感染发生的情况,数据提示发生院内感染的患儿出生体重低于无院内感染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全组χ2=158.7,P=0.000)。
表1 不同出生体重新生儿发生院感情况n(%)
注:*与出生体重正常组(≥2500g)比;**参照出生体重正常组(≥2500g),调整检验水准为0.05/3=0.017。
2.3新生儿病室院内感染类型:院内感染发生的类型最多的是下呼吸道感染,共37例(52%),其中11例次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其次为菌血症,共19例次(26.80%),其中2015年菌血症为14例次,2016年1~9月份为5例次,其中2例次疑似PICC导管相关血流感染。71例次院内感染及构成比(见表2)。
表2 71例次院内感染部位分布
2.4院内感染菌血症与PICC置管:该时间段内,院内感染菌血症19例次,其中2例疑似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即带有PICC导管患者出现菌血症,并伴有反应低下等感染表现,但未能从导管末端和外周血培养中培养出相同种类、相同药敏结果的致病菌。
2.5病原菌检出情况:所有确定院内感染的患儿均行病原学检查,主要方法为采取体液标本(血液、痰液、尿液等)或气管导管末端行细菌培养,71例次的院内感染,病原菌培养阳性的为37例次,主要病原菌见表。
表3 37例次院内感染患儿培养阳性病原菌构成比
3 讨 论
随着新生儿学科的发展,新生儿存活率逐年提高,院内感染问题愈来愈得到重视。国内外数据显示院内感染发生率在不同地区所报道的发生率差异较大。美国国家院内感染监测系统(NNIS)所监测的日感染率为22.0‰[3],国内报道的日感染率为7.3‰~19.52‰[4]。本研究数据显示我院新生儿病室的日感染率为7.4‰,远低于文献的数据,考虑差异存在可能的原因与入住患儿基础疾病及危重情况的差异及对院内感染诊断的认识及把握有关。
本次数据回顾分析时将患儿按照出生体重分层统计院内感染发生的各项指标,数据提示不同出生体重的患儿,院内感染发生率存在差异。相关文献报道,与其发生密切相关的因素包括胎龄<32周,出生体重<1500g,住院时间>2周等[5]。本研究发现在同一次住院期间发生2次院内感染的9例患儿均为体重小于1500g者,考虑与低体重儿多为早产儿,各器官及系统发育不成熟,病情相对更严重,接受侵入性操作更多以及其自身免疫功能发育不完善有关系。该类人群是发生院内感染的高危人群,是预防院内感染发生的重点防控群体。
我院新生儿病室院内感染类型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与其它医院报道的数据相符合。本时间段内37例次下呼吸道感染的院内感染中32例有机械通气病史,其中11例确定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29.72%)。出生体重≤1000g的患儿与1001~1500g的患儿其呼吸机使用率分别为51.7%和21%,危险因素分析提示有创呼吸机使用率越高,院内感染风险越大。机械通气,特别是气管插管及气道内吸痰等操作为病原菌提供了入侵的通道并导致呼吸道的黏膜功能下降,不仅导致机械通气时间段内感染风险增加,亦会导致撤机后再次出现肺部感染的机率增加。故进一步重视及普及无创呼吸支持,严格有创呼吸机支持指征,尽量减少气管插管率和有创通气时间,可进一步防治院内感染的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
本研究中院内感染菌血症19例,其中2015年14例,2016年1~9月份5例。对于入住新生儿病室的患儿,特别是早产儿、低体重儿,皮肤黏膜娇嫩,机体免疫力低下,住院时间长,有创操作及胃肠外营养的开展等均为菌血症的发生的高危因素[6]。值得关注的是我院新生儿科自2016年开始普及PICC置管术,本研究中仅2例疑似导管相关血流感染,但血培养及导管末端均未培养出相一致的病原体,提示本研究的院内感染菌血症与PICC置管无相关性,且随着我院新生儿病室PICC置管术的开展,院内感染菌血症有下降的趋势。近年来随着新生儿危重抢救技术的发展,PICC已经逐渐普及,成为早产儿,尤其是低出生体重儿的重要生命通道,导管相关血源性感染也逐渐成为院内感染中常见的感染种类,是PICC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7,8]。但是未行中心静脉置管术的患儿由于血管细小及长时间静脉营养,需要反复行外周静脉穿刺等有创操作,更易导致院内感染的发生。故PICC置管与反复外周静脉穿刺相比较,可以减少院内感染菌血症的发生,但为了预防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需加强对此的预防策略,包括严格的无菌操作置管程序,尽可能减少导管留置时间,使用药物浸渍处理导管(如低剂量肝素钠)等,标准化的导管置入和维护流程有助于减少感染风险[9]。
本研究中71例次的院内感染的患儿均进行了体液或气管导管末端的培养,37例次得到了病原学阳性的检查结果,病原菌以肺炎克雷伯与鲍曼不动杆菌为主,其次为阴沟肠杆菌与大肠埃希菌,均为革兰阴性菌,与其它文献报道相符合[10~12]。统计数据表明近60%的新生儿感染是由革兰阴性菌感染引起[13],故对于病原菌不明确新生儿的抗生素应用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随着广谱抗生素的使用及侵袭性操作技术的开展,需要注意高危儿深部真菌感染及血液真菌感染的发生率会随之增高。本研究中尚无院内真菌感染败血症或深部真菌感染的病例,考虑与我院自2015年已开展预防性应用氟康唑有关。氟康唑能有效预防早产儿的真菌感染,降低其发生率及相关死亡率,并较少出现不良反应,但预防方案争议较大。我院参照文献采用的预防使用氟康唑的指征为:体重小于1500g,使用三代头孢菌素或使用全身性的广谱抗生素持续时间大于10d者,使用剂量为3mg/kg,口服或静脉,一周2次,连用4~6周。目前预防效果较理想[14]。
院内感染类型中2例为上呼吸道感染,均发生在2015年上半年,考虑与当时病房内消毒隔离制度不严格,人员流动性大等有关。在2015年中对新生儿病室管理进行整改,包括加强手卫生知识的宣教、安排每个床单位配备速干手消剂、严格探视制度及病室的消毒管理(空气消毒,空气流通,增加对空气消毒剂过滤网及通风设施的清洗)后,2015年下半年至2016年均未再出现院内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生。
本研究中两例为消化道感染,均发生于2015年,均为人工喂养。我院自2015年配备母乳储存冰箱后于当年的下半年开始全面实行母乳喂养方案,以初乳开奶,早期开始肠内营养,除外符合指南中母乳喂养禁忌症者[15]或家长不能配合送母乳者,在院患儿均实现了母乳喂养。自实行母乳喂养后尚未出现院内消化道感染的病例。文献表明与配方奶人工喂养相比较,在NICU内早期行母乳喂养的患儿并不会增加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风险,但院内感染明显减少,亦可减少新生儿败血症的风险,考虑与母乳中富含乳铁蛋白、乳糖、核苷酸等有关,特别是乳铁蛋白具有良好的抗菌及抑制炎症的作用[16]。故在新生儿病房实行母乳喂养对于预防院内感染至关重要。
综上所述,基层医院新生儿病房院内感染的防控需要多方面综合管理,包括减少有创操作,严格无菌要求,合理使用呼吸机及PICC,推进母乳喂养,完善新生儿病房的消毒隔离制度、探视制度,加强医护人员的院内感染观念,加强手卫生,从而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J].中华医学杂志,2011,81(5):314~320.
[2] Gamer JS,Jarvis WR,Emori TG,et al.CDC definition for nosocomial infection 1988[J].Am Infection Control,1998,16(3):128~140.
[3] Rosenthal VD,Bijie H,Maki DG,et al.International nosocomial infection control consortium(INICC)report,data summary of 36 countries,for 2004-2009[J].Am Infect Control,2012,40(5):396~407.
[4] 蔡小狄,曹云,陈超,等.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医院内感染的调查[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0,12(2):81~84.
[5] 张欣,王月怡,王颖,等.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儿医院内感染903例临床分析[J].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13,20(5):487~490.
[6] 杨玲蓉,彭珉娟,李烨,等.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患儿院内感染病原菌分布及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3,15(2):112~116.
[7] 孙敏,钱继红,朱天闻,等.NICU新生儿院内感染情况及危险因素分析[J].国际儿科学杂志,2015,42(4):457~461.
[8] 闰桂秀,王健,严超英.早产儿医院感染危险因素临床分析[J].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13,28(6):388~391.
[9] 董青艺,陈平样,谢宗德,等.新生儿院内感染败血症30例回顾性分析[J].临床儿科杂志,2010,28(6):523~526.
[10] Butler-O'Hara M,D'Angio CT,Hoey H,et al.An evidence-based catheter bundle alters central venous catheter strategy in newborn infants[J].Pediatr,2012,160(6):972~977.
[11] O'Grady NP,Alexander M,Burns LA,et al.Healthcare infection control practices advisory committee.Guidelines for the prevention of intravascular catheterrelated infections[J].Clin Infect Dis,2011,52(9):1097~1099.
[12] 李秋平,马倩倩,封志纯.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院内感染的防控现状与对策思考[J].临床儿科杂志,2015,33(9):761~766.
[13] Goff DA,Kullar R,Goldstein EJ,et al.A global call from five countries to collaborate in antibiotic stewardship:united we succeed,divided we might fail[J].Lancet Infect Dis,2016,S1473~3099.
[14] 陈家慧,何振娟.早产儿真菌感染的现状与临床特点及防治措施[J].中华儿科杂志,2011,49(12):907~910.
[15] 黄捷婷,李秋平,封志纯.早产儿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现状及预防进展[J].中华儿科杂志,2011,49(12):911~914.
[16] 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儿科协作组,中华医学会儿科学会分会新生儿学组,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学分会新生儿外科学组.中国新生儿营养支持临床应用指南[J].中华小儿外科杂志,2013,34(10):782~787.
1006-6233(2017)09-1570-04
A
10.3969/j.issn.1006-6233.2017.09.050
海口市科学技术工业信息化局科技项目,(编号:2014-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