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贝多芬奏鸣曲op.81a第一乐章演奏分析

2017-10-08乔小桐

世界家苑 2017年10期
关键词:鲁道夫公爵奏鸣曲

乔小桐

摘 要: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1827)。其创作的32首钢琴奏鸣曲在钢琴艺术史中占有独一无二的地位,被誉为钢琴界的《新约全书》,并将钢琴艺术推向古典主义音乐的巅峰。

本文主要以《降E大调第二十六首钢琴奏鸣曲“告别”》OP.81a第一乐章为例,通过内容分析法、谱例分析法,对于演奏过程中力度、音色、踏板的运用进行分析。

一、创作背景

《“告别”奏鸣曲》是贝多芬的第26首奏鸣曲,是1809年春至1810年初为他的朋友,同时也是最有力的支持者鲁道夫大公爵而创作的,属于中期作品。整首作品醇厚温暖,浓浓的情意深刻感人。鲁道夫公爵与贝多芬交往自1804年开始,并在贝多芬门下学习钢琴与作曲。鲁道夫大公爵的音乐造诣很深,他热爱音乐,发自内心的敬重贝多芬的才华,在艺术上对其心悦诚服,是贝多芬的崇拜者。同时,他也是贝多芬的朋友,他俩在长期交往中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在贝多芬最困难的时期鲁道夫大公爵给予了他在经济上、精神上很大的支持和帮助,是贝多芬最有力的资助者、支持者。

本首作品的创作根源是1809年爆发的奥法战争,拿破仑的军队攻进维也纳,贝多芬的多位贵族朋友都逃到了国外,其中包括鲁道夫大公爵。拿破仑的军队入侵,贝多芬和所有的奥地利居民一样,经受了外敌入侵的重压,这一年对贝多芬来说是沉重的一年,由于多位贵族友人都逃到了国外,缺少了资助,加上战争的煎熬、生活的灾难,贝多芬在这一年过着贫病交加、物资匮乏的生活。但貝多芬始终没有低头,他的世界观中已经充满了增长起来的爱国主义因素,同时在他心中更加深了对侵略者的仇恨,有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贝多芬在鲁道夫大公爵离开之后彷徨无主,于是把这种离别之情作为全曲的动机。在其依依不舍的感情下,写下了这首奏鸣曲的第一乐章,并在草稿上特别注明“告别,1809年5月4日维也纳。尊敬的亲王,鲁道夫大公爵出发之际”。鲁道夫不在期间,贝多芬为了表达寂寞难安的心情,完成了题为“别后”的第二乐章。1809年10月,奥法战争结束,同年11月法军撤退。1810年,鲁道夫大公爵又回到维也纳。贝多芬与阔别九个多月的挚友相见,如见至亲,激动万分。这些情感都淋漓尽致的体现在了标题为“重逢”的第三乐章中,同时,在草稿纸上还写下了“1810年1月30日,尊敬的亲王,鲁道夫大公爵归来”的字样。所以本首作品表达感情细腻,充满了温情、友情、真情,并无哀伤痛苦之意。以作品产生年代以及创作动机来理解就是生活的不如意、对真情的渴求以及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

二,曲式和声分析

乐曲第一乐章“告别”是带有引子的较为典型的奏鸣曲式,柔版——快板,降E大调,表现了贝多芬对鲁道夫深厚真挚的友谊与别离之情。整个乐章以乐观为感情基调,但在引子部分也适当表现了告别时依依不舍和淡淡的忧伤。音乐描绘的画面好像是马车飞奔在旅途中的朝气蓬勃、愉快欢腾的情景。

引子部分(1——16小节)为四二拍子的柔版,贝多芬在曲首三个下行的号角式又略显悲伤的和弦上标有德文“告别了”字样,可谓“开宗明义”。这三个和弦从降E大调关系小调C小调主和弦开始,透露出淡淡的哀伤和浓浓的不舍的情绪基调。(见谱例2.1)

自12小节开始出现了起到连接作用的十六分音符上行结构,十分具有表现力,紧凑的节奏型将柔版的引子与快板的呈示部很好的衔接起来,最后一组十六分音符结构将和声落在降E大调IV级和弦上,同时呈示部主题也以IV级和弦开始。弹奏时应注意引子与呈示部速度与情感的变化,需把哀伤情绪与欢腾情感的对比表现出来。

奏鸣曲的呈示部从第17小节开始,至第65小节结束,表现了马车奔驰在路上愉快欢腾的情景,感情比较热情奔放,第21小节在高声部采用了上行的和弦分解及松散的节奏型,而低音声部无论在节奏上还是在音型上都是极富规律感的八分音符的和弦分解,这不禁使听众联想到了在宽广的乡村小路上上,马车向前奔驰,两旁的绿树美景不断后退的景象。这里体现了贝多芬在鲁道夫大公爵离开后,对其美好的想象与祝福,虽处于战乱年代,依旧对生活充满美好的希望,令人感受到暖暖的温情。

至29小节乐曲进入连接部,音乐以一连串的八分音符反向进行为特点,且增加了跳音的运用,使流动性更为强烈,自第35小节开始,音乐在发展上引用引子部分的材料连接,而再次出现了“告别”动机,但这次出现是在降B大调和弦上。自39小节起,音乐进入副部主题,采用前面动机的旋律转位,一串八分符围绕连接部分主题上下波动,仿佛远处传来的清脆铃声。从第50小节开始,乐曲进入结束部,安静如歌。高声部的长音符扩大了“告别”动机,使得乐曲再次回归到依依不舍的离别情绪,而“告别”动机的此次出现显得更加温暖。

值得指出的是,这首奏鸣曲的呈示部表现出了贝多芬在奏鸣曲创作上的革新,首先在和声上,第58——60小节出现了一连串的增三和弦分解。(见谱例2.6)

多芬前期的作品中都是不常见的。其次,贝多芬摒弃了早期奏鸣曲在呈示部中各主题在性格上强烈的、清晰的对比,代之以主题界限间的“模糊化”,这些都反映出了贝多芬晚期创作特征的演变,带有浪漫主义奏鸣曲的特点。

这首奏鸣曲的展开部是较短小的,自第70小节开始,至109小节结束,建立在告别与惜别的情绪基础之上。70小节至72小节是连接部分,选取的是主部主题材料,73至88小节采用了下行模进的写作手法,开始的F、E两音又带有“告别”主题的韵味。从75小节高声部的全音符长音好似号角声,与低声部带有主部主题因素的上行大跳音型相交织,在和声上以半音进行为主,带有动荡不安的情绪特征,十分富有表现力。

再现部是从第110小节开始的,乐曲主部主题回归主调,副部主题转到下属调,由此可见是经典的奏鸣曲式。整个再现部旋律基本为呈示部的原样再现,但庞大的尾声又为这本来中规中矩的再现部增添了一个诗意的结局。

尾声从第191小节开始,“告别”动机在高低声部穿插进行,全音符与八分音符在技法上作对位处理。在交替的“告别”声中,马车渐行渐远,画面形象而富有深意,整个乐章与标题完全统一。演奏时需注意长音动机的连贯性,左手八分音符的跑动清晰、均匀。

三,演奏分析

本首乐曲是一首充满温暖感的作品,要掌握作曲家所想表达的思想感情,需对每一小节进行细致的分析处理,从而达到情感与技术的完美统一。第一乐章要表现出告别时的悲伤之情与离别时的美好祝愿,“告别”动机的运用贯穿于整个乐章,要注意引子与呈示部之间的速度衔接与情感变化的表达。弹奏中最难的除了技巧还有情感基调的把握,要充分表现出离别的感人画面。

首先在演奏时需注意力度的变化,突变的力度、浓烈的情感是贝多芬音乐的突出特征。这首乐曲符合常规演奏中音高越高,音量越强的审美习惯。但我们依然可以感受到一些除了“审美习惯”以外的刻意处理。例如在引子中出现的前三个下行音程,也就是乐曲的动机。虽然仅有三个音,作曲家还是详细的标出一个渐弱的表情记号用以模仿好友间互道珍重时不舍的叹息。(见谱例3.1)在这里,

乐曲的演奏者在总体是弱音的情况下还要演奏出渐弱的感觉,所以这里需要的不仅仅是音量大小的控制,更多的是对于音乐感觉方面深层次的理解与体会。音符虽为弱音,但下键依然需要扎实,表现内心的沉重;指肚触键,将琴键深深的“揉”下去,以增强声音的厚重感,更好的体现深厚的友谊与分离的无奈。需要注意的是下键虽要深,但声音在听觉效果上依然饱满,顯得有余地,而不是直接把琴键压“死”。

除了力度,其次还需注意音色的控制。想要控制好音色,需掌握正确的触键技巧。本首奏鸣曲中大量进行八度的运用,在演奏时触键需准确、灵活、不僵硬,彻底的放松手腕和手臂是弹奏出快速并且清晰的八度的关键技巧。演奏时声音要有力,轻巧。注意不能因为八度演奏的技术要求而忽略节奏的准确性。除了八度,本曲的另一项技术难点就是连续下行音程的演奏(见谱例3.3)

以及和弦的跳音演奏。在平时的练习中需分手单独练习,要注意音色的统一与旋律的走向。在快速中依然可以保持清晰、准确、整齐、透明的音色是这部分演奏的重难点。

最后,踏板的使用也是一项重要的内容。在演奏莫扎特及其以前的古典时期作曲家创作音乐时一般是不使用踏板的,但贝多芬对踏板却是情有独钟。在本首奏鸣曲中,踏板的运用极为普遍,旨在增强音乐的饱满度。在踏板的使用上需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应注意保持音乐的纯净性与连贯性。通过详细的和声分析,避免由于没有及时更换踏板或踏板更换错误而造成的音色浑浊。另外还需注意踏板的使用以音后踏板为主,防止因踏板更换不恰当而造成乐句不连贯,乐曲完整性差;2,需了解谱面所标注的踏板在音乐中的作用,以便了解作曲家的创作意图,再配以力度、音色等方面因素加强表现力;3,加强踏板技术方面上的训练,在使用时避免因“快踩快放”而造成乐句结束时的突兀感,从而使乐曲风格发生改变。同时还要注意踏板使用时产生的乐曲之外的噪音,尽量避免此类噪音的产生,不要因此而影响整个乐曲的音响效果。关于踏板问题,引用赵晓生老师的一句话总结:“不要夸张、不要过分、不要弄巧成拙。”

参考文献

[1]康滇,《贝多芬的标题奏鸣曲“告别”》,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1994年第三期

[2]吴然,《谈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的三个风格阶段》,《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年第14期

[3]赵晓生,《钢琴演奏之道》,上海世界图书出版社,1997,7

(作者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

猜你喜欢

鲁道夫公爵奏鸣曲
手机上的奏鸣曲
月光奏鸣曲
大度也是一种美德
请把你的眼泪寄给我
请把你的眼泪寄给我
饥饿奏鸣曲
呼噜奏鸣曲
离奇的绑架案
别开生面的告别
奇怪的人熊斗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