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国女性水彩画家发展方向

2017-10-08刘姣姣

世界家苑 2017年10期
关键词:水彩女性主义油画

摘 要:女人若水,女性对于社会好比水对于水彩的艺术创作一样,它悄无声息的藏匿其中,却似海洋包容了所有的生命。水赋予了水彩的灵动与飘逸,女性用她们对艺术的热爱来的默默支持与付出维持了整个社会的平衡。她时而绚丽多彩,时而温婉内敛,不张扬不平庸。她们用水将画面赋予灵魂,用色彩来谱写生命的赞歌。艺术家们在水彩作品的创作中是否真的存在着“女性特质”?如果说油画是属于男人的艺术,深沉、浓郁带着权利的味道,那么水彩就是属于女性的艺术,随性、与世无争,却美丽到让人们无法忽视。

关键词:女性主义;水彩;创作;油画

一、女性主义寻求自我转变

经验不同,所描绘的题材、表达的内容也不同。女性水彩画家根据自身的经历以及对生活的感悟进行绘画创作,在绘画创作中流露出女性天生独特的情感与体验,感动着自己,也感动着观众。在1970年时,琳达·诺克林发表了《为什么没有伟大的女性艺术家?》一文,这是女性主义者首次在艺术史中发起的挑战。诺克林从根木上质疑了传统艺术史,在关于天才和艺术家之间的评判标准中,诺克林明确指出了长期以来的社会制度和机械对女性艺术家成长的限制,奠定了女性古典主义理论的基础。在这篇文章以后,诺克林开始成为女性艺术届的代言者。

近三十多年以来,水彩经历着观念、技术、形态的转变和发展,这两者的辩证的矛盾运动,推处动着水彩画的发展和壮大。当代女性水彩画作品,不仅具有温情、含蓄、包容、协商、柔性、中庸、和谐、感性、唯美、知性、厚德载物等这些传统女性品质在内,还兼容了大气、理性、野性、表现、尖锐、激情等艺术元素。女性自我表达意识增强,女性视觉愈发宽广。中国当代女性水彩画家将其对艺术语言的独特解释,与其自身的表现方式和内涵,巧妙的结合在画面中。如今各项国内国际包含水彩这一画种的各项比赛大展,女性水彩画家都纷纷亮相,并取得不俗的成绩,以其优秀的作品,向观众传递着女性艺术的魅力和广博的影响力。

二、女性心理对女性水彩画家创作题材的影响

花卉题材是众多女性较偏爱的,当代女性水彩画家几乎都创作过关于花卉的作品,但这一题材女性画家更加偏爱。花的美丽,是没有国际界限的,花在生活中常常代表着真、善、美与爱,所以几乎人人都喜爱。花卉对于女性的吸引,不仅仅是它们频繁的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更因它能激起画家内心丰富的感情世界。来自不同地域,不同专业背景的女性画家,对花作各不相同的关注,她们的绘画风格各异,百花齐放,为中国的水彩画艺术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以福建水彩画家黄幸梅为例,她的画面充满了浓郁的女性气息。在她的绘画创作中,大部分以花卉、水果、光影组成,个人风格比较明显,所表达的就是女性所钟爱的那些室内小摆设,描绘生活中一些富有情调生活场景。她画的室内题材比较多,尤其是室内的新鲜的瓶花与水果,抽象而唯美的女人,其代表作《六月》、《华彩》、《梦之花》很好的诊释了这些女性心理。画面温馨而甜美,有一定的装饰性,用色主观,具有表现主义色彩,她的画作大多以暖色调为主,辅之以少量冷色调。一改传统画法对线条要求的精确工整,用笔随意洒脱,用色润而鲜亮,看她的画仿佛被朦胧柔美的女性语汇所包围。她笔下的静物,无论是花卉还是水果,都给人一种缥缈而虚幻的感觉。在画面中,她偶尔会插入女人的形象,笔法简练而概括,气质优雅而安静。让人感受到女性的柔软和纤弱、细腻与缠绵、女性的感性与思绪,给人舒服、放松的感觉。

三、当代女性主义绘画题材方向

艺术源于生活,艺术家们在平凡的生活中寻找水彩画的创作题材,并将之升华。而我们生活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悠久文明的国家,几千年的文化历史为现代的艺术创作给予了充分的养分。比如古代中国画的仕女图,花卉,鸟兽,山水等这些国画元素也都是水彩艺术家们所青睐的创作题材。但由于现代文明的快速发展,世界文化多元化的融合让水彩画创作更加的具有形式感。这种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使得水彩画创作开始独树一帜,成为绘画创作中不可忽视的一种绘画形式。

而对于女性主义的创作题材来说,对外开放的政策以及当今女性社会地位的显著提升,为她们提供了非常大的创作空间。或是寄情于山水,或是寄情于事物,更或是心系天下,表现世间百态,都可以成为女性主义题材的创作灵感。不拘一格的绘画风格和独特的思维方式,才能推动艺术史的发展。

如著名女性水彩画家萧淑芳,她先后学习过西画和国画,将中国传统的山水笔墨融入到西方绘画中,为后来转为学习水彩画奠定了深厚的基础。在她进行艺术创作的70多年中,成就的作品无数,最具代表的作品有《丁香花》、《山花烂漫》、《芍药》等等。在她的水彩画种,很巧妙的把中国画中的水墨丹青融入了进去,使她的水彩画看起来充满了诗情画意,就像是在雨雾中弹琴写诗一样。

四、对当代女性水彩画发展方向的思考

水彩畫在传入中国以来,以轻快、明丽、韵致、流动审美特质被中国大众喜爱并接受的。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水彩便与中国画有机融合,这是异域文化快速成为本土的文化的过程。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水彩画艺术委员会主任黄铁山先生曾指出,中国当代水彩的继承和发展应朝着现实主义、中西融合、雅俗共赏、写生、非功利性的方向发展。当代女性水彩画发展,应该做到艳而不俗、细而不腻、柔而不弱、松而不散、兼收并蓄。她们的审美不再过多依附于传统意义上的男性审美和评定标准。

作为创作主体,女性画家在现今社会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拥有多重的身份,使得她们都不同于男性艺术家的生活感受和情感体验。她们以其独特的视觉,向大众传递着具有当代特色和面貌的水彩艺术信息。艺术的创作,是需要文化的浸润的,在艺术创作中,还是应立足于本民族语言体味民族文化,塑造艺术之魂。只有在未来的不断探索中,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社会多元的文化语境,必将激发出更好的作品,这也必将使得当代女性水彩画对水彩史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中国水彩画观念史》潘耀昌著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2013年3月出版下SRN 978一7-5452一1205一1

[2]《中国水彩画史》(修订版)袁振藻著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2009年6月出版

[3]《女性艺术》徐红著湖南美术出版社2005年6月出版工SBN7一5356-2275一5

[4]中国当代美术现象批评文丛((女性艺术一女性主义作为方式》廖文著1999年5月第一版2000年3月第二次印刷工SBN 7-5386-0768-4

[5]《与十五位女艺术家的谈话》采访者赵颖第一版工SBN 978-7-5330-2928-9

[6]《中国当代水彩画研究:东方绘画的交汇》蒋跃著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年5月出版工SBN 978-7-5019-5898-6

[7]《水彩画创作教学》刘永明唐晓明著湖南美术出版社2009年9月第一版工SBN 978-7-5356-3379-8

[8]《百年王肇民》广东教育出版社2007年8月第一次印刷工SNB978一7一5406-6731一3

[9]《水彩画技法语言教学》李水成曾毅著湖南美术出版社2009年9月第一版工SBN 978-7-5356-3378-1

[10]《女性主义FEM工N工SM》耿幼壮著翟墨、玉端廷主编人民美术出版社下SRN7一102-02675一7

作者简介

刘姣姣(1993-),女,汉族,籍贯:山西平遥,单位:广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2016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水彩画创作与理论研究。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猜你喜欢

水彩女性主义油画
女性主义的三次浪潮
徐惠水彩作品九则
Feminism in The Princess Focused on Relationship between Princess and Her Father
油画去哪了
与水彩对话
水彩城市剪影
水彩版超级英雄大PK
油画《惊涛拍岸》
楚雨的油画
受伤的风景(布上油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