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设计预习作业,奠基高效数学课堂
2017-09-30钱德梅
钱德梅
【摘要】课前有效预习,可以提高课堂的有效性。文章提出优化设计预习作业,奠基高效数学课堂的论题,并以小学高年级段的数学教学为研究对象,从布置阅读教材、布置操作性、调查性的预习任务等几个方面,论述有效预习作业的布置的几点体会,以期共享。
【关键词】小学数学;预习作业;优化设计;有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5-0160-02
小学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应立足学生实际,立足可持续发展。而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就是加强预习,实现教学重心的前置。
数学知识间是相互联系的,布置预习任务,让学生根据已经掌握的知识,发现新知识,实现知识的自主构建。如三角形的面积的计算公式(S△=1/2ah,a是三角形的底边,h是高),三角形面积计算的公式是建立在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上的,是正方形、长方形面积的一半而推导出。掌握了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平行四边形、梯形等的面积计算,通过分、割、补等的方法,可以把它们转化为三角形、长方形等的面积之和的来得出,也就说知识间的学习,是以已有经验和知识为基础,由此也可见预习之重要性。那么,如何设计预习作业,督促学生主动预习,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做法。
一、布置阅读教材的任务,引发学生质疑
阅读教材是预习的主体部分,利于学生从总体上对教材有大概的认识和了解。如《分数乘法》,预习时,先从小芳用绸缎做花的实例看起,了解到做一朵花需要用掉绸缎的十分之三,明确问题:小芳要做三朵花,用掉绸缎的几分之几?然后明确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可以用加法,也就是3/10+3/10+3/10,根据教材中的提示,3/10+3/10+3/10,就是3个3/10,求三个3/10的和,从而掌握3×3/10=3/10+3/10+3/10=3+3+3/10=9/10(米),再看教材中的问题,如果做5朵这样的花,要用绸缎的几分之几米?……再结合教材中的例题、练习,初步把握分数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预习教材,不是走马观花把教材看一遍,而是善于从教材中把握即将要学习的重点、难点,找出预习中的疑点。“学问千千万,关键在一问”。预习中,引导学生质疑,发现学习中的疑点,为课前探讨、课堂交流奠定基础。
如《分数乘法》的部分的预习,通过预习,学生对分数与整数相乘时,如5×3/10时,先约分再相乘的问题感到困惑,这个问题,或者课前互相探讨,或者上课时,与师生交流。小学生预习教材,通常是浏览一遍,看出什么、是否发现问题是能力问题,既然是能力问题,引导质疑、必要知道见其必要性。
二、布置操作性的预习作业,加深表象感知
预习作业,如果简单的“看教材、做课后练习”,预习效果可想而知,不言自明。小学生好动,无论什么都喜欢动手做做、动手试一试。预习时,让学生通过数、摆、贴、补等,帮助学生获得知识的第一手材料。
如《分数的乘法》的教学时,对于小芳做花的问题,笔者让学生先画出三个3/10,再数出或者算出三个十分之三是多少,增强了表象认识,也提高学生的探究意识。学习《平移 旋转 轴对称》时,让学生做个风车,通过风车的旋转,真正了解旋转和旋转图形的含义;让学生在一张方格纸上,任意画出一个三角形ABC,然后,将这个三角形向右、向左、向上、向下平移三个格,体会平移的意义;再在方格本上画出一个三角形,然后,确定一条对称轴,画出三角形的轴对称图形。学习《可能性》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摸球”游戏;《梯形的面积计算》的教学时,让学生自读教材之后,探讨出梯形面积计算的公式,让学生用一张纸,做一个梯形,然后,再通过分、补等等方式,转化为若干个图形的组合,梯形的面积计算转化为几个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等的面积之和。这样的探讨和实践,为课堂上推导和探究梯形面积计算公式而节省了时间,并且实践活动的开展,也激发学生的兴趣。
三、设计调查性作业,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应开放课堂,预习任务的设计和布置,也应该从开放性、创新性方面着手,如设计和布置调查、收集、整理等方面的预习作业,既改变学习方式,更有助于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
如对于《树叶中的比》的教学,课前让学生收集各种各样的树叶,如广玉兰叶、三角槭树叶、银杏叶、香樟树叶、黄杨叶等等,让学生两人一组,从收集来的树叶中任意选出一种,每一种树叶最好10片,两人一组,其中一个测量出同一种树叶的10片叶子的长和宽,另一个记录下来测量的数据,填在活动单上,然后分别计算出每一组数据的树叶的长和宽的比,然后再观察10个比的平均数是多少,比较10片树叶的长和宽的比值,你有什么发现?
学习《利息问题》时,让学生用家中的一张存折,根据存进去的本金和存折上的利率的注明,算出一年后、二年后的利息是多少,算一算到时候连本加息你能领到多少……
开放性的任务、实践性的作业,给学生探究、创新的空间。此外,尝试性的预习作业也让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时,培养创新思维和能力。如教材上的例题,可以让学生不看解题过程,先探讨解题的方法,如上文提到的小芳做花的例子,3×3/10=3/10+3/10+3/10=口+口+口/10的探究,嘗试找到解题的思路,探讨分数乘法的方法和策略,在尝试性学习中,遇到问题,课堂上再与教师交流。
凡事预则立。课前预习任务的布置,不是加重学生的作业负担和学习负担,而是课堂改革的需要,课前预习,也是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主要途径之一,有效的预习任务的布置,让课堂更有活力,教师应巧妙设计预习任务,注重预习任务的多样化,让预习助力数学课堂更有效。
参考文献
[1]黄金刚.例谈预习作业的设计[J].广西教育A(小教版),2013(12).
[2]李步良.谈小学数学预习作业的类型与功能[J].江西教育,2013(20).
[3]丁俊.小学数学预习作业的有效性之我见[J].陕西教育(教学),2014(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