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应用型本科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讨
2017-09-30罗楠
罗楠
摘要:指出了旅游管理作为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其实践教学对应用型人才培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不同角度分析了地方高校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在实践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旅游管理实践教学改革策略,以期为旅游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旅游管理;实践教学;应用型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7)17-0215-02
1 引言
旅游管理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专业,学生实践技能的强弱直接影响着毕业生的就业以及业界对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认可程度[1]。实践教学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和提升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2]。实践教学的教学理念、实践形式、软硬件设施以及质量监控体系等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目前,旅游管理本科毕业生普遍存在与市场需求匹配度不高的情况[3,4],迫切需要进行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尝试。
2 旅游管理实践教学主要内容
旅游管理实践教学主要包含课程实践、专业认知实习、生产实习三大类。课程实践主要是旅游管理部分专业课程在理论授课进程中穿插部门实践课时,以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实践地点在校外或者校内实验室、实训基地,需严格按照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以保证实习效果;专业认知实习是在较低年级,安排学生对旅游企业开展实践调研,考察景区景点、不同类型酒店、不同级别旅行社,让学生直观感性认知旅游六要素,通过撰写实习报告,加深对行业的认识,本实习需要完善的实习指导书;生产实习主要根据学生自己的专业方向,学校联系对口景区、酒店、旅行社安排学生进行顶岗实习,并在不同岗位间进行轮岗,将专业理论与实践技能有机结合,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为将来就业打下坚实基础,本实习需有完善的实习大纲,需校内与企业导师联合指导。
3 旅游管理实践教学存在问题
3.1 过渡强调理论教学,轻视实践技能培养
地方高校旅游管理本科专业教学为了体现与专科层次的差别,过度强调理论授课,对实践技能培养重要性的认识普遍不足。课程实践学时安排随意,有时演变成理论现场授课或者学生自主实践;专业认知实习层次浅,如走马观花,缺乏对旅游行业较为深入的调研和体悟,不能有效支撑后期的专业学习;生产实习虽能联系相关企业安排学生顶岗实习,但单位构成较为单一,以酒店企业为主,实习过程中过于强调岗位胜任,缺乏对相关岗位的轮岗实习,达不到旅游行业对专业人才实践技能的要求。
3.2 校内实习、实训场所建设相对滞后
伴随信息技术发展和人们对旅游品质要求的不断提高,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要素的表现形式也发生快速变化,旅游需求由传统的观光游逐渐转向休闲度假游、体验游,旅游咨询的获取、产品购买、交通出行越来越智能化。现有传统旅游实训设施、设备、场所等已不能满足新的旅游形态对旅游人才培养的需要。
3.3 校外实习基地合作方式单一、协同育人层次低
旅游管理属于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专业,地方高校均与酒店、景区、旅游社等合作建有校外实习基地,但组织比较松散,稳定性较差。校企合作层次较浅,企业更多着眼近期利益通常根据自己的人员需求吸纳学生,更多是将学生作为一种劳动力计划如何去用,而在如何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方面考虑得较少,企业也很少参与到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课程设置等环节中来。虽然跟企业合作协议中有学生轮岗要求,但基于很多因素执行的不是很好,与实习目标相背离。
3.4 专业教师行业经历缺乏、实践能力偏弱
目前,地方高校旅游管理师资主要采用校园招聘的方式,应聘者至少具有研究生学历,而此类年轻教师遵循着从学校到学校的社会经历,行业从业经验十分缺乏,实践技能偏弱,同时与行业联系不紧密,对行业人才需求的变化不敏锐。上课时以理论授课为主,很难将理论和目前最新的实际案例相结合,以致学生的积极性差。整体而言,专业教师缺乏实践经验与旅游管理专业教育实践性强的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
3.5 实践教学质量体系不完善、成绩考核标准欠规范
长期以来,旅游管理本科层次普遍存在实践教学重视不够的现象,实习过程中对各环节监控不规范、制度不完善,学生存在敷衍了事、投机取巧现象,导致实践教学质量不高。成绩考核的评判标准不够细化统一,教师对学生成绩的评判标准较为单一,有时仅参考实习报告,未能够全面参考学生的整个实习过程表现、实习单位意见等。
4 旅游管理实践教学改革策略
4.1 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优化实践教学体系
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导向,调整不同实践环节的教学内容,优化实践教学的管理体系,不断提高实践教学环节的课时比重,考虑到旅游行业的特点,实践教学的时间安排可保持一定的弹性。不同学校旅游管理专业又细分为多个方向,如:旅游景区方向、旅游规划方向、酒店管理方向等,针对旅游管理的不同培养方向,分别制定实践教学培养体系。对于在校外进行的生产实习,为解决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适配度不佳的问题,可以考虑由学院和企业共同制定《大学生校外实习基地培养方案与目标》,使实习实践管理工作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
4.2 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加强校内实习硬件设施建设
专业实验室是学生获取专业实践技能的基础条件,学校需紧跟旅游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多方筹集资金建设专业实验室、更新已有实验室设备,如:对餐厅、客房等校内实训场所进行智慧化改造,增设智慧旅游实验室等。旅游管理实验室至少包括展示、模拟类实验室和实训类实验室两部分,使学生在校内形成基本的实践技能和对行业的较深认知,以更好对接校外实习实践。
4.3 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加强校企合作开展协同育人
旅游管理校外实习实践是将学生真正推向行业锻炼提升专业技能的必修课程,实习的好坏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学校需加强与行业企业的交流合作,选择行业内的标杆企业建立校外实践基地,并丰富实习基地的类型如:增加景区、旅游规划公司的数量,改变过往以酒店实习为主的状况。学校可以采用聘用企业导师的形式,让企业参与学生培养的全过程: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一直到后期实习实践辅导,以完善旅游管理专业实习体系,规范旅游管理专业实习流程,达到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目的。
4.4 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构建双师型教学队伍
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改革教师培养和使用机制,建设一支实践能力突出、市场行业紧密对接的师资队伍。对实践经验丰富的行业人员,可适当降低学历要求招聘,优化师资队伍。通过内引外联、联合培养、借用外脑等不同方式,完善校内专任教师到旅游企业和领域一线学习交流制度和机制,积极发展“双师”型教师。通过“双向”交流的方式,与国内知名院校和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推进人才交流和联合培养进程。完善外聘旅游企事业單位专家兼职授课制度,实施企业导师进课堂,充分利用行业师资。
4.5 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完善实践教学管理、考核体系
不断完善实践教学管理体系,建立健全各项规章管理制度,加强质量监控,确保实践教学按人才培养计划有序展开。采用多种方式强化对实习全过程的指导和监督,实习前做好实习单位的考察遴选,实习中注重与实习单位、学生的沟通联系,多方面了解学生的实习状况,并做好实习中期的学生探望和实习状况摸底,实习后认真做好实习的总结交流。建立学生实践能力的综合考核制度,采用自我考评、企业考评、教师考评、实习报告相结合的方式,以确定其实践课的最终成绩。
参考文献:
[1]张红艳.应用型本科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7,33(3):120~122.
[2]杨会娟,贾渝彬,柳瑞武.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校外实践教学改革探析——以河北农业大学旅游管理专业为例[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11,13(2):164~168.
[3]张瑞梅.广西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探讨[J].大学教育,2014,12(12):133~134.
[4]张 侨,盛 颐.地方本科院校旅游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J].琼州学院学报,2016,23(3):124~12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