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朝阳市国有林场改革发展问题研究

2017-09-30张鑫

绿色科技 2017年17期
关键词:国有林场朝阳改革

张鑫

摘要:指出了国有林场是我国森林资源的重要培育和保护部门,自建国以来国有林场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朝阳地区地处的辽宁西部自然条件恶劣,所以该地区的国有林场在辽宁省的林场中具有典型性。总结了朝阳市地区的国有林场改革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同时对林场改革发展面临的新问题和新挑战提出了解决对策。

关键词:朝阳;国有林场;改革;对策

中图分类号:S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7)17-0165-02

1 引言

一直以来,国有林场在林业生产建设上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培育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建设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其经济体制和管理体制都在逐渐变革,此时的国有林场也需要做出适时的改革,以促进自身的可持续发展。20世纪90年代后期至今,对于国有林场如何摆脱经营困境,如何建立和发展的长效机制问题都进行积极探索。自国家实施限伐公益林、禁伐天然林生态工程以来对国有林场经营冲击产生巨大影响,资金和债务问题日益突出。开展国有林场改革工作,对于保护生态、加快林业生产建设、解决林场债务、促进当地村民就业和增收都有重要意义。

2 朝阳市国有林场概况

朝阳市位于辽宁西部,地形多以低山丘陵區为主,气候为半湿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特点为温差大、日照长、干旱少雨。全市林业用地面积1146626.3 hm2。全市共有国有林场25个,其经营总面积达到了269.88万亩,其中有林地面积由228.18万亩,经营面积低于3万亩的国有林场有3个,分别是北票市塔山林场3万亩,朝阳县黑牛林场2.55万亩和凤凰山林场2万亩。经营面积最大的国有林场是北票市大黑山林场,面积达到了29.1万亩。

国有林场在5个县市区的分布为:北票市国有林场4个,经营总面积48.38万亩;朝阳县国有林场6个,经营总面积59.17万亩;建平县国有林场4个,经营总面积44.68万亩;凌源市国有林场5个,经营总面积68.56万亩;喀左县国有林场5个,经营总面积47.09万亩;朝阳市国有林场1个,经营总面积2万亩。

全市国有林场有在职职工1066人,退休职工517人。

3 朝阳市国有林场存在的问题

3.1 资源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各地区的生态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国家从全局考虑的角度出发,把国有林场大部分商品林转变成生态公益林用来保护生态环境,这样就导致国有林场用于经营创收的商品林的面积越来越小,致使林场的经营项目和经营范围缩小,经营收入缩减。

3.2 资金问题

辽西地区地势多以山地丘陵为主,交通不便,工业基础薄弱,只能依靠农业发展经济,但是由于地域的特殊性,当地农业的发展也比较缓慢,致使当地财政收入捉襟见肘,导致对林场生产建设的资金扶持不到位。财政资金不到位和林场经营收入的减少,就导致的林场的基本生产难以维持,甚至有的林场还难以保障职工的工资和社保,打击职工的生产积极性,严重的阻碍了林场进一步发展。

3.3 管理问题

国有林场是事业单位,是地方政府的管理机构,所以林场具有上级部门领导和监督的职能。但同时国有林场又是一个生产经营单位,要参与市场经营。在一个主体上同时存在管理与经营两个方面,这必然要产生矛盾,导致管理约束力和经营能力都不到位,最后使林场失去了市场竞争力。

3.4 人员问题

国有林场至今已有60年历史,已经有三代林业人为此奋斗。据统计朝阳市林场离退休人员人数占总人数的三成左右。虽然国有林场只负责承担小部分人员社保资金,但就是一小部分资金也使多数国有林场难以保障,出现资金断保情况。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林业生产方面的技术也在不断改进,使林业生产的效率直线上升,这就导致了出现大量劳动力过剩的现象。由于林场属于国家体制单位,使这些剩余劳动力都无法合理安置,林场还要把一大部分资金用于这些过剩劳动力的日常开支上,导致无法把资金用于林业生产,成为林场改革进程中难以解决的问题。

4 朝阳市国有林场改革发展的对策

4.1 明确国有林场发展目标

建立符合现代林业发展的国有林场,创新管理体制和长远的发展机制,做好公益林和商品林的建设,完善管理体制。对于生态公益林的建设方面,要大力进行林相改造,发展林下经济和生态旅游,提高公益林的效益,提升林业市场的竞争能力。

朝阳国有林场要完善管理体制和创新经营机制,科学合理经营现有森林资源,充分发挥森林资源的功能性和效益,完善职工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合理的人事和分配机制,保证林场的职工都能共享林场改革成果。逐步化解国有林场的资金负担,通过建立健全的森林资源补偿机制和林权交易体系,优化林场的基础建设环境,切实可行地提升朝阳市国有林场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4.2 构建健全的林业经营机制

新时期,国家和社会对林场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现代化林业生产经营体系的建立,林场要根据利益收益建立长线经营和短线经营相结合的体制,合理规划林场的经营战略和经营方案,进一步明确林场经营方向。

对于区域生态公益林的建设,可以依托地方资产经营公司对林分的改造和树种结构做好优化,改造低效林,加强科技的投入,提升林木质量。对于商品林建设,可根据商品林承包者适时的进行结构调整,引进速生林和丰产林等树种,积极拓展市场和销售渠道,提高商品林效益。对于经济林的建设要做好质量和品牌的提升,加大宣传,提高经济林产品的附加值,提高收益。

4.3 建立合理利益分配机制

深化和推进事业单位利益分配机制的改革,科学计量林场劳动量,建立科学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要继续推行工资要与业绩挂钩制度,提倡多劳多得,按劳分配和兼顾公平的分配制度。奖励的形式和项目可以多样化,突出不同岗位和部门的作用,调动林场职工的积极性。

4.4 引进新技术

针对国有林场生产技术落后和创新能力弱问题,要对林场工作人员素质方面进行提升,提高他们学习新技能的能力。一方面林场需要自主的派遣技术员到科研院所进行学习,另一方面定期的邀请林业专家来林场对工作人员进行理论和实际的指导培训。同时林场也要以科研项目为依托,积极主动的与科研院所进行合作,建立科技示范园、良种基地等,加强对新林木品种的研发,丰富当地的强种质资源。

4.5 加强基础建设投资

各级地方政府要把国有林场的基础建设纳入当地社会建设总体规划之中,每年财政部门要加大对国有林场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明确林场的投资责任,确保资金落实情况,把重点国有林场基础设施作为投资重点。

借鉴外省的改革经验,把国有林场的基础建设纳入了“村村通”的工程内,确保林场办公场所、林业管护站和林场场区等通路、通水、通电、通信号。抽调资金用于国有林场的危房改造工程,分批次的解决国有林场办公用房和职工家庭用房,确保国有林场范围内没有危房,确保无人员伤亡。

参考文献:

[1]刘 勇,李智勇,叶 兵,等.德国国有林经营管理体制改革及启示 [J].世界林业研究,2008,8:21~24.

[2]贺 超,姜冰润.国有林场非国有化经营模式案例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78~81.

[3]张周忙,蒋亚芳,管长岭.日本国有林管理对我国的启示[J].林业资源管理 ,2010(12):22~24.

[4]李金兰.对河北省国有林场改革策略的思考 [J].林业经济,2011(12):31~34.

[5]褚利明.关于国有林场改革有关问题的思考[J].林业经济,2012(6):3~7.

[6]李建锋,郝 明.我國国有林场改革历程与发展思路[J].中国林业,2008,(20):10~13.

[7]石 峰,李智勇,关百钧,等.市场经济国家的国有林发展模式与发展道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8.

[8]祖建新,石道金.对国有林场性质的思考[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4(4):59~61,104.

[9]张卫东. 国有林场改革与发展中若干问题浅议[J]. 中国林业产业,2016(8):121.

[10]魏晓霞,翟洪波,赵鹏武. 我国国有林场改革与发展探讨[J/OL]. 林业资源管理,2015(6):22~27.

[11]田明华,李红勋,王自力. 中国国有林场改革与发展中若干问题的思考[J]. 林业经济问题,2009,29(2):107~110.

[12]董云生. 楚雄州国有林场改革与发展思考[J]. 林业调查规划,2006(S2):103~105.

[13]丰炳财,王光贵,徐高福. 国有林场改革与发展对策[J]. 中国林业企业,2005(6):36~38.

[14]徐太方,庞伟峰,卢国耀. 国有林场改革与发展探讨——以浙江省天台县华顶林场为例[J]. 江西林业科技,2005(3):49~51.

猜你喜欢

国有林场朝阳改革
迎朝阳
不许耍赖
圆周上的有理点
桂西国有林场人力资源现状调查与分析
国有林场改革存在问题分析
新时期国有林场档案管理工作存在问题探析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活化经营管理机制 促进国有林场发展
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