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生产中安全管理模式的研究
2017-09-30李继阳杜卫刚
李继阳+杜卫刚
【摘 要】近几年以来,我国化工产业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飞速发展,步伐无论在规模方面还是产品质量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然而,与此同时,安全生产问题也成为了我国当今化工企业所需要着重重视的问题。在实际的化工生产过程当中,由于种种原因而造成的安全问题也屡见不鲜。本文则在阐述化工企业实际生产当中的重要意义基础之上,对我国化工生产的安全管理现状进行了分析,并且还介绍当前国内比较普遍的安全管理模式。其中我国化工产业安全管理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本文的分析重点,并且针对这些问题也提出了相关解决方法,以期将化工生产安全事故防患于未然。
【關键词】化工生产;安全管理模式;问题;解决方法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工业生产力水平和科学技术的显著进步与发展,我国化工产业也逐渐由传统手工业生产模式向大型机械自动化生产模式迈进。与此同时,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问题也成为了社会所关注的重点[1]。而由于化工企业生产过程当中本就比较容易涉及易燃易爆炸物品,故一旦发生安全问题,便很难得到补救,在这种情况下,化工企业构建科学有效的安全管理模式是很有必要的,对社会也具有很大的实际意义。下文围绕着化工企业生产安全的意义展开简单的分析与探讨:
1 化工企业生产安全的重要意义
自上世纪70年代末我国进行改革开放以来,各项领域我国都取得显著的发展,我国的化学工业生产领域当然也不例外[2]。然而在化工产业发展喜人的同时,人们也不能忽视其中安全生产与管理相关问题,每年因这些问题而带来的事故也屡见不鲜,给企业和社会都带来了严重的损失。这些安全事故足以证明安全管理模式对化工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化工企业安全管理是其保证自身符合现代化生产的前提,也能够推动企业本身长期可持续发展。
2 国内当今主流的安全管理模式
(1)以经验为主的安全管理模式
该种以经验为主的安全管理模式主要是依靠工作人员日常实践操作经验来进行安全管理,不够客观,很容易发生安全事故,但由于其成本低,故在我国很多中小型企业仍然会选择这种安全管理模式。
(2)以人为主的管理模式
该种管理模式是把人放置于安全管理的首位,比较关注于员工的操作规范,以达到尽可能降低因员工工作不利而带来的安全事故发生危险。然而其管理范围未免太过于片面。
(3)以生产过程为主的安全管理模式
该种安全管理模式主要围绕化工生产工程而展开,即通过主要生产过程而降低事故的发生率。这种管理模式其基础是科学管理理论,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但其仍然难以预警重大安全事故,也难以实现高效管理[3]。
3 我国化工生产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安全生产意识不足
就目前的形势来看,我国大部分的化工企业仍就只把精力和目标都放置在如何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上,而安全生产方面意识常常都比较薄弱。同时,由于大部分企业自成立之初以来都尚未发生过重大安全事故,故便更难以提起对相关安全管理的重视[4]。
(2)员工安全教育不到位
我国要求化工企业对员工上岗前进行集中安全教育培训,但大多数化工企业却对此不以为意,在为员工做安全教育培训时也只是走形式,时间短并且内容贫乏,收效甚微。而且在一些小型的化工企业当中还经常会出现教学课堂混乱的现象。同时值得说明的是员工安全教育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这样一来即使到岗前安全教育到位,也很难实现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的根本目的。
(3)设备安全投入不够
化工企业的生产设备安全与否与其能否安全生产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然而就目前来看,我国大部分化工企业鲜少能够对其生产设备进行定期的安全维护,主要目的是尽量压缩成本,无形当中也提高了安全事故的发生风险。
4 改善我国化工企业安全管理问题的方法
(1)增强安全意识,提高对安全教育的重视程度
人是企业进行安全管理的主要维系者,故树立好企业各人员的安全意识是很有必要的,只有企业各工作人员从精神层面理解化工产业安全管理的重要内涵,才有可能在工作当中实现安全。除此以外,定期进行安全教育活动培训不失为一种好手段。
(2)出台相关法律法规
法律法规能够有效地规范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也能够为其提供一系列法律依据。法律法规的实行办法具体可以为:在化工企业投入生产之前依照相关标准对其进行严格考核;定期抽查化工企业安全情况,对不符合规定的化工企业限期整改,若不能及时完成整改,便取消其营业资格[5]。
(3)将安全责任落实到位
化工企业内安全责任安排模糊不清是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故将安全责任具体落实到个人身上能够对各员工安全操作起到一个很好的督促作用,有效降低了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同时这样一来即使日后发生安全事故,也能够方便、快速分析案情,避免发生推卸责任的不良现象。
5 结语
总而总之,化工产业是我国发展的基础产业,为我国经济的良好发展也增添了一股新鲜动力。然而由于化工产业其本身所带有的危险性,安全管理势必应该是其日常工作的重中之重。化工企业进行安全管理是对员工的负责,也是对自己本身企业的负责,更是对整个社会的负责,这对我国健康发展也有重大积极意义。相信重视安全管理后的化工企业更能够于市场竞争当中占据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包冬冬.探索大亚湾应急管理模式创新——访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常务副主任王晋中[J].劳动保护,2015,08:41-43.
[2]黄建伟,郭云霞.筑牢化工企业安全“防火墙”——泉州泉港区化工企业安全管理模式巡礼[J].中国消防,2011,20:40-41.
[3]孙秋.基于流程精细化管理的化工生产销售企业内部控制模式的构建[J].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2017,02:136-137.
[4]席静,胡久平.我国危险化工产品集装箱多式联运模式的安全管理研究[J].山东化工,2017,4610:125+128.
[5]杨书武.关于对加强石油化工企业生产中的安全管理的探讨[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3,3323:222.
[责任编辑:张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