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年鉴的创新实践

2017-09-30杨波

科技视界 2017年13期
关键词:实践创新

杨波

【摘 要】企业年鉴要不断创新,有效发挥年鉴的服务功能,满足企业发展需要。本文从创新编纂意识、创新框架结构、创新年鉴内容三个方面,进行了创新实践,提出年鉴编纂人员应该不断学习交流,提高观察力;与时俱进,了解企业年度特色;了解企业发展状况,调整框架结构;优化栏目设置,完善框架结构;企业年鉴内容要新颖,及时反映企业发展状况;企业年鉴内容要文字简练,信息量大。

【关键词】企业年鉴;创新;实践

【Abstract】Enterprise Yearbook should be constantly innovative, effective service function of the Yearbook, to meet the needs of enterprise development. In this paper, innovative practice is made from three aspects of innovation, innovating the consciousness of compiling, innovating the frame structure and innovating the contents of the Yearbook.It is proposed that Yearbook editors should continue to learn, exchange and improve observation ability; Keep pace with the times, understand the enterprise's annual characteristics, underst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nterprise, adjust the frame structure, optimize the column setting and perfect the frame structure; The content of the Enterprise Yearbook should be novel and reflec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nterprise in a timely manner. The content of the Enterprise Yearbook should be concise and large in quantity

【Key words】Enterprise yearbook;Innovation;Practice

《企業年鉴》是企业经营发展信息载体的资料性工具书,记载企业一年来发生的重大事件,系统总结工作经验。《企业年鉴》将企业经营管理各要素信息汇编成集,每年一卷,逐年编制,能够直接为企业领导和业务部门提供参考、借鉴,既有史料文献价值,又对企业现实工作具有指导作用,宣传企业,服务于企业[1]。

年鉴编纂就是把分散的信息整理为全面、系统的信息,把表面的信息加工为本质的信息。

目前,《企业年鉴》编纂工作存在如下问题:

一些企业领导不重视年鉴编纂工作,编纂人员紧张,投入少,降低了年鉴的功能;编纂人员不了解企业发展状况,不能突出年度特色;设置的框架刻板,不实用;条目陈旧;企业年鉴收录内容不全面,枯燥、过时,收录上级的工作过多,无法满足大众需求;企业年鉴内容冗长,空话、套话多,使读者失去阅读兴趣;企业年鉴落后于时代发展,无法满足企业发展需要;企业年鉴以年度为时限,逐年连续编纂出版,框架结构相对稳定,编纂人员不能常编常新,使年鉴信息量小,不能反映企业真实情况,降低了年鉴的利用价值。

可见,企业要发展,必须有效发挥年鉴的服务功能,年鉴创新势在必行。

1 创新编纂意识

长期以来,年鉴的存史意识在年鉴编纂人员中根深蒂固,形成思维定势。不重视年鉴的宣传作用,限制了企业之间相互交流与合作共赢。忽视年鉴的服务功能,不能使企业年鉴更好地为企业领导决策提供依据,也不能更好地为科研工作提供资料,不利于企业发展建设。

1.1 不断学习交流,提高观察力

年鉴编纂人员要不断学习交流,更新知识,提高观察力,不断发现新情况、新问题,实现企业年鉴编纂意识的创新[2-4]。

编纂《上航公司年鉴(2012)》时,上航公司在创新年鉴编纂意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特约编辑们普遍认为编纂年鉴仅仅是收集、整理资料,简单加工即能满足要求,提交的素材问题较多,如罗列与业务无直接关联的内部事务性工作,没反映出部门特色,年度特色等。为此,编辑部对特约编辑们组织了培训、辅导、交流,让特约编辑认识到年鉴编纂的重要性,责任性,并掌握了年鉴编纂技巧, 提供的年鉴素材质量大大提高。

要编好年鉴,编写人员的素质至关重要,因为编写人员的个人素质和状态能否适用企业发展的需要,直接关系到年鉴编研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因此,上航公司设法挑选、培养高水平的特约编辑。通过引进人才、培养人才、组织培训、拓展等活动,培养了干部职工的学习能力、观察力。各部门、各单位从中挑选的特约编辑更加了解公司的生产经营和发展建设,发现新情况、新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实现了上航公司年鉴编纂意识的创新,上航公司年鉴编纂质量得到极大提高,写出了时代特色、上航公司特色和年度特色,更好地发挥了上航公司年鉴的宣传作用和服务功能。

为了提高特约编辑的编纂意识和编辑能力,上航公司根据公司发展的情况从各部门、各所属单位挑选合适的兼职编辑,并且每年都组织年鉴编纂培训,总结上一年年鉴工作中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解读年鉴编写大纲,编写进度要求,解答特约编辑的疑问,并经常交流讨论年鉴编纂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解决,推动年鉴工作的顺利开展。endprint

为了更有利于各部门、各所属单位开展年鉴编纂工作,上航年鉴编辑部还编制了《上航年鉴编写手册》。由于上航公司与其他企事业单位一样,在不断发展,每年度的工作重点、和公司特色等各有不同,年鉴编写大纲因此也要修订。上一年的《年鉴编写手册》显然已不适用于新一轮年鉴编写,所以年鉴编辑部每年必须修订《年鉴编写手册》,以供特约编辑参考。

1.2 与时俱进,反映企业年度特色

创新企业年鉴编纂意识,年鉴编纂人员还要与时俱进,了解企业的发展状况,紧密联系企业年度实际,总结企业的一年来成绩和经验,吸取一年来的教训,根据企业自身管理、生产经营特点和实际需要收集档案资料,并开发利用,突出企业年鉴的年度特色。

例如,2015年, 上航公司举办新员工“走进大飞机”活动,先后前往上海飞机客户服务有限公司、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大场基地进行参观,使上航的新员工进一步了解中国民用航空工业的光辉历史、认识中国商飞公司建设的发展现状。通过此次活动,加强员工了解企业发展状况,在年鉴编纂中展示企业实力,提高企业竞争力,更有效传播企业信息,發挥其宣传作用;为企业经营发展提供更完善、优质的服务,发挥其服务功能,使企业年鉴更具有现实意义,真正发挥其作用。

2 创新框架结构

要保持框架结构基本稳定,使读者通过不同年代的不同记录的比较分析,从而把握事态的变化和发展趋势。

时代在发展,企业在发展,以及职能定位改变,部门新增等,促使企业的经济实力,广大干部职工的科学技术水平、素质等发生改变,新成果、新经验、新教训也继而出现。保持框架结构基本稳定基础上,要科学、合理地优化栏目设置,增设特色栏目,创新框架结构,使企业年鉴符合时代特色[2-4],反映企业发展建设需要[3-5],增加可读性。

2.1 了解企业发展状况,调整框架结构

创新框架结构,即使企业年鉴客观、真实地记载企业年度的发展历程、重大事件,反映企业发展中的主流、热点问题;反映广大干部职工需求,反映广大干部职工关心的重大事件等。

上航公司年鉴编辑部多次调研上航公司年度生产经营、发展建设情况,干部职工的需求,对年鉴框架结构进行相应调整,并征求各部门、各所属单位的意见,经讨论、交流,形成编写大纲。经各级领导层层审核,征求意见,反复修改,确定年鉴框架结构。

例如,2013年,经中国商飞公司第一届董事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批准,组建中国商飞公司基础能力中心,基础能力中心新增信息化、审计、质量审核、标准化、工业工程、情报、档案等相关职能,不再承担上航公司原有的对外投资和物流服务职能,其中物流服务职能由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承担。

基于2013年职能调整,策划《上航公司年鉴(2013)》编写大纲时,更新了栏目设置。根据新增职能,年鉴框架中新增“主营业务”栏目,并把信息化、审计、质量审核、标准化、工业工程、情报、档案等相关职能以分目形式呈现。以记载上航公司完成基础能力中心组建、加快形成核心业务能力、不断明晰企业发展战略、积极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平稳推进各项业务工作,努力践行COMAC管理体系的工作要求,以及各项任务完成情况。“能力建设”栏目增加信息化集成与服务能力、内部审计评价能力、质量审核能力、标准规范建设能力、产品数据管理规范建设能力、工业工程能力、情报分析与战略支撑能力、数字化档案协同管理能力、科技管理能力等一些分目,展示上航公司建立健全管理体系,建设结构合理、技术精湛、作风优良的专业队伍,构建基础能力技术体系,树立中国商飞公司基础能力品牌,推进型号研制。

2013年,上航公司不再承担上航公司原有的对外投资和物流服务职能,年鉴框架中“能力建设”栏目删除了“物流服务能力”分目。

2.2 优化栏目设置, 完善框架结构

优化栏目设置,就是要根据企业年度特色、工作重点,分析栏目设置,修订有偏差的,补充缺少的,删除多余过时的。

针对上一年各部门、各所属单位收集整理资料发现的问题,编辑部审读、编校发现的问题,修改、完善框架结构。通过增补、删减栏目,并修改、完善,使新的框架结构更能体现上航公司的年度特点。

例如,经过调研分析上航公司年度工作开展情况,发现已出版的《上航公司年鉴(2012)》中对上航公司月度计划及执行情况缺少记载,编辑部决定在《上航公司年鉴(2013)》增添“上航公司月度经营例会”栏目,以收录分析上航公司月度计划执行情况、重点计划安排,部署近期计划、重点工作,总结成绩、梳理问题、明确措施,形成行动项目。

鉴于《上航公司年鉴(2012)》对领导考察、交流、合作方面缺少记载,《上航公司年鉴(2013)》框架结构中新增了“考察·交流·合作”栏目,展示2013年,国务院国资委对上航公司的建设和发展给予关注与支持。公司领导到上航公司调研指导工作,对于基础能力中心的顺利组建和平稳运行起到极大的促进和推动作用。上航公司领导到国内外交流学习,进一步深刻认识民机基础能力建设规律,有效推进各项民机基础能力建设。

框架结构的创新调整,使上航公司年鉴展示了基础能力中心为公司发展建设和科研生产提供专业化能力支持和综合性服务保障过程中取得的新成绩,积累的新经验,获得的新教训等,展示了上航公司的特色和年度特色。

3 创新年鉴内容

企业年鉴可提供权威的信息资料,供读者查阅。企业年鉴中应收录企业年度大事、要事、新事、特事,记述有新意,突出年度特点、工作重点,体现本质和主流、热点问题。要全面反映企业的新成果、新做法、新经验、新特点、新情况、新问题,突出重点,切忌面面俱到。

3.1 企业年鉴内容要新颖,及时反映企业发展状况

创新企业年鉴内容就是要提供更多的有价值、有特色、与企业发展相关的信息。企业年鉴内容要新颖,及时反映企业发展状况[2];条目要有新颖性,要反映条目的特点,以激发读者兴趣。

例如,2013年,随着上航公司开通档案利用审批平台、开展档案数字化扫描等工作的开展,年鉴增加了一些新颖的内容。

3.2 企业年鉴内容要文字简练,信息量大

创新企业年鉴内容就是要文字简练,删除冗长、可有可无、不实用的叙述、空话、套话,增加有效、实用、有价值、有特色的信息,从而增大有价值信息量[2-4],便于查找,实用性、可读性强;条目的标题要有更多有价值的信息,使读者搜索条目标题就能了解条目内容。

例如,为了增大上航公司年鉴有价值信息量,上航公司在编辑《上航公司年鉴(2016)》过程中做了大量工作。删除了多余的字、词、句,增大上航公司年鉴有价值信息量;对于信息不全面的内容,组织各部门和所属单位查找收集补全,补全信息量。

由于上航公司年鉴创新了年鉴内容,增加了有价值的信息量,体现了企业年度特点,展示了上航公司的发展。

在企业年鉴编纂中,要创新企业年鉴编纂意识,创新框架结构,创新年鉴内容,进而改变企业年鉴编纂现状,使年鉴质量在创新中提高,发挥企业年鉴价值;展示企业发展水平,增加宣传功能,提高合作机会;突出年鉴时代特色、企业特色、年度特色,更大发挥年鉴功能;增加有价值、有特色的信息量,满足广大干部职工阅读需要,促进企业持续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湘君,吴献立.开创企业年鉴新局面的思考[J].年鉴信息与研究,2009(1):40-41.

[2]杨启燕.企业年鉴创新探说[J].年鉴信息与研究,2009(1):27-28.

[3]郎凤霞.改革创新发挥年鉴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J].年鉴信息与研究,2009(2):28-31.

[4]黄琥.浅谈《中原油田年鉴》的创新发展之路[J].新疆地方志,2013(4):35-36.

[5]周丽霞.谈企业年鉴及其创新[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1(24):67-68.

[责任编辑:朱丽娜]endprint

猜你喜欢

实践创新
语文教学要在不断的反思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