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学段目标施不同策略

2017-09-30李瑶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17年9期
关键词:课标学段古诗

李瑶

小学阶段三个学段的古诗教学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点。教学中,面对同一首古诗,不同的学段应该确定怎样的教学目标、实施怎样的教学策略,以体现出学段之间的差异与渐进呢?笔者以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四年级《语文》上册的《送元二使安西》为例作具体分析。之所以选这首诗,是因为它的内容浅显易懂、感情真挚动人,三个学段的学生都能读懂。

一、教学目标之对比

为了便于比较,笔者先采用表格的形式,把三个学段的教学目标展示如下。

比较三个学段的教学目标,我们可以看出:三个学段的教学目标有相同点——都有会认会写生字以及朗读与背诵的要求,这是古诗教学的基本要求,每个学段的学生都必须达到;区别在于,第二学段侧重于通过抓重点词句体会诗歌的感情,第三学段则鼓励学生运用学过的各种方法,自主理解诗意,并能通过这首诗的学习,拓展学习一类诗(“送别诗”)。这样的目标设定,既符合课标要求,又考虑了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有利于教,也有利于学。

二、教学设计之对比

目标不同,教学设计也相应地会有区别。笔者先根据学段目标分别设计出简要的教学过程,然后对设计意图和操作策略作具体分析。为了方便比较,教学设计还是以表格的方式呈现。

1.第一学段设计意图

第一学段重点设计了识字写字、朗读感悟两大板块。这是符合课标要求和学段特征的,因为按照课标要求,这个学段学习古诗的重点是通过诵读培养兴趣,感受语言之美,同时识字写字又是第一学段的主要任务,将这两点作为重点,合情合理。

具体实施中,诵读感悟版块,教师先范读,然后让学生模仿着练习读。之所以这样安排,是因为这个学段的学生缺乏节奏、韵律等方面的知识,放手让他们读,他们难以准确地把握,教师引一引,让他们“照葫芦画瓢”,既降低了学习难度,又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诗意的理解,只需要让学生明白“谁送谁?去哪里?分别时在干什么?可能会怎样对话?”就可以了,不必做过多地延伸。在学生对诗意有了大致理解后,教师可以采用填空法、小组竞赛法、接龙背诵法等形式,激励他们当堂背诵。

识字写字是教学重点,应该安排充足的时间,但教师不能把生字孤零零地提出来让学生识记,而应创设具体的语言环境,让生字在语境中自然出现。教师应加强对字的读音与字形的指导,尤其要注重对字形的指导,要通过示范书写等形式,指导学生按正确的笔顺书写,并做到结构得当,字形美观。

2.第二學段设计意图

第二学段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预习习惯和自学能力,因而识字写字的教学时间应相对压缩。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自学生字词,然后通过检查的方式对字音和字形进行指导;检查不必面面俱到,只需要重点检查、指导多音字和易错字。检查预习时,还应该关注学生对诗歌停顿的划分是否准确。这个学段的学生对诗歌的节奏已经有了基本的认识,检查与指导也不必面面俱到,而应该针对学生朗读时出现的具体问题,有针对性地指导。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采取范读(这个学段的范读并不一定都由教师读,也可以让朗读能力强的学生读)、指名读等方式,让学生巩固字音、节奏,进而达到读正确、读流利的目标。

这个学段的教学重点在于通过抓重点词句体会诗歌的情感。比如:这首诗前两句写景,学生找到“朝雨”“客舍”“柳”等写景的词语,就能想象出诗歌描绘的大致情景;将这些景物与后两句的把酒话别结合起来,惜别之情就历历在目了。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想象诗人和元二在一起时可能度过的美好时光(一起吟诗作对,一起踏青赏秋等)以及他们把酒话别的具体情景等,并适当介绍元二出使安西的目的和安西的环境,学生就能较为准确地理解王维对朋友的深切关怀之情。

此外,由于第二学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字表达能力,拓展环节安排了“把《送元二使安西》改写成一个小故事”的练习。这样设计的目的,不仅是为了练笔,也是为了让学生通过改写,进一步理解诗歌的情感,落实课标中“领悟内容”的要求。

3.第三学段设计意图

第三学段的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数量的古诗,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教师应充分运用学生的知识(技能)积累,引导他们自主学习。比如:导入新课时,可以采用背诵、口头填名句等形式复习送别诗;初步感知环节,可以检查预习情况,看学生是否达到读正确、流利、有一定节奏感的要求,还可以让学生介绍课前搜集的关于诗人以及“安西”“渭城”地理位置的资料等;明诗意环节,可以让学生结合注释、借助插图交流对诗意的大致理解,等等。

这个学段,教师的作用主要是指导与点拨。一方面要创设适当的情境,让学生把心中所想所悟,变成口中之言;另一方面,教师要利用自身的知识储备,引导学生加深对诗意的理解。例如:学习前两句诗时,教师可以补充“柳”在送别诗中的意象——“柳”与“留”谐音,古人有离别时“折柳”的习俗;学习后两句诗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古人为什么会写那么多的送别诗、大量送别诗出现的原因是什么等。这些资料的补充,既能帮助学生深入体会诗人要表达的情感,又能引发他们对送别诗的思考,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积累古诗的兴趣。

此外,教师还应通过以一带多的方式,指导学生学习一组诗、一类诗。教学设计的第四个版块“主题积累”就是为此而安排,其中包括四个小环节:“特点归纳”是对送别诗的学习小结,是建立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多首送别诗的基础之上的;“好友盘点”是一项趣味活动,目的是让学生对送别诗中出现的人物进行梳理;“名句再现”是对送别诗中经典诗句的综合复习;“课外积累”是鼓励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自主积累古诗,以培养其热爱古诗的感情。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分学段设计是为了表述方便。实际教学中,每一个学段的不同年级甚至于同一个年级的不同阶段,所选取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都会有差别。教师在对学段目标有整体认识的基础上,根据学情实际设计出具体可行的教学案,教学效益才能最大化。

(作者单位:襄阳市大庆路小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课标学段古诗
依托课标 夯实基础 精准备考
放缓坡度 因势利导 激发潜能——第二学段自主习作教学的有效尝试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基于课标“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设计
第二学段数学新授课“学导课堂”的教学范式
如何设计小学语文第一学段的家庭作业
高中各学段史料教学与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