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特色,让校园更精彩

2017-09-30贺云华马云勇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17年9期
关键词:创智竹园葫芦丝

贺云华+马云勇

多年来,荆门市竹园小学通过创建葫芦丝艺术教育、科普教育、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三大办学特色,坚持走“全面发展、优质发展、特色发展”的办学道路,塑造了学校独特的文化品牌,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品质,为学校赢得了良好声誉。

一、艺术教育先行,塑造校园文化品牌

2002年起,学校就将葫芦丝教学引入了课堂,开始打造葫芦丝艺术教育品牌。

学校根据小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特点,编写了校本教材《葫芦丝教程》,每个年级一册,免费发放给学生学习,使葫芦丝教学正规化、系统化、科学化。学校实行了“一项普及、多项提高”的发展策略。“一项普及”即在全校师生中普及葫芦丝吹奏,做到人人参与,个个能奏。“多项提高”即提高学生戏曲表演、合唱、舞蹈、绘画、剪纸等多方面艺术才能。通过艺术课教学和艺术活动,促进学生的艺术修养及身心各方面和谐全面发展。

葫芦丝作为学校艺术教育的主导项目,已经成为竹园小学的文化品牌,葫芦丝演奏技能成为每个竹小学生的标志,葫芦丝艺术教育也成为学校的靓丽名片。学校先后多次获得市级以上演出奖项:学生杨文东在2008年全国葫芦丝比赛中荣获少儿组金奖;在“湖北省第七届黄鹤美育节”活动中,葫芦丝节目《竹楼情诗》获荆门赛区一等奖;葫芦丝节目《竹园欢歌》参加“湖北省第八届黄鹤美育节”获金奖等等。

二、科普教育提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学校围绕“课程、活动、环境、师资”建设科普教育特色,以创智课程为载体,以创智活动为平台,以信息化为主要手段,多形式、常态化开展科普教育。

科普活动是竹园小学实施科普教育的重要载体。学校组建了科普兴趣活动小组,成立了机器人制作、航模、无线电等科普社团,每年4月组织盛大的科普文化节,让学生在自己喜爱的活动中触摸科技,感受科技的无穷魅力。

学校投入建设了“创智空间”,其中设有微机室、机器人实验室、航模实验室和无线电制作室等四大主题功能室,配备了3D打印机、航拍无人机等。如今,学校科普教育形成了“三项并进”“五个提升”的发展特色。“三项并进”,即在电脑绘画作品上发挥优势;在机器人和航模制作上形成品牌;在科学探究上展示实力。“五个提升”,即提升科普课程实效、提升空间建设层次、提升创智活动内涵、提升学生创作质量、提升创智师资水平。学校师生在各级创新大赛活动中取得了优异成绩。学生获省级一、二等奖达90人次,国家级奖7人次,在2016年澳大利亚“第十八届国际机器人奥林匹克竞赛”中学生获得金奖,学校获得团体成绩一等奖。

科普教育让学生形成了良好的科学品质和浓厚的科学兴趣,养成了科学探究的习惯,对提升学生智力水平、发展学生创造性能力和素养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传统文化打底,丰富师生人文内涵

自2005年起,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竹园小学开发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校本课程。其体系遵循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对传统文化经典进行系列整合,以校本课程的方式厚实学生的传统文化底蕴,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学校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导读课为主,培养学生内隐的传统文化底蕴;以书法练习、经典诗文诵读为“两翼”,培养学生外显的书法功力和古诗文功底,并在传统文化导读课程教材编写及教学模式上积极创造。

学校自主编撰的校本教材《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小学生读本》由武汉出版社出版发行后,被评为“湖北省百佳教研成果”,在“湖北省首届校本课程与教材评选”活动中获一等奖。相关研究报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导读课程开发的理论与实践》被荆门市人民政府授予首届政府教育创新奖一等奖;研究报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导读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被湖北省教育厅授予全省第六届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学校的研究成果多次在全国性的教育教学研讨会上交流,多次以现场会的形式向市内外展示。

竹园小学的三大教育特色,如同鼎之三足,为学校的发展夯实基础,更添精彩。学校已先后荣获湖北省“科技创新先进单位”“科普示范学校”“知识产权试点学校”及“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等荣誉称号,2012年被教育部评选为“全国特色学校”。

(作者單位:荆门市竹园小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创智竹园葫芦丝
雨花街道翠竹园社区为侨服务呈现新局面
景观规划设计
浅析葫芦丝艺术的发展
都市区创智中枢 北郑州水韵嘉城
回响葫芦丝之声,探寻小学音乐葫芦丝有效教学方法
设计×创新 创智生活
我迷上了葫芦丝
经山营海创智天地“台州杯”18th全国设计大师奖
贵州大竹园铝土矿地质特征及综采工艺探析
杮竹园矿区东河治理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