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的学校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

2017-09-30夏松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7年9期
关键词:学校教育经济新常态供给侧改革

夏松

摘要:学校教育的供给侧改革是经济新常态背景的要求,也是加强我国人力资源资本的必然发展趋势,进而有助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转型,这也是进行学校教育供给侧改革的现实意义。学校教育为了能够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取得良好的发展,应做好过程转型、方向转型、形态转型,进而提高学校教育供给的效率和质量。首先分析供给侧改革提出的背景以及高校教育供给侧改革,进而提出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学校教育供给侧改革的内在需求,最后总结出学校教育如何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进行供给侧改革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学校教育;供给侧改革

中图分类号:G4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7)09000403

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前期政策消化期、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阵痛期叠加在一起的阶段。在2015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针对经济新常态下所形成的挑战和问题提出了供给侧改革的理念,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并对此进行了讨论。学校教育是为社会提供优秀人才的主战地,所以也属于供给侧改革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加强劳动人力资源、促进技術革新和进步等方面发挥着促进的作用,也是加强社会全要素生产效率的重要途径之一,所以学校教育属于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发展要素。经济新常态下的供给侧改革关键点是如何正确处理市场与政府的关系,学校教育也需要这么做。本文主要针对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学校教育供给侧改革展开相关的研究。

一、供给侧改革提出的背景以及高校教育供给侧改革1供给侧改革提出的背景

经济活动的两大基本要素是需求与供给,需求往往指的是经济增长的三大方面,包括出口、投资与消费;供给则指的是技术、劳动力、资本、资源等等的生产要素之间的配合。需求和供给是互相发展的重要前提,如果没有需求的供给以及没有供给的需求就会导致出现产能过剩或是通货膨胀的现象。经济学家萨伊在二百多年前曾提出关于供给和需求的规律,虽然后来被供给学派否定,却仍取得了一定的发展。现阶段,我国的经济发展已经存在供给效率低、有需求无供给、有供给无需求等的三方面失衡,这主要是由于供给侧导致的经济发展问题,目前的经济新常态发展需求已经无法通过资源配置来满足了。所以,我国在2015年提出了降低成本、去库存、去产能的发展任务,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指出重点推进供给侧的改革。供给侧改革指的是相对需求侧而言的改革,主要从供给方面着手进行,重新组合生产要素,提高生产力水平。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不是通过行政因素而形成的,主要是通过市场发挥自身的调节作用,进而决定市场的需求,突破原有的生产要素体制限制,让企业根据市场的变化进行运行项目的选择[1]。供给侧改革需要借助政策引入、监督约束、公共服务等来进行,例如减免个人和企业的所得税,将生产要素的过剩、落后现象消除,解决市场中存在的恶劣问题,为企业和社会的发展提供一个坚实的支撑和保障。

2学校教育供给侧改革

学校教育的供给侧改革存在以下几点问题:第一是传统的需求侧改革导致大部分的学校只注重对学科门类和规模的全面和扩大上,而忽略了人才的培养。学校规模过大会导致教育教学设施、师资力量等方面无法满足学校的实际需求,进而对人才培养的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就业在近几年来呈现出严峻的发展形势,展现出市场需求和人才培养的脱节现象。第二是教育结构的严重失衡,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只有一小部分的学校具备优秀的教育资源,这也就导致以资源为核心的学校建设向研究型的院校不断地发展,在专业课程的设置上过于单一化和死板,无法满足社会和企业的人才需求。第三是学校没有较高的创新能力,现阶段,学校的风气有些浮躁,能够专心进行教学科研工作的教师少之又少,只知一味地追求短平快,导致研究状态一直处于低水平,不具备较高的创新能力。学校在近几年来开始进行关于创新创业的教育项目,但很多教师自身缺乏创业经历以及创业意识,所以如果没有市场的帮助,创新创业教育的效果将无法充分展现出来。第四是学校教育缺少一个合理科学的评价体制。我国学校教育的活动资金大多是通过政府财政拨款而来的,但这些财政资金并没有投入到评价体系的建立中。

二、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学校教育供给侧改革的内在需求1引领经济新常态,学校教育应做好过程转型

通过对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的引领,促进学校教育的过程转型,主张的是对学校教育的发展模式进行创新,也就是对传统学校教育的封闭式人才培养模式、办学模式、管理模式进行突破,促使学校教育向更加现代化、开放性、多元化的形式发展,解决学校教育与实际社会发展严重脱节的问题。这就需要学校教育及时地调整为合适、科学的发展模式,从传统的自我膨胀式发展转向社会合作式发展模式,特别要合理发挥学校教育自身的作用,同时展现出在技术创新和传承、万众创新、大众创业、开放式育人等方面的发展优势。学校教育在发展的过程中其实是向现代化转变的必然趋势,也是学校教育经历现代性发展的重要过程。促进学校教育的全面发展转变需要形成具有一定特色的学校教育人才培养体制,构建合理的开放式教学体系,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发展机会。除此之外,应充分准备好学校教育转型的制度安排和设计,为我国人力资源强国建设打下良好的制度基础。

2掌控经济新常态,学校教育应做好方向转型

我国在经历了长期的发展后已经成为了全球的第二大经济体,有效地提高了我国的经济规模和经济总量,而我们还应充分意识到我国虽然已经成为了经济大国,但是仍然没有实现作为经济强国应有的标准。尤其是在我国步入经济新常态的发展阶段中后,只有通过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形式,才能够实现我国经济强国的目标,实现整体创新。人才需求与供给之间的关系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不断发生着变化,社会对综合型人才的需求量一直在不断上升,对综合型应用人才的供给和培养提出了相应的要求。根据这点来说,学校教育应做好方向转型,将过去传统追求扩张规模的模式向注重学校教育质量的加强模式转变,以往的程式化发展模式向创新型发展模式转变,以及传统意义上的注重规模效益向注重内涵和品质转变。在进行方向转型的过程中,应时刻关注经济新常态的发展需求和发展趋势,合理分配教育资源,加快学校教育的供给侧改革,强化人才培养的效率和质量,促进人才培养层次和结构的升级转型。日后的学校教育发展方向是加强自身的内涵建设,同时根据经济新常态的发展趋势,合理地进行创新性发展,及时转变发展理念以及发展模式,建立创新管理机制,以及与产业发展相匹配的对接机制,提高学校教育产业升级转型的水平,为社会、企业和行业提供优秀的综合型人才以及先进技术的支撑。endprint

3顺应经济新常态,学校教育应做好形态转型

我国经济产业结构在经济新常态下面临着转型升级的重要任务,同时也促使劳动人力资源的整体需求发生着巨大的变化[2]。所以,学校教育应对这些外部发展的新变化、新要求以及新形势有所回应,及时地做出调整和变化。我们应注重学校教育供给侧改革,由供给端开始进行学校教育的形态转型,将过去的精英化教育模式转向面对所有人的大众化教育,以及过去传统的学历教育转向以人为本的终身教育,进而推动学校教育更好地适应社会的经济新常态。积极建立具有一定中国自身特征的现代教育体系,扩宽学校教育发展的渠道和途径,为社会提供更多的适应经济转型发展需求的综合型人才。与此同时,加强培养职教人才与普教人才的有机连接,做到普职的完美结合,积极引导有意愿和有条件的学校向应用型学校转变,提高学校转型的办学活力和内生动力,让受教育者获得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机遇,逐渐形成一种面向人生、以人为本的学校教育新格局。

三、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学校教育供给侧改革的主要途径1构建多元化的供给机制,提高学校教育的市场准入能力

学校教育供给侧改革的主要目的之一是满足社会和人民对学校教育的多元化需求。学校教育市场准入的不断扩大带动了社会各方力量对学校教育的资金投入,为多元化供给机制的建立奠定良好的资金基础,同时也对学校教育资金不足的弥补、学校教育办学质量的加强、学校教育的市场竞争产生着重要的推进作用。政府在加大学校教育办学资源投入的基础上,还应不断突破学校教育在投资中的行政壁垒,让市场在学校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中充分展现自身作用。除此之外,政府还应在积极建设学校教育多元化投资供给机制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引导和承担作用。首先,借助政策制度和法律来对市场主体的投资积极性进行调动,政府对学校教育应给予相应的政策和优惠进行扶持,积极引领社会资源进行学校教育,并通过制定法律法规等形式来对投资商的权益进行保障,通过对企业投资兴办学校以及对企业的重点扶持,都是多样化的学校教育办学模式。其次,政府应积极管理和监督民办学校教育,引导其的办学方向、办学思路,将其政治待遇与其他的公办院校相一致,提高民办学校教育的办学效率和办学质量,促使学校教育向健康可持续方向发展。

2建立学校教育供给结构,做到精准供给

实现学校教育的精准供给是推进学校教育供给结构升级和转型的重要内容,也是学校教育进行供给侧改革的重要环节[3]。根据经济新常态的背景发展需求,应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学校教育的精准供给:首先,合理配置学校教育资源。打破市场与学校教育之间的行政壁垒,在学校教育中积极引入市场中的人才资源、产业资源、信息资源、技术资源等方面,积极促进学校教育共享和市场资源整合的发展,同时建立一定的质量评价机制,借助市场中的第三方组织采取质量评价机制,实现学校教育对自身的角色定位;其次,加强学校教育的供给业态。主要借助行政调整、市场购买、政策引入等途径,对学校教育的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和调整,突破原有的以政府为权力中心的供给格局,转变传统学校教育资源供给严重缺乏的发展趋势,使学校教育向现代化、多元化、丰富性、多样性的方向不断发展,增加受教育者的学习机会和发展机遇;再次,做好需求的对接。学校教育在经历了长期的扩展规模后,面临着升级和转型的重要阶段,应积极寻求与市场需求相连的关键点,特别是与现阶段创新驱动战略、产业升级转型下的市场人才要求相符合。在学校教育的结构调整和专业设置上,应按照“扬优、兴特、劣汰、改老、保强、增新”的基本原则,推进产业与专业的有效对接。同时在培养人才的模式选择上,应根据岗位的发展需求以及综合型人才的培养规律,不断地推进学校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最终目的,推进岗位与人才培养的有效对接。

3明确经济社会的具体需求,精准培养职业技能人才

首先,培养优秀的综合型人才,应做好具有高素质综合型人才供给。在经济新常态的发展趋势下,不断涌现出新职业、新岗位、新行业,也就向就业人员提出了更高层面的要求,只是一味地注重培养具有技术性的人才已经无法适应产业升级转型的必然需求。学校应根据市场需求以及产业发展需求的变化,及时地更新人才培养的发展方向和最终目标,为社会提供具有优秀职业道德、较高综合素质、扎实岗位技术的综合型人才。尤其是在近些年,我国东部的制造业不断在增加对大批的人才的需求量,这个需求量到现在还依旧呈现出上升的趋势,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点就是推进学校教育的供给侧改革,培养出符合社会和产业需求的优秀人才,促使市场需求与人才培养相符合。相关的数据表明,农民工接受职业培训的人数非常少。应积极加大对农民工的职业教育,提高其技能职业水平,有效地促进供给侧改革的发展。与此同时,积极对产能转移人员进行就业培训。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之下,传统经济快速增长的矛盾和风险不断显示出来,尤其是产能过剩的问题[4]。所以,国家将解决产能过剩的问题作为进行经济供给侧改革的首要任務,并采取了相应的解决措施,推动产业的升级转型,通过创新发展模式淘汰和取缔一些高消耗、高污染的产业,进而衍生出下岗劳动力的问题。在职业培训的过程中,应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推动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转型。

四、结束语

现阶段,我国经济增长模式正从传统粗放型向现代精细型转变,学校教育应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在目前中国经济发展的时代背景,及时更新自身发展模式,将传统的教育规模扩大的需求侧增长模式转变成提高人才质量的教育产品供给侧改革模式。学校应帮助社会进行供给侧改革模式的转变,充分发挥自身的促进和引领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够提升学校教育的效率和质量,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张旭刚.高职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四维透视逻辑、内涵、路径及保障[J].职业技术教育,2016(19):487—492.

[2]郑益乐.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的高等教育人才供给现状及路径选择[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4):100—102.endprint

[3]朱媛.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源流、意义及方向[J].教育与职业,2017(1):96—98.

[4]康珂.经济新常态下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逻辑与路径[J].现代管理科学,2016(9):96—98.

Abstract:The supply side reform of school education is the requirement of the economic new normal, and the inevitable trend of strengthening the human capital of our country, which is helpful to the development and transformation of the economic society and also th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supply side reform of school education. In order to achieve good development against the new economic background, we should do a good job in process transformation, direction transformation, shape transformation, and thus improve the efficiency and quality of school education supply. This paper first analyzes the background of the supply side reform and the supply side reform of the university, and puts forward the inherent demand of the supply side reform of the school education against the new economic background. Finally, it summarizes specific measures for the school education to be reformed on the supply side against the new economic background.

Key words:economic new normal; school education; supply side reform

(責任编辑:朱岚)endprint

猜你喜欢

学校教育经济新常态供给侧改革
浅谈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公民教育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浅论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调整
经济新常态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与发展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人才领域也需“供给侧改革”
韩媒:抓住中国“供给侧改革”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