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生同学关系与心理适应性的关系研究

2017-09-30王静文

科教导刊 2017年24期
关键词:初中生

王静文

摘 要 本研究对260名初中生进行标准化问卷调查,用来探讨同学关系和心理适应性的相关研究。研究结果发现:初中生同学关系在性别和独生与否上存在显著差异;心理适应性在性别和独生与否也存在显著差异;初中生身体适应与同学关系的交谈、交际交友和异性交往三个维度显著正相关,群体活动维度与交谈、待人接物两个维度也显著正相关。

关键词 初中生 同学关系 心理适应性

中图分类号:G635.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7.08.081

The Related Research on Schoolmate Relations and Psychological

Adaptability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WANG Jingwen

(School of Education, Henan University, Kaifeng, Henan 475000)

Abstract 260 junior high middle students were investigated through standardized questionnaire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choolmate relations and psychological adaptabilit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choolmate relations of ju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city and village, whether single or not; psychological adaptability of ju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city and village, whether single or not; body adaptability were significantly positive correlated to talking with classmates, making friends and heterosexual communication; Group activities were significantly positive correlated to talking with classmates and dealing with the people.

Keywords ju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schoolmate relations; psychological adaptability

1 問题提出

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下,班级是中国学校教育的主要构成单元,也对学生的心理发展和学习具有广泛和重要影响。学会处理好同学关系,那么便能更好地适应中学生活。而良好的班级环境,同样也能促进初中生的同学关系。同样,同学之间的关系对学生在初中阶段的心理适应性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在江光荣的研究中,认为班级关系由秩序、竞争和纪律、学习负担、同学关系和师生关系等五个因素组成。而这五个方面中的同学关系是青少年在学校期间同伴关系的重要形式和关键因素,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在最近的心理学研究中显示,现代心理学中所界定的适应和适应性,是指个体调整自我来符合当前环境条件要求以及在此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个体表现行为。对于初中生同学关系和心理适应性的研究有很多,而把这两个因素结合起来的文章却很少。因此,本文在分别研究同学关系和心理适应性之后,进一步研究同学关系对心理适应性的影响。

2 研究方法

2.1 被试和取样

从在校初中学生中随机选取260人作为本研究的被试。经过测验后的检查和分析,去除以下有问题的问卷,如:漏选的,多选的和连续多个重复选项的。发放260份问卷,回收之后的有效问卷为239份,回收有效率为92%。

2.2 施测过程

在一所中学中,随机选取三个年级中的260名学生作为被试,每人发放一份问卷,以班级作为一个单位进行测验。统一对学生进行指导进行测试。在十分钟之内做完问卷,并收回问卷。问卷采取不记名的测验方式,以确保问卷的有效和答案的可信程度。

3 研究结果

3.1 初中生同学关系的状况

表1中独立样本T检验的结果表明,初中生在交谈和交际方面,男女生没有显著差异。而在异性交往和待人接物两个维度上,男生女生存在差异。女生在异性交往的得分低于男生,而在待人接物方面,女生的得分高于男生。

表2中独立样本T检验的结果表明,初中生在交谈、交际交往和异性交往方面,独生与否影响不大。而在待人接物方面,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之间有明显不同。在待人接物这个因素上,独生子女的得分要明显低于非独生子女。

3.2 初中生心理适应性的状况

表3的结果中显示,初中女生和男生在考试焦虑这个因素上有明显的差别,男生高于女生。

表4的结果中显示,初中生的独生和非独生子女在心理适应性的身体适应这个因素上有明显的不同,非独生高于独生。

3.3 初中生同学关系和心理适应性的相关研究

由表5可以看出,初中生心理适应性在身体适应这个维度上,与交谈、交际交友和异性交往三个维度上存在正相关。在待人接物维度上没有相关。在群体活动这个维度上,与交谈和待人接物这两个维度存在正相关,在交际交友和异性交往上没有相关。陌生情境和考试焦虑在交谈、交际交友、待人接物和异性交往四个维度上均没有相关。endprint

4 分析和讨论

4.1 关于初中生的同学关系因素的讨论和分析

在本研究中发现,初中学生男女生在异性交往和待人接物上存在差异。因为初中生女生无论在生理还是心理上相对男生都成熟较早,而且女生的性格大多比男生开朗,所以在异性交往上面,女生要比男生主动。

本研究表明,初中生独生与否在待人接物这个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这与任远等人研究结果是一致的,在过分呵护的成长环境下进入校园的独生子女中学生群体,以自我意愿需求为中心,忽视对身边同学心理的照顾考量,近而遭到冷落排斥所产生自卑等负面心理进一步影响了同学关系的发展。所以,独生子女在待人接物这个维度上明显不如非独生子女。

4.2 初中生心理适应性的分析与讨论

研究表明,初中生在心理适应性的考试焦虑维度上,男生得分要比女生高。

研究结果还显示初中生在心理适应性这方面存在明显不同,女生的心理适应性要好于男生。在初中阶段,女生比男生更早地发育,而在心理方面也比男生要更早地成熟,因此在心理方面也会更早地成熟。女生就会形成较好的性格,学习主动认真,做事细心,处理问题考虑全面,在班级中责任感较高等。

研究表明,初中生在心理适应性的身体适应这个维度上,非独生要高于独生。因为,非独生自己在家庭生活中,已经学会了与他们交往和他人相处的能力,所以在学校生活中,能更好地适应陌生的校园环境,更好地和同学相处。

而独生子女在家庭生活中,大多受到父母的溺爱,也没有学会与他人相处的技巧和能力,所以在心理适应性上要比非独生子女差。

4.3 初中生同學关系与心理适应性的相关情况的分析与讨论

本论文的调查结果显示,初中生的同学关系和心理适应性这两个因素有明显的相关。这个结果和之前的调查研究所得到的结论是相同的。初中生的身体适应在交谈、交际交友和异性交往三个维度存在正相关,群体活动与交谈和待人接物两个维度上也存在正相关。

初中生中,同学关系良好者,在心理适应性的得分要比较高。尤其是在交谈、交际交友和异性交往这个三个维度上得分较高的初中生,在心理适应性的身体适应维(下转第173页)(上接第168页)度也很高。在交谈和待人接物两个维度上得分较高的初中生,心理适应性量表中的群体活动方面得分也比较高。

参考文献

[1] 江光荣,林孟平.班级环境与学生适应性的多层线性模型.心理科学,2005.

[2] 任远,李饶.洛阳市中学生同学关系行为困扰现状[J].中国学校卫生,2006.

[3] 宋凤林,张琼,林柳.新课程背景下中学生心理适应性研究[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4(10).

[4] 陈天年.大学新生心理适应性测量问卷编制研究.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7.

[5] 谭小飞.中山市部分大、中学生同学关系行为困扰状况[J].中国学校卫生,2004(8).

[6] 江光荣.中小学班级环境:结构与测量.心理科学,2004,27(4).

[7] 张国华,戴必兵,雷雳.初中生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发展及其与自尊的关系:同学关系的调节效应[J].心理学报,2013.endprint

猜你喜欢

初中生
基于微课初中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
巧设体验活动,助力大孩初中生成长
“三层七法”:提高初中生三级蛙跳能力的实践研究
巧借数学思想提升初中生解题能力
省考背景下初中生地理识记能力提高的策略探讨
巧用地图培养初中生史料实证意识——以《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为例
省考背景下初中生地理识记能力提高的策略探讨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初中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途径
浅谈如何有效地学习初中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