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方法
2017-09-30杨霞
杨霞
【关键词】 课堂教学;教学效率;提高;方法
【中图分类号】 G424.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17—0042—0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素质教育正在实施和发展。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必须向40分钟要质量,不断鞭策自己务必在这短短的课堂40分钟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得到更多的收获,达到更多的实效。那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呢?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在兴趣的刺激下、激励下,学生才能带着好奇,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自觉地去知识的海洋里探索。所以,作为老师要想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就要利用自己高超的教学水平、丰富的知识,采取新颖独特的教学方法,从根本上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比如,我们可以给学生讲讲一篇课文的作者,讲讲作者写这篇文章的背景。我们也可以在阅读课文前,先抛给学生几个关键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在学习课文中寻找答案。还可以让学生进行课前三分钟演讲,来激发学生的自信,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教学中,我们还可以结合多媒体来营造课堂氛围,促进教与学的和谐气氛,让学生和老师之间的教学活动更融洽,更有效。
二、科学分配课堂教学时间
我们都知道一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老师要摆脱传统的教学观念,走出老师是课堂教学主体的误区,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作用。这就是说老师不要在课堂上滔滔不绝,面面俱到地讲个不停,要合理、科学地分配课堂时间。通过研究发现,一个正常人真正能连续集中精力的时间是二十分钟左右,所以教师就要利用这个科学性,在二十分钟的时间内把课堂上要讲的内容讲完,其余的时间让学生自己提问,使他们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把自己所学的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分析,以便课后复习。当然,老师还可以利用这些时间向学生提问,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及时掌握课堂教学的有效度,从而更加完善教学内容,更新教学观念,提高教学方法,达到我们课堂的教学要求。
三、注重精讲和精练
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根据自身实际、学生实际,去粗取精,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在课堂上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取得尽可能高的教学效率。要在每堂课上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学习基础和资源,创设恰当的情景导入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在学习中给学生提供充分自读、自悟的机会,结合恰当的引导,放手让学生围绕重点问题去探索。在交流过程中,鼓励学生质疑,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教学中,要牢牢抓住语文课堂中的生成性资源,使课堂教学变得实在,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地学到语文知识,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
四、巧用有效的教学方法
学生爱不爱上老师的课,除了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融洽关系外,还取决于老师渊博的知识和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因为这样的教学过程花样百出,新奇独特,让学生在课堂时间内不会觉得枯燥、乏味,同时也能活跃课堂氛围,提高教学效率。所以,我们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灵活运用以下一些教学方法。
1. 运用谈话法教学。教师要想让一堂课有活跃的气氛和高超的效率,就要在课堂教学中与学生进行交流、问答,并巧妙地从每个学生的问题中找到破绽,进行深入讲解,让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更加透彻、全面。这样交流、问答的课堂教学不但能让教师抓住问题的切入点,掌握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更能让教师走出演独角戏的尴尬,教学效率也会好很多。
2. 巧用小组讨论法教学。要想真正激发学生兴趣,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教师就要在教学中采用小组讨论的教学方法,把学生根据学习成绩的高低混搭开,分成几个小组,并让每组选出一名组长。在教师提出问题的时候,组长要组织小组成员组内讨论,在确定了自己的答案和观点后,由组长向教师陈述。最后教师进行客观、全面的指导,对优秀的问题给予鼓励、分析,对不足的地方进行补充、说明。在这样的学习过程当中,能调动學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在不同的观点中,对知识的了解和学习更加全面。
编辑:郭裕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