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段作文教学的实践思考
2017-09-30钟小梅
钟小梅
【关键词】 作文教学;实践;作文选;日记接力赛;个性语言本
【中图分类号】 G62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15—0097—01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情感方面培养小学生作文兴趣,懂得作文是为自我表达和人交流而写;在写作方面培养创新精神,鼓励自由表达,强调个性化,重视学生的主观感受;在过程方法方面重视修改,重视课内外阅读与习作相联系。为此,笔者结合多年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对作文教学的认识。
一、让学生走出课堂,感受生活
传统教学的突出问题是以封闭式单项灌输为主,教材内容与生动的社会现实相比总是相对滞后,教学实效较差。在六年级第一学期,笔者所在学校使用了新教材。这套教材的习作安排与旧的相比,增大了想象作文的比例,作文要求弹性很大,给了师生教与学的空间。但要真正教好作文,教师还要下一番功夫。小学高年级学生已经对事物有了自己的见解,对现成结论不再深信不疑。所以,教师应该把社会作为教学的大课堂,在教学过程中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加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力度,给学生更多体验生活的机会。
二、编辑自己的作文选,培养学生多方面能力
笔者曾经读过一本名为《素质教育在中国》的书,书中提到美国的学校把教育重点放在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上,美国学生拥有的那份自信是中国学生所欠缺的。如,在小学二年级时,美国教师给学生们布置了“研究”项目,规定“研究论文”至少要有三个问题,要写满两页纸。窃以为,我们的教育也应该放开手脚才好,让学生多进行创造性的学习。为此,开学初上第一节课时,笔者就要求每个学生把自己的习作编辑一本作文选,书写要整齐,并可配上插图,作为个性作业期末交上来就可以。可是筆者故意没有告诉学生如何选编,怎样分类。虽然有点担心他们会不会再交上来一本复制的作文本?但还是放手让学生去尝试。时间过得真快,一晃,就到了期末。当笔者提出要展评作文选时,学生们交上了一本本精致的作文“书”,他们有的是按写的对象分类汇总的,如记事篇、记人篇、状物篇等;有的是想象类和非想象类分的;有的学生给作文选加上了目录,有的还标上了页码;有的每篇都有插图,有的一个单元一篇配图,这些画除了有剪贴画之外,大部分都是学生自己画的。看着学生们的作品,听着他们互相评析、互相鼓励,笔者觉得心里真甜。由此可见,担心是多余的,学生是有创新的精神和能力的。
三、开展“日记接力赛”,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培养集体主义荣誉感
当学生写作兴趣被激发起来后,如何让这种兴趣转化为能力呢?笔者采取了让学生写日记的办法,学生对此也较感兴趣。但交上来的个别日记不是流水账,就是三五行了事,这又怎么办?偶然的一个机会,笔者读到了一篇关于“循环日记”的文章,对我很有启发,于是加以改进后试用,效果果然不错。具体做法是:将全班60人分为12组,每组发一个日记本,组长负责排序轮流写。第一个学生写好后,第二天由学习委员交给教师批改,写出评语,打出成绩,然后给本组第二个学生。一周一小节,算出总成绩,全班评比,半学期一奖励。笔者把它称为“日记接力赛”,因为它能培养学生互相合作的精神,增强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当然,没有一种做法永远适用,教师要不断想出新点子,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
四、建立“个性语言本”积累语言,练习表达
笔者在批改学生作文的时候,时常发现有许多极为出色的句子,让人百读不厌。怎样让这些句子发挥光和热,让学生尝到创新的快乐?笔者想出了建立“个性语言本”的方法。具体做法是:每次作文讲评后,让学生把教师划出的富有个性的句子抄在班级“个性语言本”上,并署上名,将本挂在教室某位置,可供其他学生欣赏、学习。没想到它还真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而这也与课程中关于写作重视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相吻合。
五、鼓励学生收集资料,积累写作素材
小学作文的两要素是材料和表达,而积累是获得材料的重要方法。因此,笔者鼓励学生配置专门的材料本,收集有用的资料,如各种节日、纪念日、时事资料等。可以是文字,也可以是图片,甚至可以是影像资料等。隔一段时间交流、讨论一次,效果很不错。
总之,要想提高作文教学质量,教师就要改革,就必须创新,而创新不仅是一种思想,也是一种行动。要将创新意识转化为创新行为,教师就必须改进教学方法,大胆探索,敢于尝试,以开拓出更为广阔的作文教学新天地来。
编辑:张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