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7-09-30成海钰
成海钰
【关键词】 数学教学;存在;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16—0083—01
随着初中数学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质量已经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关注和重视。人们逐渐意识到,只有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才能真正实施素质教育。但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在改革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下面,笔者就此谈些自己的看法和体会。
一、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方面
1. 教师情感投入不足。初中学生还不成熟,思想比较幼稚和活跃,教师如果在教学时表现得不够热情,教学内容干涩枯燥,课堂气氛不够活跃,就不会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2. 教师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教师只注重公式、性质、定理的理解应用,忽视了学生对知识形成过程的探究和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尤其忽视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3. 重教法,轻学法。许多教师在改进教法的同时却忽视了学法的指导,致使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低下。教学中“重灌输,轻探究”。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教师动,学生看。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被压抑,潜能得不到发挥,导致学生思维僵化。
(二)学生方面
1. 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不浓。有的学生认为数学只是单调的“公式”、“计算”和“证明”,没有情趣和兴趣可言,对数学没有学习兴趣。
2. 学生学习能力差。学生学习能力差,在学习中提不出问题,也发现不了问题,更谈不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3. 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不当。有的学生学习数学花费了很多时间,但成效不大,成绩更不理想。究其原因,主要是没有掌握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
二、解决对策
1. 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施教。俗话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因此,教学时,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适时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笔者在课堂教学中结合学生的实际,灵活地选用讲授式、探究式、启发式等多种教学模式。同时注重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除此之外,教学过程中,还全力引导学生成为知识的发现者,把教师的点拨、学生的自学与合作学习结合起来,把教学过程转变为学生自主探究、交流合作、归纳总结的过程。
2. 注重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思维是数学的基础,没有思维就谈不上学好数学。因此,教师应加强思维能力的训练及思维品质的培养。例如,“k是什么数时,方程kx2-(2k+1)x+k=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很多学生只注意由?驻=[-(2k+1)]2-4k·k=4k2+4k+1-4k2=4k+1>0,故而得出k>-14。顯然,把k>-14作为本题答案那就错了,因为当k=0时,原方程不是二次方程,所以在k>-14还得把k=0这个值排除。
3. 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动力。而数学又源于生活,故而以学生熟悉的生活为背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笔者在华东师大版初中数学第一册第一章的教学中采用了让学生观察蜂巢等现实生活中的物体与数学知识之间所存在哪些必然联系的方法,让学生思考与感悟数学与生活的关系,同时又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使他们接受数学史的熏陶,让他们从结绳计数、古代土地的丈量等故事性的数学史中了解代数学和几何学的发展过程,了解世界数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并且给他们提供一些趣味性的题目,让他们充分地参与进来,使他们饱尝探索问题的新奇感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从而提高学习兴趣。
4. 教授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初中学生心理和生理发育都未成熟,学习的盲目性和浮躁情绪都有,教师要特别注重方法的培养。教师不仅教给学生进行预习、掌握公式、深刻理解概念的方法,还要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上下功夫。要特别强调数学概念和课前预习两个环节。实际上数学概念是产生其他数学知识和数学问题的源头,所以数学概念的理解和运用成为数学学习的最为根本的内容之一,在平时的教学中应给予足够的重视。由于所有的数学问题都是围绕概念设置的,学好概念、夯实基础是学好数学的根本保障。课前预习能改变学生总处于被动的局面,使学生听课更加具有针对性。课前预习学生应做到:①初步了解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②初步把握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和模糊点;③鼓励他们试着做一做随堂练习。
编辑:谢颖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