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7-09-30赵艳

科教导刊 2017年24期
关键词:微文化思想政治教育高校

赵艳

摘 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微文化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型载体,促进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我国进入了信息网络化时代后,信息量越来越大,高校学生在网络生活中不自觉受到了微群体意识的影响,针对此情况,高校教育者必须推荐主题性教育和网络文化道德建设。本文立足于微文化的概念和特点,分析微文化背景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探究微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改进策略,以期保证微文化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关键词 微文化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41 文獻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7.08.037

Research on Colleg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Micro Culture"

ZHAO Yan

(Shaanxi Xueqian Normal University, Xian, Shaanxi 710100)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micro culture has become a new carrier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hina has entered the era of information network, increasing the amount of information,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network life unconsciously by the micro influence of group consciousness, in this case, the university educators must recommend theme education and network culture and moral construction. This paper is based on the concept and characteristics of micro culture, analyzes the exist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micro culture, improvement of the micro strategy of Colleg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under the cultural background, ensure the micro cultural background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ork in order to help students establish a correct world outlook, outlook on life and value view.

Keywords micro culture; colleg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problem; countermeasures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微”字开头的产品不断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这就催生出了涵盖文化、传媒、工艺、社交等多方面的“微文化”,微文化以十分巧妙的方式吸引着广大高校学生,其影响力十分大。尽管微文化为人们的生活学习都带来了较大的便利性,但是,教育者应该注意微文化带来的双面性影响。网络时代带来的大量信息文化,对高校学生的思想带来了冲击,其中包含了很多不良思想,阻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微文化在教育界的应用饱受争议,教育者应该深入了解微文化,探究其实际影响,保证微文化的实践意义,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1 微文化的概念和特点

1.1 微文化的概念

从广义上来看,微文化实际上就是随着科学技术,特别是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们所创造的偏向个性化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上看,微文化主要是指进入个人互联网时代后,所形成的一种注重个体和微观的观念模式以及行为模式的一种精神现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偏向于狭义的微文化概念。

1.2 微文化的特点

微文化是一种新出现的社会现象,其与传统文化具有共同点,二者都由人创造,同时也对人产生较大的影响。二者之间也有所区别,主要体现为:(1)微文化信息内容更简洁,如:微博具有字数限制、微电影具有时长限制等。(2)微文化信息获取具有较强的自主性。由于微文化的发展主要是借助于互联网技术,在网络中,每个人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具有平等的发言权,主体性较为鲜明。(3)微文化信息共享更便捷。由于微文化是依靠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而出现,因此个人只要拥有可以上网的移动设备,就可以在任何时间地点接收和发布信息。

2 微文化背景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

微文化打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具有较强的时代性和多样性,充分抓住了大学生的注意力。但是,在信息网络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其副作用也十分明显。虽然大学生可以快速获取信息和传播信息,但是也容易产生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不满,削弱了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在微时代的大背景下,虚假信息和诈骗信息的蔓延会严重影响校园的安全和稳定。endprint

2.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挑战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两个: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忽视了微平台的教育功能。当今社会,大部分人习惯用微信或微博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表达自己的观点,高校教育工作者也会利用微博和微信进行日常交流。但是由于对微观平台的错误认识,再加上高校微观文化建设不够完善成熟,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力难以提升,大部分学生使用微平台,还是主要进行个人观点的表达和生活的展示,或者有部分工学微博上主要是进行信息传播,很少有人借助微平台来进行教育功能的延续。与此同时,微媒介的应用水平较低,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师年龄结构失衡,大部分教师与学生的年龄相差较大,这可能会导致他们的语言能力、综合素质以及学习能力发展不均衡,教育者缺乏对微媒介的系统认知,并不重视对新媒介的学习和应用,这容易导致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脱节,进而容易引起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抵触情绪。

2.2 高校学生群体存在的问题

高校学生对网络生活缺乏自我掌控能力。网络是一个充满无限诱惑的平台,大部分学生缺乏自我控制能力,例如,作息生活毫无规律、做事目的不明确、遇到问题情绪容易失控、缺乏责任感和道德感。高校教育的主要宗旨是强调自我管理以及自我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要帮助学生自主形成自我教育人格。高校学生处于青春懵懂时期,在社会经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还有所欠缺,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容易受情绪和外界因素的影响,容易意气用事。而自我控制是指人们对自我注意力和情绪行为的控制,并在不断控制中得到成长与进步,最终挖掘出自己的最大潜能的一种方式。在信息丰富的互联网时代,学生对于良莠不齐的信息缺乏相应的辨识能力,容易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负面影响。虚假信息泛滥是当前信息网络社会存在的巨大弊端,这些虚假信息的泛滥容易对个人产生负面影响,对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了危害,同时也慢慢对其认知能力和判断能力造成侵蚀。

3 微文化背景下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策略

3.1 合理利用网络微文化资源,提升教育工作时效性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阶段,新的价值体系和文化观念还未完全建立,在当前社会中出现了不同的文化形态,且价值观念也有交融和矛盾,这导致我国形成了多元文化现象。在多元文化背景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教育者应该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引导学生学会分辨文化现象和吸收精华文化因子,有正确的思想道德意识,有健康想向上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微文化中夹杂着大量不良的信息文化,容易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高校应该引导学生合理利用网络微文化资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高校应该开发校园优秀文化资源,构建一条绿色网络通道。当前,很多高校都拥有了自己的微信客户端,教育者可以针对学生讨论的热点问题,以微信客户端为渠道,积极运用党的思想政治政治教育方针,引导网络舆论。

其次,高校应该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性。由于微时代下,学生的个性得到全面彰显,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性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高校应根据学生的现实情况,以解决学生实际问题为关键,突出人文关怀。

最后,高校教育者还应该强化对网络信息的监管力度,探索一套合理的特色校园网络,对学生的思想动态加以关注,从微博、微信等渠道及时疏导和分析高校学生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动态,解开学生的心结,把学生引到正轨中。

3.2 合理利用微文化的传播规律,多角度开展思政教育

首先,文化的传播取决于文化价值特性。文化与商品一样,具有价值特征,文化具有深刻的民族特性和鲜活的生命力。一般而言,文化的底蕴品位越高,反映社会生活越集中,其价值性就越大,传播的概率就越高。高校应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微文化传播平台科学地结合起来,让大学生通过现代网络技术更好地接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同时,信仰文化有着巨大的传播力。信仰是人生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信仰的满足能使人的心态平和,使人的灵魂得到安顿,否则人就会迷惘、焦虑、失去动力。目前中国正处于实现“中国梦”的关键节点,现代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带来了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但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价值的迷茫和精神的缺失,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错误思潮带来思想侵蚀,失德行为高发导致的精神焦虑,美丑、善恶的混淆现象,让人们对精神信仰、伦理道德、社会风尚有了更高的关注和更深的诉求。高校必须时刻绷紧思想政治教育这根弦,科学利用传统教育载体和微文化载体,全方位、多角度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4 小结

综上所述,立足于当前阶段的社会发展环境,高校教学应该积极应对微时代带来的挑战,以便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的顺利开展。在微文化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探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和方法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思政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加强监管力度、合理利用资源、提升主体素质、顺应微文化传播规律等多种方式,提升微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效率,保证学生在高校的学习生活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 呼俊迪.“微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探究[J].新校园(上旬刊),2015.19(12):190.

[2] 王丹艺.提升高校微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途径探索[J].青春岁月,2015.22(4):258-259.

[3] 高晓红.微文化时代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17(1):120-121.

[4] 黄燕."微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考试周刊,2016.12(85):147-148.

[5] 刘志红,杨洋,韩瑞玲等.微文化背景下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功效探究[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6.28(2):51-53.

[6] 謝玉亮,杨玉青.微文化环境下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现路径[J].创新,2016.10(6):107-112.

[7] 卢尚月.“微文化”背景下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5.28(3):125-128.endprint

猜你喜欢

微文化思想政治教育高校
“微文化”传播对高职大学生价值观影响及对策研究
论网络微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提升
微文化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现状与分析
“微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