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学法指导 创建高效课堂

2017-09-30张琛中

甘肃教育 2017年15期
关键词:学法指导课后作业主动参与

张琛中

【关键词】 高效课堂;学法指导;积极预习;主动参与;及时巩固;课后作业

【中图分类号】 G424.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15—0050—01

在新课改的大潮中,高效课堂的创建始终是一个核心话题,十多年过去了,很多风靡一时的课改模式已经开始降温甚至宣告破灭。在高效课堂创建的过程中,我们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也走了不少弯路。今天再谈高效课堂,需要更加冷静和理性,创建高效课堂,传统课堂的精华必须要继承,不足一定要改革;创建高效课堂,不能只关注教师对课堂教学的设计,而应将学生的课前预习、课堂听讲、课后复习、作业完成进行全方位的统盘考虑和整体指导,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师对高效课堂的预设落到实处。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指导学生积极抓好课前预习

预习就好比是赛跑前的热身准备,赛跑中没有事先的热身,赛场上的发挥就会失常,学习亦是如此。只有在上课前充分做好预习工作,课堂学习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事半功倍。预习最基本的方法是在课前通读每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在通读过程中要边看、边念、边想、边动手,在书上适当勾画。通过预习课本,既要初步理解教材的基本内容和思路,还要找出重点知识和不理解的问题,有时间的前提下还可以尝试做做课后的练习题,这样我们就可以奔着重点去学习、带着问题去听课,课堂学习的目的明确了、针对性强了,效率自然就高了。

二、引领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

1. 每节课前引领学生做好上课的物质准备,这里特别强调课堂练习本的准备,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老师要求学生开始课堂练习了,有些学生才匆匆忙忙地找练习本和笔,等找到了练习的时间也到了。

2. 引领学生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带着问题去听课,对于通过预习已经掌握的内容,要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对课前预习中的重点知识则要高度重视,对预习中不理解的问题更要专心听讲、全力以赴。

3. 引领学生追求课堂知识学习的广度、深度和精度,不满足于对知识的表层理解,不把课堂上能解决的问题和掌握的内容拖到课后去完成,及时弄清教材思路和教师讲课的条理,学会科学地思考和分析问题,大胆设疑,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善于多角度验证答案。

4. 引领学生充分利用好课本。课本是课堂学习的知识载体,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绝大多数在课本上都有呈现,这就要求学生要把课本牢牢地抓在手中,上课时要指导学生把课本上已有的知识及时地标记,而对于课本上不明确或没有的知识,则应指导学生利用课本上的空缺位置进行补充批注,这样就可以使学生在复习中做到课本在手,知识全有。

5. 引领学生养成边听讲、边思考、边总结、边记忆的习惯。课堂上,教师应该留给学生一些思考和记忆的时间,力争做到所学内容当堂消化。

三、要求学生及时做好知识巩固

众所周知,每门学科在开设之初每个学生都觉得轻松好学,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一部分学生的感觉就会由好学到难学到学不懂,究其原因,主要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所学内容越来越多,由于不及时识记所学的知识、解决存在的问题,累积下来需要识记和清理的问题越来越多,上述现象自然是愈演愈烈。复习是课前预习和课堂学习的继续,复习强调对教材内容的系统掌握和深刻理解,一节课、一段时间所学的知识,只有通过归纳、整理才能达到系统化,使课堂知识真正消化吸收,成为自己知识链条中的有机组成部分。课后复习要以课本为依托,抓住课堂知识的重点内容和识记要点,当天学习的重点内容当天必须弄懂,决不把当天的学习任务拖到第二天去补做,做到所学内容日日清。课后还要提倡小组成员之间的多动互助和合作交流,这样才能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深入和广泛,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就会进入良性循环,效果自然不差。

四、督促学生认真完成课后作业

作业的目的是为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检查学习的效果、巩固学习的成果。潜心研究、精挑细选、分层布置是教师在作业布置上应遵循的原则,独立思考、认真完成、理解提高是学生对待作业应持有的态度。实际上,很多老师在布置作业时使用的是千篇一律的教辅资料,没有对作业题进行精挑细选,没有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布置,老师在检查作业时也只是例行看看做了没有、对沒对、书写认真不认真,并没有深入思考这些作业针对某个学生适合还是不适合,学生对知识是掌握了还是没掌握,长此以往,作业就失去了它应有的功能。我们只有精选适量的作业,要求学生把平时的每一次作业都当作考试来对待,做到深入思考、准确表达、独立完成,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达到课后作业的真正目的。

编辑:郭裕嘉

猜你喜欢

学法指导课后作业主动参与
让英语后进生也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
浅析新课标下学好数学的方法
例谈中学物理教学中的情境创设
加强学法指导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探究小学数学作业的有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