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语文预习习惯的必要性及措施
2017-09-30杨多元
杨多元
【关键词】 小学语文;预习;习惯;措施
【中图分类号】 G623.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15—0046—01
预习是指教师在讲课前,学生自主开展的一系列自学活动,对语文课教学而言主要是指学生在教师讲授新课之前有目的地解决新课中的一些生字词,初识课文,通读新课内容,做到初步理解,并做好上课的知识准备的过程。笔者在多年的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一直很重视培养小学生的预习习惯,现就培养学生语文预习习惯谈几点体会。
一、培养学生课前预习习惯非常必要
预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自学活动。预习可以提升小学生的自学能力。预习不能是泛泛地看一看、读一读,不能是一般意义上的通读和浏览,应该是一种复杂的智力活动,它需要学生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和能力,去感知新的课文,去开展观察、识记、联想、想象、辨析、比较等一系列智力活动,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应该做到边读边想,逐步地提升自己的思辨能力,提升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预习可以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学生通过预习,初步进行了学习和探索,初学新知识会有“恍然若识”的感觉,加快了小学生对新课、新知识的接受程度,极大地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率。通过预习,小学生对新课什么地方已学懂,什么地方还不会已做到心中有数,在新课讲授过程中,教师只提示学生就自己有疑惑或者不清楚的地方着重聆听讲解,促使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难以理解的知识上,从而使他们听课的针对性更加明确。这样,在学习中对不懂的地方,学生会听得更专心。
預习可以提升课堂探究的实效。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探究学习最大的特点就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有了课前的预习,学生在开展小组讨论等课堂探究活动时才能“有备而来”,实现更加高质量的“互通有无”,更高质量地实现相互借鉴、相互学习、相互启发、相互监督,使小学生课堂上的思考更加深入,进而提出更多有价值的问题,在课堂上形成更多的“生成性”内容,让探究学习更深入、更有效。按照教育学的理论,小学生带着问题上课,求知欲更强,变被动为主动,在预习中独自弄懂的内容,会提升学生自学能力,经过了积极思考,他就难以遗忘。预习中没有弄清的问题,经过了一番思考,听课时恍然大悟,会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印象,经久不忘,可以大大提高他们听课的效率。
二、培养学生课前预习习惯的措施
1. 要注重培养和保护学生预习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引导小学生带着“内心中满满的惊奇”去预习每一篇新课文,而不仅限于小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字词的掌握等这些格式化的预习要求上。要通过鼓励和表扬培养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多点自主选择预习的权利,做自己感兴趣的事。
2. 要提出科学合理的预习作业设计。一是要细化预习内容。细化内容,使预习有文可依。在布置语文预习内容时一定要遵循“循序渐进”,“少而精”的原则,尤其是对低年级小学生更是应该布置口头作业,如要求学生尝试读几遍课文,尝试读几遍字词,尝试造句等等,特别注意低年级小学生预习作业的“度”,要把握好难度、适度和数量。二是要明确预习要求。如果预习要求是以题目的形式呈现的,那必须注意题目的针对性、难易性、集中性和发现性。要求要具体,操作性要强,要在布置作业时适度地给学生以提示、引导,减低小学生的畏难情绪。三是要教给小学生预习的方法。应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指导学生选用合适的预习方法。四是要注意在预习中做到因材施教。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和学习困难生的预习要求最好是有所区别,比如说某些字词认读、造句等预习要求,那些好学生可要求全做,而困难生则量力而行,做最基础的前两项,降低难度,促进他们积极参与到预习中来,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 要重视预习效果的检查与评比。教师应该对预习效果进行有效的检查、评价,若教师只是口头布置预习作业,而不实施适时检查,则会造成形式主义,学生们十有八九都不会自觉完成,使得学生学习效率低下。教师可对学生的课前预习进行认真的考评,交流预习成果,为学生创造一个分享成果、表现自我、展示个性、体验自己和他人成功的喜悦的舞台,让学生的辛勤劳动得以展现。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课的预习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差异,根据教材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预习,有层次性地设计预习作业,着力使学生养成主动预习的学习习惯,从而实现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真正提升。
编辑:张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