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在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价值
2017-09-30林翠
林翠
摘要: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在乳腺癌患者围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5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52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者和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围手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围手术期实施整体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抑郁评分(SAS)、焦虑评分(SDS)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整体护理应用于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可显著提高患者的满意度、生活质量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早日康复。
关鍵词:优质护理;乳腺癌;围手术期
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959(2017)18-0151-02
乳腺癌是女性患者中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占恶性肿瘤的7%~10%,近年来发病率有不断上升趋势,手术切除是最佳的治疗手段,而根治术需要切除患者患侧的乳腺、胸大肌、胸小肌以及腋窝淋巴结组织,切除范围大,患者多会产生焦虑情绪,术后可能会出现患侧上肢功能障碍及其他并发症,给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均带来很大影响,为了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1]。我院以52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整体护理对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的应用价值,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5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52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符合乳腺癌诊断标准,患者女性,年龄38~68岁,平均年龄(53±5.1)岁。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6例。观察组患者年龄38~66岁,平均年龄(52±5)岁,肿瘤Ⅰ期10例,Ⅱ期16例;对照组患者年龄39~68岁,平均年龄(52±5.1)岁,肿瘤Ⅰ期12例,Ⅱ期14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疾病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围手术期常规护理,用药指导、遵医嘱指导、注意事项等;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在围手术期实施全面护理,具体如下。
1.2.1入院宣教和心理疏导 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应以热情友好的态度、得体的行为及简单易懂的语言接待患者,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讲解乳腺癌的知识、注意事项及手术治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乳腺癌根治术会影响女性的主要生理特点、外形,必然会给患者带来重大的心理影响,责任护士有针对性地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帮助患者及家属正确认识疾病所致的形体外观改变,提高对形体改变的适应能力,帮助患者走出心理影响,以积极的心态配合医生治疗。
1.2.2术前护理 护理人员仔细评估患者身体状况,积极治疗患者基础病症。训练患者床上大小便,训练呼吸功能,指导其进行有效咳嗽排痰。术前常规禁食禁饮,清洁术区皮肤。
1.2.3术后护理 术后行24 h心电监护,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和切口敷料渗血及患侧上肢血运情况,确保各种管道通畅无阻,选择舒适的低坡卧位或半卧位。在患侧垫一个软垫,同时保持肘部低于手部的状态,帮助患者保持患肢舒适体位,确保淋巴血液回流不受影响[2-3]。
1.2.3.1疼痛舒适的护理 手术开始之前对患者进行健康知识宣教,使患者明确术后可能出现的伴随症状以及应该保持的应对心理。术前30 min给予肌肉注射止痛药,术后可给予静脉止痛如镇痛泵。
1.2.3.2康复护理 术后护理人员要指导患者进行患侧上肢抗毒训练,在术后24 h内指导患者五指张开,依次到小指屈曲,再从小指依次顺序到拇指张开,术后1~2 h指导患者缓慢进行适当手指、手腕部屈曲运动,但不可外展上臂。术后3~5 h由手腕运动逐渐增至肘关节活动,患者下床活动时,采用吊带对患者进行扶托,以免发生腋窝皮瓣滑动对预后不良,7 d后指导患者进行肩部活动,10~12 d之后指导患者进行完成洗脸、刷牙等日常活动。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抑郁自评量表(SAS)、焦虑自评量表(SDS)评分评价心理状况[4]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并采用t检验,计数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字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2.1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两组SAS、SDS评分比较
观察组和对照组SAS、SDS护理后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3 讨论
乳腺癌患者不仅受疾病的折磨,还要接受形体改变的现实,同时社会活动角色的改变也会给患者造成极大的心理障碍,进而影响其生存质量[3],另外,这些心理的影响也会影响治疗的顺利进行,优质护理将患者作为重点,全面落实责任制,满足患者生理、心理方面的要求,提高整体护理水平,总之,乳腺癌手术患者在围手术期护理之中实施优质护理,对提高手术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5]。
本组资料中,观察组对护理工作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的比例均低于对照组(P<0.05),由此提示优质护理应用于乳腺癌围手术期护理可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生,减轻不适症状,改善抑郁、焦虑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均有较好效果,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余伟冰,马雪玲.综合护理干预在乳腺癌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探究[J].吉林医学,2015,11(17):3955.
[2]陈玉珍,邹丽霞,胡淑君.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乳腺癌护理中对患者康复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37(6):837-838.
[3]刘德新.综合护理在乳腺癌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6(5):213.
[4]毛晓丽.综合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术后心理的影响[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3,21(12):161-162.
[5]张新春,艾秀清,朱相露,等.放疗时段追踪管理在乳腺癌患者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J].中国基层医药,2014(23):3664-3665.编辑/钱洪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