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17-09-30杨小敏马新伟
杨小敏+马新伟
【关键词】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心理健康;学校;社会环境
【中图分类号】 G6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15—0031—01
近年来,中国社会正处在转型期的深刻变革中,农村家庭正经历着深刻的变化,很多农村青壮年长年去外地打工,留下小孩和老人待在村中,产生了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随之出现了许多问题,亟需解决的是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学术界对诸多留守儿童问题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但对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的研究还显得相对薄弱。
一、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后果
1.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面临的问题
(1)内部的问题。首先,笔者走访发现,由于父母常年在外,父母对儿童缺少关爱,使儿童与父母“渐行渐远”,产生了隐形的情感“隔膜”。这严重地影响了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与发展。其次,承担家庭教育任务的祖辈普遍文化知识贫乏、教育观念与方法落后。留守家庭通常仅有祖孙两代人在家,祖辈肩扛家庭教育的重担。但祖辈多已年老体衰,在对孙辈的家庭教育上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再者,由于知识结构陈旧,教育观念和方法不能及时改进,祖辈们仅能满足儿童在物质生活方面的需求,对其学业、道德与精神等层面的指导与教育,无从谈起。再次,据访谈调查表明,绝大多数父母与儿童一个月能联系一次,一年回家3次以上,有少部分父母一年回家才一次。有的家长为了弥补对儿童感情上的缺失,主要采取给他们零花钱、买玩具和服装等来补偿。这致使孩子养成任性挥霍、不懂节俭等不良习惯。最后,因外出打工引发的家庭不稳定对儿童教育有恶劣影响。夫妻双方长期分居,缺乏必要的沟通,彼此间感情渐渐疏远,家庭的稳定面临严峻的考验。笔者时常会听到农村夫妻双方闹离婚的事情发生,不禁让人反思,家庭“土崩瓦解”孩子的家庭教育何以保证。
(2)外部问题。访谈发现,留守儿童对家长和祖辈采取“两头骗”的方式,使学校对孩子的管理处于十分尴尬的境遇。此外,个别社会不良因素和不法行为对儿童的教育有着相当消极的作用。
2.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带来的严重后果
(1)这些孩子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极易发生扭曲现象。有些父母所采用的物质性的补偿方式,容易使孩子養成好逸恶劳、奢侈浪费、贪图享乐的陋习。访谈调查中,祖辈们大多直言不讳地说,孩子懒得很,让他做件什么事情还要钱,太不像话了。
(2)心理健康水平,容易出现性格问题和人格缺陷。由于缺乏父母的关爱与陪伴,留守儿童往往内心孤独,缺乏自信和安全感。心理问题一旦形成,那么就难以在短时间内矫正过来,心理问题越积越多,使儿童的性格、人格都出现问题。
由此可见,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所引发的严重后果过不仅仅在对于对家庭造成当前的创伤,更重要的是其产生的消极影响难以消除。
二、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对策思考
1. 家长要高度重视对孩子的家庭教育
父母作为家庭教育中最为重要的因素,在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上起着决定性作用。父母要站在长远的角度去考虑家庭的发展,不要被眼前的利益“一叶障目”,要意识到这些眼前的经济利益的代价可能就是孩子美好的前途。所以,在外出打工时要考虑父母其中一方留家照顾孩子,以保证家庭教育的正常进行。若父母双方都外出时,有条件的父母要尽量把孩子带在身边,使孩子时刻能体验到父母的爱与关怀,这是当前最健康的家庭教育模式。
2. 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
(1)推进农村寄宿制办学。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不足,客观上要求学校教育能够在孩子的生活和学习中发挥代理监护人的替代性作用。为此,政府需要加大对寄宿制学校的配套设施建设投资和专门生活教师的配备。
(2)采取各种措施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建立留守儿童“成长档案袋”;制定联系卡制度;重视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学校与教师要从生活和学习上多方面关爱留守儿童,并且要加强与留守儿童家庭的联系。
3. 创造留守儿童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
第一,政府有关部门要对农村家长正确引导和宣传家庭教育思想观念。引导家长更新教育观念,学会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
第二,政府鼓励社会力量举办针对留守儿童的托管寄养机构。政府应鼓励社会力量开办诸如局部地区出现的“代理家长”、“托管抚养中心”等民间托管机构,并制定相应的法规和政策,以明确其职责,规范其行为。
编辑:蔡扬宗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