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如何做好留守儿童教育工作
2017-09-30郝秀军
郝秀军
【关键词】 留守儿童;道德;机制;兴趣;安全
【中图分类号】 G6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15—0030—01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地向城市转移, 成千上万的中国儿童被留在农村跟老人一起生活,成为“留守儿童”。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农村地区“留守儿童”数量超过 6000万,留守儿童受教育问题越来越突出,引起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留守儿童的教育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与配合,形成齐抓共管的教育合力。
一、留守儿童教育中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一是身心發展亚健康。由于留守儿童父母常年在外打工,没有父母的生活照顾,缺少情感和心理关怀,家庭教育缺位,部分留守儿童营养严重不足,身体健康受到很大损害,一些儿童出现了内心封闭、情感冷漠、交往能力较差、顽皮任性、逆反心理强等个性特征,不同程度地存在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碍。
二是学业成绩较差。大多数留守儿童在学习上缺乏有效监管,主动性和自觉性不强,缺少学习动力,出现厌学情绪。部分留守儿童看到没上过什么学的父母照样能在城市打工挣钱,觉得读书不读书也没啥区别,不自觉地陷入“读书无用论”。
三是道德行为失范。由于父母长期在外,家庭教育缺失,道德约束缺乏,一些留守儿童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道德品行,纪律散漫,不遵守规章制度,出现行为偏差,有的甚至出现违法违纪行为。
四是安全隐患凸显。由于农村留守儿童监护人大多是爷爷奶奶,只关心孩子吃饱穿暖,不注意孩子的心理生理方面的问题,学校和家庭在安全衔接上存在漏洞,监护人又普遍缺乏安全保护意识,导致留守儿童伤人或被伤害等安全事故发生。
二、学校关爱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任务
一是要健全留守儿童关爱教育机制,提升留守儿童教育水平。学校要把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与常规教育教学工作同部署、同落实,校长要亲自主抓留守儿童教育工作,要成立关爱留守儿童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具体详细的工作计划和工作方案,要建立留守儿童学生专项档案。组织开展教师与留守儿童“一对一”结对帮扶活动,真正使学校成为留守儿童学文化、学做人的临时家园。开通网络亲情电话,让留守儿童随时与在外地打工的父母保持亲情联系。同时,充分利用春节、农忙、假期等孩子父母返乡的机会,召开留守儿童家长会,与家长充分交流,加强学生、家长、教师三者之间的联系,形成教育合力。
二是要加强留守儿童身心健康教育,规范留守儿童行为。要建立完善留守儿童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班主任老师要记载好留守学生父母打工地址、联系电话、家庭情况、学生监护人姓名、联系方式、心理健康情况、在校表现等,高度关注留守儿童的个性心理和个性需求,加强动态监管,与监护人共同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同时,要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对全体学生开展心理辅导,特别要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辅导,学校一方面要及时了解和掌握留守儿童的心理动态和情感需求,想方设法弥补留守儿童的感情缺失。另一方面要注意保护好留守儿童学生的隐私,要站在留守儿童的角度上去看问题,关心了解他们的吃、穿、住、行、睡等生活,引导留守儿童自觉遵守行为规范,努力提升生活自理能力。
三是关心留守儿童学习,提升学习兴趣。对于学业成绩较差的留守儿童,班主任和课任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制定帮扶计划,每位教师帮助几名贫困留守儿童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教会他们学习方法,鼓励他们认真完成作业。同时,建立留守儿童“爱心小组”, 把学习成绩较好、沟通能力较强的班干部和优秀学生与留守儿童结成对子,让他们互相鼓励、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一起合作,让留守儿童感受到自己也是班级的主人,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四是加强安全教育,提升安全避险能力。学校要开足安全教育课程,确保安全知识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班主任和课任教师要对留守儿童高看一眼,厚爱一分,选取一些发生在孩子们周围的真实案例,用留守儿童容易接受理解的日常生活用语,针对青少年中容易发生的溺水、打架、盗窃,不文明上网等常见的案例,生动详细地讲述安全事故和个别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成因及后果,引导他们学法、懂法、用法、守法,学会运用法律维护合法权益。要组织开展安全知识讲座,定期邀请消防、交警、卫生等部门专业人员,根据不同年龄段留守儿童的身心特点,组织开展校园安全、校外活动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紧急避险、食品卫生和传染病预防安全等方面的专题讲座,要充分利用图片、幻灯、视频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对留守儿童开展安全教育,增强安全避险意识。同时,要组织开展防电、防火、防水、防震、防交通安全等方面的安全应急演练,努力提升留守儿童的安全避险能力。
编辑:蔡扬宗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