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温七月,这些事情要注意!

2017-09-30许燕

健康博览 2017年7期
关键词:防蚊裤腿疾控中心

许燕

炎热的七月来了,这是一个让人烦躁也是一个让人愉快的月份。天气炎热让人烦躁,防暑防蚊不可少;孩子放暑假了心情愉快,但是七月份的強降雨可不是闹着玩的,不要忽视孩子的暑期安全;要保持清洁的环境,预防孩子得手足口病。如果暑期全家外出游玩,可别忘了加强个人防护,预防蜱虫叮咬。

健康提醒之一:高温来袭,做好防暑防蚊工作

7月份是一年中气温最高的月份,且南方地区多伴有潮湿、闷热感,因此遇到高温天气时,应尽量避免在室外进行剧烈活动,外出时请戴好遮阳帽、太阳镜和太阳伞等。平时保证充足睡眠,多喝水,多吃水果和蔬菜。如遇高温,建议不要在上午1 O点后~下午2点前进行户外作业,因为此时太阳直射容易导致中暑;还要注意户外作业时间不要太长,要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的水分和休息。

健康提醒之二:若遭遇强降水,注意自身安全

浙江省疾控中心提醒您:为了自身安全,在发生极端天气时,尽量减少外出,尤其是不要让未成年孩子在户外玩耍。在遇到较大范围的路面积水,不要贸然驾车或涉水通过,应先观察再决定是否需绕行。一旦在水中受困,机动车驾驶员要立即报警求救,必要时果断弃车逃生。

在积水过多路面,下水井盖容易被积水顶开形成大的漩涡。步行时要注意观察,谨慎慢行,防止跌入下水井中。打雷时,不要在户外接听或拨打移动电话,避雨不要在电线杆、树木下,以免发生雷击事故。户外施工人员也不要携带细长金属工具在雷雨天行走。在水边郊游玩耍时,应远离岸边,防止土质松软垮塌发生意外。

健康提醒之三:野外加强防护,预防蜱虫叮咬

随着气温升高和湿度增加,蜱虫密度也随之增高。浙江省近几年的监测情况显示,7月是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发病高峰。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是一种急性感染新布尼亚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可由蜱虫叮咬传播,起病急,病死率可达到10%以上。

为预防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等虫媒传染病,浙江省疾控中心建议:尽量不要到有蜱虫存在的地方游玩;野外游玩和田间地头劳作人员应当尽量避免在蜱类主要栖息地如草地、树林等环境中长时间坐卧;游玩或劳作时应注意做好个人防护,穿长袖衣服;扎紧裤腿或把裤腿塞进袜子或鞋子里;穿浅色衣服可便于查找有无蜱附着;针织衣物表面应当尽量光滑:不要穿凉鞋。裸露的皮肤涂抹驱避剂,如避蚊胺(DEET,只推荐2岁以上年龄的人员使用),可维持数小时有效;衣服和帐篷等露营装备用杀虫剂浸泡或喷洒,如氯菊酯、含避蚊胺的驱避剂等。

被蜱虫叮咬后,不要生拉硬拽、强行拔除,否则其头部很容易留在体内引起发炎和瘙痒,且更容易感染病毒,也不能用手指将其捏碎。应用镊子反向将蜱虫拔出或到医院进行处置,若出现伤口发炎、瘙痒,或有发烧、头疼等不适症状,应尽快到正规医院检查治疗并告知医生相关情况。

编辑/赖瑞丹endprint

猜你喜欢

防蚊裤腿疾控中心
疾控中心采血人群的心理反应与护理干预
疾控中心健康教育在慢性病防控工作中的应用分析
绳索
动物防蚊有妙招
人类防蚊有妙招
动物防蚊有妙招
2019新型冠状病毒效果图
声东击西的猫
夏日防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