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英语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2017-09-30宋玉霞

校园英语·上旬 2017年10期
关键词:思辨能力大学英语教学提问

宋玉霞

【摘要】如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思维即批判性思维是焦点。思维的全景始于提问,不愤不启,不诽不发。如何提问,是思辨能力培养的第一步。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如何贯穿思辨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思辨能力的提升,不仅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厌学,被动学习状态,更是从本质上提高学生英语运用能力的重点。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 思辨能力 提问

一、导言

生活的质量取决于思考的质量。我们思考的质量要反过来取决于我们提出的问题的质量,因为问题是引擎,是思考的推动力。提不出问题,我们就没有什么要思考的。没有基本的问题,我们就无法聚焦在我们的最有意义的和最实质性的层面。

当我们提出基本的问题时,我们就在应对那些眼下最必须的,相关的和必不可少的麻烦。我们意识到麻烦的中心。我们的思考是有基础的有限制的,我们乐于学习。我们够聪明去找到出路。

为了获得成功,我们需要提出基本的问题,比如在学习中听、说、读、写各方面的具体问题。然而很少人是提出基本问题的大师。大多数人从来没有考虑过为什么一些问题是关键的而另外一些问题是次要的。大多数人提出的问题都是基于他们自己的心理联系。他们的问题既危险又如果一个人是优秀的思考者的话,他不可能是个糟糕的提问者。

问题界定了任务,描述了问题,说明了情况。问题推动了思维的发展。在另一个方面,答案经常标志着思想上的完全停止。只有当问题激发了进一步提出新的更多的问题,思维才会不停地推进。不提出问题就等于没有达到任何理解。肤浅的问题相当于肤浅的理解。如果你的思想不是在积极地制造问题,你就不是在致力于实质性的学习。

严格训练的思想不是收到答案的驱使,而是受到基本问题的推动。要不是物理或生物学领域奠定学科领域基础的大家们提出基本的问题的话,这些领域不可能得到发展。每个智力领域的发展都源自一大串基本的问题,正是这些问题推动人类大脑去追求问题的答案:生命體系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在他们中存在什么结构?这些结构形式什么功能?

每个学科领域之所以保持活力的程度和提出新问题和认真对待新问题的动力。当某个领域不再追求基本问题的深刻回答的话,他就消亡了。为了通过提出和不断提出新问题,一个人必须运用逻辑关系清楚而简要地提出必要的问题。

问题在一个鲜活的而学习的大脑中从来不会止步,而是问题去改变现状。问题激发了深入的问题、刺激了新的方式去思考,新的路径去跟随,当我们分析和评价我们的思考时,我们就是在提升思考力。

就像你所期待的那样,人类发展已经进入一个加速变化、普遍联系和日益复杂的时代,随着交通技术和信息的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不同国家和文化空前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一切都对人类的思辨能力和应变能力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

大学英语培养国际人才要满足三个参数:英语能力、爱国情怀和国际视野。

什么是思辨能力?思辨能力或批判性思维是由两个维度构成,在情感态度层面包括勤学好问、相信理性、尊重事实、谨慎判断、公正评价、敏于探究、持之以恒地追求真理等一系列思维品质或心理倾向;在认知层面包括对证据、概念、方法、标准、背景等要素进行阐述、分析、评价、推理与解释的一系列技能。

思辨能力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两千年前的中国古代典籍《礼记。中庸》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一过。”可以说,文明的诞生正是人类自觉运用思辨能力,不断适应并改造自然环境的结果。如果说游牧时代、农业时代以及现代早期,人类的思辨能力虽然并不完善,也远未普及,但通过科学技术以及人文知识的不断积累创新,推动人类文明阔步前进,已经显示出不可抑制的巨大能量。

思想者指南丛书作者理查德。保罗(Richard Paul)和琳达。艾尔德(Linda Elder)所创办的思想研究中心的使命所指出的,“我们身处其中的这个世界要求我们不断重新学习,习惯性重新思考我们的决定,周期性重新评价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简言之,我们面临一个全新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大脑掌控自己并且经常自我分析的能力将日益决定我们工作的质量、生活的质量乃至我们的生存本身。”

哈佛大学以培养学生“乐于发现和思辨”为根本追求;剑桥大学也把“鼓励怀疑精神”奉为宗旨。美国学者彼得。法乔恩(Peter Facione)一言以蔽之:“教育,不折不扣,就是学会思考。”

人类的大脑并不具备天然遗传的思辨能力。事实上,在自然状态下,人们往往倾向于以自我为中心或随波逐流,容易被偏见左右,固守陈见,急于判断,为利益或情感所左右。因此,思辩能力需要通过后天的学习和训练得以提高,思辨能力培养因此成为教育的不懈使命。

二、思辨能力的培养

和任何其他技能的学习一样,学会思考也是有规律可循的。

首先,学习者应该了解思辨的基本特点和理论框架。根据理查德。保罗和琳达。艾尔德的研究,所有的推理都有一个目的,都试图澄清或解决问题,都基于假设,都从某一视角展数据赋予意义,都会产生影响或后果。分析一个推理或论述的质量或有效性,意味着按照思辨的标准进行检验,这个标准由10个维度构成:清晰性、准确性、精确性、相关性、深刻性、宽广性、逻辑性、完整性、重要性和公正性。一个拥有思辨能力的人具备八大品质,包括:诚实、谦虚、相信理性、坚忍不拔、公正、勇气、同理心、独立思考。

其次,学习者应该掌握具体的思维方法。如:如何阐释和理解文本信息与观点?如何解析文本解构?如何评价论述的有效性?如何本已有理论和方法运用于新的场景?如何收集和鉴别信息和证据?如何论证说理?如何识别逻辑谬误?如何识别逻辑谬误?如何提问?如何对自己的思维进行反思和矫正?

最后,思维能力的提高必须经过系统的训练。思辨能力的发展是一个从低级思维向高级思维发展的过程,必须运用思辨的标准一以贯之的训练思辨的各要素,在各门课程的学习中练习思辨,在实际工作中使用思辨,在日常生活中体验思辨,最终使良好的思维习惯称为第二本能。endprint

三、思维训练方面

1.如何训练实质性的写作?首先找到值得谈论的话题,其次论据要值得展开的,第三表述要清晰而简洁。写作者要明确自己文章的开头,发展和结论。

实质性的写作的基础是基于有基础的批判性思维原则和概念,例如思维的要素和标准。思维的要素能够使我们把想法分成:目的、问题、信息,推论,概念,假设,涵义和观点等。这些批判性思维的过程被分成两种练习。

首先是要求使用批判性思维的显著策略——明确提出观点,明确阐释观点,明确举例证明,明确说明事实等。在实质性批判性写作中的首要第一步是找到值得写的话题,第二步是发现有意义的例证去展开主题;第三步是要清晰而简要的表述。糊涂而混淆的思维绝对不是知识或者理解的基础。

Paraphrase,是用你自己的語言来组织句子或文章的大意。只有一个人能说出伟大的思想家的想法,他才能想出伟大的思想家说过什么。分析和评价是Paraphrase的逻辑性发展的下一步。

Paraphrase,意思是表达单词、短语、篇章或者作品,通常目标是更完整更清晰的加以说明。

2.外语类校园文化活动对大学生外语思辨能力的促进。传统的外语学习方法和方式上偏向于依赖传统的教学方式,学习中心放在模仿、记忆和重述等活动上,学生学习兴趣不浓,茫然不知方向。显然,枯燥反复的练习和缺乏显著的成绩进步消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力,对其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有负面.为了提升学生的英语运用基本技能,创办了演讲大赛、英语辩论赛等活动,参赛者们普遍在分析、推理与评论等技能方面明显较高。面对学习任务,孩子们竭尽所能,立意、组织篇章、逻辑推理、语言规范等全面得以提升。

四、结论

《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指出,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传统的英语教学无法满足学生思维能力提升的学习,慎独、博学、审思、审问是所有人要遵循的本质,所以要通过各种技能培训和教学活动和课外活动的开展思辨能力训练。

参考文献:

[1]林崇德.思维心理学研究的几点回顾[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35-42.

[2]王汉澜.教育测量学[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87.

[3]文秋芳,王建卿,赵彩然,刘艳萍,王海妹.构建我国外语类大学生思辨能力量具的理论框架[J].外语界,2009(1):37-43.endprint

猜你喜欢

思辨能力大学英语教学提问
如何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学习中的思辨能力
“英语教学法”课程改革与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
初中化学课堂个性化有效提问策略
翻转课堂在民办高校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多模态隐喻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认知构建
关于大学英语教学应用互动式教学方法的研究与思考
转型时期的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特征和对策研究
谈谈提问在高一年级数学课堂上的运用
提高提问的有效性, 构筑高效的语文课堂
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师提问有效性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