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穷”文案背后的精神贫穷(观察家)
2017-09-30吴波
吴波
28日,一组主题为“年纪越大,越没有人会原谅你的穷”的推广文案刷爆朋友圈。其商业动机不言自明,想让大家关注理财,但却引发社会舆论的强烈批评。
在当下社会现实生活中,试图通过迎合和敲击大众心理达到商业目的这一尝试,显然不是唯一案例,而且这种“扎心”的努力也曾收获过极大的成功。混杂了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和西方文化中的腐朽的商业话语与符号几乎处处时时可见,折射出社会存在剧烈而深刻的变动之下社会意识的多元且复杂。
对于一个社会来说,物质财富的追求不仅无可厚非而且是一种社会进步的动力。其中一些财富观念的传播因为部分契合了时代特征和要求,确也激励起不少人时不我待的奋发有为。也正因如此,诸多“扎心”的商业话语迷惑住了不少人,觉得它彻底而有理。但是,必须指出,它们大多与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是相背离的。我们欣喜地看到,许多网友一针见血点破了这组文案的实质:“所谓的刷屏文案真的好吗?明明就是三观不正!”这说明,虽经市场和资本的反复冲击,我们这个社会的价值体系并没有像一些人所言业已解体。
中华民族有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一个拜金主义大行其道和投机广泛盛行的社会,必然是一个真假、善恶和美丑不分的社会,也必然是一个价值观念倒置和道德尺度失衡的社会。从这个意义上,这一文案也给了我们从理论层面反思社会主义财富观和当今社会现实关系 现状的机会。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和特征,但社会主义的富是社会全体成员共同的富,共享发展的要旨就在这里。在关于穷的情感和道德评判中,“没有人会原谅你的穷”决不属于社会主义话语。社会主义不只是机会平等,更注重事实平等,是“一个都不能少”。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虽然还不可能完全消除社会贫富差距,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历史任务就是不断消减贫穷,不断缩小财富分配上的差距,并把这一实践状况作为判断社会主义是否巩固和完善的重要评价指标。
社会主义的财富观不仅涉及物质财富,也关涉精神财富。与物质富有相比,精神富有更充分地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初衷。如果失去了正确的财富观,物质富裕与精神富裕之间正相关关系必然会被破坏,财富就会异化成为一种堵塞幸福源泉的力量,物质富裕者也必然沦为精神的贫穷者。
应该清醒地看到,当下一些似是而非的财富话语,已经并正在产生社会误导,这是以实现人自由而全面发展为根本目标的社会主义建设力量必须高度警惕的。因此,首先有必要在社会意识层面澄清各种貌似正确又激励人心的财富话语,进一步强化社会主义财富观的传播和引导。这一方面需要积极主动地辨析和澄清各种各样“扎心”的商业话语的实质与危害,另一方面不断创新和完善传播形式以增强传播的有效性,使得劳动、公平和共享的社会主义价值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当然,完成这一工作,仅仅依靠话语技术层面的解决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深入意识背后的存在,进行批判性的反思和规范性的矫正,这就要求我们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越来越有效地抑制市场和资本的消极影响,促进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深度结合。否则,这种“扎心”的商业口号在消停一阵之后必然还会重现。▲
(作者是中国社科院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