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 性· 个 性· 共 性
——论儿童绘画及其教育
2017-09-30陈文娟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第一中学
■文/陈文娟 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第一中学
随着人们对当今社会发展趋势的认识及素质教育的普遍推广,尤其是对美术教育价值的认识的加深,人们越来越感觉到儿童早期美术教育的重要性。
据研究表明:人脑的左半部是抽象思维,右半部处理总体形象信息。而目前部分家长和教师重视的文字、数字,这些教育内容,则使幼儿左脑负担过重,右脑锻炼不足。这种现象有损于幼儿正常的和谐发展。而儿童绘画正是用有趣、新奇的刺激,启发和诱导幼儿去感知事物的外形、结构,且通过想象和形象思维,有利于右脑的发育。它作为早期智力开发的形式之一,体现了儿童绘画教育的价值。本文试图从儿童绘画中体现的天性、个性、共性来论述这个问题。
一、儿童绘画中天性的认识
所谓天性,即天生的本性。《荀子·儒效》:是非天性也,积靡使然也。《史记·秦始皇本纪》:始皇为人,天性刚厉自用。“人之初,性本善”,儿童的思维属于原始思想,儿童心灵诚实善良,在他们心目中世上的一切都是完美无缺的,儿童不受功利的影响,感情最纯洁,表达最彻底,不做任何的修饰。儿童年代就像一张白纸,是一个人最原始、本能的时期。儿童绘画正是这种封闭的天然心态的写照,虽然稚拙、夸张,在我们成人眼里不能理解,但是纯真是儿童内心毫无保留的宣泄。
正如认知理论、心理分析理论、感知理论、情感绘画理论所分析认为的那样:“源自人类本身的驱动,认为儿童的绘画行为是天生就具备的,是一种天性和本能;或是认为出于表达情感的需要,儿童借助绘画这一‘语言’表达内心的所想、所感;抑或认为是受环境影响的从众心理,日渐习得。”虽然各种理论有所不同,但我们可以看到:就像儿童生来就能牙牙学语、摇摇晃晃走路一般,儿童在尚不认字、还不识数的时候,就会本能地运用随手得来的工具随意涂画,而且他们用其独特的观察方法,凭自己的感受表达内心的世界,并且儿童对美的事物的感受还具有一定的直觉性,在他们眼里,大人就像巨人,太阳的颜色是绿色的等等,虽然还很幼稚、肤浅,但已有了初步的审美意识。他们色彩鲜艳、形象夸张、线条任意摆放的画面使人感到亲切且天真纯朴,毫无半点修饰之感。这是儿童世界的一片净土。儿童绘画生动体现了人类最初的完整的原始性,最能表现人的本质,它也是儿童所特有的。
儿童绘画心理的发展有着他自身的特殊性,从儿童绘画发展的角度出发,专家们把从幼儿期到少年期分为五个阶段:
(2~4岁)涂鸦期:尽兴涂弄,没有具体的形象。
(4~7岁)象征期:开始命名,创造自身的符号。
(7~12岁)高峰期:东张西望,绘画兴趣浓厚。
(12~13岁)转折期:眼高手低,追求“形似”。
(13岁以后)青少年期:接受成人绘画的方法和技巧。
实践证明,儿童在2~12岁期间把绘画当作是一种游戏,绘画上有着充满童趣的天性和强烈的表现冲动,随意性很强,他们的思想不受任何限制,率真的情感、无拘无束的想象,在游戏中绘画,在绘画游戏中学习。
此间,儿童绘画不受客观约束,无论线条还是色彩,都是主观意识的大胆表现,具有鲜明的特点:
1.在色彩方面,儿童对色彩理论并不理解,对色彩的运用毫无顾忌,大多用原色作画,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而随意涂抹。有很多违背自然的色彩,如太阳画成蓝色,小狗画成红色。色彩鲜艳的暖色如红色、黄色、橙色和大绿、鲜蓝等是儿童常用的色彩,因为他们对物象色彩的认识只停留在固有色的表现层面上。
2.儿童无法真实地再现客观现实,在其画中,物体夸张变形,但并不是成人式地刻意拉长或缩短,这是他们的天性的体现,是原始的感官、本能的体现。因而,这种物体的变形仍使其画面妙趣横生。
二、儿童绘画中个性的引导
虽然儿童绘画有其天性,但我们不能满足于儿童只停留在审美本能和想象力的原创阶段,而是要通过对儿童的个性教育使儿童的感知逐步上升为理论认识,使思维能力向前发展。
《狮子》中,凌乱的线条、不成比例的造型、奇特的构图、不成规则的点面在画中的运用,真实地反映了儿童毫无拘束、放松大胆的天性。
赫伯·里德指出:“教育的目的在于启发培养人的个性,顺应儿童自然本性的发展。”在尊重儿童自身的天性的基础上,对儿童进行后天的教育,这种教育应顺应儿童天真活泼情感的表现,使儿童成为一个独立成长的个体,这也正是儿童发自本性的人格化的需要。
何为个性?《新华词典》2001年修订版(商务印书馆出版)对“个性”的诠释为:“一个人在一定的社会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所形成的比较固定的特性。具体表现在气质、性格、智力、意志、情感、兴趣、爱好等方面。”
《美术课程标准解读》一书中认为:“个性是一个人区别于其他人的特殊性,我们的社会之所以如此丰富,正是由于存在着丰富的个性差异。保护这种差异其实就是保护社会的丰富性。丰富而自由的个性也是一个社会之所以具有创造力的根本原因。没有个性的存在,没有个性表现的自由,就不会有创造力。”
我国心理学家朱智贤认为:“个性是作为个体特殊的总和。”这其实就是说明个性就是某种意义上的特殊性。
在充分理解个性的各种定义之后,在我们脑中所形成的简单感受,天性是与生俱来的,而个性是后天发展培养的,其实个性的培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教育,对于儿童美术中个性的培养,其实就是通过一定的教育使儿童在绘画上形成一定的个性。当我们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我们所不能忽视的是,儿童在自身的发展中,每个人对事物产生的看法各不相同,那么表现在画面中的则是每个儿童各不相同的绘画语言。就如活泼外向的学生,喜欢用粗犷的笔触去画,他们的作画速度快,线条大胆,有很强的表现欲;而文静内向的学生喜欢用较细的笔触去画,画面紧凑,精致,但作画时间长等等。
对于儿童的种种差异,教育者不能以偏概全,而应在了解他们的基础上,肯定、鼓励他们的天性,正确引导他们的个性发展,让他们用最佳的绘画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画出独具个性的作品。
如何正确引导儿童在绘画中的个性?
首先应是兴趣的培养:
人在童年时代的兴趣广泛,什么都想试试,试后,没兴趣的就不再问津,有兴趣的能废寝忘食。针对这个特点,教育者应该适时适度地选择正确、健康的方法对之施加影响。当然,教育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因势利导做潜移默化的细致工作,不但要激发其一时的兴趣,且要耐人寻味,诱导他们不懈地追求。
然而儿童对美的感受、对新的事物的兴趣往往基于非常直接的视觉形象,记得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1.鼓励儿童在绘画中画其所感
儿童在生活中看到任何事物都感到兴奋,都有种想把它们描绘在纸上的冲动。儿童也有如阳光般明媚、如阴天般灰暗的心情,此时此刻它们想做的是把自己的这种感受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画种表现出来。此时,教育者应顺其自然,不要刻意地去压制儿童的各种想法,不要一味地以自己的模式来要求他们,不要给他们一个框架。而是鼓励儿童对自己的感受的宣泄,让绘画成为孩子自我表现的一种方式,是他的思想的表现,内含着他情感的变化、情绪的发泄。让孩子画其所爱与所感,是对他们兴趣的一种良好培养。
2.适当的赞美
恰如其分的赞美也是对儿童绘画兴趣的一种激发。当孩子画一幅不错的画时,你说:“哟,这幅画不错。”这对儿童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鼓舞,在接下来的绘画中,他会信心十足,会更努力地去画。同时他也会更喜欢绘画,对绘画产生一种浓厚的兴趣,从而增强其自我表现的信心和主动绘画的积极性。
3.欣赏大师的作品
作为儿童,他们对某些人物有一定的崇拜心理,教育者正是利用这种心理,让儿童多欣赏、观摩大师的作品,凡·高、米罗、毕加索、莫奈等大师的作品应该常出现在教室的各个角落,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审美能力。教师进一步解释画面,引导儿童对作品的认识与理解。这时有些儿童会说:“我也要画他一样的画,也成为大师。”这时教育者的目的在一定意义上已经达到。这种做法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儿童对绘画的兴趣。
其次是想象力的培养:
爱因斯坦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才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1.贴近生活,走进自然
陈鹤琴先生认为:“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他主张让孩子“多到大自然中去直接学习,获取直接的体验”,让大自然启发孩子的想象力。法国著名艺术家罗丹有一句名言:“自然总是美的。”是的,大自然的景物是千姿百态、斑驳陆离的。在教学中,带孩子走出教室,来到大自然中,让他们尽情地沐浴自然的气息,看着美丽的花朵,摸着大树,踩着小草,观察小动物,让孩子在自然、生活中体验,在体验中发现,从而使他们在作画时有感而发,而不是凭空编造。在此过程中有效地引导孩子关注生活中的人文趣事,表现当地的地方特色和风情,加强儿童绘画创作与儿童生活经验的有机联系。总之,大自然对于孩子们来说是绘画活动的最好课堂。
走进生活,走进自然,开拓了儿童的视野,增添了孩子们的知识和经验,也促进了他们智慧发展,更是激发了儿童的丰富想象力。
2.在活动中培养想象意识
儿童在活动中是最开心的,他们发挥了身体的各个感官系统。在活动中他们接触了事物,认识了事物。就如他们玩儿了老鹰捉小鸡的游戏,玩儿过之后,他们有了深刻的体验与感受,回到课堂他们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来回顾玩儿时的情景,并用绘画工具描绘下来。这也是想象力的一种培养。
再次是创造力的培养:
毕加索是世上公认的创造力旺盛的艺术家,他接受过严格的传统的教学,在他蓝色与玫瑰色时期,以写实方法描绘的愁闷,苍白的裸体,马戏团小丑与乞丐,便使他名噪画坛。但毕加索并不因此满足,在塞尚后期绘画作品的影响下,他尝试画出自己综合的感觉——对物质正面、侧面、背后,甚至内部观察后产生多重感觉,从而发明了立体主义绘画语言。《格尔尼卡》的诞生,教会了世人用立体主义眼光观察事物,进而改变了评判的艺术标准,扩大了艺术范围。毕加索的这种创造精神给我们后人一定的启示。在儿童绘画中创造力的培养是不容忽视的,那么如何去培养也值得我们去探究。
1.绘画与诗相结合
其实一首好诗,就是一幅优美的图画,教育者可以随意地拿出一首古诗,然后让大家根据诗词的内容创造出不同的诗词配画,由于儿童的观察和理解角度不同,因而构思出的画面,有的注重情的表达,有的注重景的表达,有的描绘细腻,有的描绘粗犷。通过这种教学,儿童不仅能相互学习交流,提高学习美术的兴趣,而且还能提高对诗词内涵的认识和理解,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同时也大大增强了儿童的创造力。
2.改变视点看事物
人一般观看外物都有一些习惯的角度和位置,并由此形成一些特有的认识,如果我们选择一些新的视点观看物象,就会产生新的形象。这种视点的改变,可以是实际处于某种位置,也可以是一种想象的视点。这种想象视点则更为灵活自由,比如:可以设想自己如果是蚂蚁,看人会有什么结果,自己在人的口腔里往外看有什么效果,自己在外星球看地球会有什么感觉等等。让儿童改变常规的观察方法,以一种全新的观察视点来看事物,可以充分发挥儿童在绘画上的创造力。
三、儿童画中共性的理解
天性伴随着儿童绘画的发展,共性也作为大部分儿童的共同特征在绘画的实践发展中体现。儿童绘画中所表现出来的共同特征随儿童的年龄不同而改变,这种现象作为家长和教育者都很明确,它表明,儿童在他们的作品中所运用的视觉技巧,随年龄的增长,其变化或多或少有些系统化。儿童越成熟,儿童的绘画所表现出的复杂性越高,其绘画中的整体感越强。
此外,儿童塑造的形状的类型也与他们的年龄相关,儿童的视觉形式的先后顺序一般为圆形的绘画在方形之前,方形的绘画在菱形之前。儿童倾向于先会画简单的形体,后学会复杂的形体。这是因为他们需要时间和经验来获得绘画复杂图形所必需的技巧。画一个复杂的形体,如六角形或立方体,同时需要知觉和绘画两种技巧,而儿童的这些技巧尚不完备。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一旦他们通过自我发现或教师指导而获得这些技巧,他们就能画出这些与他们年龄及绘画能力相称的形以及其他类似的形体。同时,儿童还喜爱视觉含义清晰的形体,当儿童被要求选择他们最喜爱的画时,他们都喜欢本质上更为写实的作品,更甚于那些他们也能画的作品。儿童对最写实的图画并不是特别的喜爱,他们只喜爱比自己画得稍微写实点的作品。因为儿童对图画并不是以欣赏它们的形体组织为主的,而是把它们作为观念的源泉。
对儿童绘画发展的分析表明,儿童的共性问题还体现在他们用素描和色彩画来服务于不同的目的,他们用前者表现观念,用后者表现情感。儿童对颜料的使用比对铅笔和蜡笔等的使用更富于感情色彩。颜料的流质、生动的特性更能引发情感的反应,他们往往可以在绘画中“玩”颜料,在这一过程中充分体现了他们的天性,所以研究儿童的色彩画还可以了解儿童的人格。
与此同时,“望子成龙,望女成凤”,随着家长们对儿童绘画的重视,在欣赏儿童绘画上的某些问题也层出不穷。其中最大的问题是在欣赏中用对成人画的审美观来要求儿童画,总认为孩子们的画不美观、比例失调、残缺不全、与实物常态不符等等。这是目前在儿童画欣赏中呈现的一种普遍性,也是一种共性。人们常用“像不像”这样的标准来要求儿童,常用儿童所画的与实物相比较,当然,这样比较的差距会让大人感到不满。然而大人所不知的是儿童在画面上的每一个笔触、每一种色彩都是其内心情感、心理、认识和经验的表现及情绪的发泄。归根到底,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社会上各种绘画比赛、绘画考级等形式的出现,让一些家长更加急功近利,他们想把自己的子女培养成小达·芬奇、小毕加索之类的小大师,于是一味地以成人的眼光与模式来要求孩子,这在短时间内似乎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但从长远利益来看,这样的要求抹杀了儿童的天性与个性,阻碍了儿童想象力与创造能力的发展。毕竟绘画对于儿童来说是一种游戏,是一件好玩有趣的事,教育者应该让他们在绘画游戏中获益,而不是抹杀其本身拥有的财富,霸占其纯真的童心。
儿童绘画中体现的这些共性问题其实是我们对能否体现教育价值的共同希望,也是一种规范。要实现希望,达到规范,我们不能忽视天性、个性、共性这三者的辩证关系:天性是儿童绘画的基础;个性是发展与教育,具有特殊性;共性是展望,具有普遍性。这三者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
儿童是社会的未来、人类的希望,基于素质教育及充分理解天性、个性、共性这三者关系的前提下,教育者应当全面、和谐地发展儿童绘画的一切天赋,鼓励、尊重其天性,使儿童自然地发展其个性,引导其走向正确的道路,为儿童提供充分表现自我的机会,同时面对绘画中所体现的共性问题,教育者应因材施教。在绘画欣赏上,也需注意不应以成人的眼光及思维来欣赏儿童的绘画,不要刻意地压制儿童的天性与个性在绘画上的体现,让儿童彼此用自己的语言去讲话,这才真正体现了儿童绘画的教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