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共享模式”的福利,传统产业能共享么?

2017-09-29朱冬

中外管理 2017年5期
关键词:共享模式传统产业单车

朱冬

尽管被唱衰,即使现在也遭质疑,但不可否认,共享单车确实火了。

最初,摩拜单车、ofo的大红大紫见诸于网媒,甚至刷爆了微信朋友圈。其实,真正“满城尽是共享单车”,才不过是最近这半年的时间。细算起来,由Airbnb、Uber.滴滴打车带动起来的共享经济模式,早在三四年前就已经掀起了风潮。而共享经济概念的提出就更早,在上世纪就有了。

有人说如今的共享单车模式,不是真正的共享经济,倒更像一种租赁;有人把共享单车视为奄奄一息的传统单车企业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也有一些传统自行车企业因与共享单车企业签约重新焕发活力……

以共享单车为代表的共享模式,与过去的共享经济模式到底有何不同?创新之处在哪里?对传统产业(或制造业)带来怎样的影响与利弊?传统产业又如何加入战局,与之融合创新?这些切实问题更重要。

这一波共享经济,有点儿不一样

“共享经济”(sharing economy)这—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得克萨斯州立大学社会学教授费尔逊和伊利诺伊大学社会学教授斯潘思于1978年提出的。其意指供求双方借助一个由第三方创建的、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市场平台进行交易,以创造价值并使价值增值的经济模式。

从这层意義上看,共享经济至少具有以下四个特征:其一,共享的对象是闲置资源;其二,通过互联网技术平台连接交易双方;其三,交易时使用权产生转移而非所有权产生转移;其四,商业道德基础源于开放与共享。

拿目前我们最常用的滴滴专车为例,“滴滴师傅”一般都是私家车主,利用自己的空余时间,充分发挥所有车的利用率或顺路搭载乘客,不但给乘客提供便利,而且给自己创造闲置资源的经济利益。而相比较而言,不管是摩拜单车还是ofo,抑或bluegogo小蓝车,这些遍布城市角落的单车都是分别隶属于一家公司,非哪个单位个人的闲置资源,而是平台投放的自行车。从这个意义上看,共享单车和我们常说的共享经济似乎有点不一样了,甚至有^说这种付费使用更像是最早的租赁方式。

润米咨询董事长,互联网转型专家刘润在接受《中外管理》采访时,用Uber或Airbnb举例:要么一边是开车的,一边是坐车的,要么一边是房东,一边是租客,两边都是资源分享;而共享单车是单边资产,资产方是一家拥有,类似古老的租赁方式。从资产端看,Airbnb是存量资产,是把现有闲置房子拿出来使用;而共享单车是增量资产,是单车公司为了一场生意去买了一批新车,社会上自行车的保有量增加。只是这一波共享经济和上一波的不同,但是这种方式确实提升了资产的使用率,从社会效率看,这是对社会资源的一次重大推动。

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主任张新红就此提出一个观点,比较有参考意义。

他曾经公开表示:这几年,我们对共享经济的理解有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其实它的内涵可以更加丰富。以前,共享、分享的必须是闲置资源;现在,资源未必是闲置的,优质的也可以分享,比如“名医主刀”分享的就是优质医疗资源。以前,分享大多局限于房屋、汽车等有形物品;现在,无形的也可以分享,比如通过在线问答等平台可以分享知识技能。

以前,共享平台上供需双方往往都是“无限”的,但现在看来,只有一方是“无限”的也可以。比如共享单车,如果平台只靠接入个人拥有的单车,就很难发展起来,因此平台按一定规模投放定制车辆,供给方有限、使用方“无限”,这是一种“不完全分享”。

所以,只要基本理念符合共享的要求,就可看做共享经济。

传统产业:是救命稻草,还是最后一根稻草?

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共享单车火了后,修车大爷成了香饽饽。

这是因为,目前被损坏的共享单车堆积成山。而自行车维修师傅被共享单车企业吸纳到了自己的平台上。修车师傅甚至说,“一周工作6天,风雨无阻也有修不完的车”。

有新闻报道称,一位季师傅干修理自行车这行20多年了,去年共享单车大火之后加入的ofo,他说,周末只休息一天。还有一位大爷说他修了大半辈子自行车,从来没想过会去“大公司”上班,现在倒好了,好几个公司要聘请他——六险一金加年终奖。突如其来的“幸福”,让手艺人感到欣喜。

铺天盖地的共享单车新闻频繁见于报端,刷新朋友圈,类似的消息也让读者备感新奇。可以说,自行车修理师傅们成了共享经济大潮中的“共享员工”,这是之前无论如何也不曾出现的,但现在确实在发生着。

再来看传统自行车制造企业,当摩拜单车在北上广深单城投放数量超过10万辆的同时,也撬动了上游相关制造业产能迅速增长,仅摩拜单车零配件供应商之一的深圳镁航科技公司,2016年税收收入就增长50倍。今年年初,摩拜单车又宣布与富士康达成行业独家战略合作,签署了年产560万辆的共享单车订单。紧接着,天津飞鸽自行车与ofo共享单车合作的消息也接踵而至,按照共享单车高强度使用和耐磨损的特点进行生产,目前共享单车的生产规模达每月40万辆。深圳麦可斯车业公司厂房内,工人们正在流水线上陕马加鞭地组装ofo自行车。而在二三线城市,又有强劲对手小鸣单车采用半开放平台和城市联运的策略,与城市当地合作方进行联合运营,以解决更多二三线城市的市场开拓和落地问题。飞鸽、永久、凤凰、喜德盛、凯路仕等传统自行车企业先后以不同的方式入局共享单车。

共享单车从无到有再到风头正劲,看似给传统自行车制造企业带来了一股春风,不过线下的事实却是传统自行车市场被这股浪潮裹挟着和冲击着。很多地方的自行车门店门可罗雀,滞销、甚至倒闭、关门。《中外管理》杂志的记者也线下了解到,不少南方的小型自行车厂商在为共享造车的热浪下遇冷,“共享单车来临后,订单逐步缩水,大家都看不到希望,没有增长点。供应商顾不上我们,都为共享单车服务了。”而这,并不在少数。

共享单车和传统自行车制造企业的关系,不免有些尴尬。

在刘润看来,共享单车是典型的走商业模式创业的路线,这种模式要求企业必须具备典型的核心竞争优势。说残酷点,无论是小黄车还是小橙车、小蓝车,商海厮杀若要想获胜,必须把其他人逼向死路,自己才能杀出一条血路。说到底,这就是一场资本密集型的商业恶战。在这场战争里,上百家参与竞争,到最后剩下的无非就是两三家,直到最后一家独大,然后走上接受政府监管的路子。endprint

互联网效应的本质就是“风口”。短期内带活几家自行车制造企业很正常,但对传统企业而言共享单车谈不上是压垮他们的最后一根稻草,因为这种影响只是暂时的。

刘润判断:自行车市场从原先的个人购买行为,变成现在以几家共享单车企业集体采购,个别自行车企业会和单车建立起专业合作,但整个行业不可能会因为一两家互联网公司而釜底抽薪,反倒是会促进行业结构的改变,催生出行业巨头;另外就是,社会群体骑车的需求会被激发出来,总体自行车量和使用频率会上升。

而从传统自行车制造企业层面来看,在这样一个颠覆与不确定的时代,除非这些企业有很强的开拓能力,否则迅速死亡也不无可能,这毕竟是一个淘汰赛。传统企业应该去做分散市场;反而共享单车是赢家通吃的市场。

不过,曾是BAT高管,年初刚上任的小鸣单车CEO陈宇莹,在面对小鸣单车抢滩成功共享单车领域单车投放量品牌前三甲时感慨:“共享单车是一个不需要依靠BAT就能存活的行业,重资产和良好的资金回报率,最终考量的是对于供应链的把握能力,可以肯定的是,烧钱模式并不是这个行业市场的必杀技,因为共享单车说到底跟滴滴是完全不一样的模式。共享汽车入口在线上,烧钱主要用于贴补获客。但共享单车是线下人口,只要有单车停在那儿,就可以获客,哪怕你在线上做投放拉用户再多,用户出门看不到车也是没用的。

所以,从这层意义上看,共享单车的竞争和传统商业模式又不能完全脱离关系。

不过,她也承认,从目前来看,市场依然很大,但一切新兴的事物总有一个沉淀的过程,谁能够坚持到最后,谁能够提供更好的服务,谁能够掌握核心技术,谁就能够占据有利的地形,从而取得最后的胜利。胜利者肯定不只一个,但最终也不太可能超过五家。

“共享”VS传统相爱相杀

今年1月13日,摩拜单车创始人胡玮炜和其他6名不同领域的专家、企业家受邀参加了李克强总理举行的座谈会。会上的声音是,“某个自行车企业可能就被你带活了,新兴服务业的发展给制造业创造了巨大的市场空间”。

毋庸置疑的是,共享经济正在改变着传统产业的竞争格局与商业模式。

共享单车,国内除了我们熟知的摩拜、ofo,国外也有创建于2007年、主要覆盖美国和加拿大的知名共享单车zagster。此外,共享出行的优步、滴滴,共享住宅的Airbnb、小猪短租、途家,共享办公空间的Wework、优客工场,共享医疗资源的线上问诊移动医疗,共享达人技能的面包猎人App(国内一家以移动App为主题的个性化旅行社区“面包旅行”旗下一款娱乐方式分享软件),以及很多企业正在出现的共享员工等新生事物,都在共享经济大潮中涌动。

那么,共享经济下传统企业如何创新共荣?

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院长朱岩此前在接受媒体访问时说:“共享经济未必都去骑共享单车、用滴滴打车,而是要用共享经济改变传统经济。未来网络世界万物互联,传统产业应搭上共享经济这趟陕轨,挖掘连接资源蕴藏的价值。”

面包旅行创始人兼CEO彭涛,在看待共享经济对传统企业带来的竞争、共生关系时表示,共享经济就像一个不同的操作系统,为一些个性化的服务和个性化产品提供了规模化生产的可能。在这个充分连接的时代,共享经济让很多商业协作变得更加有效率了。尤其在当前智能制造的工业时代,共享模式能让C-B模式下很多双方需求变得更加清晰,通过C端倒逼供应链,从而促进和抬升B端的制造机能,这是一种正向的影响。

朱岩也曾公开表示,技术上哪怕一点点小进步,都可能会给社会带来很大变化。共享经济的基础性变化,会给传统企业带来大量机会,甚至会刺激新需求带动新消费。但通过技术发现新经济需求,这还不够,我们需要建立新规则。万物互联时代,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都是连接的,连接变成新的社会资源,像石油、天然气、煤炭一样。而挖掘资源、连接资源的过程,就是书写新规则的过程。

以曾经风靡全球的Airbnb为例,2015年就实现估值达200亿美金,仅次于希尔顿和万豪等传统酒店。但近日Airbnb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BrianChesky在接受媒体采访,表达他对Airbnb与传统酒店之间竞争的看法以及Airbnb未来的扩张和IPO计划时说,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夸张,因为双方的目标人群是不同的。同时,Airbnb仍然面临着核心业务与全球许多城市当地的房屋管理规范冲突的棘手问题。

凯悦酒店集团全球CEO马赫澜并不畏瞑科技新秀给传统酒店行业带来的冲击。他认为,在酒店行业,“人”的作用,无法被科技完全取代,如管理庞大的酒店供应,希尔顿需要用16万名员工,Airbnb则只有1600人。他说:“目前共享经济的风靡并没有对传统酒店造成多大影响,更加重要的反而是我们从中学习到,当今的旅行者希望得到真实的体验与互动。”很多传统酒店正在努力将这共享模式体验融入到传统酒店的服务当中,这是共享经济最重要的部分。

这一点和解决全民办公问题的优客工场创始人毛大庆的感慨类似:“共享经济比做地产好玩多了,而且思维方式完全不一样。我现在特别感兴趣的是研究空间运营模式,怎么把一个房子里面装上从来没有过的内容,然后讓它挣很多钱。”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2017年工作总体部署》中,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明确指出:“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要求“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加快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应用,以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推动传统产业生产、管理和营销模式变革。”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有政协委员骑着共享单车去会议驻地报到的消息也成为两会期间一道风景。甚至有委员认为,单车平台和制造企业的合作,将推动传统产业生产模式变革。

紧接着,针对当下异常火爆的共享单车市场,4月21日,北京市交通委、发改委、公安局在内的多部门联合发布《北京市鼓励规范发展共享自行车的指导意见》,这标志着相关部门正式通过文件形式介入共享单车领域的监管。

可不容忽视的事实是,共享经济与传统经济的创新融合之路,还在不断摸索,且行且珍惜!

责任编辑:朱丽endprint

猜你喜欢

共享模式传统产业单车
共享单车为什么在国外火不起来
飞吧,单车
对恶意破坏共享单车行为要“零容忍”
共享单车(外四首)
电子政务环境下政府信息资源共享模式与运行机制研究
财务共享中心模式下的内控深化与实施
浅谈职业院校电子商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
图书馆联盟数字资源共享平台架构研究
丘区传统产业仍大有可为
专家开方:传统产业创新互动做强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