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述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2017-09-29解小梅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7年4期
关键词:主体地位小学语文教学学生

解小梅

【摘要】素质教育背景下,教育教学活动开展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并积极倡导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本文主要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展开系列阐述,以期促进教学活动的开展及教学目的的实现。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 ; 学生 ; 主体地位

【中图分类号】H0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4-0211-01

1.教学过程中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教育教学事业也随之得到发展的机会和平台,现阶段,素质教育理念逐渐取代传统应试教学观念,引导各类教学活动的开展实施。在素质教育理念及我国经济发展的双重影响下,各类教学活动的开展实施格外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主要指的是教学活动开展实施的导向是学生,学生在整个教学计划、教学目标制定时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素质教育背景下,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作为教育教学工作者,我们应清晰地认识到各类教学活动开展实施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以及更好地为学生服务,从本质上讲,教学活动开展的基本前提是基于学生素养提升的需求。因此,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实际教学过程中,注重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够使得教学活动的开展更具针对性,从而极其有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对教学活动的开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2.小学语文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相关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开展,对学生今后的成长和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小学阶段的学生大多处于7至12岁这一年龄段,理解能力、学习能力等方面仍旧较为薄弱,语文学科的学习也主要是在教师的引导下顺利实现,因此,为了更好地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应从教学观念和教学行动这两方面入手,努力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2.1教师教学观念的合理转变

教学观念的存在,是指导教师各类教学活动开展实施的重要导向,对整个语文教学过程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推崇并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是素质教育理念发展的结果,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多数教师更多地受到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各类教学活动的开展实施,其出发点在于通过考试,而不是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结果往往造成学生综合素养提升速度缓慢,对其今后的成长和发展有着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素质教育理念的提出,是时代发展下的结果,也是社会人才市场的需要,对整个社会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为了更好地发挥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教学理念应适当合理地进行转变,以便更好地指导教学活动的开展。现阶段,人才市场更为看中人才的综合素养的高低,素质教育是提升人才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教师应充分了解认知素质教育理念,并将其融入自身的教学理念之中。为了实现教师教学观念的合理转变,一方面,教师应对素质教育背景下各类教学理念有着较为深入的了解;另一方面,教师同时也需要对自身教学水平、实际教学条件有充分了解,进而综合各方面的考量,树立自身合理適当的教学观念,并学会与时俱进,跟随时代发展的步伐对自身教学观念做出适当调整。

2.2教师教学活动的开展

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教学活动的开展可以按照时间顺序,大致分为以下几个环节:课前准备环节、课堂环节及课后复习环节。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几大教学环节刚好的学生的几大学习环节一一对应,只是各自的出发点在侧重点上有所不同。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采取各种教学行为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教师的教学行为又主要体现在课前准备、课堂教学和课后复习这几个环节中。

为了更好地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教师教学行为的开展实施,应做到以下几点:一,课前准备环节时,教师应明确教学活动的开展,其根本目的在于为学生服务,课前准备环节的主要任务在于制定课堂教学计划和目的,思考如何更好地引领学生快速进入课堂学习的状态。小学时期语文学科的学习,更多地在于理解和记忆,学生的理解能力往往较为薄弱,同时专注力较为缺乏,教师在课前准备环节应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有目的的进行教学计划的制定。以“攀”字的教学为例,攀字的书写较为复杂,让学生死记硬背虽有切实的效果,但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前准备环节,教师可以充分地利用教学资源,结合自身教学特点,将攀字的书写编制成“木××木大字手中拿”的顺口溜,既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够引导学生自主创新,形成辅助记忆的习惯。二,课堂教学环节,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更多地在于学生参与度的提升,因此教师应积极创建和学生交流沟通的机会,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学科学习的过程之中。如设立与课文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通过问答式对话增加学生的参与度。三,课后复习环节的开展,其主要目的在于及时有效地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在于引导学生自主深入复习活动的开展,教师更多地是将复习知识的方式方法传授给学生,并将复习过程的重要性传递给学生。

3.结语

综上所述,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的重要性进行阐述,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教学观念首先要得到合理的转变,其次教师对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性也需要体现在实际教学行为上来,即任何教学行为的开展,其根本目的在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生服务,因此,教师应以学生需求和学习特点为导向,开展实施教学活动。

参考文献

[1]翟作琴.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浅析[J].小学生:教学实践,2016(08)

[2]杨艇.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J].新课程:小学,2015(02)

[3]陈剑雄.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J].考试周刊,2014(11)

[4]王莉娜.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J].西部素质教育,2016(23)

[5]王丽.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J].考试周刊,2015(25)

猜你喜欢

主体地位小学语文教学学生
赶不走的学生
学生写话
讲究纠错艺术,提升英语学习效果
尊重主体地位,彰显人文关怀
强化师生互动, 保持课堂活力
浅析参与式教学法的运用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小学语文教学要返璞归真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