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经济管理现代化和经济管理发展新趋势研究

2017-09-29徐润

青年时代 2017年24期
关键词:经济管理发展趋势现代化

徐润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行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在现今如此严峻的市场环境中,企业要想得到稳固的发展就必须要从不同角度对经济发展和企业管理的规律有足够的了解与把握。因此,在现代企业管理模式中应该适当融入现代化的经济管理,并适应经济管理发展的新趋势。本文就经济管理中的管理思想现代化、管理组织现代化、管理文化现代化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分析。这些现代化的经济管理方向代表着现代经济管理发展的新趋势,本文基于经济管理和现代化之间的关系,对其进行分析了解,同时提出一些笔者自己对企业的建议,希望对企业完善自身管理系统,推动我国市场经济整体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经济管理;现代化;发展趋势

二十一世纪是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時期,伴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我国市场经济也在不断进行变革。完善经济管理是完成现代市场经济改革发展所首要解决的问题,其能够决定市场发展的具体进程,在全面的市场经济改革中左右改革的方向及方式。在目前的经济发展背景下,我国的经济管理现代化变革应该从长远考虑,制定适宜的变革目标及详细的发展战略,把控好未来经济的发展趋势,掌握国家相关的经济政策法规并结合市场规则加以利用,才能更好的促进我国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一般来说,经济管理现代化主要包括管理思想现代化、管理组织现代化以及管理文化现代化等方面,本文就以这3方面内容进行详细的分析讨论。

一、经济管理现代化概念

经济管理指的是经济管理者为实现事先预定的管理目标,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或社会经济活动所进行的计划、组织、规划、协调、监督等一系列的相关管理活动。经济管理现代化则是指在经济管理的过程中充分利用控制论、系统论、信息论等管理学现代理论成果,采取先进的经济管理方法与工具,构建与组织现代社会化大生产相符合的管理组织与管理体制,从而使经济管理活动达到当今世界现代化发展的水平,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只有现代化的经济管理才能够最大限度的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从而提高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因此,经济管理现代化成为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二、管理思想现代化

管理思想是经济管理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是管理文化和管理组织的核心。现代化经济管理背景下,现代化经济管理思想所展现出来的不再是以往的刚性一面,而是用柔和的管理模式来进行经济管理。

传统的经济管理模式中,管理思想以刚性为主,认为强调纪律,用严格的制度来约束员工才能够实现对企业员工的有效管理,进而实现企业的管理目标。在这样一种管理思想下,管理人员都是以一种较为强势的方式出现,而企业员工则是被动的服从管理。这样的管理模式能够规范企业各部门人员的纪律,将员工的行为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起到令行禁止的作用,有着一定的优势。但是在目前的现代化发展时代,这样的刚性管理思想却显现出了一些缺点。刚性的管理模式使得管理缺乏人性化,虽然规范了企业的日常生产管理活动,但也限制了员工的发展空间,打击了企业员工们的工作积极性,使其的主观能动性下降,降低了员工的自我发展及创造性,进而限制了企业的发展。

二十一世纪以来,引进人才成了企业工作的重中之重。对于高素质的技术型、知识型、管理型人才,企业要适当给予其自我发展空间,使其充分发挥出自身的技术优势、素质优势、管理优势,而不是用严格的管理模式去限制他的工作。这要求企业摆脱传统的刚性管理思想模式,结合自己企业的实际情况,建立起一套全新的企业现代化管理思想,以柔克刚,以人性化管理模式来打动高素质人才,营造出轻松的管理氛围,体现出“不拘一格降人才”的人才观,让员工充分发挥出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及创造力,并构建完善的现代化奖惩机制,激励员工们努力工作,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古人曾言“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员工是企业的基石,企业要重视员工集体荣誉感、使命感及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使员工对企业有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企业应该给员工提供一个尽可能好的工作环境,包括但不限于硬件和软件上的支持。企业应当重视员工的意见,重视意见的反馈,让员工们能够感受到企业对自己的人文关怀,通过潜移默化的引导增强员工对企业这个大家庭的归属感。同时,在处理员工与员工、员工与上级之间的关系时要秉承人人平等、真诚相待的观念,用人性化管理模式来进行决策和指导。优秀的企业应当做到“凡事有交代、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想”。

三、管理组织现代化

普遍来讲,企业组织管理结构一般都是呈现出金字塔型的管理组织结构,越往高处高级管理人员越少,底层普通员工最多。上级管理人员的管理工作命令都是通过其下方的管理人员逐层传递,最终传递给企业的最底端的工作人员,由下方各层级员工执行该命令,从而进行企业的日常运营。但是这样的管理组织结构模式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下方各层级的员工只是对命令进行单纯的传递,而没有对命令的有效性、执行力等方面问题进行思考、建议,约束了员工的主观能动性,限制了企业的发展。另一方面,由于该模式下最终下达命令的一般都是高层领导,而企业高层领导一个人的知识储备、对行业环境的感知、对企业基层情况的认识总是有限的,不能全面把握相关情况,做出最正确的决策。因此在进行经济管理现代化变革时,企业要合理构建出扁平化的管理组织结构,尽量减少中间管理层的层级,有效规避传统线性管理结构所带来的风险。在进行决策时,可以适当将企业的相关意见和命令向员工公布,征寻员工的意见与建议,使每一位员工都参与到企业决策中来,集思广益,发挥出员工的创造力的同时使员工感受到被尊重和认可,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使企业具有更强的决策力和应变力。企业在构建现代化扁平管理组织结构时,应当先要保证企业各部门的权责划分明确且尽可能不发生改变,减少各部门之间管理范围的交叉,处理好部门间的关系。企业还要加强上下级之间的沟通交流,上级领导要适当降低自己的姿态,与下级员工进行友好的工作交流。

四、管理文化现代化endprint

现代企业在进行管理中要深刻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随着现代化经济管理的不断发展,人性化管理模式成了管理文化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构建人性化管理文化是将员工的工作与生活习性结合在一起,充分考虑员工的各项需求,从而更加适应于普通的企业员工。在日常运营中采用适宜的、有效的管理方式,挖掘每一位员工的潜在能力并将其运用到工作中去,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在人性化的管理模式下,职工将自己当做企业大家庭的一份子参与到企业运营中,从而将企业目标转化为全体员工努力的目标,凝聚每一位员工的力量,从而发挥出管理文化的价值,推动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给予员工支持

再好的管理模式还是需要员工作为实施基础。企业要想留住有真才实干的员工,就需要给予员工充分的支持,这种支持包括工作上的帮助、经济上的肯定以及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明确个人职业发展目标。首先,企业要为员工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给予员工适当的发挥空间而不是严苛限制,认真考虑每一位员工对企业运营作出的建议,为其提供适当的工作便利;然后,企业要建立完善的奖惩制度和岗位晋升制度,主张能者多得,激励员工努力工作;最后,企业要引导员工去不断充实自己,明确工作目标,适当给予一定的信息、资源支持,帮助其处理出现的一些问题,提升员工个人能力的同时也提升了企业整体的综合素质,为企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激发员工潜力

目标是动力的源泉。企业要给予员工机会,让其有努力提升自我的动力。首先,在企业的日常事项中给予员工尊重,例如在员工购买企业股份时给予一定的扶持,让员工享有价格优惠和优先购买权,让其成为企业的主人,激发员工的潜力。其次,人力资源政策要合理、适度、长久,注重员工晋升通道的畅通,让员工感受到“以奋斗者为本”的企业文化。另外,企业还可以面向各层次员工组织崗位培训,让员工的专业能力在深度、广度上得到提升。最后,企业要注重考核方法的科学性,针对不同的工作岗位制定一系列的工作目标,引导员工向着目标努力。当员工实现工作目标时不但收获了物质奖励,还会获得巨大的成就感和满足感,从而激发工作潜能。

五、结束语

企业的发展,技术和资本固然很重要,但更重要的还是管理。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企业要想得到稳固的发展,就需要紧跟时代的步伐,着眼于未来,紧盯经济管理发展新趋势,进行经济管理现代化改革。经济管理现代化改革是一个漫长而循序渐进的过程,它随着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的发展而不断的衍生变化,要实现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企业只有立足于自身的实际情况,认清目前的经济管理发展新趋势,从管理思想、管理组织、管理文化三方面出发,坚持柔性管理思想、优化管理组织结构、构建人性化管理文化、培养员工能力,从而激发员工的潜力、创造力及主观能动性,才能得到更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继玲.试论经济管理现代化和经济管理发展的新趋势[J].商场现代化,2017(03):110-111.

[2]杨志学.经济管理现代化和经济管理发展新趋势[J].现代经济信息,2015(17):32-33.

[3]袁杰.经济管理现代化和经济管理发展新趋势[J].湖南社会科学,2014(06):186-188.

[4]贺瑞.经济管理现代化和经济管理发展新趋势解析[J].知识经济,2017(12):41-42.

[5]杨智胜.经济管理现代化和经济管理发展新趋势探析[J].环球市场,2016(25):29-30.

[6]石宏平.关于经济管理现代化与经济管理发展新趋势的相关探析[J].大科技,2016(32):269-270.endprint

猜你喜欢

经济管理发展趋势现代化
边疆治理现代化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
武器装备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