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职学生团队精神与班级文化的融合

2017-09-29宋亚林

青年时代 2017年24期
关键词:班级文化团队精神高职

宋亚林

摘 要:目前,团队精神是现代化教育发展对素质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是新型人才奋斗在社会岗位中必须具备的素质和意识。团队精神就是指所有成员共同认可的一种价值追求和集体意识,是彰显团队成员拼搏精神,推动团队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高职学院注重对学生人格的塑造和工匠精神的培养,显而易见,课堂是完成教育任务的主要途径和手段,而班级文化对学生的影响、熏陶和教育效果也是不可小觑的。本文旨在提出团队精神和班级文化的融合和渗透,更有利于班级管理和培养团队精神。

关键词:团队精神;班级文化;高职

一、引言

随着现代企业对员工基本素质的要求,尤其是团队合作精神的重视,团结合作已逐渐成为企业招聘员工的条件之一,并且团队合作精神是现代化教育发展对素质教育提出的最新要求,是现代社会人才拼搏在工作岗位中所必须具备的素质和意识。而团队精神是团队合作的基础,是需要长时间的培养才能形成和固化。作为辅导员群体,都很注重学生的班级管理,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成绩突出,必须需要班级文化作为基本的考虑条件。班级文化中也能够全面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在班级文化建设的时候就考虑到团队精神的渗透,在班级中营造氛围,从根本上培养高职学生的团队精神。

二、高职学生团队精神与班级文化

目前高职学生的学习现状和性格方面令人担忧,高职学院中的学生,大部分是“90后”,习惯了和在家一样以我为中心,面对任何事情好胜心强,不能接受别人的意见,自我存在感超强,而责任感不强、脆弱、班级荣誉感差、組织纪律性差、甚是严重缺乏团队精神。那么在我们的日常教学活动中,必须要认真贯彻对学生体育思想风尚道德的培养,加强在组织纪律、责任感等方面的能力培养,尤其是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在班级里形成积极的班风,形成团结一致的好班风。

(一)团队精神的表现以及培养途径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的作用主要有以下三点:(1)加强在教学中对高职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这样一方面有利于改善学生的很多在家庭中形成的不良习惯,运用具有因人而异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能够让学生逐渐真正意识到自身与他人之间的差距,从内心开始开展自我反省,吸取他人的长处、改善自己的不足之处;(2)另一方面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社会环境和学校的环境截然不同,团队合作精神作为社会职业道德素质的核心与实质,过早让学生具备团队精神,意味着能早些适应社会,在社会上站稳脚跟;(3)对高职学生开展团队精神教育满足了现代人才自我发展的需求。对学生开展团队合作精神教育,不仅能够促进其自身身体素质的提升,更能够使其得到安全感,满足自身交际的需求。

作为高职团队精神培养中的核心人物,教师只有不断地更新自身对团队精神的认知,才能够推动教学不断改革,促进学生对团队精神的理解和培养。一改陈旧传统的教学手段,将教学重点侧重于培养学生团队精神上,教师一定要定期研究新课标等一系列教学指导方针的指示精神,不断转变新的教学观念,走在学科思想的前端,本着实事求是、因材施教的精神和原则,不断创新教学手段和方法。

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法,能够给学生带来眼前一亮的感觉。首先,可以采用合作学练法。其次,在教学中融入游戏教学法,游戏是激发学生体内高涨积极性的最有效手段。这种方式下,学生能够释放内心的隔阂,肆无忌惮地玩耍,也正是在毫无保留的内心状态下,才能够发挥出最高效的团队合作效率,收获最美好的同窗情谊,在无形中增强与他人的合作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

教学评价是教学环节中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环。突出团队精神的高职教学的重要方向之一就是不以最终成绩下定论。也就是说,在评价学生时,不能只靠最终体现在试卷上的分数下定论,而要根据学生平时的课堂教学和训练表现,包括在团队中是否体现出积极的学习观念、是否有优化自身团队合作的意识、对团队所作的贡献等要素来综合评定学生的成绩。

(二)班级管理中出现的问题研究

1.一盘散沙

这种现象在很多班级管理中都会表现出来,班级内部举行小型的活动,一方面参与的积极性不高,还有的学生会搬出各种理由拒绝,有些活动开展不下去,都是因为这种原因。参加学校的活动,那更是寥寥无几,只要采用自愿报名,几乎会让你失望之至,一般做的动员都要以一些利益和好处最为前提。班级内部的凝聚力很差,辅导员要作为粘合剂,把这些散沙聚在一起,成为优秀的班集体。

2.执行力不高

学院举行活动,全院动员的情况下,学生能动的基本很少,目前高职院校的学生就是这种状态。辅导员下达的任务就是空气似的,好像事不关己,这种态度在班级管理,尤其是建设班级文化这方面是要不得的。

3.做事情效率不高

高职院校的学生本身学习能力就不是很强,要让他们接受新的知识,尝试新的方法很难。遇到困难往后退缩的居多,有些做事情的方法循规蹈矩,不能采用新颖的方法和措施。这是团队合作精神不可取的意识。

(三)团队精神与班级管理之间的研究

班级管理上采用以下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同时把团队精神融入到班级文化当中去。教室内设有宣传栏、学习园地、团队角以及警世标语。这些都是班级文化的基本阵地。在合理使用阵地的时候,我在学习园地设立班干部团队资料,内含班干部人员及职务、班干部集体口号、班干部团队精神。以此来向其他同学树立一个榜样,也是激励其他同学积极向班干部靠拢。在宣传栏我遴选了当今社会年轻团队成功的事迹,让他们感受到团队精神在成功道路上的重要性,同时也让他们坚信团队精神不是那么高不可攀,成功也不是那么遥不可及。同时我更多的是附之图片,为宣传增加更多的生动性。在警世标语方面,我没有采用古代文人的名言,而是把我校毕业生的感言以及部分企业负责人的寄语陈列出来。这些人离我们不远,对于学生教育来说更有现实感。

宿舍是学生生活的地方,是体现学生文化的另一个阵地。首先明确了宿舍的目标。宿舍是一个团队工作和精神最好的体现。诸如宿舍卫生、宿舍内务、晚归晚出、宿舍评比等都包含着团队意志。在宿舍卫生方面,强调由宿舍团队来共同完成,至于如何安排就由他们自己统筹;在宿舍内务方面,不能有任何人拖后腿,就是增强他们的团结意识;在宿舍晚归方面,明确班干部职责,每晚都有一人专门监督,并及时向辅导员汇报,做这些的目的在于让他们懂得团队中任何人的一点闪失都会对整个团队构成影响;在宿舍评比方面,关注学校在这方面的评比,可以以此让他们提高荣辱与共的觉悟,进而增进互信形成坚强的团队。

课堂是学生在校集中学习的地方,而且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课堂上度过的。如何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值得我们去不断思考和研究。课后实践活动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途径。在目前讲究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今天,实践活动的教育效果逐步显现。在运动会中,班级作为一个团队,要想取得优异的成绩,一方面依靠学生个人的能力,更多的是依托班级整个团队的智慧和力量。在社会实践中,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组建实践团队。团队中含有各种特长的学生,在实践中会充分表现出来,不仅增强了彼此间的合作,也会让大家在此过程中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团队精神的内涵是很丰富的,而班级文化的内容也有很多。企业需要有团队精神的工人,社会需要有团队精神的人才。在新形势下,结合社会需求我们必须更加注重高职生团队精神的培养,这不仅符合学生个人发展需要,也是为企业和社会负责,才不会有辱职业学校的使命

三、结论

第一,在班级文化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第二,团队精神对班级管理的成效是显而易见的。

参考文献:

[1]温健德.浅谈高校篮球运动队团队精神的培养[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2(2):102-103.

[2]倪震.高校篮球教学中团队精神的培养[J].体育科技.2012(1):142-145.

[3]宰广旭.团队精神在班级文化中的渗透.教育纵横.

[4]田伟张朝晖.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团队精神的策略研究[J].体育教学研究.2017(11).

[5]陈平.中职体育如何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J].探索课题交流,2016.endprint

猜你喜欢

班级文化团队精神高职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编者的话
论企业如何建造团队精神
独立学院班级文化建设探索与实践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浅析大学生团队精神培养
关于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