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习兴趣的方法尝试

2017-09-29粟满珍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7年2期
关键词:合作学习学习兴趣

粟满珍

【摘要】兴趣是在需要的基础上,在生活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学习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学生会越学越想学、越学越爱学,有兴趣的学习事半功倍。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化学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学习兴趣;参与实验;合作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2-0062-01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把化学的每一节课上得生动、有趣,学生学习的兴趣就会大增。

一、上好绪言课,培养学习兴趣

为使学生对化学形成良好的第一印象,为以后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奠定牢固的基础,结合教材、挖掘延伸,上好每一单元的序言课是关键。要想上好绪言课,首先要精心设计,认真准备,要把绪言课的教学难点定在激发兴趣和树立信心上。

例如高一化学第一节的学习不是设计教材内容,而是从展示化学家阿佛加德罗和数学家高斯的一场辩论开始,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起来。争论的焦点是:化学到底是不是一门自然科学么?高斯认为数学是一切自然科学之母,而化学只是一门使用技术,算不上真正的科学,而阿佛加德罗却认为化学也是一门自然科学。如在数学上“2+1=3”,但在化学上这样的结论就不一定了,如2mol CO和1mol O2完全反应只生成2mol CO2,学生在感受化学神奇魅力的同时,增加对化学学习的兴趣。

1.化学实验与趣闻的结合

根据教学内容,借用图片、幻灯等现代教学工具,以讲故事的形式介绍诺贝尔奖化学的来历、世界战争史上所使用的武器、中国的四大发明等等;又通过各种实验的操作和演示让学生认识化学变化过程中的美感。生動的故事、有趣的实验会将学生带入一个神奇的化学世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热情。

2.化学学科的重要性

从对古人应用化学、生活中的化学以及尖端材料化学的介绍,让学生意识到化学对社会进步的巨大推动作用,生活离不开化学;介绍拉瓦锡、道尔顿、门捷列夫、朱利安和我国晶体学之母卢嘉锡等科学家在化学领域中的巨大贡献以及他们刻苦钻研、独立思考、献身科学的典型事迹。激发学生为祖国富强而发愤学习的爱国主义热情。

二、注重实验教学,培养实验兴趣

好奇、好问、好动、好胜是学生学习化学的心理特点。化学课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重视实验教学和实践活动,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手段之一。

1.设置问题,做好演示实验

高中生虽然好奇心重,但观察化学实验时仅被化学实验的趣味性所吸引,只注重化学实验的表象,缺乏探求化学本质的主动性。实验前要预先设计一系列的问题,对现象观察、原理分析和拓展等进行限定。例如在制备Fe(OH)2实验中,设计如下的几个问题:(1)如何配制FeSO4溶液?(2)滴加NaOH溶液时为什么胶头滴管的尖嘴必须插到液面下(胶头滴管一般是如何正确的操作?)(3)如何操作可以使Fe(OH)2白色沉淀保存较长时间?(4)还可以用哪些方法制备Fe(OH)2实验?通过这些设问,激发学生对实验观察的兴趣。

2.参与实验过程,培养学科素养和合作精神

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动手完成实验有助于形成直观的学科技能。在学生动手实验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每个步骤中熟悉对现象、过程的观察方法,并不断自问看到了什么,说明什么?实验结果是什么?内在联系是什么?使学生的思维一直随实验走。如学生完成“钠的性质”实验时,完成课本要求后我还给学生补充以下实验:(1)钠能与酸反应吗?与水反应相比,哪个更剧烈?(2)钠能与NaCl溶液反应吗?(3)钠比铜活泼,钠能从CuSO4溶液中置换出铜吗?并通过实验验证,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思维能力及实验素养。

学生分组实验大多是2-4人一组合作完成,由于学生性格上的差异和动手能力的不同,往往一些不善于动手、性格内向的学生,不能主动地完成实验,而那些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生,往往很快完成实验后显得无事可做。因此,根据学生不同情况,特别注意区别对待,以培养不同程度的兴趣。

三、精心选题,跟踪训练

素质教育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要精选习题,学生要精练习题,让学生在轻松状态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跟踪练习的设计要体现“步步为梯,步步提高”的原则,做到设计规范,题型新颖,材料新鲜;编写时力求增加与生产、生活、新科技等有关的新情景题,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训练情趣,使考生变苦练为乐练。在复习盐类水解应用时,设计了以下四个梯度问题:(1)明矾净水的原理是什么?(2)漂白粉、氯气的净水原理是否与明矾净水原理相同?(3)铁酸钠(Na2FeO4)是一种新型净水剂。已知铁酸钠的氧化性比KMnO4氧化性还要强,其还原产物是Fe3+,试回答铁酸钠能净水的原因。

以上问题的设计以净水为出发点,问题的难度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知识的应用从记忆到迁移,从迁移到类比呈现了梯度变化。学生回答问题的角度自然从问题的表象理解,层层递进,到问题实质的理解,对知识的认识从低级向高级飞跃。

四、利用课外亲身感受,培养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对书本上某些知识点产生浓厚兴趣,教师要以此为引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促成教材与生活的互动。如在必修2中学习元素周期表时,课本只介绍长式元素周期表,其他形式的周期表学生也感兴趣,意识到这点后我要求学生查阅课外资料、上网查询等手段制作一张属于自己的周期表。事实证明:这样可使学生在制作周期表的时候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制成了各式适合自己识记的周期表,有机器人状、有大楼状、有螺旋状,还有鱼形嘴里吐着泡泡等。还有乙烯是一种植物生长的调节剂,用它可以催熟果实,为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我要求学生完成实验:用熟苹果催熟未完全成熟的青香蕉。学生们兴趣很高,有些学生把这个家庭小实验带到学校里做。以上都可以较好地帮助学生走出课本,走进生活、生产和社会,丰富自己的知识,拓展了自己的思路,在加深了知识学习的同时,感受了化学的奇妙,兴趣自然也高了。

总之,化学是一门有趣的课程,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特点,采取各种有效方式不断激发、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让他们在愉悦中接受知识、锻炼思维,提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厉玉祥,化学起始课中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几点做法[J].《化学教与学》,2012(12):49-49.

[2]王绪林,培养学生化学学习兴趣的几点做法[J].《甘肃教育》,2013(2):37-37.

[3]王海友,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几点做法[J].《成才之路》,2010(16):39-39.endprint

猜你喜欢

合作学习学习兴趣
高中化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分析
如何在中学地理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营造小学英语课堂气氛的教学策略研究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推进合作学习激活中职英语教学研究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合作学习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