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彩虹帮教”模式在“问题青少年”关爱中的探索与应用

2017-09-29姚懿

青年时代 2017年24期
关键词:未成年人模式探索

姚懿

摘 要:“问题青少年”群体引发的一些社会问题日益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关注,特别是在处于改革深水期、矛盾多发期、社会转型期的大背景下,做好“问题青少年”管理帮教服务工作显得特别重要。本文以重庆市“彩虹帮教”模式为研究对象,较为详细地阐述了该模式在“问题青少年”关爱中的具体做法、实践成效及问题启示等,以期为开展类似探索的其他地区提供经验分享和借鉴参考。

关键词:未成年人;问题群体;彩虹帮教;模式;探索

“彩虹帮教”项目是共青团重庆市委“为了明天——重庆市关爱青少年彩虹行动”子项目之一,旨在将贫困家庭中的青少年、留守儿童、父母双下岗、违法犯罪父母的子女或有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等弱势青少年群体列为重点帮扶对象,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解决一些生活和学习上的困难问题。通过发挥共青团、市民、学校广泛的群众基础,以及未教所等专门机构的专业渠道寻找家庭贫困或有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將他们积极推荐到重庆行知职业技术学校学习知识技能、矫正行为偏差、就业融入社会,探索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和未成年人保护新模式。积极稳妥地做好“问题青少年”管理帮教服务工作,努力消除这类群体引发的社会问题,推动本地区“问题青少年”管理帮教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和发展,为全市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奠定良好的社会基础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背景及成效

(一)实施背景。有调查数据表明,全国目前中小学生有心理问题的孩子占到20%,有严重心理问题的达到4%,而青少年犯罪总数也占到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几乎每个社区都有“问题青少年”。据重庆有关职能部门调查统计,全市有不良行为或严重不良行为青少年约5220人,这部分群体处于家长管不住、学校教不了、社会容不下、公安打击不了的状态。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纠正其不良行为,帮助其获取知识和技能自立融入社会,是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有效路径。

(二)具体成效。2013年项目实施以来,已推荐600余名有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入读重庆市行知职业技术学校进行教育矫治。已经毕业的171人中,116人就业于长安集团、陶然居餐饮等知名企业。44人被重庆师范大学、重庆化工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高职录取;10人自主创新;1人参军入伍,实现“不良行为转化率”和“就业率+升学率”均达100%。与同期重庆市未成年犯管教所年均收押未成年犯数量和投入的财政资金相比,所起到预防犯罪的成效相当于少建一个未管所。

与此同时,“彩虹帮教”项目还存在学生、家长不理解的“送学难”;专门教育力量薄弱,仅限于民办职业技术学校的支持,无法适应形势需求的“入读难”;缺乏财政项目资金支持和社会资本筹措不足的“筹资难”等问题,这些因素制约了项目的拓展和可持续实施。

二、路径探索及实施

(一)贯彻“三种育人理念”,帮助“问题青少年”矫正不良行为

1.充分尊重、平等对待每个孩子。一是不区别对待、不歧视、不忽视任何一个学生,让所有学生都感受到尊重和信任。二是让每个学生承担合适的社会角色,让学生在自我管理中成长,激发其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三是充分发挥同龄人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利用集体一致行为感化,让学生在群体约束中成长。四是推动行知学校所有学生全部注册成为志愿者,通过参与大量志愿服务,让学生在温暖别人、温暖社会的同时温暖自己。袁某同学入学前厌学、早恋、逃课,老师也无法管;入学后觉得老师们都很尊重自己,感受到了关爱和重视,开始积极参与学校各类活动,不仅戒除了不良行为,逐步培养起自信心和归属感,还锻炼了自己的组织策划能力。

2.把德育教育融入育人全过程。一是营造人人皆是德育教师的好氛围,每位教职员工包括门卫、炊事员均能随时随地发挥带头示范作用。二是把德育教育融入学习活动全过程,抓住每一个机会向“问题青少年”反复强化正确的思想和行为方式。三是把遵守规章制度情况作为评价学生的主要标尺。在行知学校无专职清洁人员,从校长到老师再到学生,全都是义务清洁工。无人安排、未划分责任区,24万多平方米的校园却能天天洁净如洗,这都建立在学生强烈的归属感和荣誉感之上,让这种优秀人文在届际间得以传承,也让大家相互监督、共同成长。

3.真心关爱、决不放弃每个孩子。在不良行为转化方面,不希望毕其功于一役,允许问题反复甚至出现新问题,采取“循序渐进、阶段管理、固化行为”的方法逐步转变。第一学年重点突出规则意识,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做“合格的行知人”;第二学年注重职业技能培训,掌握专业技术,养成良好职业素养,做“合格的社会人”;第三学年重点进行人格养成方面的教育,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做“合格的公民”。通过循序渐进,固化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最终完成转化目的。郭某同学说,一开始自己在假期或周末回家会和原来的朋友瞎玩,返校后行为上又出现不少问题;几个学期下来,好习惯已经基本定型,自己也不愿意再和以前的朋友交往,放假也能管好自己。

(二)推行“三个结合”教学模式,帮助“问题青少年”获得知识和技能

1.互动式与个性化教学相结合。一是让学生直接参与课程设计、教学方式讨论与实践,变被动灌输为主动求知。二是要求每个学生在老师指导下提出符合自身发展需要的学习成长计划并付诸实践,引导学生认识自我,营造“比、学、赶、帮、超”的氛围。三是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定期提供阅读建议,做到每天早读一小时,每周看一本杂志,每月读一本新书,让阅读成为习惯。四是注重教学形式创新,课堂形式不拘一格,保持学习新鲜感和趣味性。

2.理论学习与实践培养相结合。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注重学生实践操作技能培养。学校建设有车工、钳工、汽摩、电工实习车间和数控、电子实验室,为学生提供大量实践操作机会;与大型用工知名企业合作建立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岗位实践;实行“双证”制度,文化和技能同时达到要求才能毕业。曾因殴打校长被开除、人人嗤之以鼻的“小霸王”邓某,通过帮教不仅改掉了坏毛病,还掌握了良好的知识和技能,2015年毕业被好利来公司录用,通过自己努力,不到一年就当上了一个门店的店长,目前已开始自主创业。endprint

3.课堂学习与课外学习相结合。注重学生兴趣培养,做到每天有体育活动,每周有社团活动,每月有才艺表演,每期有成果展示,每年有节庆活动。学校成立了演艺、乐器、文学、足球、书法、舞蹈等32个社团,每个学生必须参加一个社团,每周固定半天为社团活动时间,专门安排教师指导。校团委每年举办校园歌手大赛、模特大赛、技能大賽等大型活动,要求学生全员参与,以此拓展学生的专业技能。初中辍学的魏某接受帮教后转化极其明显,担任班级文秘,积极参加学校各类活动,学习成绩直线上升,2015年9月考入重庆师范大学。

(三)多方共同发力,帮助“问题青少年”融入社会

在团市委的持续推动下,初步形成相关单位推荐人选并提供资金支持,行知学校教育转化、获取知识和就业技能,各方共同促进问题青少年回归社会的良性循环。一是由团委联合综治、民政、司法、法院、检察院共同推荐不良行为或严重不良行为青少年、闲散青少年、服刑人员未成年人子女等重点青少年接受帮教。团市委在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中成立资金规模100万元的专项“彩虹基金”,并联合市慈善总会、市司法局成立资金规模近500万元的“爱心助回头基金”,持续为项目提供资金支持。二是大型用工知名企业提前介入,与学校签订合作协议,实行订单式培养,保证学生就业有出路。三是持续跟进服务,关注学生成长。利用12355青少年咨询热线回访受助学生;将有创业意愿、符合条件的受助青年,纳入“未来企业家培养青锋计划”实施范围,目前已有6人接受了帮扶。受助学生叶某某毕业后,自主创业成立了长寿区唯一一家街舞工作室,目前经营状况良好,她的团队还应邀参加了2016年湖南卫视跨年演唱会。

三、结语

预防青少年犯罪是全世界的难题,依托社会各界力量实施“彩虹帮教”,对不良行为青少年进行教育矫治,有利于去标签化、去行政化、去暴力化。通过“彩虹帮教”项目的探索与实践,逐步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行为矫正+技能学习+社会融入”帮教模式,帮助他们矫正了行为,学习了技能,融入了社会,减轻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压力,对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起到了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匡后鹏.重庆“为了明天·彩虹帮教”项目正式启动.青少年与法.2013(3).

[2]陈凤莉.只有青少年问题没有问题青少年.中国青年报.2013年8月9日.endprint

猜你喜欢

未成年人模式探索
未成年时期阅读推广研究
提高安全意识促进健康成长
论思想政治课在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作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