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K学界”平台优化高中地理教学
2017-09-29
摘要:本文探讨如何借助“K学界”平台,将其链接到“谈天说地言人”公众号菜单栏,尝试由单一的课堂环境转向课堂与在线相结合的多元教学环境,由此服务于学生个性化、精准化自主学习。
关键词:高中地理;“K学界”平台;自主学习
一、“K学界”平台及其功能
1.“K学界”平台的内涵
“K学界”平台是一个兼有PC端和移动端(智能手机App)双重应用的互联网学习平台,其在线教学流程如图1所示。该平台秉承“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的理念,从整体性、关联性开展设计出发,构建了社交网络的个性化学习环境,其PC端的服务门户网站为www.kxuejie.com,移动端App可在各大应用市场中搜索“K学界教师版”或“K学界”即可下载。
2.“K学界”平台的功能
“K学界”平台上教师应用功能主要有以下五项。①开设课程。根据开课引导即可完成课程内容创建,课程公开程度可依教学需要选择向所有人公开或向指定学生公开。②布置作业。可在线或通过添加附件形式布置作业,并设置作业完成时间,系统会自动统计学生按时提交作业情况,教师可在任何时候通过PC端或移动端审阅学生作业。③在线备课。通过教学设计和引入教案,一键生成PPT备课课件,数据实时反馈功能让教师随时查看整个班级以及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④学情汇总。学生在线学习内容、完成程度、所用时间等信息系统都会汇总并统计,教师可根据学生学习进度向单个或多个学生发送通知,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指导或督促,并可一键导出学情统计数据。⑤在线答疑。教师可在线查看并回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惑,学生的求助问题及关联知识点会被记录并整理,教师可通过该数据对教学重点及学生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评估,确保教与学同步。
“K学界”平台上学生应用功能主要有以下五项。①课程学习。学生可通过教师分享的“邀请码”加入指定班级学习课程,或加入任何感兴趣的公开班级参与学习。②在线作业。在线完成并提交教师布置的作业,并在教师指定时间范围内提交,会得到平台积分奖励。③错题集。平台通过记录并统计学生错题数量,帮助学生梳理知识薄弱环节,学生可对错题关联知识点加强学习,全面掌握学习内容。④学习笔记。可在线学习时同步创建该学习阶段的笔记并进行分享,增加学习成就感,或查看同学公开的学习笔记,从别人的学习方法中理解知识内容。⑤实时交互求助。在线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向教师或同学发起求助,收到求助信息的教师或同学可切入观看求助问题并给予帮助。
二、依托“K学界”平台优化地理教学示例
本文以 “臺风、寒潮与伏旱”为例,具体探讨如何依托“K学界”平台优化高中地理教学。
1.课前学案导学
教师将“导学案”在上课前两天通过“K学界”平台推送给学生,学生要根据“导学案”预习教材并进行细致批注,并将该环节自学中遇到的疑问列在笔记本上,以提高下一环节——“微课学习”的针对性,同时,导学案为学生提供了系统的笔记大纲。利用课前“学案导学”方式进行高中地理教学,便于引导学生带着课前梳理的问题有针对性地积极探究课堂问题,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改善课堂教学效果[1]。中图版高一地理第三篇专题11第一课时“台风、寒潮与伏旱”的导学案如表1所示。
2.课前微课学习
学生带着“导学案”预习产生的疑问进行微课学习,同时,根据“导学案”和“微课”记录笔记,将产生的疑问进行第一次自主过滤。“地理微课”时长约10分钟左右,便于学生自己掌控学习进度,利用碎片时间来安排学习,由于微课具有可暂停、可回看、可重复的特点,十分有助于确保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在“台风、寒潮与伏旱”的微课中重点呈现控制台风和寒潮的天气系统——气旋和反气旋的flash动画演示并解释形成机制。微课详见“K学界”平台或者http://v.qq.com/page/u/ d/g/u0191ebnqdg.html(腾讯视频)。
3.课前进阶反馈
一般来说,笔者会布置3道在线选择题,学生完成作业后可以立刻查看个人成绩及每题的答案、解析,从而有助于学生了解自己对相关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进阶作业”对学生的“学案导学”和“微课学习”具有重要的提示与反馈功能,便于学生进一步自主过滤疑难点。在完成三个环节的自主学习后,将最终过滤的疑难点发送给同学、教师或分享“K学圈”。“台风与寒潮”的在线进阶作业如表2所示。
“K学界”平台中“台风、寒潮与伏旱”的学生学习足迹数据显示,实验班共有43名学生,其中42名学生完成课前自主学习,一人处于正在学习状态;进阶测试正确率为95%,错误主要聚焦于第3题,从而确定了课堂教学的重难点是气旋和反气旋的气流运动特征及其成因。由此可见,平台汇总的班级学生学习数据(缺勤与否、学习时长、在线进阶错误率)可为教师课堂的针对性、个性化的有效教学及课后个别辅导提供重要参考。
通过分析数据可知,学生基本达成了本节课的低阶认知目标:记忆和理解,在课堂中需在强化“气旋和反气旋的气流运动特征及其成因”基础上,将认知目标逐渐向以应用、分析、评价为标志的高阶认知目标迁移。同时,结合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中倡导“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通过案例讨论形式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系统思维、人地关系等。因此,课堂重点讨论了2015年7月6日至10日影响我国东部沿海的第9号台风“灿鸿”、第10号台风“莲花”和2015年1月23日至25日影响我国大部的“世纪寒潮”的源地、影响范围、对人类影响、天气现象、利弊评价、防灾减灾措施以及形成机制(天气系统)。因此,通过分析学生课前学习数据,有利于课堂精准教学。▲
参考文献:
[1] 陈志荣,康莹.“学案导学”教学法在地理教学中的实施与思考[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1,1:29-3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