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长如何培养小年龄孩子主动打招呼的习惯

2017-09-28陈亚芬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22期
关键词:礼貌环境家长

陈亚芬

【中图分类号】G78

当今社会,大多是独生子女,自私、霸道是孩子们的通病。家长把孩子看成宝,尽量满足孩子们的各种需求。在这种有行兼无形的“疼爱”中,很多孩子趾高气扬,言行都失去了基本的礼貌。许多人都感叹:一代不如一代了。这一现象让家长和社会都感到行為习惯教育迫在眉睫。

《指南》中对幼儿的行为习惯教育进行了比较清楚地分析与建议,尤其是在“社会”中,更是提出了明确的指向与要求。如:幼儿会使用简单的礼貌用语。幼儿阶段是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时期,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能力对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以及知识、能力和智慧作用的发挥具有重要影响。幼儿在与成人和同伴交往的过程中,不仅学习如何与人友好相处,也在学习如何看待自己、对待他人,不断发展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主动与人打招呼是人际交往跨出的重要的第一步。

在现实中,小年龄孩子可能刚入园,面对一个全新的陌生集体,认识许多成人和同伴,他们的交往范围扩大、交往活动增加,一些从未碰到过的矛盾和困难由此产生。从小家庭走向了大集体,处于紧张、害怕、陌生的情绪中,和人主动打招呼的意识能力很薄弱。有的则是不懂得见了人要打招呼是礼貌行为;孩子生活在一个复杂的社会环境中,父母是其最先交往的对象,以后逐渐扩大到亲友和伙伴,这中间有一个从生到熟的过程。家长过分溺爱自己的孩子,什么事情都由成人包办代替,没有意识到示范、引导,没有明确其基本的社会交往礼仪。也有的可能受过人为的负面影响,不愿意和人打招呼。许多孩子怕陌生人的原因之一,是由于家长管教过严,限制过多等,导致孩子不愿接近生人,胆小、自卑。 当孩子不愿招呼人时,说“这孩子不懂礼貌”,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长此以往孩子给自己的暗示也成了如此。我们要慢慢的引导其学会基本的交往和沟通,与人打招呼则是孩子一日活动中最基本、最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3-4岁幼儿正处于一生中的敏感期,是学习交流交往的奠基期。家长只需要运用一些小技巧,就可以改变孩子不愿与人打招呼的行为,培养成有礼貌行为好习惯的孩子。

一、创设良好的环境。

我国儿童教育家陈鹤琴认为儿童应该有良好的环境,他说:小孩子生来大都都是好的,到了后来,或者好,或者变坏,这是环境的关系。环境好的,小孩子就容易变好,环境坏的,小孩子很容易变坏。孩子在三、四岁时,家庭和谐、相互有礼,对幼儿的礼貌行为有很大的作用。家庭里有秩序的、整洁的、和谐快乐的教育环境,有规律的生活制度以及人与人之间文明礼貌,友爱友善都是培养幼儿良好的主动打招呼行为习惯的好环境。

同时更要注重身边环境的选择,古有孟母三迁,今有择校而居,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良好的环境是孩子形成正确思想和优秀人格的基础。环境对人生存和发展的影响,就年龄而言一般是成反比的,年龄越小受环境的影响就越深刻。家长要注重自身的环境营造,更要为孩子选择周边的交往环境,避免粗鲁的、不文明的交往方式的环境。

二、采用不同的方法。

1.以身示范。孩子不懂礼貌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学会的,如果父母纵容孩子第一次不讲礼貌的行为,孩子就会以为自己的行为是正确的,会更加放纵自己。在家里,平时父母说话就要注意使用文明用语,尊重孩子,不用命令的口吻跟孩子说话,而应该用“请你.....”等有礼貌的言辞与其进行沟通。孩子替自己分担什么事时,一定要记得说“谢谢你”。孩子的成长是漫长的社会化过程,不可一蹴而就,他需要反复模仿成人的行为。因此,家长在带孩子外出遇到熟人时,可主动上前打招呼,给孩子一个良好的示范。

2.动作辅助。家长可以教孩子打招呼时伴随动作,如:hello,早,可以教孩子面带微笑一手上举挥一下,动作辅导让孩子更容易主动问好。动作提示也是指导孩子的小技巧,家长可以伴随眼神和动作提醒孩子适时地与人交往。

3.图示提醒法,家长可以在家中便于孩子观察的地方张贴相关问好的图片,图片可以网上下载,也可以父母与孩子讨论后一起制作图片,也可购买有些伴有语音的图片:你好,见到你真开心;孩子一看一听很明白。

4.重点指导:家长可以关注孩子主动打招呼的内容,扩充孩子打招呼,与人交流的话:如早上好,我回来了,再见,谢谢,不客气,你真美等,让孩子面对不同的情景运用不同的礼貌用语。

5.适当的奖励。如果孩子对客人、朋友很有礼貌,要及时予以肯定,可以运用点头、微笑或者用语言等方式对孩子进行鼓励。有些幼儿园有礼仪小标兵等活动,家长可结合进行,同样进行家中的奖励与鼓励活动,及时鼓励,促进孩子礼仪宝贝的热情持续高涨,打招呼主动性大大得到提高。

6.不同场景的锻炼。考虑到平时打招呼情况单一,家长可以特意安排客人来了等情景,请孩子学着专门接待自己的小伙伴,促进孩子更主动。还可以安排去孩子喜欢的小朋友家,结合礼貌教育,给孩子更多体验场所与空间,形成良好的打招呼习惯。

三、保持教养一致性。

培养孩子懂礼貌,家庭成员要有统一教育态度和方法,不能每个家庭成员采取不同的态度,各敲各的锣,各打各的鼓,有的唱白脸有的唱红脸。因为这样会使孩子不知所措,而教育的作用也就在不知所措中相互抵消。要对幼儿进行礼貌教育的影响培养,必须要借助与家长的鼓励和督促。家庭教育孩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所以,家长一定要统一步调,统一态度,而且要有始有终,持之以恒,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教育的最佳效果。

孩子在家中的时间要多于在幼儿园的时间。由于父母与幼儿的亲情关系的影响,他们往往对来自家庭中的教育因素的影响接受的更快一些,更多一些。家长也要与老师保持联系,了解幼儿在幼儿园中的活动与表现,掌握幼儿在园中的情况,以便采取更有效的教育措施。及时传递信息,相互沟通,使家庭、幼儿园之间的教育做到一致性,这样孩子的礼貌行为才会得到真正的养成。

科学研究表明,一个习惯的养成最起码是21天时间,对于小年龄孩子来说,这个数字远远不够,因为年龄小,容易忘记、变形。家长让孩子坚持不仅是一种形式,而且是一种方法。让孩子逐渐从模仿、好玩,慢慢演变成对人的尊敬的一种反应,变成自然而然的一种行为。只有家长持续的关注,察言观色,了解明白孩子的自觉性和习惯性,并加以鼓励巩固,习惯才会慢慢得以养成。

美国心理学家卡耐基认为:成功等于30%的才能加上70%的人际关系。可见,培养人的交往能力显得多么的重要。“打招呼”是跨向社会活动的第一步,是人际交往的敲门砖。家长们要把握好幼儿学习社会交往的初始阶段,让孩子在初始阶段有个好的开始。endprint

猜你喜欢

礼貌环境家长
家长错了
环境清洁工
礼貌举 止大 家学
礼貌举止大家学 !
礼貌举止大家学!
家长请吃药Ⅱ
漫观环境
犯错误找家长
论环境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