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作文不再“无话可说”

2017-09-28刘建勇高红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22期
关键词:宏观亲情要素

刘建勇+高红

【摘要】

中学生写作往往面临开篇即“无话可说”,行文便“无以为继”的困难。除了学生自身写作经验的缺乏、考场作文的固有限制外,缺少方法指导,也是造成这一问题的重要因素。为此,本文提出“立象尽意”“化整为零”“由同及异”三条操作性建议,以期对广大师生有所帮助。

【关键词】

语文学习 作文教学 写作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34

长期以来,中小学作文教学都侧重于对写作素材的积累,以及经典作品对学生的熏染——不少学生的假期作业都包括“摘抄”一项。这种做法虽然可以促进学生阅读,加深其对作品的印象,并使其获得一些写作经验;然而,这样的“经验”呈现出“零散化”“随意性”的特点,往往止步于感性层面,未能内化为学生长久、固定的技能。

针对这一现象,笔者认为:于“积累”和“熏陶”之外,教师的教学应有方法论的视野,在操作层面给予学生具体的指导,由写作之“术”出发,上溯作文之“道”。基于以上认识,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立象尽意。

“立象以尽意”语出《周易·系辞上》,本意是指《易》的卦象是圣人用以概括万物的性质、道理、规律等的方式。随后,这一概念被引入中国传统文艺理论,并在历代作者和文论家手中逐渐成熟,形成中国传统文论以“言、意、象、境”四个维度关照文学创作的经典模式。

不唯如此,现代认知语言学也可以为“立象尽意”的创作理论提供全新的理据。正如有论者所言,“直接‘立象尽意即直接选取特定‘物象,寄托情思,表征认知;间接‘立象尽意即通过隐喻,将意象、意象图式从一认知域投射到另一认知域,给人启迪与遐想”。(杨洋 程艳,2010)

笔者认为,“立象尽意”作为一种创作方法的核心价值是,将主观世界的复杂性和客观世界的丰富性,统一于典型的、富于表现力的“象”当中,让读者通过直观、简洁的方式,把握作者旨意。这里所说的“象”,不局限于具体的“物”,也可以指一种情境、图景。在古典文学作品中,这类创作实践比比皆是:例如王昌龄“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将自己的人生信条与殷殷情意寄寓在“冰心玉壶”的“象”当中,不仅言语精简,而且意蕴丰美;再如辛弃疾“酒杯秋吸露,诗句夜裁冰”,用“秋露”的“象”写出饮酒的高雅,以“裁冰”的“象”喻指诗歌构思的精巧。不独古典文学,现当代文学作品中,“立象尽意”的创作方法也被作者青睐。王开岭先生在《女子如雪》一文中写道,“无论是皑皑白雪,还是哀哀之樱,它们——她们灵魂的内涵、气质和辐射出的精神光泽,的的却却都是女儿性的”——在他的笔下,“女儿性”这个内涵丰富的概念,被凝固在皑皑白雪和哀哀之樱两个“象”之中,让读者心领神会,为之神往。

对于中学生而言,把握“立象尽意”的原则,可以让写作摆脱空洞的抒情和无意义的反复,让作文气韵生动,富于个性。

二、化整为零。

近年来,材料作文渐成考场“新宠”。其最大优势是给了考生很大的文体、选材和立意的自由。面对言简义丰的材料,学生或追求立意的的深刻,切入点“陡峭”;或为了审题的准确,采取保守的解读。然而,无论采取哪種立意方式,学生在行文中往往囿于材料的内容,无法打开思路;更有人大段引述或大幅改写材料。试题所列材料,不但无法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反而成了其思维的“边界”。

笔者认为,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学生仅仅将材料看做立意依据,以至于过度关注所立之“意”,而忽略了材料本身的丰富性。其实,对于大多数材料,学生固然应该首先从整体把握,以确定立意方向;然而,不能忽视的是,材料中的诸多要素有相对的独立性,正是通过要素的有机联系,材料才获得了其丰富的含义。这一认识对于写作的启发是,学生不妨围绕要素以及要素之间的联系来构建作文,从而避免“无话可说”“无以为继”的困境。

以2015年新课标全国Ⅰ卷为例:材料中老陈的女儿因父亲违章驾驶而将其“举报”,这一行为引来不少赞誉,同时也伴有质疑。通读材料“整体”,学生不难确定立意所在,即“亲情与法律的矛盾”。然而,如果仅仅围绕“亲情”和“法律”这两个关键词来写作,部分学生往往由于生活和阅读经验的缺乏而陷入“词穷”的境地,以至于不得不反复“回归材料”,使整篇作文成为“老陈”和“女儿”的私人记录。

然而,如果学生能将材料中的要素拆解出来,并找到它们的有机联系,作文架构将显得合理许多,探讨也将深入许多。具体来说,这则材料的人物要素有“女儿”“父亲”“媒体”“大众”四个,而其间的关系,除了女儿与父亲的情亲之外,还有媒体对大众的引导,以及大众对社会的责任等等。除人物要素之外,材料当中的其它要素还有“法律”与“亲情”,“伦理”与“制度”等等,而这些要素间的有机联系,正是构建一篇文章的关键。

总之,把材料作为“整体”确定立意,再将整体化而为“零”,从要素间的关系构建文章,将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摆脱言之无物、故作高深、刻板说教的写作痼疾。

三、由同及异。

网络上曾一度流行一种文体——“有一种……叫……”——比较典型的例子是“有一种境界叫舍得,有一种幸福叫珍惜,有一种领悟叫自在,有一种学问叫幽默”(来源于网络)。虽然谈不上严肃的文学作品,但笔者认为其背后藏着一种可贵的创作思路——“由同及异”。

所谓的“同”和“异”是指:临近的概念往往可以由一个更宏观的概念来概括,而每一个宏观的概念本身也可分为许多更具体的临近概念——这里的“宏观概念便是“同”,被宏观概念概括和代表的具体概念与临近概念便是“异”。举例来说,“亲情”“友情”“爱情”都是建立在人性良善的基础之上的美好情感,其间的共同点让它们成为一组“临近概念”;而由于其共同点,人们也可用更为宏观的概念对其进行概括——例如“爱”。这里的“爱”便是所谓的“同”,而 “亲情”“友情”“爱情”便是所谓的“异”。如果说“爱”是一个概念,有其固定的“内涵”,那么我们不妨将“亲情”“友情”“爱情”看做它的“外延”。因此,“同”和“异”的关系,也可以理解为了概念内涵与外延的关系。

所谓“由同及异”是指:写作时明确了主旨与立意之后,可将其当做全文的宏观概念——“同”;而对于这一概念的探讨,则可以从它所带表的临近概念开始,即由“异”开始。以2015年新课标全国Ⅱ卷为例,三位“当代风采人物”分别对应着“笃志创新”“匠人精神”“聆听内心”三种品质或人生追求,学生可选择其一进行探讨。不难发现,这三个关键词均可作为宏观概念来把握,而每一个都可以分为若干临近概念——如“匠人精神”便可分为,专注、持久、精进等几个方面。对于学生而言,从宏观方面行文未免让文章成为“无根之水”,流于空泛,而如果能“由同及异”,有宏观大概念及临近小概念,便可是文章层次分明,言之有物。

以上三点建议为笔者从教的经验之谈,难免有挂一漏万的缺点;但其坚持的“授人以渔”的作文教学观念,望可于广大师生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杨洋 程艳.论立象尽意之认知语言学理据[J]. 中华文化论坛.2010.(1):175

[2].邱明丰. 立象尽意——中国文学的形象特征 [J]. 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12.(2):53-56endprint

猜你喜欢

宏观亲情要素
我国宏观杠杆率的结构性特征
宏观经济学双语教学的改革和实践
亲情的滋味
2015年8月债券发行要素一览表
增进亲情的项目推荐
2015年6月债券发行要素一览表
爱的内涵
组成与构成 含义各不同
假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