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舞蹈对幼儿成长的重要性

2017-09-28张宏霞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10期
关键词:领悟力舞蹈动作

张宏霞

中国分类号:G613.5

开展幼儿学前舞蹈教育活动,有利于培养幼儿对音乐舞蹈的兴趣,发展幼儿的智力,以及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品质,与此同时还可以满足幼儿想象、联想、思维和创造性表现,交流合作的需要。为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外部条件。《綱要》也提出 :幼儿舞蹈教育作为实现全面启蒙幼儿艺术素质所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舞蹈在幼儿教育中是促进幼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和有力手段。

一、幼儿在舞蹈的滋养中健康成长

幼儿舞蹈是反映学龄前儿童的生活,表达他们思想、感情和态度的舞蹈。它可以增长幼儿的体力,促进幼儿骨骼、肌肉、呼吸等生理机能发育,加快幼儿新陈代谢,使他们的肌体不断生长发育。幼儿们在知识面和联想虽然不够丰富,但对音乐的直接感受能力并不差,而且自我表现欲望很强。他们一听到音乐时,往往就会做出拍手、点头等动作,还会情不自禁地跟着音乐手舞足蹈起来。这是幼儿感知、理解音乐最自然、最重要的方式,也是对幼儿最具有吸引力的欣赏方式。教师要多途径地引导幼儿积极运用肢体语言,培养幼儿的舞蹈能力。比如,在欣赏《大象伯伯》时,教师可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身体动作与音乐的旋律相匹配,跟随音乐内容做相关动作,并从中体验音乐舞蹈所带来的快乐。舞蹈是以经过提炼、组织、美化了的人体动作。

二、幼儿舞蹈可以激发幼儿各方面品质

1、激发幼儿学习舞蹈的兴趣

幼儿园舞蹈教学的内容要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避免成人化。舞蹈的动作要简明、活泼、形象,这样才能激发幼儿学习舞蹈的兴趣。在教舞蹈时,教师可先将舞蹈内容编成故事讲给幼儿听,帮助幼儿理解舞蹈内容,以帮助幼儿创造性地表达各种舞蹈形态。在练习中,运动量和动作幅度要符合幼儿的生理特点,不能为追求速度而一下子教很多。因为幼儿一旦曲解了教学内容,纠正起来就很困难,反而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在舞蹈教学中,教师通过舞蹈示范、舞蹈欣赏、边歌边舞、音乐反映、模仿与想象、组合与成品舞蹈编排等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调动幼儿全身的多种器官,在提高 兴趣、注意力的同时,更强调了大脑高度的集中去支配身躯,以表达各种动作和情感。而且一系列优美的动作,丰富的队形变化等也促进了幼儿舞蹈记忆力的提高,同时激发幼儿学习舞蹈的强烈兴趣。

2、促进幼儿喜学的能动性

幼儿舞蹈教学一般采用模仿性学习方式,即示范—模仿—练习的模式。教师在示范舞蹈动作时,幼儿必须记住舞蹈的律动、节拍以及流动路线等。这种学习方式效率较低,时常需要教师采用其他手段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以保证幼儿参与舞蹈活动的延续性。教师可利用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对他们进行启发,让幼儿根据教师的启发进行联想、回忆、理解,从而用形体表现出来。如上舞蹈《小树叶》时,我们可以根据音乐中的歌词,用幼儿感兴趣的游戏化加以展开。我们可让一幼儿戴上树干头饰来充当树妈妈,其它幼儿戴上小树叶的头饰依靠在树妈妈身边当“小树叶”。当唱到“小树叶离开了妈妈”时。当小树叶的幼儿可做被风吹走的动作离开“树干”。这样游戏化、形象化的教学特点吸引了幼儿的能动性。

3、提升幼儿学习的领悟力和创造力。

由于每名幼儿的个性特点、已有经验、兴趣爱好、感受方式、领悟力等不同,因此即使面对同样的舞蹈幼儿的接受能力往往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在组织舞蹈教学活动时,教师要尽量营造宽松、自由、和谐的活动氛围,尊重每名幼儿的真实想法和接受能力,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感悟力。同时,教师可通过创设各种情境组织舞蹈教学,引导幼儿把已获得的情感体验迁移到新的情境之中,以提高幼儿对舞蹈的领悟力。比如,表演舞蹈《小鸭在游泳》时,教师可以启发幼儿回想小鸭在自己心中的形象,并尝试用自己喜欢的动作表现游泳的小鸭子,从而加深幼儿对舞蹈的领悟力。

又如,我在中班时排过一个歌表演《擦椅子》。在课前的准备环节中我利用了家庭的有效教育资源。引导家长启发、带动孩子学习擦椅子。这样孩子自己尝试过、实践过,印象也就非常深了,因而孩子脑中有一定的表象,也就易于表现舞蹈,会乐于表现舞蹈。教学活动时我问孩子们:怎样擦椅子?有幼儿说:右手擦的,有幼儿说两手一起擦的,有幼儿说左右轮换擦的,也有幼儿说要呵气才能擦干净。幼儿你一言我一句。把整个擦玻璃的方法、过程说得挺完整。我便引导孩子们倾听哪段节奏更适合做写什么动作?在各种感官结合的情况下丰富了活动的趣味性,增强了孩子们表现欲望。

三、幼儿舞蹈教学的具体方法

1、语言讲解法。在幼儿舞蹈教学当中,教师对动作的语言讲解要生动形象、通俗易懂。比如,转手腕这一动作,如果按动作要求讲,第一拍手腕由外向里转,第二拍手腕由里向外翻掌。幼儿学做起来既无兴趣又很费力。但是如果教师告诉幼儿,现在你到果园里抓住了手上的一个大苹果,想把苹果摘下来必须转动手腕拧一下,那么幼儿就很容易在这美妙的语言讲解中掌握该动作。

2、动作示范法。教师要用准确、形象、富有感染力的示范动作来表演舞蹈作品,促使幼儿对要学习的舞蹈内容有一个完整清晰的印象。示范时还要伴随着语言讲解,面向幼儿做镜面示范。同时,示范动作要优美、准确。

3、动作编排法。在教幼儿舞蹈时,教师可先启发和引导幼儿根据歌词内容和配乐,自己动脑动手编排舞蹈动作,然后再对幼儿编排的舞蹈动作进行改善。这能大大提高幼儿的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使他们能将自己所学到、看到的舞蹈动作表现出来,并将之组合成为舞蹈。

4、游戏实践法。游戏法是运用游戏的形式和口吻进行辅导的一种方法,是一种娱乐,如学习鸭走步,教师就可以扮演鸭妈妈,让幼儿当鸭宝宝,请鸭宝宝跟着鸭妈妈学本领,还可以戴头饰或穿上服饰。还有小碎步,可用鸡妈妈带小鸡练习。蹦跳步,兔妈妈带兔宝宝练习等。此方法可以引起幼儿的极大兴趣。

幼儿园开展良好的舞蹈教育,使幼儿在轻松、活泼、愉快的环境中通过身体动作去感受音乐形象,通过表情、动作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易使幼儿形成活泼、开朗、热情、大方的性格,因此,幼儿舞蹈也是幼儿形成良好性格的重要工具。比如,幼儿通过民族民间舞的学习,可以培养幼儿热爱祖国、热爱集体、热爱本民族的优秀品德。幼儿舞蹈教育是幼儿音乐教育的一部分,他们都属于幼儿园素质教育的范畴,我们作为幼儿学前教育的一线老师不能忽视幼儿的舞蹈教育。

猜你喜欢

领悟力舞蹈动作
下一个动作
舞蹈课
谈在基础会计教学中开展体验式教学的策略
加强学生语文读悟意识的培养
让依“标”扣“本”成为孩子语文阅读答题的“法宝”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
雪地上的舞蹈
卷首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