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校动漫专业教学改革的几点探讨
2017-09-28陈振卓
陈振卓
摘要:动漫设计作为我国新兴的朝阳产业,各高校应该以加强动漫专业人才培养、提高动漫专业教学质量、为动漫产业链的各个环节输送大量合格的、高素质的人才为重要责任。然而随着动漫产业的快速发展,许多问题也都显现出来了,本文通过对目前高校动漫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从课程设置、师资力量、市场需求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动漫设计 课程设置 实践 创新
【中图分类号】J218.7-4
近年来,我国动漫行业发展迅猛。2003年,动漫游戏软件技术的研发被列入国家863计划;2008年,国内动漫企业数量已经超过6000家。动漫产业的发展带动了教育工作的开展,越来越多的高等院校都开设了动漫相关专业,但是由于教育体制不健全、课程设置脱离实际等因素导致培养的动漫人才实践操作能力欠缺,达不到企业的要求,不被从业公司认可。下面将从五个方面简述动漫专业教学中的几点问题。
一.过分看重软件教育,课程设置不合理
动漫是一门影视艺术,涉及到众多的艺术门类。但是由于动漫专业在我国高校开设的时间不长,教育体制和教学方向还没有很明确,形式教育的痕迹严重。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有些还只是单纯一些相关课程的累加,比如艺术类课程、技术类课程、计算机软件操作等,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教学体系。学生很难在大学四年的学习时间里、在一系列琐碎的必修课和专业课中学到以后在工作中实用的技巧,更多的都是做着表层的加工工作,很难达到更高层次的创作水准。除此之外,学校对软件的学习也显得过分重视,偏重于培养学生的二维、三维软件操作技能,导致学生过分依赖计算机,忽略了基本的艺术、美术修养,缺少应该具备的基本绘画能力。即使到工作岗位中也只是会几个软件命令而已,不具备独立的动漫创作能力,没办法在公司里脱颖而出,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另外,由于这是一门艺术类学科,对实际的动手能力要求高,要有好的创意,与传统的文、理科教学不同,学校在安排课程的时候不必过多的安排校必修课,更多的时间应该留给专业课程的学习,让同学们自由创作,开放思维。
二.学生惰性强,忽视基本的美术基础
不可否认,在众多学习动漫专业的学生当中,并不是所有人都是精通绘画技巧并且及其热爱漫画行业的。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选填专业的时候只是看到近年来动漫专业很热门,就业率很高才选择的,其自身并不具有美术基础和学习积极性,这就导致学生们的基础能力参差不齐。进入学校学习后,老师采取没有针对性的统一授课模式,学的怎么样全凭学生的自我接受能力。长此以往,那些没有美术基础的学生得不到初级的指导,只是会模式性的完成老师布置下来的任务。有美术功底的学生在尚不连贯、还没有成体系的课程设置中也得不到对基本功的锻炼。而且枯燥、乏味、耗时耗精力的基本绘画技巧的练习让学生们产生逃避心里,不愿意主动加强自身的美术基礎训练。另外,过多的软件教育容易使学生们陷入误区,认为学好了软件就是学会了动漫制作技术,更加避重就轻甚至放弃传统美术的训练,盲目的追捧电脑制作。对于这种现象,学校应该培养学生的动漫情怀,以日本动画大师宫崎骏或者美国迪士尼公司的成功案例吸引学生眼球,激发他们对动漫事业的热爱提高积极性。坚持基础知识的教育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导,着重开展素描、绘画、原画设计等基础手绘课程,让学生们深刻意识到传统的绘画能力依旧是漫画行业中最重要的素质。
三.欠缺创新能力
动漫作为一门涵盖艺术,文学,逻辑,表演等多种技能的综合课程,要求学生创作个性鲜明,有自己的特点,因此不能模式化的把所有学生教育成一种思维方式,老师要懂得因材施教。很多同学在经历了几年义务教育和高考压力下机械性的学习后都缺少独立思维和创新能力。这就要求老师慧眼如炬,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基础,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特性与天赋,帮助他们发掘自身的潜力,找到自我定位,不抹杀每个同学的特质,给予耐心的引导。学校也要鼓励学生培养创新思维,在学校、学院里多开展各种创意比赛,如动漫人物设计、小剧本创作等,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时间,又能开放思想。
四.师资力量不足
动漫作为新兴产业,师资力量紧缺是大多数院校面临的普遍问题。人才培养的周期性限制了专业教师的数量,很多院校直接从美术专业和计算机专业等抽调一部分教师,通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就直接上岗教学,教师本身没有实际工作的经验,缺少对动漫行业发展的敏锐掌握,更没有经验可以传授给学生,纸上谈兵。教育的方法也是遵循固有的传统授课模式,只灌输了理论知识,培养不出来动漫专业的学生应该具有的创新思维的能力、动手实践能力,教学的质量普遍不高。而且动漫专业是一种复合型的专业,需要与计算机软、硬件结合使用,对于设备的要求高,学校往往不是很重视,没有客观的资金投入以更新换代。据统计,2014年全球动漫产值达到4000亿美元,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前景极其乐观的专业,学校应该给予更高度的重视,留出教学预算。在师资方面要打破原有的招聘模式,不是仅仅从本校师生中选择,而是从社会上、优秀的企业中等多渠道扩充自己的师资力量,经常聘请校外专业的人员到校开展讲座,提升自身的教育水平。
五.教育没有与市场需求相结合
学习动漫专业的学生很多,企业的人员需求也很大,但却还是出现了就业难的问题,学生和企业方面都很无奈。主要的原因是在学校的教育下培养出来的人才模式单一,没有结合市场和企业对实际人才的需求,缺乏高档次的创意、制作和管理人员。因此,学校应该与各动漫企业、影视公司达成长期的合作关系,学生定期的可以到公司里实习,具体了解动漫制作的全过程;在教师的协作下完成企业布置的创作项目,培养实践操作能力,缩短基础教育和实际工作之间的距离;组织学生们进行团队合作,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合作意识,给学生表现自己能力的机会。这样既能解决学生实践能力差的现状,又能给学校和企业都带来效益,是互惠互利的方法。
结语
我国已经步入了动漫产业发展的黄金期,各大高校都肩负着培养动漫人才的重任,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以社会人才需求为依据,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适应动漫产业的发展潮流,与时俱进,把我国的动漫产业发展推向更高的水平。
参考文献
[1]杨建宏.高校动漫专业教学改革的探讨研究[J]. 艺术与设计,2010(07).
[2]李国庆.张泊平.动漫专业人才策略研究[J].华章,2011(10)
[3]王善朝. 浅析当前动漫教育中的亟待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J]. .科技信息,201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