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翻转课堂在高职院校教学改革中的研究与应用

2017-09-28冯志鑫王晓慧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10期
关键词:翻转课堂高职院校改革

冯志鑫++王晓慧

摘要: 翻转课堂的教学实施和教学内容重组研究为高职任务化教学提供了崭新的思路,成为建构高职教育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的教学模式”新的教学纽带。当今的高等职业院校推广翻转课堂是非常必要的,教学改革也可以从多方面进行。

关键词:翻转课堂;高职院校;教学模式;改革

中国分类号:H319.1

翻转课堂已成为全球教育界关注的教学模式,被加拿大的《环球邮报》评为 2011 年影响课堂教学的重大技术变革。众所周知,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老师在课堂上讲课,布置家庭作业,让学生回家练习。所谓翻转课堂,是指把传统的教学结构翻转过来,构建学生在课下学习新知识,课上在教室完成练习和作业的教学结构。传统教学过程通常包括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两个阶段,知识传授是通过教师在课堂中的讲授来完成,知识内化则需要学生在课后通过作业、操作或者实践来完成的。在翻转课堂上,这种形式受到了颠覆,知识传授通过信息技术的辅助在课下完成,知识内化则在课堂中经老师的帮助与同学的协助而完成的,从而形成了翻转课堂。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美国已经有很多学校开展了翻转课堂的教学实践,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涌现出了一些成功的案例,并已成为美国日渐流行的教学模式。在国内,翻转课堂也引起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但据调查显示,目前高职院校对于翻转课堂的教学应用尚处于观望状态,没有具体的应用案例。

2. 翻转课堂研究分析及研究方法

2.1教学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概念性知识理解起来比较抽象,学生即使在课堂上按照老师讲解的操作步骤能够完成简单的操作,但由于理解不够透彻,大部分学生对老师布置的项目任务,在完成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很难完成任务要求。

(2)教学目标分析。在知识层面上能够理解知识和技能要点;在在应用层面上能够掌握相应的工作方法。

(3)学习者分析。高职院校的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和自律性,但对于计算机和软件类课程比较感兴趣。具有基本的计算机操作基础,能够使用常用的软件工具和网络交流工具。由于在很多课程的学习中都采用了项目化的教学,学生对这种教学方式比较熟悉和适应。

2. 2教学流程设计及案例评析

(1)教学流程设计。汲取翻转课堂教学应用成功经验,教学流程设计主要包括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环节,分别实现知识传递、知识内化和知识补救。

(2)案例评析

课前—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时,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教师在课前精心录制了适合进行翻转课堂教学使用的视频教程,分发给学生进行学习,学生根据自身情况来安排和控制学习进度,把遇到的问题罗列出来,通过网络交流工具向教师和同学求助,或拿到课堂上进行解决;课中—教师以项目引领,任务驱动,小组合作,创设的自主学习环境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项目的制作中。在项目进展中遇到问题组内协作解决或咨询教师。教师巡视各组的学习进展,对有问题的小组和学生及时给予指导;课后—教师将课堂中观察到的问题进行梳理,将这些课堂动态性生成的资源和学生的作品收集整理后分享给学生。

2.3研究方法

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开展研究。在实施中,一是组建研究团队,将有研究相关学科领域背景教师纳入课题组,提高课题组的研究创新能力和科研攻关能力。二是选择 “试点”,综合考虑班级规模、学科建设、专业特点、课程难度、学生相关知识掌握水平、教师综合素质和课程资源开发能力等因素,选择两个或多个研究对象,开展比较研究。三是实现信息化教育观念的更新,构建一支信息技术应用水平较高的教师队伍。并通过培训、教学实践使教师掌握必备的操作技能。四是要着力加强翻转课堂课程体系与课程设计的研究,探索出高职院校开展翻转课堂教学的基本规律。

3. 翻转课堂解决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3.1 改革课程的教学理念

原有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为主体,改变教师角色,引导学生学会学习。而翻转课堂正好体现了这一核心理念,翻转课堂解放了课堂时间,增加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和个性化的接触时间,创造出让学生对自己学习负责的环境。在翻转课堂上,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学生之间互相协作共同完成质疑,而老师只是学生身边的 “教练”。

3. 2 重组课程的教学实施

实现因材施教大学生,特别是大一的新生,他们的兴趣大部分在社团,而社团活动有时候会与上课时间冲突,有些学生就会放弃上课。如果才有翻转课堂的教学方法,学生可以通过数字工具(智能手机、电脑),随时观看教学视频,同时也让学习有困难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反复学习。翻转课堂承认了学生的不同,并能真正实现分层教学,每位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速度来学习。

3. 3 转变课程的教学模式

从宏观层面看,驾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并不是向传统教学设计中所提到的那样给出教学流程和相应的教学活动就能解决问题。大规模在线学习环境下的学校课堂教学变革更应该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环境、教学资源、教师培训等多个方面系统进行。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就要重新思考和布置,重组后的内容应有利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发挥,有利于小组讨论, 有利于相互学习和借鉴,有利于工学结合。从微观层面来看,每堂课、每个知识点是不是利用翻转课堂模式、怎样利用翻转课堂模式是由教学目标、学习者已有基础、知识点的学科属性以及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教师与学生的状态等因素综合决定的。对于能够利用翻转课堂实施的教学内容,利用翻转课堂教学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对于不适合使用翻转课堂进行的教学内容,需要及时调整,不能生拉硬拽,机械套用。

4. 高职院校实施翻转课堂具备优势

4.1高职院校教师更具适应性

高职院校教师知识层次相对较高,知识结构更加合理,更容易接受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对翻轉课堂教学模式更具适应性。此外,高职院校教师已基本形成了多媒体授课的教学传统,现代教育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掌握熟练程度要优于其他教师群体。

4.2公共优质教育资源更加丰富

我国高职院校也开展了各级精品课程和大学视频公开课等公共优质教育资源的建设。高职院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等项目的实施,有力推动了国家精品课程、视频公开课等建设,搭建起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和国内知名高职院校精品课程等网络资源平台,涌现大量由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公共优质教育资源,为翻转课堂的开展提供了资源支持。

4.3各种环境优势较为突出

高职院校基础建设投入较大,网络设施、实验设备、图书资源、教学场所等教学硬件设施相对完备,有利于学生主动获取知识,便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应用。此外,由于学科专业存在差异,高职院校的班级规模、授课方式等方面跨度较大,便于选择较为理想的研究对象。

4.4学习者能力优势

高职学生群体的理解能力、自学能力和信息素养具有一定的优势,可以通过自主学习掌握知识、发现问题,具有一定通过网络平台进行资源检索和与教师、同学进行沟通交流解决问题的能力。高职学生群体特质决定了他们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角色转换更具适应性,可以根据课程内容和有关课程资源自主开展学习,有效规划学习活动、控制学习时间和学习进度、选择学习方式和沟通渠道等,更好地延续高职的自学传统。

参考文献

[1]关中客. 颠倒教室究竟颠倒了什么[J].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5):19-22

[2]张金磊,王颖,张宝辉.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 远程教育杂志,2012,(4):46-51.

[3]Bergmann J.& Sams A. Flip your classroom: Reach every student in every class every day [M]. Washington,DC: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echnology in Education, 2012.

[4]钟晓流,宋述强,焦丽珍. 信息化环境中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教学设计研究[J]. 开放教育研究, 2013,(1): 58-64

猜你喜欢

翻转课堂高职院校改革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翻转模式在“液压与气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翻转课堂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改革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