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优化分析
2017-09-28黄道聪
黄道聪
摘要:初中生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他们的性格好动、活泼,世界观和人生观也处于不断完善的阶段,加强这一时间段教学的科学性就显得尤为重要。思想品德教学是初中教育的必修课,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综合素养和修养品德的关键。在教育教学新课改理念的深入推动下,初中思想品德课程也在逐步完善的过程中,过去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已经无法适应教学的新要求,不符合学生学习的实际,也无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国初中思想品德课堂一定要优化教学模式,坚持“因材施教”,找到有效教学的科学对策,从而更好的发挥思想品德教学的重要意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 思想品德 课堂教学 优化分析
中国分类号:G611
现如今,社会经济、科技、文化深入发展,百姓的生活质量日渐提高,国家建设的各个领域也得到了完善。教育教学作为培养人才的主要方式,是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培养社会所需人才的关键。初中生是教学的主要群体,他们肩负着祖国的未来,是社会教育最关键的一环。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初中课堂教学的内容更加丰富,对学生的教学也不仅仅停留在知识层面,如何提高他们的思想素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品德思想,已经成为了老师关注的焦点。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能够外化为正确的行动,无论在学生处于顺境,还是面临困难的时候,都能够坚定学生直面困难的勇气。因此,本文就结合我国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实际,简单阐述一下如何找到行之有效的措施优化课堂,发挥思想品德教学的积极性,实现高质量教学。
1调动积极性,从“要我学”到“我要学”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他们在课堂教学中表现出来的,愿意参与到教学中,对教学活动表现出浓厚兴趣的行为。只有善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调动他们的参与热情,才能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据调查统计,目前我国初中生一般表现出的学习积极性都不高,在学习中处于被动地位,大多数是出于某种目的或升学的需要而不得不去学习,这种学习状态是落后的,不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也无法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思想。为了切实完善教学,将被动的“要我学“变为主动的“我要学”,教师应该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出发,找到有效的对策增强学生的参与度。
对此,教师可以利用分组教学模式,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然后根据教材内容设置具体的问题,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得出结论,并发表看法。然后通过鼓励等方式,对表现最好的小组给予表扬,利用初中生的竞争心理,让他们主动参与学习。与此同时,教师也可以坚持使用现代化设备,运用高技術优势优化课堂教学。例如,我们可以提前准备好上课要用的PPT,在将“懂法守法”这一课的时候,通过关于遵纪守法视频的播放,给出正反两个实例,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力,提高他们的记忆水平,从而更好的优化课堂教学。
2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教师,要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保证学生乐于接受知识,愿意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初中生刚从小学毕业,他们的学习方法、学习对策还不够完善,在技巧的掌握上存在很多不足,对初中高强度的学习和课程的多样化也不太适应。再加上初中课程的枯燥性,对学生能力要求的提高,更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一个优秀的教师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还应该保证教学质量,以富有吸引力的教学吸引学生的注意,调动他们的参与兴趣。
在教学实际过程中,教师应该善于运用外在行为传达自己的思想,通过一个眼神、一个动作,让学生领会到教师所要表达的含义。另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利用问题的设置和故事的引入,在课堂教学的初始阶段就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目光。例如,某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入了一个和尚挑水的故事,通过讲述一个和尚有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的故事,让学生思考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然后再引出教学重点——“合作的力量”。这样一来,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思维,还能够更好的引出教学内容,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3注重联系实际
与数学、语文、英语等基础课程的教学不同,思想品德教育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的更加紧密,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处处能够看到思想品德内容。它的知识更具理论性,与实际的衔接也较为契合。随着新课标新理念的提出,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还是要完善学生的素养,帮助学生在生活中运用思想,完善道德修养,做一个生活的强者。所以,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联系生活实际,将其作为衡量教学质量的关键,引导学生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去,真正实现学以致用。
具体而言,初中思想品德教师要加强教学与实际的联系,多带领学生走到生活之中,教会学生认识事物的本质,在平时的交流中树立学生尊敬师长、敬老爱幼的思想,并且在行为上加以引导,在坐公交车的时候主动给老人让座等。另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多读报纸、多听广播,关注国家大事和时事政治,关心社会热点话题,并组织一些研讨会和班会,给学生营造一个表达意见的良好环境,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从而更好的优化教学。
结论
综上所述,初中思想品德已经成为了新课改下教师关注的重要课程,它不仅仅能够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扩展他们的视野,还有助于培养具有良好道德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学生,是打好学生素质基础的关键课程。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我国初中思想品德教师一定要找到科学的方法优化教学,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计划上入手,坚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从而更好的优化教学。
参考文献
[1]邱朝江.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有效性初探[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3,09:90-91.
[2]邱善海.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理性思考[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3,10:172-173.
[3]李小飞.新课改条件下情感教育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聊城大学,2014.
[4]戴建华.试论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设计现存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课程.教材.教法,2010,01:91-95.
[5]王晓红.如何优化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J].新课程(中学),2014,09:4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