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的若干思考

2017-09-28任翠玲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10期
关键词:幼儿教师心理健康

摘要: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是保证幼儿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和保证。本文从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现状出发,从主观与客观两个方面,分析影响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的种种因素,呼吁社会各界采取有效措施,以促进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从而保证幼儿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幼儿教师;心理健康;重要保证

中国分类号:G451

一、影响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

(一)客观因素

1. 幼儿教师职业的复杂性

与其他教育行业的教师相比,幼儿教师这一职业有其独特的复杂性。一方面,他们要承担幼儿的教育教学,发展幼儿各方面的能力并照顾他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另一方面,幼儿教师还承担着多重角色,需要与同事、幼儿园管理者以及幼儿家长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保障幼儿教育的顺利进行。在这些人际关系中,处理好与幼儿家长之间的关系从而保障家园工作顺畅进行最具有挑战性。因为幼儿家长的教育背景和工作性质各不相同,对幼儿的教育理念难免存在差异,其个人素质也参差不齐,所以幼儿教师在与他们沟通、交流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某些无法预知的意外,这就有可能使幼儿教师产生烦躁不安和痛苦等消极情绪,若不能及时将其恰当疏通掉,将直接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

2. 社会上对幼儿教师职业的偏见

目前社会上还有许多人对幼儿教师这个职业存有偏见,相当一部分人仍然把幼儿教师等同于保姆,有的家长甚至认为他们花钱送孩子到幼儿园,他们就是上帝。家长的这种心理往往导致幼儿教师工作受被动,并且得不到应有的尊重。而且,在幼儿教育方面,幼儿教师与幼儿家长难免会持不一致的观点与看法,处理不当,难免会产生矛盾和冲突。这使得相当一部分幼儿教师产生了委屈感和自卑心理,甚至对自己的职业产生了倦怠,造成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的不良发展,也严重影响着幼儿的健康发展。

3. 各方面的压力

压力大会影响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心理学家认为,放松状态最有利于激发人的心理潜力。在放松的状态时,人的状态能发挥到最好,潜力能得到最大限度的释放,所展开的心理过程丝毫不使人感到疲劳。在这种完全放松、精力充沛的精神状态下,一个人的记忆力最强,思维能力最佳,潜能发挥最完全。然而,幼儿教师承受着各方面的压力,很难享受放松的精神状态,投射到幼儿身上的教育潜能因此也很难发挥到最佳状态。

(二)主观因素

1. 心理素质差影响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

个体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保持健康心理的一个基本前提。心理学家说,乐观态度与悲观态度,都是人类典型的也是最基本的态度倾向,它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也会影响到人的组织器官。具备乐观态度的人,往往具备很强的容易让人亲近的人格魅力,不但容易与人沟通,还可容易建立与他人的稳固情感。然而,部分幼儿教师缺乏自信,不能正确看待自身的能力,低估自身价值,缺乏参与竞争的意识,事事以失败者的心理去接受市场的冲击。在这种消极的心理状态下,教师在工作过程中就会有不思进取、消极怠工等被动的表现。 另外,有些教师阅历较浅,缺乏社会经验,不适应社会的复杂人际环境,导致自身抗挫折能力较差。

2. 责任心差影响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为人师表,处处应以身作则,用爱心无私奉献自己的教育事业。但部分教师还存在着不安心教育,教育意识淡薄,在从事教育工作的过程中,有时心不在焉,在生活中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社会能力和社会角色,事事好高骛远,贪图物质享受与社会横向攀比,对幼儿教师职业存有偏见,导致自我心理的脱轨现象。

二、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

既然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会严重影响幼儿的健康发展,而当前某些幼儿教师的心理又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健康隐患,政府、教育部门以及幼儿园等各有关部门都有责任采取相关措施,去改善并解决这个问题。只有这样,今天的幼儿们才有可能成长为明天社会的有用之材乃至国之栋梁。

(一)从幼儿教师自身方面,幼儿教师要多读书,多学习,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心理素质,并了解把握各种幼儿教育理念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幼儿教师需要阅读各种相关的心理学书籍,如教育心理学、情绪心理学等,从而了解最基本的心理常识,以便正确认识自己的心理状态,学会管理自己的心理并学会使用恰当方法排解自己的不良情绪,使自己具备“放松”的良好心理状态,最佳发挥自己的心理潜能,最终用自己的正能量去感化幼儿,保证幼儿健康成长。这样,幼儿教师的道德修养和心理素质会不断提高,工作责任心也不断增强,教育过程必然会呈现良性循环。

(二)幼儿园要重视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

一方面,要把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可定期组织有关心理健康方面知识的培训,并组织幼儿教师针对所学的内容进行交流与讨论,引导幼儿教师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与见解,通过这种开放式的学习与交流,帮助幼儿教师获得最科学有力的知识并能同时提高自己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另一方面,幼儿园要定期对幼儿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测评或者幼儿教师们自觉开展互动活动,定期对自己的心理健康进行互评或自评。通过这种方式督促幼儿教师以更加积极的心理状态为自身的心理及时加加营养,规范自身的行为,以为自己心理健康负责的心态完善自我,帮助幼儿教师自身形成稳固的意识形态结构。

(三)幼儿园要多开展家园共建活动

为了帮助幼儿教师处理好与幼儿家长的关系,帮助幼儿家长全面了解幼儿在幼儿园的生活和学习情况,幼儿园可以多开展家长开放活动。家长对幼儿教師的工作放心了,家园关系自然就和谐了。

另外,为了帮助幼儿家长掌握先进的育儿理念,消除幼儿家长对幼儿教师教育工作的偏见,幼儿园可以定期为幼儿家长举办育儿教育讲座,家园教育理念一致了,幼儿教师与家长易于沟通了,幼儿教师的教育工作自然能够顺畅开展。

(四)相关部门要保障幼儿教师的合法权益

要严格贯彻执行国家制定的关于保障幼儿教师权利和利益的法律法规,真正把尊师重教的思想落到实处,做到有法可依,有据可循,提高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保障幼儿教师的合法权益。关于幼儿安全问题,国家有必要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针对幼儿教师工作的实际情况,合理制定较为详尽的可实施性有效条例;幼儿园作为幼儿教师的直接管理者和领导者,也要根据实际情况适时保障幼儿教师的权益,从而解放幼儿教师心灵深处那不必要的紧张感,这是保证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之一。

改善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只要幼儿教师自身、幼儿园以及各有关部门齐心协力,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肯定能够得到改善,幼儿园的孩子们就能更加健康地成长。

参考文献

[1]孟昭兰. 情绪心理学[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2]冯忠良. 教育心理学[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0,7.

[3]贺敏. 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现状分析 [J]. 西华师范大学学 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7.

[4]黄宇舟.浅析幼儿教师心理健康问题[J].知识经济,2013,1.

作者简介:任翠玲 (1976- ),山东莱芜人,山东莱钢新兴实验幼儿园幼儿教师。endprint

猜你喜欢

幼儿教师心理健康
心怀阳光,健康成长
运动过度不利于心理健康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