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德育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2017-09-28夏兴郡
夏兴郡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教育体制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教育模式也在不断地创新。素质教育是逐渐的受到广大教育者的重视,在初中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迎来关键期,学生的思维发展也到了重要的阶段,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在成型的时期。因此,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与意义。同时,语文学科具有人文性与工具性,语文教学中包含丰富的德育材料,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比拟的优越性。本文就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相关问题出发,探讨如何促进德育教育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学;德育教育;渗透;途径
中国分类号:G633.3
德育教育,就是指通过课堂叫徐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道德教育,引导学生形成争取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正确的道德判断与价值选择。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中的德育工作是指教育者根据学校教学的实际情况,运用德育教育的相關理论,指导受教育者接受科学的道德理论,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的活动。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德育工作成为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学校中的德育教育主要包括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与世界观与人生观的教育。语文教学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包含着丰富的德育材料,包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情感。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每个初中语文教师致力于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笔者就自身的教学经验对该问题展开思考与探索。
一、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渗透存在的问题
1.对德育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在初中的语文教学中,德育工作的进展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包括教师的专业素质、教师德育水平的高低以及学生的各方面的综合素质等等。在这些众多的素质中,语文教师的德育观念、对德育的重视程度,是最关键的因素。本质上来说,一件事情的成功与否,取决与人的态度与意识。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教师关注的更多的是学生的分数与学习成绩,忽视德育教育对学生发展的重要影响。在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难以为继的关键因素就是教师对德育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德育被视为可有可无的东西,德育工作缺乏具体的目标与计划,使得德育工作难以有效的开展。
2.初中语文教师的德育工作能力比较弱。初中语文教师的德育工作的能力的好坏,对学生思想道德具有重要的影响。初中语文教师的德育教育的水平,直接反映在教师的教学态度与把握学生心理的水平上。但是,在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在进行德育工作的开展的时候,往往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德育工作缺乏具体的明确的目标,仍然采取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学生失去学习思想道德理论知识的兴趣,严重抑制德育工作的功能与效果。这种教学方式忽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只是注重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忽视学生道德的养成与培养。德育教学除了要传授学生基本的知识与理论之外,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在学生日常的生活与学习中,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构建正确的道德理论体系。因此,初中语文叫徐而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德育工作的水平,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构建科学的、合理的、系统的道德体系。
二、初中语文教学进行德育工作渗透的有效途径
(一)语文教师应该创新教育理念,提高对德育工作的重视程度
提高德育工作的有效性,关键因素就是要提高语文教师对德育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自身的德育水平,转变自身德育工作的观念,不但吸取先进的教学经验与教学理论。语文教师应该叫德育 工作放在一个高度上来进行,认识到德育工作对学生思想道德的形成与培养的重视性,树立全新的德育教育的理念,不断夯实自身的德育工作的理论知识,为德育工作的开展奠定理论基础。
(二)在阅读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在阅读教学中,读者与作者通过语言文字产生情感的交流与沟通,这种沟通带有重要的感情色彩。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是关键的与重要的途径。
1.在课内阅读中渗透德育教育。在学习教材中的文章《沁园春·长沙》的时候,教师在指导学生的学习的时候,要着重放在对坐着的思想情感的体会。教师要引导学生感受毛泽东在少年时期的远大的理想抱负与情感。引导学生在学习文章的基础上,加深对作者思想感情的认识与了解,学生之间可以交换自己之间的想法,使学生树立争取的里相关、更加的珍惜生命与热爱生活,从而促进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不断地提升。
2.初中语文教学的阅读教学,除了课内阅读之外,还要包含大量的课外阅读。例如,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著名的俄国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教师在指导阅读的时候,要着重讲解保尔的顽强拼搏的精神品质,引导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与生活中树立积极向上的精神品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成为祖国未来合格的建设与接班人。
(三)在教师的言行举止中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对学生有直接的影响,对学生言行举止具有示范作用与领导作用。因此,语文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对学生形成正确的积极地影响。初中的学生还处于青少年时期,其心理状态与 思想还处于塑造时期,教师的行为会成为他们的标准,学生总会不自觉的模仿教师的行为。因此,教师要注重自身的言行举止与作风等方面。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注意自己言行举止的规范性,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教师要充分利用课本上的知识进行教学,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观察学生的思想方面的变化,与 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与交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以实际的行动将德育工作渗透到语文教学中。
总而言之,在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工作的进行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因此,初中教学的一线教师需要不断探索德育工作的方法,创新德育工作的理念。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在加强学生语文素养的同时,要加强学生的思想大的水平,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规范学生的行为,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
参考文献:
[1]余雄飞.中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资源与途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1).
[2]刘方圆.浅谈德育教育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2).endprint